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文艺随笔两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5文艺随笔两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文艺随笔两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段话。
做学问也好,生活也罢,我们都需要有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的《咬文嚼字》的作者便是拥有这样精神的人。
二、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
代表作品:
《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人生格言: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明确:
朱光潜的人生格言正是温总理讲话中所提到的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写照,而他的这篇随笔正是被这样的精神触发,思考完成的。
三、粗读课文,把握论点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
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2、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那么朱光潜为什么会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四、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
①郭沫若改字②王若虚改句③贾岛“推敲”④苏轼《惠》诗⑤“套板反应”
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
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
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义;
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3、具体分析有关文字修改的例子:
①郭沫若改字(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来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
)
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补充示例:
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中“怯”能否替换成“切”呢?
很显然,不可以。
“怯”更能表达作者逃亡时的胆怯心情,既急切的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又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怯”可以非常准确的表现当时那种矛盾的心情。
总结:
写文章时要求用词准确,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斟酌字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
卢延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
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法·
福楼拜)
②王若虚该句(指导学生朗读修改前后的句子,体会修改的效果)
改过之后确实更简洁了,但却缺少了意味。
宋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第一段原来是“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
”最后修改为“环滁皆山也。
”这是修改的更简洁的成功的示例。
文句是否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表述才最符合原文的意味,也就是说咬文嚼字的精髓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③贾岛“推敲”(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重点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诗句,提出看法。
⑴请找出文中作者的理由和解释。
⑵你认为应该用“推”还是“敲”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可自由讨论,只要解释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无论用那个字,好像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
小结:
以上三个例子有成功,有失败,他们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即这个词或句是否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
4、具体分析有关联想意义的例子:
①苏轼《惠》诗(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补充注释:
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
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
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
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②“套板反应”(指导学生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观点。
⑴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套板反应”。
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反对。
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提出写文章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词必己出”,这体现的就是创新,反对掉书袋。
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咬文嚼字还应有创新意识。
合理的运用联想意义。
唐代大诗人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
李龟年为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思考:
其中“江南”两字你能有多少联想呢?
⑴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
⑵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
⑶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
⑷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期。
5、小结:
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我们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引申探究,比较阅读
研讨与练习中列举了一篇文章《不求甚解》(马南邨),其中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的方法,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面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的看法。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可加以指导和鼓励。
六、应用拓展,活学活用
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整理出自己平常读书时“咀嚼”出的好句子,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请学生自己赏析。
(由选出语段的同学先发表观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
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灯里的烛光。
若是里面的烛光很亮,这盏灯上的美丽图画就会映射得纤毫毕现;
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
(冰心《漫谈语文的教学与学习》)
七、作业设计
片段训练:
请写一个片段来赏析你所喜欢的语段,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
要求:
重点突出,语句通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字数不少于400字。
八、板书设计
郭沫若改字——不同情感
文字修改王若虚改句——不同意味
咬文嚼字贾岛“推敲”——不同意境
苏轼《惠》诗——正面
联想意义
“套板反应”——反面
教学反思
一、立足议论文体,理清论证思路,学习作者缜密的构思
议论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体之一,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也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这篇文章在选材上独具特色,思路严谨,脉络清晰,论证缜密,方法多样。
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先找出观点句,然后概括出所举的例子,再将例子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把握论证思路。
掌握这篇议论文的写作特点,为今后议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联系学习实际,落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探究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注重人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在平时的阅读中,有不少学生都比较马虎,对文中用词用句缺乏思考,自主探究意识不够,而朱光潜先生提出阅读或写作中要有咬文嚼字精神,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读书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的习惯。
分析完课文后,我结合研讨与联系中提到的马南邨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从最后学生写的赏析文章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读过的文章了,并开始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喜欢思考并分析一些优美的语句。
这些应该说是可喜的变化。
三、补充示例扩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因此上课过程中,我补充了很多示例,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咬文嚼字的乐趣,在轻松和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学习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领悟了咬文嚼字的精神,开始留心玩味文字,可以说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不求甚解
教学目的:
了解陶渊明提出的“不求甚解”的含义,认真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主张。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的关键词语“会意”、“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和“观其大略”等。
教学难点:
就读书是否完全读懂这一问题先行思考,然后围绕“求甚解”和“不求甚解”的主要展开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不求甚解,本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
好读书,不求甚解。
原意是读书只领会意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
现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
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一词的辩证,提倡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
文章反弹瑟琶,新人耳目,在轻松愉快中使读者受到教育。
就其根本思路来说,乃是对不求甚解的否定之否定。
就其立意来说,是不求甚解的新解。
二、课文初读,整体把握。
1、作者介绍:
邓拓,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
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2、给课文分段,概括出每一段的主要意思(可以用书中的语句)
第一部分(第1段):
摆出批驳的靶子。
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首先摆出要批驳的靶子: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接着作者明确提出自已的看法: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的理由”。
第二部分(第2---4段):
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第2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证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
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
第3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
只有“好读书”,才能,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
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
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
第4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固执一点,不死抠字眼,而是了解大意。
第三部分(第5---6段):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以古人事例证明。
第5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
今天我们读经典著作,一定要虚心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第6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
举了诸葛亮的例子。
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多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
第四部分(第7段):
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
第7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从反面说,“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第五部分(第8段):
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
第8段,因为书籍不是一下子就能读懂的,所以作者在文章结尾又提出“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的主张,给读者以有益的建议。
(主要观点)
3、概括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在什么地方出现?
)最后一段。
4、边读边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圈划和简单批注,做质疑准备。
5、本文的文体是议论文。
议论文分立论和驳论,.驳论的定义:
驳论是就某一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三、再读思考
1、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
(本文主要讨论了应该怎样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
2、作者是怎样驳斥“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①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
②阐述“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③用诸葛亮和普列汉诺夫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
④全面、明确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
⑤提出自己认可的读书方法——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3.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一般人”“常常”指出持这种观点的人,为数不少,并非偶然。
“其实也不尽然”,表明对“一般人”的否定,然而语气委婉。
“不尽然”,不把话说死,自然而然地正面表明自己的态度:
“虽然不提倡,但是又应该盲目地反对”。
这样,引出了本文议论的核心:
不必提倡怎样的不求甚解?
什么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
4、“其实也不尽然”中的“然”指的是什么?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5、“也不尽然”是指什么意思?
是指也不完全是这样,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即不能把话说死
6、不必提倡的是什么样的不求甚解?
不必提倡”的不求甚解是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
7、不能盲目地反对的又是什么样的不求甚解?
“盲目反对”的不求甚解是指只求领会要旨,不必在字句上花太大的功夫。
8、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下面阐述陶渊明的本意,一是全文引原文,言之有据;
二是对引文进行全面辩证。
A、“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B、“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
C、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含义有两层:
一是虚心,戒“自负”;
二是讲读书方法,前后贯通,戒“固执”。
9、“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10、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什么?
其作用是什么?
(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
过分地斟酌字句。
其作用是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卖弄学识的人。
11、文中例举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有什么关系?
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
12、“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观其大略是什么意思?
欣赏其大概的意思
13、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往往”表示绝大多数情况下,读书观其大略,会让人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但是并不排除个别现象。
这样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
14、第7段能否删去?
为什么?
不能,从反面论证使论证更全面。
15、“不求甚解”,语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好读书,不求甚解。
”原意是读书只领会意旨,不过多在字句上下工夫。
现在多指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
本文对“不求甚解”的辩证,提出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
这是对“不求甚解”的否定之否定;
从立意上看,是对“不求甚解”的新解。
16、本文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17、本文采用了什么论证结构?
本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逐层深深地剖析问题,并通过引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阐述方法,从而明辨是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四、拓展:
1、关于读书的名言有很多,例如: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请再举出2例,谈谈你的看法。
2、长期以来,对读书博览与精通的争论,你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说说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