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史专题党课讲稿范文:在“四史”学习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169064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四史专题党课讲稿范文:在“四史”学习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年四史专题党课讲稿范文:在“四史”学习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年四史专题党课讲稿范文:在“四史”学习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年四史专题党课讲稿范文:在“四史”学习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年四史专题党课讲稿范文:在“四史”学习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1年四史专题党课讲稿范文:在“四史”学习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docx

《2021年四史专题党课讲稿范文:在“四史”学习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四史专题党课讲稿范文:在“四史”学习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年四史专题党课讲稿范文:在“四史”学习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docx

2021年四史专题党课讲稿范文:

在“四史”学习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是学习“四史”。

  一、“四史”指什么?

为什么要学“四史”?

  要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学习“四史”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首先要明确“四史”指哪“四史”。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二是新中国的历史;三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四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包括中国共产党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逐渐发展壮大,期间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留下了一些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在新时代又面临什么样的新任务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新中国的历史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创立、建设、发展的,等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改革开放的历史实际上也是新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以改革开放为主要特征,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到现在是40多年的时间。

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是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社会主义500年。

其中前面三部历史是和中国直接相关的,最后一部,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有所区别,表达的内容有所侧重,但也是相互联系的。

  为什么要学“四史”?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习历史,他曾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四史”,实际上也是对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贯彻。

从历史这本“教科书”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以及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态势。

  学“四史”可以使我们坚定“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都与“四史”有着密切关系。

从道路自信来说,我们所选择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前面我们说社会主义有500年的发展史,那么中国人民是怎么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这一点我们应该了解。

从理论自信说,中国共产党从一产生就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伟大成果,即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上通过的,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方针的毛泽东思想。

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我们党继续进行理论创新,又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创立了大家所熟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我们说要增强理论自信,就包括这两大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又有了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从制度自信来说,古代中国长期处在封建统治之下;到了近代,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原本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新中国成立,我们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压迫中国人民的大山,建立了崭新的社会制度。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由原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我们讲的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即建立一个人人都有衣穿、有饭吃,个人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充分涌流,按需分配的高度发达的社会。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就像万里长征刚刚走完了第一步,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机关准备进京,曾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可见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时代,党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则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学“四史”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只有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力以赴、同心同德,我们才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二、理解“四史”中最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四史”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党史是理解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因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设,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重大成果,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事业的核心力量,因此我们更要学习、了解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会出现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由最初的只有50多个党员发展成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它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巨大的发展?

为什么会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这和党的初心、使命是分不开的。

习总书记一再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它的最高理想,即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名字是高度统一的。

所以打从诞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朝着让人民获得幸福的方向在努力,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资本主义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

事实上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观,也是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有了相当发展的基础上。

马克思认为社会要经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再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历程。

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意识到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来改变中国的面貌,首先要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民主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来完成,我们国家的资产阶级,不管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很努力,特别是孙中山先生,他是资产阶级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了,袁世凯打算恢复封建帝制,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志士仁人就想通过护法运动、二次革命完成未竟的民主革命任务。

  这时候孙中山先生觉得国民党内部死气沉沉的,革命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他发现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成立的,1924年1月,孙中山先生力排众议,主张国共合作,他所领导的民主革命想要实现的理想是新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和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不谋而合,所以他需要共产党作为新鲜血液加入进来,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这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在此基础上,国民党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参加了会议,还有很多共产党员被选进了国民党的中央委员会。

当时我们明确提出要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实行合作不是两党合并,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在组织上是独立的。

这一点也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同意。

随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开始,“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的北伐战争以广州为起点打响。

xx可以说是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发源地。

随着北伐战争的进行,中国共产党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北伐战争一开始非常顺利,一直打到了xx。

然而北伐军的实际领导者蒋介石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他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推进大革命达到高潮,尤其是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内心非常恐惧、不安。

另外,工农运动的发展威胁到了外国列强在中国的利益,将使他们自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国签订的无数个不平等条约、划分的势力范围及获得的种种好处面临破坏和损失,最终还要将他们赶出中国,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

于是外国列强开始支持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地方军阀,想方设法清党反共,这就有了我们熟悉的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xx发动的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反革命政变。

为了迎接北伐军起来发动武装起义的xx工人被缴械,当时xx工人运动的领袖汪寿华被秘密杀害,大量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抓捕。

  这时候共产党已经把工作重点由原来的xx转移到xx,在武汉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此时汪精卫在孙中山先生扶持农工、联俄联共的影响下,表面上还是反对蒋介石,赞成国民革命的,但很快他就开始和蒋介石勾结起来。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叛变革命,也宣布开始清党运动,他将原来北伐军中的共产党人或礼送出境,或直接驱逐。

我们原来一心一意帮助国民党,之前很多省市都没有国民党的地方组织,还是共产党帮他们建立的。

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中国共产党决定召开一次临时性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八七会议,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在中国革命面临危机的关头,我们要制定新的方针政策,是什么呢?

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说,我们像一篮子鸡蛋一样被国民党反动派摔到地上,很多鸡蛋都摔坏了。

实际上当年的共产党就是把没有摔坏的鸡蛋捡起来,接着孵小鸡,才繁衍下去的。

毛泽东同志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叫“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过去我们也稍微意识到了一些军事斗争的必要性,比如组织了一个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铁甲车队,但是总得来讲,我们还是不够重视,因为当时想着国共合作,就没在军事上下很大力气。

中国革命所面临的这次前所未有的巨大危险,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在28年打江山过程中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仍然高举革命旗帜奋勇向前。

  有了八七会议确定的正确方针,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xx东部和xx西部领导了秋收起义。

此前,在同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也是今天我们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我们只占领了南昌三天,主要是想南下回到xx,因为xx的群众基础好,还有出海口,苏联也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援助,这与中国共产党诞生时的国际环境有很大关联。

  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定要讲中共一大的召开,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共一大的13个代表,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xx、xx、武汉、长沙、广州的,还有从日本赶回来的。

一开始在会场的还有两位来自共产国际,其中有一人自称是职工国际的代表,这是因为共产国际之下又分别成立了职工国际、农民国际、青年国际等。

共产国际是列宁创建的一个世界共产党组织,它秉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第一国际的思想,但因为第二国际出现了一些问题,列宁在1919年领导创立了第三国际,也叫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非常弱小,只有几十个人,我们需要世界其他无产阶级力量的加入。

《共产党宣言》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我们党也加入了世界共产党组织,成为了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在xx石库门召开中共一大时,实际到会的有15人,除了我们自己国内的13位代表,还有共产国际的马林和赤色职工国际的尼柯尔斯基。

  1921年7月30日,突然有人闯进来打断了正在召开的中共一大,说要找社联的某某某,代表们非常机警,马上散会撤退。

果不其然,一会儿巡捕就来了,翻箱倒柜一通审查之后没有任何收获。

尽管如此,会议不能继续在xx召开下去了,怎么办呢?

当时陈独秀在广州,李大钊在xx,会议由李达和李汉俊两个人具体操办,党纲及其他文件是事先准备好的,党纲由陈独秀撰写,提交给中共一大。

那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是在什么地方通过的呢?

从xx撤离之后,李达的夫人王会悟提出转移到xx嘉兴。

她本人是嘉兴人,认为嘉兴比较安静、太平,且交通方便,可以从xx坐火车过去。

最后大家就接受了这个意见,经过讨论在嘉兴的红船上继续会议,通过了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宣布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叫“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由此正式宣布成立。

“红船精神”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勇往直前的形象。

一艘红色航船扬帆起航,中国共产党从此担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开始为实现使命而奋斗。

  关于中共一大到底是哪一天召开的,过去我们没有搞清楚,这是后来才确定下来的。

对于会议闭幕的日期,现在也有不同的说法。

嘉兴的同志经过深入研究得出的时间与共产国际的档案中记录的8月5日会议结束有所出入。

延安时期,在延安能够回答中国共产党诞生、召开中共一大到底是哪一天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毛泽东,还有一个是xx的代表董必武。

这两位同志也是新中国成立时,参加中共一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