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走,我们去植树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走,我们去植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理解部分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看插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有什么人?
他们去干什?
要求看图说一段话。
2.板书课题:
1、走,我们去植树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课文。
(2)利用熟字自学生字和书写方法。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按要求白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检查字形掌握情况。
(3)交流词语的意思。
(4)指名说说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放录音范读全文。
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
(文后练习2)
3.读—读,再抄写。
(文后练习3)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走,我们去植树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
2、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悟出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细读课文
1、白由读课文。
讨论。
①从哪儿看出少先队员去植树的决心很大?
(“走”单音词后面的停顿,“我们一起去植树”后面的感叹号)
②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
(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
③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
谁能在省略号处补充内容?
告诉学生“到处”和“青翠”要重读。
2、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2.细读第3~6节。
(1)指名读课文。
思考:
植树有哪些好处?
(2)读后交流。
(相机板书:
绿色工厂绿色宝库增添新绿绿色希望)
(3)进一步理解词句,指导朗读。
①讲解光合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
②“绿色宝库”指什么?
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
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用处?
指导读好第4节。
(“离不开”、“宝库”要读重音)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说“绿色的希望”指什么。
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后的景象,练习有感情地读第5、6节。
(4)练习背诵。
3.细读第7节。
指导朗读。
师述:
植树的好处如此之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学生练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分组背诵课文。
3.读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植树有哪些好处。
四、布置作业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按名称、外形特征、作用三个方面写一段话。
五、板书设计: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2、第一朵杏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朵杏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
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
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味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朵杏花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精神。
2、情景演示,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及品字析句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析、演,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了竺可桢是个怎样的人?
从哪里看出来的?
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重点理解“习惯地问”,“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
”体会观察的精确、细致及长期的观察习惯。
3、相机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过渡: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一年中小孩子牢记竺爷爷的话,当他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时,他是如何告诉竺爷爷的呢?
三、情景演示,体会人物心情.(6-15自然段)
1、读课文,小组中分角色演示当时的情景。
2、指名演示对话,其它同学仔细看,仔细品,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情,评评同学的表演。
3、给这段对话加上一定的提示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5、导读“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说说从这一大段中你体会到了竺爷爷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理解“精确”一词。
(先说说“精确”是什么意思?
再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说什么才称得上是“精确”。
)
五、通读全文,总结。
1、自由朗读全文。
想想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汇报交流。
3、学习了本文,你觉得竺爷爷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态度?
从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课后作业:
进一步搜集竺可桢的有关资料。
3、燕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3、燕子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有关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歌曲欣赏《小燕子》,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
2、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请学生观察燕子的样子,抓住它的特点说说燕子。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2、掌握生字的写法:
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1)学生读课文。
(2)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
4、交流:
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
2、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结合交流板书:
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5、指导朗读
(1)激发情感
(2)自由朗读。
(3)指名试读、齐读。
6、指导背诵。
(1)学生说该怎样背?
(2)看板书练习背诵。
6、说说这一段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3、燕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
2、学生交流。
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3、重点品味:
(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
(1)春天是个热闹、色彩斑斓的季节。
请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学生同桌、全班交流。
(2)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为什么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4、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想想用怎样的语气读。
(2)指名读,评议。
(3)看这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齐读第二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再读课文燕子飞行给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
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
4、学生交流。
5、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快?
为什么能体会到?
(“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飞行动作的优美。
)
(“唧”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一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
)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6、朗读有关句子。
7、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
为什么能体会到?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学生质疑。
3、理解词句:
“五线谱”、“音符”、。
4、理解句子。
五、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
春天美在哪里?
外形 活泼机灵
板书:
燕子飞行 轻、快
休息 音符
4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古诗《江南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江南春》
2、学会本诗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
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江南: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天绮丽景色的绝句。
3、介绍作者: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
《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
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
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古诗《春日偶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春日偶成》。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
1、背诵《江南春》。
2、师:
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
(板书诗题:
春日偶成)
教师简介作者程颢。
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
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
(要求同前首)
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
(2)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
(3)师生小结:
一、二句写景——云淡、风轻、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三、四句抒情——身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三、反复品味,精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
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程颢怎样的心情?
2、集体交流,通过诵读、言说表达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3、反复练读,熟读成诵。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
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
然后交流。
(提倡引用诗中原句,学以致用。
)
2、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春游归来”赛诗会
(既可背诵其它写春天的古诗,又可以自己创作。
)
习作1我的建议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留心身边景色美丽的地方,并抓住该处景物的特点写具体。
2、读例文,感知建议的内容与基本特点,了解建议的写法,并写一篇关于春游的建议。
教学准备:
1、课前留心观察生活中美丽的地方,有条件地可拍摄或者画下来。
2、 收集自己去过的并认为很美的景点的门票或其它资料。
第一课时
(指导课)
一、导入新课,激发习作兴趣:
1、描绘美丽的春天:
2、讨论:
如果我们能一起来到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领略一下春光的美好,那该多好啊!
现在机会来了,如果老师让你提出大家一起去春游的地方,你会建议大家到哪儿去?
你为什么要建议到那儿去春游?
(出示图画、照片,上台交流)
二、范文引路,了解特点:
1、过渡:
大家刚才说得很精彩,看到你们各抒已见的样子,听到你们各自介绍的美景,老师不由自主地想赞叹:
大自然真美啊!
有位小朋友建议大家到池塘边春游呢,你愿意去吗?
有的同学愿意去,因为他们以前也看到过池塘觉得很美,也有的不知道池塘是什么样的,所以想去;当然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去,因为他们觉得到池塘边春游没意思。
2、下面就请大家自由读这位小朋友写的一篇文章《我的建议》,想一想:
这篇习作与一般写景的习作有什么不同?
3、交流:
读了这篇例文,你现在想去池塘边游览了吗?
为什么?
(1)池塘的景色写得很具体,有条理,写出了池塘边景色的美丽,很吸引人。
(2)“卖了个关子”――池塘的特点没有介绍,激起大家去看看的愿望。
(3)文中多处出现了“建议性”语句。
4、小结建议基本写法:
这篇例文主要是提出建议,写建议去的地方的景色,要让大家产生想去的念头。
这就是本次习作与一般写景习作的区别所在。
三、配上插图,动手写作:
1、现在让你介绍自认为值得大家去游览的地方,建议大家也到那去看看。
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留连往返?
板书:
我的建议
交代地点 简洁
2、要以理服人。
拿出自己拍摄的照片或画的图画,贴在作文本上,并仔细观察。
思考:
你想介绍这处景点的几个景物?
你觉得最值得大家去欣赏的地方是哪儿?
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
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
板书: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3、动手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
(可以写这一处最美的地方,并加上建议性的语句)
四、交流评改,完成习作:
1、交流自己的习作,组织学生围绕习作要求进行评议。
2、自读作文,修改、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交代地点 简洁
我的建议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第二课时
(学生习作)
第三课时
(评讲课)
一、教师谈本次作文的情况。
1、总体情况。
2、取得的成绩。
3、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展示优秀学生习作或片断。
1、指名读优秀习作或片断。
2、讨论:
有哪些优点?
。
3、交流。
三、修改习作片断。
1、出示:
我的建议(原稿)
2、小小组讨论:
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修改?
3、交流,集体修改。
练习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处处留心
教学目标:
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习惯。
教学过程: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概括这段内容是爸爸和小芳的对话。
(2)出示《秋天》这首诗里的诗句,请同学们读一读,想想诗句主要写了什么。
(3)引导学生说说爸爸对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兴趣。
(4)诗句为什么不直接写秋天到了,苹果、葡萄都成熟了,而要写成苹果娃娃、葡萄娃娃呢?
齐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从学过的课文中,你能找出这样的句子吗?
请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全班交流。
2、教学第二部分
(1)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让它和人一样有感情,会说话。
这样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让人特别喜欢读。
其实,这样的表达方法我们也会,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我们会说成小溪在唱歌;荷花在风中摆动,我们会说成荷花在跳舞。
书上也有几个句子,请读读。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下面几个句子写生动吗?
(3)四人一组交流。
(4)全班交流。
3、教学第三部分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
(2)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太阳、闹钟、小鸟”写得更生动些?
指名交流。
(3)学生试写。
(4)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
教学目标:
1、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2、写好钢笔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对成语进行归类并熟记。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自渎词语,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2、理解词义
3、同学们都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景色?
4、学生练习朗读的背诵。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6、学习造句,运用。
二、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植、轻、祖“这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
“植、轻、祖“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三个字的右半边中”横“画比较多,并且最后一笔都是横。
(3)教师范写“植”。
提醒学生注意:
“横”画在右边别顶住“竖”画,还要写得稳一点。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三、课时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推荐和自我推荐)
教学目标: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推荐或自我推荐。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交际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本学期我们班要改选班干部,本次选举我们将以推荐和自我推荐的形式开展,请同学们认真考虑,选出你心中的优秀班干部。
1、讨论交流:
我们班需要哪些班委?
(强调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提议:
班长(两名) 语文科代表 数学科代表 英语科代表
科学科代表 社会科代表 文娱委员 劳动委员
体育委员 每组两名组长(语文、数学)
二、学生交流讨论:
谁适合担任什么班委?
为什么?
自己适合担任什么班委?
担任了自己准备怎么做?
三、学生推荐及自我推荐。
在发言过程中需注意:
1、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
2、要有礼貌,学会倾听。
3、要心态平稳,能主动祝愿别人心想事成。
4、推荐别人要说明理由,自我推荐要说清自己准备怎么做。
四、根据推荐及自我推荐定出班委候选人的名单。
五、民主评议,最后确定班委人选。
5苹果里的五角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5、苹果里的五角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熟读全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想给大家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
什么故事呢?
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
在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
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
2、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什么?
(老师为什么先讲这个故事?
)
4、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板书课题。
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读完几遍后,感觉自己没有阅读障碍了,再试试提出一些问题。
(生自由阅读课文)
2、请说出你们还不能理解的问题
如:
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
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
能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爱因斯坦说: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了问题,才促使我们去解决问题。
)
3、问题暂时留到下节课讨论。
先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
(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
(课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一次来我家玩时,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
他的切法是拦腰切苹果。
)
4、这件事为什么给我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初步说一说原因。
三、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
2、思考提出的问题。
回家操作:
用不同的方法切苹果,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5、苹果里的五角星
教学目标:
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汇报交流。
说说你回家切苹果的情况,你是怎样切的,分别看到了什么?
三、学文探索,体会何谓创造。
1、一般人是怎样切的?
理解循规蹈矩
2、课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样切的?
理解拦腰切下去
(1)、演示一下切法。
(2)、由此产生了怎样的图案?
理解横切面果然
1、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呢?
你想过没有?
(思维定势作用或是出于方便出于公平想不到切苹果还需要创造性思维)
4、“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理解“魅力”。
文中指什么?
(小男孩的喜悦,传递秘密的远。
)
4、“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所谓创造,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用他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发现新秘密。
自己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时需要自己提出问题等。
)
5、出示名言警句
(1)、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