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单元导学案Word格式.docx
《6单元导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单元导学案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
(2);
(3)。
当堂检测案
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3.日常生活中的灭火方法有多种,你认为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电器着火时用水浇灭
C.森林着火时开辟隔离带
D.炒菜油锅着火时用水浇灭
4.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
C.白磷着火用沙土盖灭 D.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后用湿棉被盖灭
5.火灾自救是基本的生存技能,下列火灾自救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尽快报警求救B.躲在桌子下
C.用湿毛巾捂嘴D.使用灭火器灭火
能力提升训练案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都可以叫燃烧
B.氧化反应都伴随着燃烧现象
C.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D.呼吸作用是燃烧现象
2.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离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D.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B.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C.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4.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5.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
6.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1)解释实验③中的白磷为什么没有燃烧,原因;
(2)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的两个实验是:
;
(填实验序号,下同)
(3)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的两个实验是:
。
三、课后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
1.了解有关爆炸的发生原理和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重点)
2.通过控制燃烧的条件能达到促进燃烧的目的;
(难点★)
3.培养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兴趣。
二、知识链接
化学爆炸:
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爆炸。
例如:
瓦斯爆炸、火药爆炸等。
物理爆炸:
没有化学反应的爆炸。
如:
气球爆炸、车胎爆炸等。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总结促进燃烧的方法有哪些,并举出实例?
促进燃烧的方法
学习或生活中的实例
增大氧气浓度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
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是什么?
化学爆炸是怎么产生的?
活动四:
什么是气体的爆炸极限?
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有哪些?
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死亡,二氧化碳过多也会使人死亡,它们致人死亡的原因相同吗?
那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呢?
1.下列促进燃烧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烧锅炉是将煤加工成粉末,并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内鼓入空气
B.烧柴时把柴棍支起来
C.增加柴草的用量
D.设法提高氧气的含量
2.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爆炸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
C.爆炸一定会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
3.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以下物品:
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不准带上车船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图标,装运乙醇的箱子应贴的是()
ABCD
1.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2.下列爆炸中,与其他三种爆炸本质上不同的是( )
A.轮胎爆炸B.玻璃爆炸C.炸药爆炸D.气球爆炸
3.点燃下列混合气体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氢气和氮气的混合物B.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C.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D.氢气和CO2的混合物
4.为什么点燃纯净的氢气会安静的燃烧,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却有可能爆炸?
5.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
如图,在无盖小塑料桶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
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无盖小塑料桶中装的是干燥的煤粉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写出一条即可)。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
2.了解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难点)
3.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分别是什么?
化石燃料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同时,它们的使用可能带来哪些危害?
石油中主要含有和两种元素。
将石油加以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
这一变化过程属于变化。
人们把石油称为。
人们综合利用石油,是通过什么方式将石油转化为哪些工业产品呢?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它燃烧的现象时,
反应方程式为。
探究一:
煤的综合利用主要有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的变化过程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请解释原因。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日益枯竭,世界面临能源危机,针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1.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混合物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C.都是可再生能源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 )
A.煤油B.煤焦油C.汽油D.液化石油气
3.在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混合物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4.下列关于燃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因为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污染,所以应禁止使用
B.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
C.乙醇清洁、方便、容易点燃,可以作为生活燃料推广
D.化石燃料面临枯竭,要合理开采综合利用。
1.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68%
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2.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最主要是为了( )
A.降低汽油成本B.减少铅资源消耗
C.提高汽油燃烧效率D.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当前,南海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南海是我国固有的领海,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氧气
4.有关燃料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都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C.石油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5.氢气和乙醇都能作为燃料使用,其燃烧反应方程式如下:
(1)请分别写出它们燃烧的方程式
;
。
(2)请评价它们作为燃料使用的利与弊。
6.人类文明的每一步都和能源的利用息息相关.
(1)煤、石油、,称为三大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其中煤(主要成分是C)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基本反应类型为:
(2)科学家预言,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可以作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还可以作航天工业的高能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7.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一”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A为黑色固体;
D、E、F三种物质中都含有钙元素,F可作干燥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能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
②。
二、课后反思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1.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其含量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掌握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仪器、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回忆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实验原理、实验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气体的检验几个主要过程。
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产生,植物的、等过程又消耗了二氧化碳。
实验室怎样制取二氧化碳?
(即实验原理)
用到哪两种药品?
:
①(色固体)其主要成分是;
②(无色液体)。
请写出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溶液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即实验原理):
。
选用什么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为什么选择它们,依据是什么?
)
A、发生装置:
选用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装置中分液漏斗的优点:
B、收集装置:
选用收集装置的依据是。
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法收集;
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可采用法收集。
C、检验和验满:
1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
;
2验满方法:
探究:
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时,要用到稀盐酸和大理石,请同学们思考:
①能否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为什么?
(提示:
浓盐酸有挥发性)
1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硫酸钙微溶)
③能否用纯净的碳酸钙或碳酸钠代替大理石?
纯净的碳酸钙、碳酸钠是粉末状固体)
1.下列关于制备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
B.检验二氧化碳用点燃的木条,看是否熄灭
C.制二氧化碳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D.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选固液常温型反应装置
2.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考虑的是:
()
A.反应所需的药品和条件B.实验装置
C.气体的验证D.气体的用途
3.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
初步达成2012年至2020年
全球减排协议。
这里所谓的“减排”是指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
4.某同学利用右图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左边气体发生装置连接好了之后,接着应进行的操作是:
如何操作。
(2)实验时,加入试剂的顺序是。
(3)收集时,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的原因。
(4)长颈漏斗下端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
(5)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怎么放置。
1.在珍珠粉上滴几滴稀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说明珍珠中含有()
A.硫酸根离子B.碳酸根离子C.氯离子D.钙离子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都不可能用到的装置是()
AB.CD
3.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②,③,④。
(2)如果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上图中的(填序号);
其化学方程式为:
。
用什么方法验证已经收满:
(3)若用加热固体KMnO4来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O2,应选用上面图中的
(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
用什么方法验证已经收满。
4.100g大理石(含杂质)与100g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4.4g二氧化碳。
求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稀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选做)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
1.了解二氧化碳重要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掌握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3.体验探究的乐趣,能对实验进行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
4.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地势越低含量越高,且不能供给呼吸,浓度大时会使人窒息。
2.酸碱指示剂的定义:
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
3.紫色石蕊溶液遇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紫色石蕊
红色
紫色
蓝色
通过课时1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观察,总结下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二氧化碳是一种色体,溶于水,其密度空气密度,降温加压条件下,气态的二氧化碳会变为态,其固体又叫做。
细心观察生活,你发现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哪些呢?
1.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用于,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因此进入菜窖前要先做点灯实验;
2.二氧化碳还可以用于作、等。
CO2能否溶于水?
实验步骤:
在一瓶装有CO2的矿泉水瓶中,倒入三分之一的水,盖上瓶盖,手持瓶子两端摇晃瓶身,观察现象。
现象:
;
结论:
;
化学方程式:
CO2溶于水,有没有新物质产生?
加热后有什么变化?
◆实验步骤1:
取探究一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两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步骤2:
给上一步实验的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探究三:
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实验步骤:
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插入一根吸管,轻轻向溶液中吹气,观察现象。
1.二氧化碳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灭火
B.溶于水中
C.制成干冰
D.进行光合作用
2.将充满下列气体的四支试管分别倒立在水槽中,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COB.CO2C.O2D.CH4
3.下述性质不属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
C.二氧化碳气体能制成“干冰”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下列有关性质,二氧化碳不具备的是( )
A.密度比空气大B.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C.一般不支持燃烧D.易溶于水
5.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A.喷石灰水B.直接喷水
C.直接放入CO2中D.喷水后放入CO2中
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7.向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加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会看到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
,其反应方程式为:
将上述溶液加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8.进入干涸的深洞、深井底部的人,常会发生窒息而死的事件。
这是由于深洞、深井底部____________浓度大,而它不能________________。
1.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A.N2B.O2C.COD.CO2
2.能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CO
B.CO2
C.SO2
D.NO2
3.如右图所示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可与蜡烛发生反应
C.二氧化碳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D.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的大
4.“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红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蓝后变紫
5.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实验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
ABCD
6.长时间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色硬膜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膜的形成:
除去此膜的方法是加,其化学方程式为。
7.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旨在控制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
“低碳”正成为人们的共识。
(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途径是①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
②海水的吸收。
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上述两条消耗CO2的途径①;
(3)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多的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成甲烷和水,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请举一例你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
8.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探究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如图所示)。
(1)观察纸花的颜色变化:
A.纸花变红;
B.;
C.纸花不变色;
D.。
(2)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2.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3.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4.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性质、原理、装置、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二、知识网络
三、基础知识梳理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2.可燃物充分燃烧要考虑1、要有足够多的2、可燃物与要有足够大的。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原理:
破坏燃烧三要素的任一条件,使燃烧停止。
2.方法:
3.几种常用灭火器的使用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木材、棉花等一般的火灾,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2CO3+2HCl=2NaCl+H2O+CO2↑;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一般火灾及油、气的燃烧引起的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对物体没有损坏)适用于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的概念:
可燃物在的空间内,如果发生的燃烧,短时间聚积大量的,使气体的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2.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注意:
(1)一切可燃性、或,在空气中达到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因此家用煤气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