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当代大众文化.docx
《解读中国当代大众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中国当代大众文化.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读中国当代大众文化
解读中国当代大众文化
[胡野秋]
不好意思,在一个周末耽误了大家的休息,但是今天是一个不冷不热的早晨,我们来讨论一个目前越来越热的话题,也就是关于大众文化。
有人也许会说了,大众文化犯得着我们专门用时间来解读它吗,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大众文化的包围中,比如说刚才我们坐在这里,背景音乐非常好听,这张碟叫《流淌的歌声》,因为我平时开车也喜欢放着这张碟在那儿听,它是把中国最流行的电影歌曲、民歌、很多通俗歌曲都放进去了,但是做了很好的包装,用美声的方式体现出三重唱,一个男声和两个女声,我在这边一边听一边在想大众文化今天确确实实已经把我们包裹起来了,我们每天生活在大众文化中间。
前言:
文化形态上的三驾马车
现在我们来解读大众文化,首先要搞清楚从文化形态上为什么我们要区分大众文化,因为一般来说,任何一个社会,可以说它都存在三种文化,第一种文化是主流文化,就是由官方推动,或者说由政府推动的,那么政府去主导的文化叫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在每一个时代,它都具有一些其他文化形态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说国家的力量、行政的力量,它最强势。
第二种文化是精英文化,也就是以学院派主导的,比如说大学教授、一些知识分子、学者等,以学术文化的方式介入生活,形成了精英文化。
第三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它主要是民间主导,或者大众主导,很简单,这四个字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那么在这三者之间,我们现在叫三架马车,三种文化形态在齐头并进走着,但是事实上这三大文化形态一直是不平衡发展的,尤其在中国,客观说大众文化长期的应该说是在一种被压抑的状态下发展。
比如说每年我们有很多奖项,尤其政府拿钱出来的“五个一工程”,各种各样的政府奖等,但是政府基本上不会用一笔钱来资助一个民间的这样一个文化,或者说一个流浪的诗人、一个流浪的小说家、流浪的音乐家,政府一般不会给他这样的奖项。
但是正因为大众文化长期在这样一种被压抑的状态下,爆发起来是相当厉害的,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增长、市民消费能力提升,现在大众文化正在以非常迅猛的态势发展,而且发展到了连我们都觉得吃惊的程度。
比如说电视,就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大众文化载体,最初我是纯粹搞文化研究,我是搞文字的、文本的,我们都有一个对电视文化的排斥,我今天为什么在凤凰卫视做电视呢,我就觉得这就很好玩,我本身就体现了这样的变化。
我做《纵横中国》,之前是王鲁湘在做,王老师把这个节目交给我的时候,他说你现在接过了一个烂摊子,我说为什么,他说我在做这个节目做了三年多,他做了三年多接近四年,他说我被人骂了两年半,你就要接着被人骂了,你要替我承受很多东西。
我进《纵横中国》两年时间,我是《纵横中国》的总策划,也是《纵横中国》的主导嘉宾,每一期有一个主嘉宾,和其他三个嘉宾,那三个嘉宾每期换,我是不换,这样的话我觉得我被人骂的机会就多了,后来我们在一起聊,包括余秋雨老师、易中天老师我们经常在一起聊,易中天最早也是从《纵横中国》出来的,就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学者,要想被人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上电视,你一上电视马上就会有人骂你。
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我就逐渐在思考,大众文化究竟吸引我们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去排斥它,这样就让我逐渐去关注大众文化。
这三种文化形态我们搞清楚之后,今天我就想分三个话题来说它。
第一,我想先说一下大众文化的概念,我们先解读清楚这个概念,然后才能够去对它进行判断,好还是不好,它有没有生命力,它将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子。
第二,我想通过三个文化事件来解读一下大众文化的特征和它内部的一些内在机制。
第三,我想说一下大众文化的问题,或者说它的局限以及它未来的趋势。
主要是这样三个问题,最后还会有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互动时间,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交流一下。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及产生
先说第一个问题,大众文化的概念。
大众文化长期以来为什么受压抑,主要是话语权的问题,大众文化很多人以为不就是群众文化嘛,其实不是的,大众文化和群众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说现在很多小区,每个小区每天早上起来都会有一些勤奋的老人家在那儿跳着扇子舞或者跳交谊舞,甚至还有跳迪斯科的,这种是群众文化,但实际上它不是大众文化,有人认为大众就是群众,其实它中间是有区别的。
群众文化更多是一种自生性、原生态的文化,它不经过什么包装,它没有商业目的,完全是自娱自乐,然后让我自己开心,我也没有想到去娱乐别人,比如说在那儿跳舞的人,早上在那儿晨练的人,某种程度上他也在进行一种文化活动,他的那个文化活动是为了自我,不是为了别人,我是自娱,不会去娱乐别人,我没有商业目的,那么这是群众文化。
而大众文化是什么呢?
大众文化是建立在工业化时代,有商业目的,可以大量复制、产品大量进入人的消费生活的,这是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产生其实很短,是二十世纪初在美国诞生的,为什么它在美国诞生呢?
我们现在考察一下它产生的历史,就很好玩儿了。
二十世纪初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进入经济衰落、经济萧条时代,在上一个世纪的十到二十年代,也就是1910年到1920年左右,美国是经济大萧条,但是在经济大萧条时代,美国出现了一个情况,虽然经济萧条了,但是文化消费突然一下子上来了,有人觉得很奇怪,经济萧条为什么文化消费上来了呢?
人在越贫困的时候,这个时候人的精神需求其实更加的饥渴。
比如说有钱了,大家说晚上干嘛去,出去吃一顿,然后出去玩,玩一个通宵、狂欢,经济萧条的时候没有钱,没有钱干什么呢,读书、看电影,电影消费相对低嘛。
也就是说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的好莱坞工业开始发展了,大家开始知道用很少的钱支出可以得到很大的一个精神空间,然后就开始拍电影。
好莱坞的电影进入生活之后,迅速带动了美国大众文化的崛起。
到了中国其实更近了,中国的大众文化兴起是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那个时候我们在读大学。
八十年代初,当时我在中国青年报当记者,第一场崔健的摇滚音乐会在北京的工人体育场举行,当时我们做记者的都觉得不可思议,说这是一个什么东西,音乐会怎么可能开到体育场去,今天我们觉得司空见惯了,到体育场或者那儿都可以开,那个时候音乐会只能在大剧院、只能在音乐厅,你怎么跑到体育场去了呢?
我们就得去采访啊。
一采访又发现问题了,全场的人在那儿,崔健在上面唱,全场人在下面唱,我们又觉得奇怪了,音乐会音乐会是听音乐会,对不对?
我到那儿来,两个小时下来崔健的嗓子是哑掉了,两个小时下来下面观众的嗓子其实也哑掉了,更疯狂,摇滚的时候你完全听不到他在唱什么,他唱《一无所有》时全部人在跟着一起唱。
那么这就很有意思了,当时出来之后,主流文化是绝对排斥的,所以当时很多报纸是不能登,当时中宣部下了通知不能够登崔健音乐会的任何消息,中国青年报我们当时算是国内应该讲对摇滚乐、对现代流行音乐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就报了。
报出来以后,马上就是老百姓觉得很喜欢,但是官方的反应就很排斥,说怎么可能让我们的主流媒体来登这样的东西。
中国的大众文化一直是在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打压下,非常曲曲折折的在生长的,生长到今天,今天我也看到来了一些很年轻的朋友,对你们来说可能崔健太老了,崔健的东西已经没有任何的杀伤力了,你们喜欢周杰伦等等了,但是崔健当时出现的时候,对中国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符号,大家觉得居然可以《南泥湾》那么唱,扯着嗓子那么唱,唱的很嘶哑、很破,但是你觉得发泄的非常痛快淋漓,浑身颤动,真正的摇滚。
但是这种东西,它从你排斥到接受,是有一个过程的。
大众文化既然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产生的,我们就可以知道它和我们原来说的群众文化不同,就在于它有了商业包装,有了这样的一些和受众交流之后,它已经可以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了,这才是大众文化。
所以群众文化,它只能说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雏形,或者说是大众文化的一个前兆,因为群众文化可以说几千年了,有人就有文化,只是文化形态不同而已,现在有人说有狭义的文化,文化嘛,就是认字认得很多的人干的事情,其实不识字的人他也有文化啊,中国每年青年歌手大奖赛现在新开了一个原生态唱法比赛,举办两届之后收视率最高的就是原生态的选手,因为他们没有经过任何包装,他是群众文化记录的。
记录之后就会发现也改变了很多东西,现在我们再来看原生态的时候,它有伴奏、有和声等等很多其他的方式,载歌载舞,这个时候逐渐它又从群众文化向大众文化在提升,又提升到大众文化的这么一个层面了,它又有了商业一些包装手段,比如说出碟、开音乐会,他就不会再免费给你唱了,当年他每天唱的时候是站在田埂上,赤着脚在那儿边耕田边唱,山歌都是这样唱出来的。
但是现在他知道我不能这样唱了,我要收钱了,每唱一次要收费,这就是大众文化的特征,所以大众文化的概念简单的回溯一下就是有商业营销目的、有商业包装手段,然后它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生活,在后面我们还会说它怎么影响我们生活,影响我们生活的这样一种文化形态,但是它又来自民间,那么它就是大众文化。
二、大众文化的特点和机制
解读大众文化之后,我想我们就要来接触大众文化的特点和它的一些机制了。
我在这里用三个事件来解读一下大众文化的特点。
三个事件我只要一说大家都会知道,我说的都是大家知道的事件。
1.“超女”对传统社会规则的颠覆和反叛
第一个事件,超女。
大家都知道吧?
超女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不屑,一直到今天为止超女还是很多人不屑于关注的,另外超女现在也已经结束了,它的使命也已经结束了,从08年开始,广电总局下了文件,所有的选秀现在在中国都会消失掉了,中国没有选秀这样一档节目,也不会有这样的东西,当然被打压下去了。
但是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解读超女现象,会发现大众文化的一些特点。
最初的时候,我搞文化研究根本不看超女,前几年的时候,当超女已经做了三四个月,如火如荼,我说怎么到处都在谈超女啊,然后我们研究中心大家就在一起开玩笑,说你看超女吗,我说没有,他说没有看超女现在就没有话语权,不看超女现在就没有发言权了,我说这就严重了,我回去看一看,回去看了以后我突然发现跟我们原来看过的一些比赛完全不同,它的竞赛机制、它的比赛机制完全不同,甚至是对我们原来一些社会规则的颠覆和反叛。
歌唱大赛,我们都知道的,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有各种各样的歌唱大赛,一直到现在都有,歌唱大赛一般标准是两条,第一条歌唱的好不好,这是最基本的,天经地义的。
第二条,长的好不好,一般来说你唱的又好、长的又好,那你当然拿冠军,大家都觉得服了,I服了YOU,但是我告诉你超女就不是这样,首先颠覆这个机制,颠覆这个机制之后我觉得他为什么要这样来做,你比如说每一届的超女只要产生前三名,一定是骂声比赞声还多,比如说产生李宇春、周笔畅,有人就说中性时代又来了,看不出是男还是女,不男不女叫中性人,这种人被欣赏了,我就在琢磨,我们的审美观念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大的便利时代,甚至有人说的极端一些,我们迎来了一个审丑时代,当然不能讲超女就丑,但是有一条,它不是按照我们原来对美的一些规则,原来说美,什么是美啊,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都是这样的,身材修长,这样的一些要求,现在的美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众文化带来了很多老百姓对审美的一些多元化的认识,包括对超女这样的一种接受。
超女一介入生活之后,我们就发现它有一个机制,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我研究它以后,一个我去看,另外我跟做节目的人交流,因为我也做电视,我就跟他们的评委,跟超女2006年的评委去探讨,我说你们为什么选出的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他们就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其实啊,我们这个竞赛和青歌赛完全不同,青歌赛是一场竞赛,我们实际上是一档节目,一档节目要的是什么呢?
要的是收视率。
比如说我们看超女,从第一场开始我们在座的所有人,觉得这个女孩不错,唱的也好形象也好,冠军肯定应该是她,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
然后过五关斩六将,一年下来最后结果果然就是她,你说这个节目有人看吗?
它没有悬念、没有收视率。
但是这个结果无限的可能性带来收视率,我昨天看到一个女孩不错,结果今天一看这个女孩被淘汰了,我就很愤怒,这一帮评委实在是瞎了眼,怎么就挑出这么一个人呢,无论哪个方面都不比她强啊,为什么她就把她给淘汰了呢?
我就痛不欲生了,于是女观众就开始哭了,但是一边愤怒一边一定要看,我要看一下这个人究竟走到什么时候,究竟谁把她给淘汰,如果看到一个人把你最痛恨的那个人淘汰了,你觉得无限快乐,有一种快感就出来了,很快慰。
那么他做电视就有这样的一个让你在每一场中间都会发生意外,每一场都有可能事故,每一场都有可能有变化,一直到最后一场,三个人站在一起或者说五个人站在一起,五进三,大家一想那肯定淘汰那两个,那两个歪瓜劣枣我最看不习惯,但是结果一定不是按照你观众的预设进行,这就是选秀,这就是选秀的规则,所以我总结了一下,我说叫逆淘汰机制,就是它也有淘汰机制,必须要淘汰人啊,它的淘汰是逆向的淘汰,往往淘汰留下来的人不是最优的人,但是这个被认为不是最优的人,集中了很多大众所不能实现的梦,比如说草根文化的东西。
现在我要跟大家讲,一个男演员假如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都不可能大红的,但是现在他大红,葛优,而且你也很喜欢他。
但是葛优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电影是绝对不可能演主角,甚至一个镜头都不会给他,那个时候就连反派都是用化妆把你弄的很难看,但是没有一个人会说葛优这样的人能当演员、能当明星的,但是现在葛优非常红,我们也觉得这个人可信,他演一个小人物就是他,他就是这样。
那么按照当年的审美规则去看他的话,他帅吗?
不帅,英俊吗?
不英俊,个也不是很高,为什么他现在成了明星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在一个消费主义时代中,消费者作出的自然选择,他不是根据主流文化的规则选择我的文化消费。
以前我们在文化消费的时候有一些误区,或者说我们有一些错误的地方、错误的观念,比如以前认为物质生活当然是很重要的,不吃饭是不行的,不穿衣服也是不行的,都会死人的,不吃饭就会饿死,不穿衣服到冬天可能就会被冻死,但是不文化消费没有关系,不会死人的,不看电影会死人吗?
不看音乐会会死人吗?
都这么认为,但是现在我们逐渐发现,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不进行文化消费也是后果很严重的,说的极端一点,不进行文化消费也可能会死人,为什么会死人呢?
如果一个人设想一下,或者一个社会,一生不进行文化消费,只给你吃饱、穿暖了,你会出现什么情况?
两种情况至少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这部分人没有精神需求,会产生一种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比如说犯罪,没有文化、没有文化熏陶的人可能会犯罪,犯罪、杀人放火,肯定会死人吧,这是一种死人的情况,不进行文化消费,终身不进行的。
还有一种情况,终身不进行文化消费的人,或者没有文化生活的人,他自己的精神很压抑,他会产生很多状态,就象今天说的都市病、抑郁症、精神分裂,或者其他的东西,就是他不会去杀人,也不会对别人有破坏,他不犯罪,但是他会把自己给杀了,自杀,抑郁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自杀嘛。
现在城市里跳楼的人很多,但是这些人是吃不饱、穿不暖嘛,不是,往往跳楼的人,因为我们搞媒体的知道,有时候去做一下调查,其实跳楼的人中间真的没有几个人现在是真正因为吃不饱饭,或者要饿死去跳楼的,情感问题或者是一些其他发展上出现障碍,还不是生存上的障碍,甚至有人是有了钱之后去跳楼的,没有钱的时候一家子好好的,三口之家,哎呀家里非常好,结果有钱了,开始分裂了。
以前在深圳就有一个故事,采访过一批买彩票的,彩票中奖,如果在座彩票没有中过奖,你们应该感到庆幸,庆幸你们都没有中,我也没有中过。
我常常买,买完以后我基本上十块钱也没有中过,深圳就考察过,彩票的五千万的得主有一批,当然他的身份是保密的,这些人福利彩票中心是跟踪的,是要跟踪调查他,匿名的调查,他不会披露你的私人信息,我们去跟他们了解的时候,他们就告诉我们,这一批人中间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好的下场,五千万现在还有的基本上也不存在了,五千万基本上花完了,赌博、吸毒什么都有,然后一家就为了这五千万分财产,然后家里完全家庭的战争,无休无止的暴力,最后家里两败俱伤,甚至最后家里整个成了一盘散沙。
物质生活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文化解决的就是钱不能解决的问题。
看了超女,至少它颠覆了一个我们过去大家通行的一些规则,比如说审美原则问题,所以我叫逆淘汰机制。
现在开始也有学者在研究逆淘汰机制,难道逆淘汰机制完全就不好吗?
后来我就仔细想,我的本行是学文学的,我拿文学一套突然发现其实逆淘汰机制,在主流文化中间也存在,只不过这种存在是以一种很隐晦的方式存在,大家不知道而已。
比如说托尔斯泰有一句话,大家应该知道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古今中外只要是经典的作品,你拿出来一解读,经典作品中间可以讲80%是悲剧,经典的悲剧,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悲剧吧?
《红楼梦》大悲剧,《牡丹亭》都是悲剧,大家就觉得很奇怪了,既然是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为什么不去写幸福的家庭,都要去表现不幸的家庭干什么?
好,这就是一个文学和艺术潜在规律,为什么呢?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都是家里在一起和和气气的、儿孙满堂的,然后相濡以沫的,都是这样的,假如现在我们看电视剧,电视剧上你好好的家庭一定会给你插一点什么事出来,这就是电视剧,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一部片子说这个不幸,那一部片子说那个不幸。
大家每天接受到的主流文化的东西,居然也是这样的逆淘汰机制,这就很好玩了,全部是大悲剧。
奥斯卡刚刚颁奖,这次几个片子,《老无所依》、《赎罪》等等全是,我后来一想也是,美国也没有逃出这个规则,而且还拿了奥斯卡奖,也是逆淘汰。
林黛玉那么优秀,我就非得把你淘汰了,最后林黛玉也死了,而且是那么一个死法,死的很悲惨。
你优秀吧,他文学是这样的,所以有人说作家是最残忍的人,总是让一个非常美好的人,用鲁迅的话说,什么叫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情毁灭给人看”,毁灭了再给你看这是悲剧,而悲剧的穿透力和它的影响远远大于喜剧,你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都会看喜剧,当时很快乐,哈哈大笑,看完以后灯一亮出去什么也忘了,看了一场悲剧,一场大悲剧,一个星期你都不高兴。
最初我第一次看话剧《雷雨》的时候,那个时候在北京人艺的剧场,五块钱一张票,看了一场话剧,哎呀那么多的艺术家在那儿演,看完《雷雨》以后,真的一个星期饭都不想吃,就沉浸在里面出不来。
以前有人说有一些痴男怨女看了《红楼梦》,一个女孩子看了《红楼梦》以后天天在那儿卧床不起,每天就看林黛玉,看到跟林黛玉不对付的人就把他的名字给抠掉,慢慢慢慢这个女孩就衰落了,最后也就以林黛玉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艺术的穿透力。
当然我们追求美好生活,我们希望生活是越圆满越好,没有人说希望生活是破碎的,没有一个家庭会希望家里有一个第三者,但是艺术作品它没有办法的,包括你最美满的家庭,你三口之家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你喜欢看电视还是喜欢拿着手帕在那儿一边擦眼泪一边看电影,你就追着看下去了。
这种逆淘汰机制,它对观众的打动太大了,所以很多人说中国古典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也是这样的悲剧,没有一个东西是绝对圆满结束的。
那么这一种逆淘汰机制,就让我们的大众文化真正的进入了老百姓的视野,跟你的感情相溶了。
这是第一个事件,超女。
2.中国式大片的消费主义浪潮
第二个事件,我要说的实际上也是大家知道的,中国式的大片,电影。
中国式的大片现在也是一个话题,我这儿为什么要加一个中国式的大片,不说美国大片呢,因为大片是美国的概念,中国式大片和美国的大片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又有不同的地方。
中国式的大片,我认为它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它现在又是大踏步的进入我们的生活,比如说现在我们的电影,真正票房很高的是大片、大制作,那些片子你一总结,其实是没有什么东西的,空洞的,比如说张艺谋的一些片子。
张艺谋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导演,但是他的才华最后成为他拍电影的一个障碍,因为他搞摄影出身,他对电影色彩的关注、画面的关注,有时候会超过对讲故事的兴趣,他往往不讲故事了,《英雄》、《十面埋伏》,尤其到《十面埋伏》时有人看了一半就痛不欲生,说张艺谋怎么堕落成这样了,花了几千万就拍了这样一个东西,不讲故事,但是每一个画面都极美,这些美的东西是怎么出来的呢?
钱扔进去出来的,《英雄》有一个场景,大家都印象很深的,在树林里打斗,一片黄色,金黄的地上一个红色的人和一个白色的人,两个美女在那儿搏杀,而且钢丝吊着像舞蹈一样在那儿打来打去,下面全部是金黄色的树叶,金黄色的树叶怎么来的,张艺谋是花钱的,最早是十块钱一麻袋,农民居然发现我们的枯枝败叶居然可以换钱了,到最后农民也不傻了,三十块钱一麻袋,张艺谋的那个片子,有2/3的钱花在这些方面,他光买那些树叶据说花了四百多万,接近五百万,为什么呢?
他要把那个大镜头,他喜欢用很高的镜头,只要目力所及的地方是一片黄色,银幕视觉效果确实很好,可是有人就想了,你为什么不把五百万花在给我们讲故事上呢?
冯小刚现在也开始拍大片了,拍《夜宴》给人骂,骂了以后现在又拍了《集结号》,《集结号》骂的人少一些,认为冯小刚现在终于又讲故事了,他原来就讲故事,原来就几百万的小制作,《不见不散》等等片子,倒是很好,小人物的,葛优啊在那儿演,就几百万的投入,很好啊,讲故事,但是到了大片他不讲故事了,这个时候他拍《集结号》,《集结号》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大片,几千万拍出来,拍出来之后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他,冯导这部片子在你的大片中间可能比张艺谋、陈凯歌的《无极》至少好一些,但是中间有一些情节我都没有看懂,比如说一个解放军同志负伤了,但是下一个镜头呢,他变成了共产党的俘虏,这就很奇怪了,身上穿着国民党的衣服,为什么他就突然变成了一个俘虏呢?
他跳过这一段没有去解释,按照道理他简单的就可以解释,结果冯小刚回答记者非常有喜剧色彩,他说是的,非常对不起,这个故事有几个细节真的是没有交代清楚,主要是钱不够了,他说老板给我钱我到这儿想告诉你怎么穿上国民党衣服,结果钱不够了。
这个时候记者又追问他,难道把这个故事讲清楚要花很多钱嘛,换一套衣服要花很多钱嘛,其实就是你导演没有把精力放在讲故事上,没有讲故事我打字幕也可以吧,谁昏倒在我军的阵地上,结果国民党过来了,以为这一片都是死尸,这个时候他旁边正好躺着一个国民党的士兵,好,他把他的衣服扒下来了,为了掩盖自己,想逃跑,穿在身上。
结果刚刚穿上身,解放军又反扑过来了,把国民党又给全部歼灭俘虏,结果他莫名其妙的,一天之内,从共产党的军人,一个连长变成了一个共产党的俘虏。
这个过程,其实你五分钟就可以交代的很好,不用花钱的,甚至你五分钟没有时间了,我不能补拍,打字幕可以把,我可以通过旁白吧,但是他不认为这个东西是你应该了解的,你只要看到我大战争场面,好炫啊,你就觉得够了,他就是这么认为的。
现在中国式大片带来的,我认为跟超女不同,超女是对机制的改变,大片带来的是消费主义浪潮的侵袭。
中国是从一个经济极度匮乏到了今天物质一下子丰富起来了,这么一个国家,急速的起来了,急速起来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的心理,他们说叫报复心态也好,或者是什么也好,现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到哪儿去赚钱最好赚呢,是中国,深圳最好卖的商场都是日本的,吉之岛等等在日本就是中档百货,到了中国就变成了高档百货,皮尔卡丹在欧洲就是一个中低档的品牌,但是皮尔卡丹一到中国,它在那儿卖一千块钱,到这儿就是卖一万。
有意思的是,我卖一万有人买,有市场,它就不懂为什么中国会这样,中国人迅速有了物质之后,急于用物质来肯定我的存在。
所以有一批人开玩笑说,不买对的只买贵的,到了一个商场首先不看这个东西好不好,甚至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好不好,但是也不愿意问这个东西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很丢我的身份,然后一看八百和一千在一起,买一千的肯定没有错,他用价格,好像就可以决定它的价值,其实他不知道商家有时候会用这样的一些陷井,好,你明明是这样的,那行,我滞销品挂一个很高的价格,马上就出去了。
比如说到西武百货,一个很简单的夹克一万多,结果这个星期跑去看,下个星期人家就买走了,买的是什么人呢?
有时候我会在想,但是不会说我有酸葡萄心理,觉得一万一件的夹克卖出去了,好像就怎么着了,不是说那个买的人就一定是傻瓜,但是至少证明一条,消费主义的浪潮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消费主义浪潮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让我们跟着它一起去喜怒哀乐,比如说在超女的那一段时间,超女只要那一天开始竞赛了,你就上班了,八小时上班完了你回到家里继续上班,因为一开始比赛你打开电视,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