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357重点税源企业税收信息月报表.docx
《A06357重点税源企业税收信息月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06357重点税源企业税收信息月报表.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06357重点税源企业税收信息月报表
A06357《重点税源企业税收信息(月报)表》
2015年月重点税源企业税收信息(月报)表
(税收月报表)
重点税源B1表
企业名称:
企业主代码:
单位:
万元
指标名称
1
2015年
2014年
2
本期
累计
本期
累计
国内增值税指标
按适用税率征税销售额
3
其中:
未开具发票销售额
4
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销售额
5
其中:
未开具发票销售额
6
免、抵、退税办法出口销售额
7
免税货物销售额
8
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
9
外购可抵扣的固定资产金额
10
销项税额(11≤3*适用税率)
11
其中:
应税服务销项税额(不含运输费用)
12
运输费用销项税额
13
进项税额
14
其中: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15≤14)
15
应税服务进项税额(不含运输费用)
16
运输费用进项税额
17
上期留抵税额
18
留抵税额调整额
19
进项税转出额
20
免抵退应退税额(21≤14)
21
按适用税率计算检查应补缴税额
22
应抵扣税额合计(23=14+18+19-20-21+22)
23
实际抵扣税额(若24<11则24=23,否则24=11)
24
应纳税额(25=11-24)
25
期末留抵税额(26=23-24)
26
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7≤5*6%)
27
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税额
28
应纳税减征额
29
应纳税调整额
30
应纳税额合计(31=25+27-29+30)
31
期初未缴税额
32
本期已缴税额
33
期末未缴税额(34=31+32-33)
34
期末欠税余额(35≤34且35>=0)
35
本期实际退税额
36
其中:
"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
37
已缴查补税额
38
国内消费税指标
应征消费税的销售额
39
应纳税额
40
其中:
从价计征的应纳税额
41
减(免)税额
42
准予扣除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
43
应纳税调整额
44
应纳税额合计(45=40-42-43+44)
45
期初未缴税额
46
本期已缴税额
47
期末未缴税额(48=45+46-47)
48
期末欠税余额(49≤48且49>=0)
49
已缴查补税额
50
营业税指标
应税收入
51
减:
应税减除项目金额
52
应税营业额(53=51-52)
53
免税收入
54
应纳税额
55
免(减)税额
56
应纳税调整额
57
应纳税额合计(58=55-56+57)
58
期初未缴税额
59
本期已缴税额
60
期末未缴税额(61=58+59-60)
61
期末欠税余额(62≤61且62>=0)
62
已缴查补税额
63
企业所得税指标
实际利润额
64
应纳所得税额
65
减免所得税额
66
应纳税调整额
67
应纳税额合计(68=65-66+67)
68
实际已预缴税额
69
其中:
实际已缴纳上年应纳税额
70
汇算清缴实际补(退)税额
71
期末欠税余额(72>=0)
72
已缴查补税额
73
进出口税收
已缴进口环节增值税
74
已缴进口环节消费税
75
已缴关税
76
实际收到的出口退税额(负数)
77
当期免抵税额
78
其他税收
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79
已缴城市维护建设税
80
应纳资源税
81
已缴资源税
82
应纳土地增值税
83
已缴土地增值税
84
应纳房产税
85
已缴房产税
86
应纳车船税
87
已缴车船税
88
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89
已缴城镇土地使用税
90
已缴个人所得税(个人独资合伙企业)
91
已缴车辆购置税
92
已缴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
93
已缴契税
94
已缴耕地占用税
95
已缴烟叶税
96
已缴其他税收(含滞纳金及罚款收入)
97
代扣代缴税收
代扣代缴增值税
98
代扣代缴消费税
99
代扣代缴营业税
100
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
101
代扣代缴证券交易印花税
102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额
103
其中:
代扣代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104
代扣代缴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
105
代扣代缴其他税收
106
各项收费
已缴教育费附加
107
已缴地方教育费附加
108
已缴文化事业建设费
109
已缴社保基金
110
已缴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
111
已缴其他收费
112
其他指标
电力消费量(万千瓦时)
113
煤炭消费量(吨)
114
油消费量(吨)
115
水资源消费量(吨)
116
土地购置面积(平方米)
117
土地购置成交金额(万元)
118
本期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
119
其中:
对境外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
120
本期支付的股息、利息和红利
121
其中:
对境外支付的股息、利息和红利
122
本期发生的研发费用支出
123
本期发生的对境外投资额
124
备用字段
125
四、表单说明
●B1表《重点税源企业税收信息(月报)表》(简称《税收月报表》)是记录和反映重点税源企业税收信息的统计表。
分“增值税指标”、“消费税指标”、“营业税指标”、“企业所得税指标”、“进出口税收指标”、“其他税收指标”、“代扣代缴各项税收指标”、“各项收费指标”以及“其他指标”九部分共122项指标。
其中3-124行所列指标为总局设置指标,125行以后为各级税务机关增加指标用的备用字段。
●《税收月报表》的各项数据均应按报表期企业实际发生的数额填报。
特别注意的是,表中“已缴税款”与“应缴税款”均为企业财务口径而不是税务征收口径,即本期已缴税款反映的是企业在本期实际上缴的各项税款,税款所属期主要为上期的应缴税款;本期应缴税款主要反映企业本期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应缴税款,该税款一般在下期申报缴库。
●《税收月报表》中,1-12月各类税收指标和附列指标均应按月填报当期实际发生额,累计数由系统自动计算生成。
各项指标填报说明如下:
(一)国内增值税指标
3.按适用税率征税销售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不含代扣代缴、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
包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当月数之和填写。
(重要提示:
由上级统一核算增值税的电力、卷烟企业,不填此项)
4.其中:
未开票销售额: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一)》的“未开票销售额”的当月销售额小计数填写。
5.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销售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
包括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5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当月数之和填写。
小规模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项“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不含税销售额”与第4项“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销售额”的当月数之和填写;不包括代扣代缴销售额。
(重要提示:
由上级统一核算增值税的电力、卷烟企业,不填此项)
6.未开票销售额:
按简易征收企业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一)》的“未开票销售额”的当月销售额小计数填写。
7.免、抵、退税办法出口销售额:
一般纳税人填写纳税人本期执行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
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7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当月数填写。
小规模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8项“出口免税销售额”的应税货物及劳务列+应税服务列当月数填写。
8.免税销售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和适用零税率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含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销售额。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8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当月数填写。
9.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发生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
按《增值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一)》中“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当月合计数填写。
10.外购可抵扣的固定资产金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外购的可以抵扣销项税额的固定资产金额,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指标所对应的固定资产金额填写。
11.销项税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征的销项税额。
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销项税额”栏本期发生额一致。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1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当月数之和填写。
(审核:
[11≤3*适用税率])
12.应税服务销项税额(不含运输费用):
指根据《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提供增值税应税服务一般纳税人,本期提供应税服务按适用税率计征的销项税额。
营业税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一般计税方法中部分现代服务业(税率为6%和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17%企业)的销项税额小计项合并填列。
本指标由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地区纳税人填报。
13.运输费用销项税额:
指根据《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提供增值税交通运输业应税服务一般纳税人,本期提供交通运输业应税服务按适用税率计征的销项税额。
营业税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一般计税方法中税率为11%的销项税额填列。
本指标由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地区纳税人填报。
14.进项税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
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进项税额”栏本期发生额一致。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2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当月数之和填写。
15.其中: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当中所含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相关指标当月数填写。
(审核:
15≤14)
16.应税服务进项税额(不含运输费用):
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中所含从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地区取得的部分现代服务业应税服务进项税额。
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进项税额情况)中应税服务进项税额发票相关数据分析填列。
17.运输费用进项税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中所含从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地区取得的交通运输业应税服务进项税额和从其他地区取得的运输费用结算票据中的进项税额之和。
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进项税额情况)中运输费用结算票据进项税额填列。
18.上期留抵税额:
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留抵税额”数,对有税务机关批准的使用“留抵税额抵顶欠税”的数额不在此项扣减。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3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当月数+“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累计数+“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当月数三列之和填写,如果有“使用留抵税额抵顶欠税”的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3项不完全一致。
(审核:
[18=上期26])
19.留抵税额调整额:
一般纳税人按本期税务机关批准的使用“留抵税额抵顶欠税”数额填报。
税务机关批准的其他调减留抵税额的情况,也在本指标合并填列。
涉及重组的纳税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增值税留抵税额处理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55号)的规定,税务机关允许注销企业增值税留抵税额在重组后纳税人继续抵扣的留抵税额填写在本栏次。
本指标调减时用负数表示,调增时用正数表示。
20.进项税转出额:
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转出的进项税额总数,但不包括销售折扣、折让,销货退回等应负数冲减当期进项税额的数额。
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进项税额转出”专栏本期发生额一致。
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4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当月数之和填写。
21.免抵退应退税额:
填写退税机关按照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办法审批的应退税额。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5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当月数填写。
(审核:
[21≤14])
22.按适用税率计算检查应补缴税额:
填写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6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当月数填写。
23.应抵扣税额合计:
填写纳税人本期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7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当月数之和填写。
(计算生成:
[23=14+18+19-20-21+22])
24.实际抵扣税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26<=25)。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8项的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3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当月数+“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累计数+“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当月数三列之和填写。
(审核:
[若24<11则24=23,否则24=11])
25.应纳增值税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并应纳的增值税额。
(25=11-24)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9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当月数之和填写。
26.期末留抵税额:
为纳税人在本期销项税额中尚未抵扣完,留待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
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月末余额一致。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20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当月数+“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累计数+“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当月数三列之和填写。
如果有“使用留抵税额抵顶欠税”的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20项不完全一致。
(审核:
[26=23-24])
27.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应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21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当月数之和填写。
小规模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0项的“本期应纳税额”的当月数填写,不包括代扣代缴、查补税款。
28.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税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22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当月数之和填写。
29.应纳税减征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23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当月数之和填写;小规模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1项的“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的当月数填写;前期多缴税额也应在本栏填写。
30.应纳税调整额:
反映各种情况造成企业增值税多缴或少缴而多退少补的调整额(包括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预缴抵减税额和多缴抵减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前期查补的税额。
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的实际调整数填写。
调增税款填正数,以应纳税款抵、退税填负数。
统一核算增值税的电力、卷烟、石油、石化等行业的总公司,由分公司属地预缴的税款用负数调减;不核算增值税的分公司,属地预缴的增值税用正数调增。
(严禁在此项冲减前期填报差错)
31.应纳税额合计:
填写纳税人本期应纳增值税的合计数。
(自动计算栏:
[31=25+27-29+30])
32.期初未缴税额:
“本期”栏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税额”数,本指标“累计”栏为“上年末未缴”或“年初未缴”数。
(多缴为负数)。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25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当月数之和填写。
(审核:
[32=上期34])
33.本期已缴税额:
是指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的扣除提退后的增值税净入库税额,包括分次预缴、出口开据专用缴款书的预缴税款、本期缴纳上期应缴、缴纳欠缴税额,不包括本期已缴的查补税款。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27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当月数之和填写。
34.期末未缴税额:
为纳税人本期期末应纳未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纳税检查应纳未缴的税额。
(计算:
[34=31+32-33])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32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当月数之和填写。
35.期末欠税余额:
为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数额。
填写纳税人截止报告期实际欠缴增值税余额。
(审核:
35<=34且35>=0)
36.本期实际退税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符合增值税优惠政策规定而实际收到的税务机关返还的全部增值税额,包括“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减免退税”等各项实际退还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出口退税、查补退税、代扣代缴退税。
37.其中:
“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符合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规定,而实际收到的税务机关返还的增值税额。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35项的“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当月数之和填写。
38.已缴查补税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而实际已缴的增值税款,包括:
按“适用税率计算”和“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款。
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37项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当月数之和填写。
(二)国内消费税指标
39.应征消费税的销售额:
是指纳税人本期内销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包括视同销售货物的销售额,按本期汇总的纳税申报表中有关项目分析填写。
实行从量定额征收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可参考其增值税计税销售额填写。
40.应纳税额:
是指纳税人本期销售应税消费品按税法规定的税率(额)计征的应交消费税额,按本期纳税申报表中有关项目分析填写。
41.其中:
从价计征应纳税额:
是指纳税人本期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中按税法规定税率计征的从价计征消费税税额,按照消费税申报表中的相关项目分析填写。
(审核:
41<=40)
42.减(免)税额:
是指纳税人按政策规定减征(免征)的消费税额,按本期纳税申报表中有关项目分析填写。
43.准予扣除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
指纳税人本期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所购进外购应税消费品所含允许扣除的税额,按本期纳税申报表中有关项目分析填写。
44.应纳税调整额:
是指纳税人因代扣、退税或准予抵减等所产生的应纳税调整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前期查补的税额。
调增用正数,调减用负数。
按主管税务机关确认数填写。
(严禁在此项冲减前期填报差错)
45.应纳税额合计:
是指纳税人本期应纳税款的合计数,根据消费税纳税申报表的相关项目分析计算填写。
(自动计算栏:
[45=40-42-43+44])
46.期初未缴税额:
指纳税人上期末应纳未缴的消费税额,根据消费税纳税申报表的相关项目分析计算填写。
“本期”栏为纳税人前一期的“期末未缴税额”数;“累计”栏为“上年末未缴”或“年初未缴”数。
(多缴为负数)。
(审核:
[本期46=上期48])
47.本期已缴税额:
是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扣除提退后的消费税净入库税额,包括本期缴纳的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