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合作探究式教学研究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90897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3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课合作探究式教学研究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信息技术课合作探究式教学研究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信息技术课合作探究式教学研究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中信息技术课合作探究式教学研究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中信息技术课合作探究式教学研究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课合作探究式教学研究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

《高中信息技术课合作探究式教学研究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课合作探究式教学研究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信息技术课合作探究式教学研究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

3.3实验设计与实施16

3.3.1实验步骤16

3.3.2数据统计与结果预测18

3.4实验结果与分析18

3.4.1实验前后问卷成绩的比较18

3.4.2结论20

4教学改进建议22

5合作探究教学前景23

6结束语24

致谢25

参考文献26

附录27

高中信息技术课“合作探究”式教学研究

摘要:

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其中以范亭中学的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记录法、观察法和测验法收集数据。

研究过程分为预备阶段和实验阶段。

预备阶段包含授课内容的整理、设计教案和产生问卷。

实验阶段包含两次问卷调查和为期40天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在实验后进行数据统计。

研究结果显示:

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

任务驱动合作探究自主合作

Abstract:

Thepapermainlydiscussesthe“Cooperativeexplore”styleteachinginseniormiddleschoolinformationandtechnologyteaching.TheauthortakesstudentsintwoclassesinFanTingMiddleSchoolassubjects,usingquestionnairemethod,note-takingmethod,observingmethodandtestingmethodtocollectdata.Theresearchprocessincludespreparingstageandexperimentingstage.Thepreparingstageincludesthearrangementofteachingcontent,designingteachingplanandproducingquestionnaire.Theexperimentingstageincludestwotimesquestionnaireresearchesandaninformationandtechnologyteachinginseniormiddleschoolwhichlastingfor40days.Thepapercountedthedataafterexperiment,resultshowsthatstudents’studyinterestswerestimulated,theirscores,cooperativeabilityandabilityofbringingforthnewideaswereobviouslyenhanced.Andstudents’abilitytosolvepracticalproblemwasalsoimprovedobviously.

Keywords:

Task-orientedCooperativeexploreCooperatefreely

1引言

1.1合作探究教学背景及研究现状

为了紧跟现代社会的步伐,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怎样的教学方法能充分体现这些宗旨同时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呢?

我将以高中信息技术课为载体研究一套教学方法,让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和“主宰者”。

从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本身来说,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在高中阶段只是一门毕业会考科目,学生得重视程度不够;

第二、这门学科又主要是以学生的操作和实践为主;

第三、这门学科的教学又受到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

多方面因素都给该学科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难题因此要搞好该学科的教学,作为教师要下的功夫就更多。

那么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来提高教学质量呢?

我觉得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非常必要。

现在国内外有众多教育研究学者致力于“合作探究”式教学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突破。

美国学生的创造力普遍高于我国学生。

在美国,曾在1965年雷尼(R.G.Rainey)就进行了合作探究教学实践。

把相同班级合作“合作探究”型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组开展探究,结果发现在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成绩测验中,实验组明显优于控制组,

在我国,江苏省高邮中学在信息技术课中应用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成功。

上海教科院豫英实验学校在教学中,我结合本校的实际,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我研究的课题是在两个班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实验后,把这两个班的成绩与采用这种教学法之前的成绩做对比。

1.2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运用“合作探究”式教学之前,我询问了一些教师和学生,他们分别在教学和学习方面存在很多疑问,概括地说:

有以下几方面。

1.2.1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高考压力下学习,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且课时紧,教学时间不够。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难题之一。

例如:

在讲Excel表格的排序与自动筛选时,这个知识本来是一节课就能讲完的,由于学生在上信息课时,已处于大脑放松状态,就造成了多半节课过去了,还对排序一知半解,更不用说自动筛选了,长期这样下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比较低。

(2)信息技术知识发展迅猛,教师的知识量不能及时的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

如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是难题之二。

在讲网页制作时,有许多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就提出要在网页中加入自己制作的Flash,而这些需要教师的指导,而教师在学校时对Flash这方面研究颇少,这就不能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充电”,加大对本专业各种知识的掌握。

(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沉闷、教学效率不高,构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是难题之三。

教师有时也认为这门课是副课,在授课也没有多大的激情,在讲“Word中表格”时,就没有用各种情景引入,而直接让学生自己做个课程表,导致了课堂教学沉闷。

1.2.2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生直接称高中信息技术课为计算机课,认为它可有可无。

学生在课上写别的课程作业,上课睡觉,不认真听讲现象屡见不鲜,更有学生逃课。

再加之目前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一起探讨问题的时间极少,致使同学之间交流甚少。

现代社会对每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多方面素质及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所以学会合作、学会发现、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当今人才必备的能力,也是当今之教育主题。

在讲Forntpage中的特殊Html效果时,学生对这个知识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教师讲了一遍之后,大部分同学没掌握,看到别的同学做的网页是活的,自己做的却不能动,很着急,就有许多同学问教师,但时间毕竟有限。

在下课时,还有很多同学的网页动不起来。

2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理论

2.1合作探究教学的发展状况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美国,一些教学专家提出了一些方案并展开了研究。

他们从社会心理学中寻找理论依据,从分组教学等教学实践中得到启示,初步形成了一些关于合作探究教学的策略。

到80年代中期,合作探究教学的理论日趋成熟,其影响也逐步扩大,开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到本世纪,合作探究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中学教学。

它对于改善课堂内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关于合作探究教学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从现有文献看,我国较早尝试运用合作探究教学的是浙江省的杭州市。

这一尝试是由原杭州大学教育系与杭州第十一中学等合作进行的。

然而,我国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究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的英语、政治、历史、艺术等文科教学领域,高中理科关于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探讨还很少,特别是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这一新兴学科教学的探究就更少。

因此有必要在这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2.2合作探究教学的内涵综述

华盛顿合作定律认为:

“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人力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的多”。

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都为1,那么5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5大的多,有时甚至比2还要小,合作探究教学中的小组、组员、以及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一个系统的演化过程。

只有认识合作探究教学的内涵才能正确地设置教学目标,搞好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1.合作探究教学中的动力

合作探究教学的动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由外部动力向内在动力转化,同时它还通过促进学生相互依赖,提高学生的自信,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

学生在拿到教材之后,看到许多内容与初中学过的内容重复,学生感到很失望。

他们认为学不到新知识,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很多学生初中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多已忘记,所以仍能维持一定的学习动机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让学生接触网络,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动力来自于人们对某种目标的追求。

如有的学生为了满足好奇心,有的为了兴趣而学习,有的为了得第一而学习等等。

真正能够激发学生为某目标努力的动力应是其内在动力,即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

因此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习,才能学得更好。

2.合作探究教学中的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能力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也是如此。

合作探究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活动:

(1)学生之间交流、争议等有助于学习者拓展思路,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2)在学生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他们要达到对问题的共同的理解,通过合作促进问题解决。

首先,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激活学生;

其次,通过合作,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可以解决单个学生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3.合作探究教学中的互动

首先合作探究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小规模的面对面互助小组,容易在小组中形成和谐团结的氛围,有助于提高组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给学生讲了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做过的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著名的心理实验。

(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

而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就能记住内容的70%。

)学生听后反应非常热烈,学生从没想到过去被老师严厉禁止的“上课说话”,可以变成了他们知识记忆的重要手段,气氛也活跃了许多。

当然,这里的“上课说话”可不是“聊天”那么简单。

我又通过实例给他们介绍了怎样在研究中进行交流互动,告诉他们高质量的交流互动,才能有效促进学习。

合作探究教学中的互动表现为: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提供帮助—接受帮助;

提出挑战—回应挑战;

相互信任、激励等。

在合作探究教学的实施下,学生之间通常比较容易自发地、自觉自愿地形成相互交流的作用关系,透过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学生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合作探究教学应用

1.自主合作教学

自主合作教学是指教师要通过启发和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依靠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来完成对学习内容的讲授,最后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教学活动。

首先,自主合作教学发展了课堂教学互动理论,开辟了现代教育改革的新领域。

它强调班级教学和小组教学相结合。

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中培养合作意识,发展了创新精神。

其次,自主合作教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面对浩如烟海的科技知识和不断提高的职业要求,人们日益感到在学校阶段所获的知识的陈旧和局限,认识到只有学会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再次,自主合作教学对个体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自主合作教学的目的是尽量协调好学习系统中各因素的作用,使之发挥出最佳效果,因此自主合作教学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采取各种调控措施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最优化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教学是教师要指导学生从社会和生活中选择题材进行研究,促使学生从一定的情境出发,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并以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否提高为评价标准的教学活动。

首先,探究性教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现在的教育方式单一地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仅仅是对知识的识记过程。

探究性教学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以活动为主要展开形式,使学生与现实世界沟通和联系的教学过程。

其次,探究性教学革新了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这种教学过程是“灌输式”的。

而探究性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时空上的限制。

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从而使学习的过程成为教学的第一要务,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再次,探究性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性教学过程本身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很好的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它强调人人参与课题的探究,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为学生的集体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以上介绍了合作探究教学的兴起背景、特征及其建构,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好的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

3实验部分

3.1合作探究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形式

我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总感觉现在的高中生不能有效地把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例如,在讲解“板报制作”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学生只是学会了“Word”软件的使用方法,但是当让他们自己设计、制作一幅板报时,他们就会觉得很难。

第一、他们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一步开始自己的工作;

第二、他们即使做出板报,在板报的设计,内容的选择,栏目的定制等方面也不尽如意。

为了证明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我也向其他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请教,他们也都有同感。

为了进一步确定,我又对高一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有90%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独立完成板报的制作。

学生出现这种问题,我认为是因为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的授课方法有问题。

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通常是这样授课的。

教师一步步给学生演示在制作板报时如何插入表格、如何插入图片、如何设置字体等等基本的操作方法,学生再模仿这些操作方法。

这种方法教出来的学生,学会的只是软件操作方法,要让他们去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他们便束手无策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决定改变我的教学方法,以高一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讲解“板报制作”这一部分内容时,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板报制作的能力。

(具体内容将在3.1.1节中的有关应用问题探究分组教学法的课例中介绍)

3.1.1问题探究分组教学法

这一方法倡导学生互助学习,教师分层教学。

由教师按照小组成员的整体分数来评价小组。

这样既保证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又促进了学生的整体进步。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内容的学习适合采用这种合作探究教学的形式。

以下我对问题探究分组教学法的课前准备、教学流程和教学例子做一个简述。

1.问题探究分组教学法准备

在运用问题探究分组教学法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之前,在课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根据自己实践的经验来看,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

(1)资料准备。

资料包括教师的教案、问题及答案、测验试卷等。

问题设置上应该恰当处理基础与创新的关系,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例如,在讲Excel表格时,我准备了一些学生的各科试卷,问学生:

“大家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那么大家想知道自己和别的同学的差距吗?

想了解每位同学的强项吗?

”从而引入Excel表格中的函数,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英语判定哪个是求和函数,学生渴望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的心里很强,学生这节课表现都很积极,很快就学会了。

(2)情景准备。

在课堂中,营造轻松、和谐的创新思维氛围,精心设计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创新思维环境氛围。

例如,在讲解“课件制作”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学生往往对课件的概念不清,而且对课件制作也不大感兴趣。

所以我在讲授此课的导入时,就找学生的喜好设计情景。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查看自己的星座,来查看自己的性格,我就在这方面做准备收集星座知识,在导入时询问每个学生的星座,引起学生学课件制作的兴趣,这样下来学习气氛活跃,效果佳。

(3)学生分组。

即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方面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充分体现出小组的平等性和多样性。

分组是否科学,是影响高中信息技术合作探究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小组关系图中,首先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小组中的各组员互相合作,小组长给其布置任务时要分工明确,从而完成小组内制定的目标。

同时,各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最后达到共同提高、完成目标。

小组关系如图3.1所示:

2.问题探究分组教学法流程

问题分组探究教学法中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促进作用。

学生为主体,进行实践。

大致分为四个主要步骤。

问题分组探究教学法如图3.2所示:

(1)教师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在合作教学实施之初,教师首先应当创设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情境。

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教师发放本节课的学习材料,提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抓住内容。

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和需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其中,学习材料由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包括口头陈述、实物等形式灵活多样地呈现给学生。

(2)师生共同发现优缺点

同学们有了激情之后,他们会和教师一起动手实践,发现问题,一起探究问题的答案,教师作为合作者中的一员,要积极配合学生找出问题,适当的给予学生指导和暗示。

问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有生命的课堂。

(3)分组讨论

学生开始分组合作、讨论。

小组内每个学生不仅自己要掌握基本学习内容,而且有责任督促、帮助其他同学掌握。

教师最大程度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大家积极互动,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大家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合作探究中,对其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只有小组内每个人的作业完成,小组的任务才算完成,保证了小组内成员有效的合作。

(4)集体评价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所探究出来的所有答案进行总结归纳、综合评价,选出其中的最优答案。

使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全面的把握,对问题的认识得到升华。

教师还要根据合作情况、汇报交流情况,对各小组进行评价。

评价理念之一是评价教学过程的动态程度,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时的学生情绪、交往状态;

关注学生能否学得自然,注意力集中,求知欲强,课堂交流合作气氛浓厚;

关注学生如何学,以及他们学到了什么,在学的基础上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3.有关应用问题探究分组教学法的课例

课例:

第四章板报制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报的浏览与探讨,学会设计板报。

2.通过设计板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3.通过设计板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硬件准备:

赛扬2.1G处理器,256M内存,64M显卡等的电脑机房,学习材料

软件准备:

Office2003软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景: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同计算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很多人通过计算机进行编辑修改、排版、打印等工作。

下面同学们通过观察图片,从图片上捕捉信息,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那么人们究竟是如何用软件排版的呢?

本节课大家一起来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每个小组学生设计一幅板报。

学生们既感兴趣又觉得有难度,我鼓励学生:

其实用电脑制作板报并不难,只要大家积极动手实践,很快就能创设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板报。

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学习材料给学生传看,让学生来分析两张小报的组成,学生对小报的组成要素有了基本了解。

下面我们就将共同探讨一下Office2003排版的相关知识以便制作板报。

二、师生共同发现问题:

在这种欢愉的情境中,让学生继续琢磨下面两张小报的具体内容与格式,此时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学习内容与其自身的关系。

当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全部投入到板报探索中时,我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教材内容,要大胆想象、大胆创新。

大部分学生提出了问题,也有的对某一个感兴趣的地方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通过我的观察和学生的质疑,我针对大家共性而典型的问题,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我在学习材料上标了记号,大家仔细琢磨,如下图3.3和图3.4:

三、分组讨论(分3层)

1.下面我整理了各组提出来的问题,然后我将这些问题发给了各小组让他们在组内寻求问题答案。

此时,学生们深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长也给每个组员有明确的分工。

同时,我巡视教室,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各小组提出来的问题如下:

1)小报中有些段落的文字是怎么排成竖行的?

2)如何在小报中插入相片?

3)小报的标题怎么设置?

4)各板块的字体大小应怎么把握?

5)图片放在什么地方合适?

6)文字颜色是不是越多越好?

7)文字的字体和格式在每部分应怎么设置?

8)自选图形是怎么加入的?

9)小报中的图片是怎么加上去的?

10)怎么在文字的下方加入背景色?

11)小报中的内容都有什么字体?

12)小报中的文字的大小怎么区别?

各小组的任务基本完成了,各小组长就把没有完成的任务上报了我,我又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来探究这些较难的问题。

2.当同学们学会了这些基本的操作之后,下面各组就在这两幅小报中任选一幅设计,看哪个组能最先完成任务。

接下来同学们就自己动手实践,我巡视教室。

同学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了如下的问题:

1)一段文字怎么能分成两列?

2)小报的框架是怎么设计的?

3)如何在小报中的任何一个位置插入图片?

4)怎么能将文字写在背景色上面?

我将两个小组合并成一个小组,再次将这些问题分给新小组,让他们进行探讨。

为了解决少数学生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我让已完成任务的学生指导小组内没有完成的学生,相互讨论,帮助解决。

3.下面我让每个小组做一幅自己的板报,大家运用学到的知识制作板报。

之后小组长发给我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