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健康》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老年人的健康》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的健康》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据中国老年报报道,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于1999年10月1日超过10%,已为老年型社会。
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成为超老年型社会。
二、社会人口老化状况及其特点
(一)世界人口老化状况及其特点
据联合国报道,199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4.8亿,预计在2000年将增加到5.9亿,到2025年可达11.21亿。
届时,全球老年人将占总人口数的13.7%。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中欧洲为最多,美洲次之,紧随其后的是亚洲、大洋洲和非洲。
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亚洲国家主要有日本、以色列、塞浦路斯、香港地区等,中国大陆也于1999年10月正式宣布进入老龄化社会。
总的来说,世界人口老化具有以下特点:
1.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目前世界上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月以80万的速度增长,其中6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高龄老人比例增加全世界的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6%,其中发达国家占22%,发展中国家占12%。
我国75岁以上老人平均每年以3.62%的速度增长,仅次于巴西;
日本高龄老人增长速度也快,预计到2025年,每3个日本老年人中就有1个高龄老人。
3.女性老人增长快绝大多数国家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女性老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老人高3~9岁。
目前,全世界平均预期寿命最长的国家是日本,男性为78岁,女性为83岁。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9岁,其中男性为67岁,女性为71岁。
(二)我国人口老化现状及其特点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从40年代末的35岁上升到现在的69岁。
我国1999年10月正式进人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00年末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11%,2025年上升到20%,2050年将达到22.5%,届时每4个人就有1个老年人。
我国人口老化有以下特点:
1.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1990年我国老年人口已占世界老年人口比例的20%,到2025年将达到24%,即世界上每4~5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中国老年人。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化最快的国家我国人口老化规模大、发展速度快。
65岁以上人口系数从7%上升到14%,我国只需短短的25年时间,而法国则要115年,瑞典为85年,美国为66年,英国为45年,日本为30年。
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变化见表7—1。
表7—1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的变化
普查(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社会类型
1953年7.32%青年型
1964年6.08%青年型
1982年7.64%青年型
1990年8.50%成年型
1994年8.59%成年型
1999年10%老年型
2025年20%超老年型
3.我国老年人口性别比低、年龄结构轻我国老年男性与女性比为100:
104,比其他年龄段低,表明我国女性老人比男性老人多;
老年人中,60~69岁的低龄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1.48%,说明老年人口的年龄还比较轻。
4.我国老年人文化素质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比重高,占70.28%。
5.我国老年人的婚姻较稳定,离婚率低我国老年人未婚和离婚率较低。
据我国部分省市调查统计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离婚率为0.6%,未婚率为1.5%。
6.人口老龄化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通常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向农村地区蔓延,老年人口系数呈市、县、镇依次递减。
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基数大,就绝对数而言,农村老年人口数远多于城市。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社会人口老龄化不仅带来老年人自身的问题,还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国家财力薄弱,即所谓穷老龄化,给我国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主要表现为:
1.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口负担系数(60岁以上人口/15—59岁人口的比例)逐年增长,1997年为1:
8.2,预计2000年将为1:
6,2030年为1:
2.2,届时2个劳动人口就要供养1个老年人。
另外,国家支付退休金也逐年增加。
2.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跟不上老年人的需要由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要求。
3,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老年人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大家庭逐渐由核心家庭所代替,养老负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社会。
能否解决好老年人口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由于老年人的健康是相对的,社区医疗保健和护理系统首当其冲地面临挑战。
第二节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thehealthproblemoftheelderly)
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老化。
衰老变化加上不良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健康问题在老年人中较为普遍。
因此,了解老年期的变化及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对提供有效的社区老年人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衰老是随着胚胎发育、个体生长、成熟而必然的连续变化过程,是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减退的表现。
老年人生理状况通常发生以下变化。
1.体表外形改变老年人须发变白,脱落稀疏;
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
结缔组织弹性减低导致皮肤出现皱纹;
牙龈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
骨骼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关节活动不灵;
身高、体重随增龄而降低;
指距随增龄而缩短。
2.器官功能下降老年人的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如视力和听力的下降;
心脏搏出量可减少40%~50%;
肺活量减少50%~60%;
肾脏清除功能减少40%~50%;
脑组织萎缩、胃酸分泌量下降等。
由此,导致老年人器官储备能力减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各种慢性退行性疾病。
3.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老年人动作和学习速度减慢,操作能力和反应速度均降低,加之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的减弱和人格改变,常常出现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
老年人免疫防御能力降低,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免疫监视功能降低,容易患各种癌症。
二、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老年人的大脑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退化。
漫长而丰富的生活经历使老年人形成了一些对事物的固定看法,晚年由于家庭及社会环境变迁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也会发生改变,不同于青年人。
老年人心理改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运动反应时间延长运动反应包括对刺激的知觉、做出如何反应的决定,以及运动反应动作三个部分。
老年人的反应时间一般比年轻人约慢10%~20%。
老年人主要在观察环境做出决定及考虑动作如何掌握、如何操纵上花费时间。
运动反应时间的长短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一种表现。
2.学习和记忆能力减退由于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随增龄而减少,使得学习新事物困难、记忆力差成为老年人的特点。
老年入学习的错误多属遗漏性质,对于要求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反应的学习,要求先在记忆仓库里贮存然后提取的记忆,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差距较大。
3.人格改变老年人的人格改变表现为不同性质的行为障碍,一般表现为孤独感、多疑感、自卑感、抑郁感以及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等。
而智力是否随增龄而减退,以及性格变化和年老的关系,研究尚无定论。
三、老年人的患病特点
1.患病率高199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资料显示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250‰)、慢性病患病率(540‰),以及住院率(61‰)均远高于其它年龄的人群。
2.同时患多种疾病老年人不但患病率高,而且约7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
3.疾病影响严重老年人两周因病持续天数是全人口平均值的两倍多。
半年活动受限率(81‰)和受限日数(12.4天)也分别是全人口平均值的2.6和1.3倍。
4.发病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老年人多患的是慢性病,主要病种是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这些老年病多系慢性退行性变化,有时生理和病理的界限难分。
5.疾病的起病和发展不同于一般人群由于生理功能的改变,老年人发病的诱因有时不同于一般人,例如对年轻人不构成任何伤害的轻微外伤,就可使老年人发生骨折。
老年人患病还易产生并发症与多脏器损害,同时由于代谢功能降低,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四、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
l.婚姻状况婚姻是家庭的基础,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
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存在着有配偶率低、丧偶率高的现象。
我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老年人的有配偶率男性为72.64%,女性为49.72%;
丧偶率男性为23.60%,女性为51.44%。
这种一高一低的现象,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高差别更加明显。
许多资料表明,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健康状况关系密切。
例如,丧偶给老年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和生活环境的急剧改变,致使丧偶老人的死亡率较有配偶者高。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伴侣感情是老年生活幸福的重要支柱,任何其它方面的感情和社会支持,都无法代替婚姻伴侣的作用;
另一方面是适度的性生活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老年人适度的性生活,不仅是生理上的需求,而且是心理、感情平衡的需求。
2.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单位。
老年人离退休后,从社会转向家庭,家庭就成为老年人物质支持、精神安慰和生活照料的主要依托。
因此,家庭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无论社会保障体系多么完善,都无法替代家庭的作用。
完整的家庭结构、和睦的家庭气氛、尊老爱老的家庭传统都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反之,老年人就会面临精神压力、寂寞、生活不能自理等不利局面,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目前,家庭结构变化的趋势是由大家庭向小家庭发展,核心家庭逐渐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庭养老作用,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
弥补方法是老年人住处应尽量靠近子女,以便得到子女的及时照护。
3.文化程度文化程度对老年人生活条件和健康状况影响很大。
通常,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越高,经济收入和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就越高,其健康状况也就越好。
此外,老年人文化程度的高低还直接影响其再就业,或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对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和精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高。
1987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具有小学以上的文化程度的人数占21.26%,其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仅有4.12%。
此外,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还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和地区差异,高龄、女性和农村老人文化程度更低。
4.经济收入老年人的经济收人通常要低于一般人的水平。
我国1987年的抽样调查表明,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在职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两者的差异还在扩大。
城市老年人的平均收入,低于同期城市职工的平均收入。
老年人再就业是补助老年人经济不足的重要方式,但目前我国老年人再就业率很低,仅有15%左右。
农村地区老年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自己劳动和子女接济,经济收入低的问题较为突出。
经济收入低下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营养、生活条件、医疗保健等,从而影响其健康状况。
5.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在我国,有13.63%的老年人在自我照料方面有一定困难,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
调查发现,95.27%的老年人在遇到困难时由其子女或配偶照料,2.46%向亲友求助,很少有人向社会求助。
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的文化风俗对老年人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核心家庭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与子女分居。
从目前情况看,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的比例低,只占老年人总数的13.38%,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五、社区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造成我国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流行性感冒及肺炎、糖尿病和意外事故。
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有:
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关节炎、骨质疏松、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恶性肿瘤、听力减退、视力减退等。
另外,用药安全也是值得老年人重视的问题。
许多老年人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易出现因用药过量或药物相互作用(druginteraction)而导致的种种危险,加之老年人视力减退,人为地服错药物也影响老人用药安全。
老年人还容易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
心理学专家认为,具有伤害性质的应激源可以引起老年人的痛苦情绪体验,甚至导致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递质和神经免疫功能变化而致病。
老年人的主要应激源因素有:
夫妻关系危机、代沟、离退休、负性生活事件、居住环境差、不良生活方式、迷信等,其中负性生活事件主要包括老年丧偶、好友去世、经济问题、体弱多病、寂寞、药物不良反应等。
这些应激源导致老年人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焦虑和抑郁症,表现为感到生活没有意义,丧失生活的信心,甚至可能发生自杀。
除此之外,老年人的心理卫生问题还有:
脑衰弱综合征、离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套间综合征、急性精神错乱、偏执状态、轻躁狂状态和老年性痴呆。
脑衰弱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如长期压抑、生活太闲、寂寞、大脑接受信息刺激不足、脑外伤、慢性酒精中毒、以及各种原因的脑缺氧引起的整日脑力和体力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不良、睡眠改变、情绪不稳等一系列症侯群。
离退休综合征实质上是一种不良的焦虑抑郁反应,是由于离退休后,一时难以适应社会角色、地位和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而出现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情绪改变,如牢骚、易激怒、失望、悲观等。
需注意的是,警惕该症转化为抑郁症。
空巢综合征是指多种原因造成的子女不能或不愿与父母同住,使老人晚年的理想落空,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如孤独、失落、空虚、寂寞、伤感等。
子女临时回家可减轻或暂缓老人的症状。
套间综合征是由于居住高层楼房套间的老人与邻居互不认识来往和楼高不便活动,整日闲居室内等原因,导致老人出现孤独、寂寞、无聊、抑郁、恐惧等心理反应。
长期下去,就会表现为虚弱、失眠、头痛、感冒、腰背痛等症状。
这些综合征不仅损伤老人的心理健康,也会损害老人的生理健康,从而增加老人患病的机会。
第三节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评价
(thehealthassessmentfortheelderly)
由于正常衰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使得老年人患病的可能性比年轻人大。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但受到疾病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经济、福利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因此,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需由多个指标综合反映,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评价也应是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一、反应社区老年人群健康水平的指标
反映社区老人健康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社区老年人口比、老年人死亡率(各阶段老人的死亡率、死因顺位)、预期寿命、患病情况(包括患病率、疾病构成比等)、健康行为、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经济收入、受教育情况、婚姻状况、婚姻关系和生活安排,以及宗教信仰。
二、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评价
(一)健康评价的基本内容
人是复杂的综合性整体,人的健康状况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
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通过复杂的途径,影响老人的健康状况。
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者密切相关,并共同决定老年人的功能状况。
因此,对老年人健康的评价也是多维的,不仅要评价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也要评价其功能状况、社会性资源及经济状况,其中功能状况是评估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焦点。
1.社会性资源及经济状况社会性资源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指个体人际关系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社会参与的程度;
需要照顾时有谁能提供照顾;
是否参加社会性团体或宗教团体等。
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对其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有着广泛的影响,评价一般通过个人收入能否满足老年人个体需要,是否需要另外支持来衡量。
2.精神健康包括认知能力、有无精神症状以及精神健康的主观评价等内容。
认知能力是决定一个老年个体能否独立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精神健康的主观评价反映个体在情感层次上对生活幸福的感受,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以及对过去经历的感受。
3.躯体健康一般由健康自我评价、医学症状、慢性病的患病情况、活动受限和卧床休息的情况、医疗服务的利用等评价信息来反映。
4.功能状况指老年人从事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日常生活指为了达到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重复进行的最基本、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反映其独立生活能力的高低,是老年健康评价的最重要的领域。
主要包括:
健康状况的自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智能能动性和社会功能。
(二)评价方法及指标
老年人健康状况常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功能评估来评价。
1.病史老年患者的病史主要应从老人的社会史、过去病史和身体各系统状况等方面信息进行收集。
社会史的收集对了解老年人的综合情况至关重要,在过去的医学病史中常常被忽略。
老年人的社会性资源如人际关系、社会参与情况及宗教信仰、社会经济状况、居住环境、对社会服务的需要、谁提供照料等资料对护理老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了解过去的病史,对解释病人目前出现的健康问题和疾病的发展变化很重要。
过去病史应收集外科手术史、主要疾病与患病史、药物治疗史,如药物过敏史、对现用药物的知识、服药依从性、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通过回顾系统的关键症状来了解身体各系统的功能状况,例如:
呼吸系统的呼吸困难、顽固咳嗽;
心血管系统的端坐呼吸、水肿、心绞痛、心悸、昏倒、跛行;
消化系统的咀嚼困难、下咽困难、腹痛、解便习惯改变;
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尿急、夜尿、血尿、小便失禁、阴道出血;
骨骼肌肉系统的局部或大范围的出现疼痛或无力;
神经系统的视力障碍(暂时的或永久的)、进行性的听力丧失、走路不稳或摔跤、短暂性的局部性症状;
精神系统的抑郁、焦虑或烦躁不安、偏执、健忘症或精神错乱等关键症状。
2.老年人体格检查在老年人正常衰老的生理变化的基础上,常重叠着多种病理学改变,使得解释体格检查发现的许多体征复杂化。
要解释体检发现的各种体征,社区护士必须认识正常衰老的生理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老年体格检查要考虑衰老变化,需特别注意的检查项目有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重;
外貌和行为,包括体表修饰、思维和说话;
皮肤完整性及松弛状况;
视听功能;
口腔牙健康及牙缺失;
胸廓形状及肺部杂音;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跳频率及节律、额外心音、心脏血管杂音、远端脉搏减弱,腹部腹主动脉搏动;
泌尿生殖器改变;
四肢,包括关节疼痛、关节活动、水肿;
神经精神改变,包括精神状态异常、无力、感觉异常、反射异常、异常姿势和步态等。
3.实验室检查根据老年人机体健康状况确定实验室检查项目。
由于器官功能的衰退,老年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常出现不正常的改变(与青壮年正常实验室检查结果相比)。
如不了解老化有关的正常改变,就会出现不是把异常发现认为衰老改变,就是导致误诊和错误的治疗护理。
因此在评估实验室检查结果时既要考虑到疾病的改变,也要想到衰老的变化。
例如,老年人血沉轻度增高可能是衰老的改变;
老年人的葡萄糖耐量实验减低;
肌酸酐高于正常或轻度升高都与肾功能减退有关;
老年人平均白蛋白值下降;
正常老年人可出现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但中度升高应考虑病理状态(肝病或Pegetdisease);
血清铁及铁结合力降低与年龄无关;
老年人心电图出现S—T段和T波改变、房性或室性心律不齐、传导阻滞,如无症状,不需进行特殊的评估或治疗。
4.功能评估老年人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各种发现对制订老年护理计划是必要的。
但对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对其功能状态做出评估。
功能状况的评估是多维的,常用的评价领域和评价量表简述如下:
(1)对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估和幸福度测量健康自评量表很多,其量化方法可用分级法(一般分为五级)或图表法。
老年人幸福度的测量,多采用纽芬兰大学的老年幸福度量表。
(2)日常生活功能评价日常生活功能包括基本日常生活功能(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IADL)。
前者包括进食、穿衣、洗澡、上厕所、移动和两便控制等基本生活能力,后者则指一些较为复杂的日常生活功能,如外出、购物、管理钱财、做饭、洗衣等。
(3)智能评价随着年龄的增长,到老年期时,各种脏器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造成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甚至出现智能障碍。
许多慢性病也会造成患者智能缺陷。
所以,智能是影响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因素。
对于老年人,常用简便智能状态量表或长谷川智能量表进行评价。
(4)社会功能评价主要评价社交能力,如视、听、理解、交谈能力等;
社会资源,如亲戚、朋友等;
社会支持,指从社会资源中得到支持的可及性和可得性。
用于评价的量表较多,日常社交能力丧失程度表是其中之一。
第四节社区老年人护理
(nursingcarefortheelderlyinthecommunity)
老年人是社区的特殊人群,由于年龄和生理特点,健康问题较为普遍,具统计,大约有80%的老年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他们对护理的需求量大,而且绝大多数老年人居住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他们所需的护理就成为社区护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衰退程度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表现为生命活力、患病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较大。
因此,通过对社区内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并登记建册,按其生活自理能力、年龄、患病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将社区内老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分别给予不同的医疗保健护理,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服务,合理利用社区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其目的在于预防老年疾病,促进老人健康,发挥老年人的健康潜能,维持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
一、健康状况良好老人的社区护理
对于社区中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照料护理的目的是强化自我照顾、促进老人健康、辅助再就业,从而真正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健康预期寿命。
(一)成立老年协会、老人之家或休闲活动中心
为安排退休后突然增多的休闲时间,应帮助老人培养个人爱好与兴趣,使其能善用退休后的许多时间。
我国社区老人几乎都有适度的社会性活动,而农村老人则除了与家人朋友有一些非正式的社交活动外,正式的社会性活动较少。
设立老年协会或活动中心可为老年人休闲活动提供场所并给老人交友提供机会。
同时,通过与医疗卫生保健单位合作,为老人提供健康信息、保健咨询以及体检等医疗服务活动。
这样既可满足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