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92928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设计Word下载.docx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设计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设计Word下载.docx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或由组成。

3、晶体的多种多样,但都很有,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

,有的像。

4、雪花晶体的形状是形的。

二、判断题

以下哪些是晶体?

是的在括号里打“√”。

1、红糖()

2、面条()

3、食盐()

4、雪花()

5、玻璃()

6、珍珠()

三、思考题

四、有人说:

“熠熠闪光的不一定是晶体,朴实无华、不能闪光的未必就不是晶

体。

”你认为对吗?

说说理由。

第4课怎样放的更大

1、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

的。

荷兰科学家制造出了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

是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

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二、问答题

1、显微镜的原理是什么?

2、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什么?

你有何感想?

三、实验探究

1、给你两个放大镜,你能利用它们做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吗?

简要说说制作方法。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青苔、花粉等,比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

1、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的正像B放大的倒像C缩小的正像

2、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B罗伯特胡克C牛顿

3、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应用镊子撕取“()”字中间的表皮作为标本。

A井B中C口

4、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步骤可简单地慨括为()。

A安放→调焦→上片→对光→观察

B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C安放→对光→调焦→上片→观察

5、利用显微镜观察到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A细胞B气泡C液泡

6、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A200B2000C200万

二、实验探究

1、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排序。

()从目镜往下看,慢慢调整调节旋钮,是标本出现在视野为止。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圆圈。

()将观察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

台通光孔的中央。

()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拖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2、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碰到两个难题,请你帮忙找出错误所

在,并改正。

(1)从目镜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

错误:

改正: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而且标本片对着通光孔的中央,可从目镜里只

能看到亮圈,看不到洋葱表皮的细胞。

3、请你用文字描述你观察到的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结构,并画出图。

第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二)

1、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命都是由组成。

2、英国物理学家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细胞

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之一。

3、细胞的形态是的,它们具有不同的。

1、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什么?

2、简要说说细胞的结构。

3、研究细胞有什么样的意义?

第7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微生物?

它们由什么组成?

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它们?

2、有人说:

“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

”这种说法对吗?

3、通过观察,你发现了水里面有哪些微生物呢?

4、微生物具有哪些生物特征?

草履虫

鼓藻

变形虫

船形硅藻

第8课微小世界和我们

1、在和没有发明之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

觉器官探知世界。

2、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要靠,如果没有它们,地球将变成垃

圾的世界。

()1、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2、微生物也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3、人的最好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3毫米长的微小物体。

()4、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5、微生物都是一样的。

1、不少传染病的流行都与微生物有关,请举出几个例子。

2、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的道路上有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发现,既有食品、医学

方面的,也有农业、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等其他方面的,这些发现改善了我们

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这些发现所带来的成果。

请举例说出人类利用微生物服务生活的例子。

四、连线题

1、将下列人物与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根制成最早可以放大三百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

肉眼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见的东西

放大镜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生物

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核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清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1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的,整个世界都是由

构成的。

2、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只是有的快,有的慢。

3、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有些变化产生了。

1、像易拉罐被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是()。

A形态发生改变B产生新物质C没有什么变化

2、蜡烛燃烧中()。

A形态发生改变B产生新物质C既有形态改变又产生了新物质

3、把泥做成陶器的过程中()。

4、声音()物质构成的。

A不是B是C无法确定

5、像房屋、石头等这样一些物质是()。

A永远不会变化的B缓慢变化的C快速变化的

三、判断题

1、下列哪些是物质(是物质的请在括号里打√):

A桌子()B空气()C声音()D冰块()E铁丝()

F白纸()G温度()H小鸟()L长度()

2、下列现象中,属于形态变化的有,属于产生新物质的

变化有。

A生鸡蛋变熟鸡蛋B面粉做成馒头C秋天树叶变黄

D钢锭打成菜刀E池塘的水干枯了F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G清石灰水吹气后边浑浊H糖加热至黑色I打开冰箱门后冒白气

J树木做成家具K岩石烧成水泥L馒头发霉

四、思考题

有人说: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第2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物质的变化可分为和,它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

2、物质的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改变颜色、、、等现

象的产生。

1、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

A没有明显变化B变成其他物质C发芽了

2、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态的白糖,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相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A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B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C都是物理变化

1、什么是物理变化?

试举例说明。

2、什么是化学变化?

3、蜡烛燃烧能观察到哪些现象?

属于什么变化?

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

A黑色B紫红色C蓝色

2、长时间咀嚼米饭的时候会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A口腔中含有糖B米饭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C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3、将碘酒滴在下列物质中,能呈现蓝色的是()。

A鸡蛋清B白砂糖C面包

4、食物在体内转化为营养物质时发生了()。

A简单的物理变化B没发生变化C复杂的化学变化

5、下面不含淀粉的食物是()。

A土豆B藕C虾米

1、米饭在嘴里开始没有甜味,慢慢嚼着才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2、取出一根试管,里面装一些水,放入少量淀粉摇一摇,再滴几滴碘酒会怎么

样?

这是什么原因?

实验目的:

探究马铃薯中是否有淀粉。

实验器材:

水果刀、滴管、碘酒。

实验方法:

首先用水果刀将一新鲜的马铃薯切开,再用滴管将碘酒滴到马铃薯的

切面上,然后看切开面上是否有蓝色出现,最好得出结论。

问题:

1、缺少什么器材?

2、观察到什么现象?

3、得出什么结论?

第4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小苏打是一种色的体。

白醋是一种色的带味的体。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发生变化,产生的气体叫,这种气体

能使燃着的火焰。

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情况。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2、把玻璃片盖在玻璃杯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

3、用燃烧的细木条伸入玻璃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根据这个信息,我们可以

作出怎样的判断?

4、分析已经获得的证据,能判断出玻璃杯中的气体是什么吗?

为什么?

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的物质,你还发现生活中哪些物质混合也能产

生新物质的现象?

第5课铁生锈了

1、与铁生锈无关的因素是()。

A水分B空气C温度

2、下列关于铁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铁锈叫氧化铁

B铁锈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铁锈的颜色是红褐色

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

3、铁生锈是()。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4、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刷油漆B抹油C放入盐中

5、在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腐蚀的速度最慢的是()。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C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

二、思考题

1、厨房里的菜刀、铁锅非常容易生锈,请你分析生锈的原因,并设法解决。

2、小明新买了一辆自行车,他非常喜爱这辆车,老担心车子生锈,请你帮他多

想些办法来保护新自行车,防止生锈。

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产生了。

2、物质的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改变颜色、、、、

等现象的产生,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3、给客人冲一杯糖水,糖在水中溶解,这个变化是。

把铁钉浸入硫

酸铜溶液中,硫酸铜溶液颜色会变,这个变化是。

物理变化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颜色变化

化学变化蜡烛燃烧生成气体

铁钉生锈发光发热

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请你分一分。

A冰融成水B钢铁生锈C酒精挥发D空气液化

E海水晒盐F食物腐败G灯泡发光H煤气爆炸

I木材燃烧J酱油拌饭K书法创作L柠檬汽水

你觉得是化学变化的是你觉得是物理变化的是

第7课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一、实验探究

同学们在研究铁生锈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他们用三个同样大小的盘

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将三枚同样大小的铁钉打磨干净,一枚放在空

盘子里与空气接触,一枚完全浸在菜油里,还有一枚一半放在水里,每天进行观

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

空盘子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点生锈

装水的盘子水变色生锈绣多了绣更多了

装菜油的盘子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

1、以上实验方法是。

2、铁生锈速度最快的是在的盘子,最慢的是在的盘子。

3、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

1、铁生锈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想一想、查一查,举出四个实例

来。

2、举出四例日常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具体方法。

第8课物质变化与我们

一、分析填表

物质的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变化特点变化类型

水结冰

易拉罐被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子和豆子

火柴、蜡烛燃烧

加热白糖

碘酒滴在米饭上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铁生锈

糖溶于水

二、思考探究

1、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哪两类?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试举例说明,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利

用了物理变化性质,哪些事情利用了化学变化性质?

3、物质的化学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也产生了很多危害。

试举例

说明物质的化学变化给人类生活已经造成的危害和即将可能造成的危害。

第3单元宇宙

第1课地球的卫星——月球

1、月球是地球的,它围绕着地球运动。

月球是离地球最

的星球。

2、1969年,美国是号载人飞船成功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

登上了月球,留下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1、月球直径是地球的()。

A六分之一B四分之一C六倍

2、月球是一个()的球体。

A不发光B有些时候发光C看到的这面发光,另一面不发光

3、在月球,宇航员穿着重达90千克的宇航服,但仍能像篮球明星那样蹦来跳

去,原因是()。

A月球上没有大气B月球上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

C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大气的六分之一

4、宇航员在月球上面对面讲话时,仍需要使用无线通讯设备,这是因为()。

A宇航员被禁锢在宇航服内B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发声

C月球上没有大气,无法传播声音

5、月球表面白天温度达127℃,夜晚会降到-183℃,昼夜温差如此大的原因是

()。

A月球上布满环形山B月球上没有大气C月球上没有人类

1、收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资料并告诉我们它的相关情况。

你还知道人类

曾经采用了哪些方法去认识月球?

2、你怎样理解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时所说的“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

迈出了一大步”?

3、请你从照明、计算时间、空间探索等方面谈谈月球对我们的重要性。

第2课月相变化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它的变化是有。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由于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也就不同。

4、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亮绕地球向东运行而变化,就

形成了新月———下弦月—的月相周期更迭。

1、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由缺变圆B由圆变缺C由缺变圆,再变缺

2、早晨上学时看见月亮刚好落山,此时应该是()。

A农历上半月B农历十五C农历下半月

3、月相圆缺变化的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

A一周B29.53天.27.32天C

4、我们看到的月亮最圆的那天是()。

A农历十五B农历初一C农历初十

三、连线题

下列材料或动作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代表什么?

一半被染黑的皮球月球自西向东绕着地球公转

皮球黑色的一面始终背对着黑板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

举着皮球的同学逆时针走动一圈太阳

小圆里的几个同学被太阳照亮的月球

黑板月球的亮面朝着太阳

四、画图题

在下图中画出月相变化图,用黑色表示月相看不见的部分。

农历十五农历十二农历初八农历初四农历初一

第3课我们来造环形山

1、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A火山B环形山C海洋

2、()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A撞击说B火山说C地震说

3、下面有关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不一

B环形山有单个的,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分布没有规律

C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深浅都一样

1、人们为什么将月球上的山脉称为“环形山”?

2、你能推测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吗?

第4课日食和月食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日食?

分哪几种?

一般发生在什么时间?

2、什么是月食?

二、画图探究

1、请你用自己的话解释日食发生的原因,并画出发生日食时地球、太阳、月亮

三者的位置关系简图。

1、请你用自己的话解释月食发生的原因,并画出发生月食时地球、太阳、月亮

第5课太阳系

一、判断题

()1、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

()2、天空中看到的大小差不多的星星其实距离我们的远近是一样的。

()3、恒星往往是静止的,而行星则围绕恒星运动。

()4、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自传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

()5、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木星。

()6、水星是自传周期最短的一颗行星。

1、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2、“八大行星”是指哪些行星?

它们是如何排列的?

请根据课本中八大行星的

有关资料,画出太阳系简图。

第6课在星空中

(一)

1、什么是星座?

星座是由什么构成的?

2、大熊座的明显标志是什么?

织女星属于哪个星座?

二、探究思考

假若我们在夜晚迷了路,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第7课在星空中

(二)

一、连线题

将下面的星星与所在的星座用直线连起来。

天津四天蝎座

织女星大熊座

牛郎星天鹅座

心宿二小熊座

北极星狮子座

北斗星天鹰座

轩辕十四天琴座

1、你能说出哪些星座的名称?

2、“夏季大三角”是那三颗星?

分别属于哪三个星座?

三、探究思考

查查资料,看看共有多少个星座?

第8课探索宇宙

1、银河系大约有1000亿颗组成,直径有光年。

人们发现银河系以

外还有类似银河系的庞大,目前人类已经发现多个。

2、光年就是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的单位。

3、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

4、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经观察到距我们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还

没有看到宇宙的,而且科学家还发现宇宙正处在之中。

5、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消亡。

6、自从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发明了望远镜以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进

程在不断发展。

太空技术的发展,人造地球卫星、太空探测器、

等相继出现,实现了人类的飞天梦想。

7、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早在距今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

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1、查一查资料,说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

七号完成的航天飞行任务以及航天员的名字。

2、举例说说哪些科学家对人类探索宇宙有过贡献。

你知道中子星、白矮星、黑洞是怎么回事吗?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第1课一天的垃圾

一、探究思考

1、垃圾有哪些分类方法?

试着按这些方法给自己家一天的垃圾进行分类,看看

生活垃圾里有些什么。

2、思考一下,空塑料饮料瓶、玻璃瓶、纸盒等是垃圾吗?

能从垃圾堆里找到这

些物体吗?

3、从自己家一天的垃圾统计中,分析一下各种垃圾,如纸、塑料等所占的大致

比例。

第2课垃圾的处理

一、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填埋场在填埋垃圾后,可以在上面修建房屋、种植庄稼。

2、各种垃圾处理方法都不能完全避免环境污染问题。

二、简答题

目前垃圾无害化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2、分别说说填埋、焚烧的优点和缺点。

在垃圾填埋模拟实验中:

石子和河沙模拟的是。

清水模拟的是。

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的是。

喷的水模拟的是。

实验后观察到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在建垃圾处理场时

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第3课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1、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2、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的办法有。

1、包装的作用是什么?

最后包装的去向是哪里?

2、商品如何包装才能减少浪费?

3、什么是重新使用?

4、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和重新使用的方法有哪些?

第4课分类和回收利用

1、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和起来。

2、我们必须改变日常生活垃圾的旧习惯,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

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同时,垃圾分类和分装还便于对垃圾的处理。

3、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平方米面积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

一粒纽

扣电池可使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4、将食品废料、杂草、落叶等掺入,堆积起来,表面覆盖一层。

腐熟时间一般需要个月。

腐熟后的垃圾可以用来做。

()1、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2、当我们无法减少材料的使用时,我们可以回收垃圾中的原材料并重新加

工利用它们,这样做不但能减少固体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约大量的自然资源。

()3、科学地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有利于回收和处理。

1、观察一天,大多数可回收利用的物品是由哪几种材料制成的?

2、你能提出较为完整的解决垃圾问题的系统方案吗?

四、分析分类

把下列垃圾的序号填入相应的类别。

A塑料盆B剩菜剩饭C渣土D电池

E果皮F小砖块G废日光灯管H酒瓶

I旧报纸J过期药品K萝卜叶L废轮胎

M废注射器N碎瓦片O蛋壳P卫生间废纸

Q废餐巾纸R塑料袋S破缸T废钉子

厨房垃圾:

可回收垃圾:

其他垃圾:

有害垃圾:

第5课一天的生活用水

1、淡水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

2、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多数地区。

3、我们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

1、我们一天的生活用水主要用在哪些方面?

各种用水所占的比重大约是多少?

2、你有没有浪费水的习惯?

该怎样改进?

三、分析判断题

“水在自然界不断地循环着,所以也就不存在淡水缺乏的问题。

”你认为

对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第6课污水和污水处理

1、绝大多数水污染是由引起的,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农业污染、

和。

2、污染物会在水中,并通过水体远方。

3、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和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

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4、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

1、调查一下,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