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9090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十四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十四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十四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十四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四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十四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四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逐步完善,建成”智慧城市“门户平台,并在全省13个设区市开通运行。

五是信息通信技术加快探索实践。

全省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IPv6升级改造,推动向IPv6平滑演进。

采用柔性卫星通信、北斗/GPS双模导航、异构网络融合接入等多链路技术,建成”云卫通”天基一体化网络智慧服务平台。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一中国网络创新实验环境(CENI,简称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落地城市。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与推动经济社会创新转型发展和建设“网络强省““智造强省“的战略目标相比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网络覆盖和普及应用水平仍需提高。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新城市建设的战略要求相比仍有差距,地区以及城乡”数字鸿沟“依然存在,农村地区光纤入户及4G网络覆盖不足,普遍服务机制有待健全。

二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尚处起步阶段。

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底层核心技术创新不足,数据中心等建设布局缺乏统筹协调、存在重复建设现象,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及综合开发水平偏低,应用基础设施对城市智能制造以及“互联网+“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三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有待优化。

公共资源及大型公共设施协调占用难度较大,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未能全面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还存在基站选址难、光纤改造入户难等诸多建设难题。

四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亟需提升。

网络安全威胁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泛在化的特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核心技术较为薄弱,关键产品安全可控性尚待提升。

(三)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城市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关键窗口期,必须深刻认识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升级的重要意义。

从政策环境看,全球各国纷纷加大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100多个国家推出了国家宽带战略或行动计划,国内及可比省份高度重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与支持意见。

从技术演进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下一代移动通信网(5G)等新—代信息、技术快速融合发展,成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新契机。

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向高速化、智能化升级,干兆网络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新高点,基于SDN/NFV技术的网络架构智能化变革加快推进。

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物联感知等应用基础设施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

从安全保障看,网络安全成为关乎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争夺网络空间话语权将更加激烈,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二总体要求

(_)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以建设”网络强省””智造强省””数据强省”为目标,全面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推进高速光纤宽带、无线网络和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集约建设和融合发展,推动城乡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为”两聚一高””强富美高“新城市建设做贡献。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做好统筹协调,确保行业发展在规划引导、市场规范、政策扶持等方面得以有效保障。

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作用。

需求引领、创新发展。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满足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作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着力点,超前规划布局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及在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应用,支撑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适度超前、均衡布局。

切实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力度,适度超前建设社会急需、受益面广、带动性强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突出城北地区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布局优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夯实基础、保障安全。

加快构建关键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4矣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安全和发展双轮驱动,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推动安全与发展良性互动、互为支撑、协调共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处于全国领先、国际—流水平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形成适应和支撑”强富美高”新城市建设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网络强省““智造强省““数据强省“建设。

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光网和4G网络深度覆盖城乡,自然村基本实现光纤通达。

宽带接入能力大幅提升,城镇和农村家庭普遍提供1Gbps的接入服务能力,满足城镇和农村家庭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多样化信息服务的带宽需求。

率先启动5G实验及商用服务。

建成容量大、网速高、管理灵活的新一代骨干传输网,形成网格化、密集式的骨干传输网布局,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超过80Tbps。

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区域交换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

完成国家广电骨干网城市核心枢纽建设,基于光纤化和双向化的下一代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全面建成,加快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建设。

依托国家卫星服务体系,构建全省卫星通信应急保障服务体系,实现延伸到各县的卫星服务能力。

主要商业网站、教育科研网站和政府网站全面支持IPv6。

应用基础设施资源和能力显著增强。

国家级数据中心等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协调发展、绿色集约的数据中心新格局。

开展绿色数据中心试点,新建数据中心PUE值达到1.4以下。

建立全省政务大数据资源统一开放平台,打造区域性数据汇聚平台。

建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CDN网络。

窄带物联网(NB-I。

T)实现县(区)基本覆盖。

工业互联网服务智能制造、两化深度融合能力明显增强。

备案网站数达到55万个。

网络安全应急保障体系持续完善。

网络安全以及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关键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持续增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核心技术设备自主创新能力取得突破,部分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在全国乃至全球率先取得突破。

表3:

“十四五“全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发展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

2025

网络基

础设施

能力

骨干网/

城域网

省际出口带宽

Tbp

S

13.3

80

骨干直联点网间互联带

0.22

1

城镇家庭宽带接入能力

Mb

PS

100

1024

有线接入

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

20

固定宽带用户平均接入

速率

10.6

>

自然村光纤通达率

%

90

99

光纤接入端口数

万个

2080

6000

无线接入

4G基站数

40

5G试验站点数

5.6

IDC机架

4

10

应用基

数据中心

新建大型与计算数据中

心的能耗效率(PUE)值

-

1.5

<

1.4

NB-I。

T基站数

16

物联网

行业级物联网运营

服务平台

8

600

网站

备案网站数量

38.3

55

三、重点任务

(一)提升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水平

一是加快网络扩容升级和网络结构布局优化。

积极部署400G光传输等新技

术,加快骨干网扩容升级,提升高速传送、灵活调度和智能适配能力,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超过80Tbps。

加大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本地互联的带宽扩容力度,骨干直联点网间互联带宽达到lTbps。

在骨干直联点基础上建设省内交换中心,逐步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等纳入骨干直联点,将广电网络等纳入省内区域交换中心,增强网间互联互通。

支持省内互联网国际出入口专用通道建设扩容,推动城市互联网专线适时扩容,全面提升国际互联带宽和流量转接能力。

完成国家广电骨干网城市核心枢纽建设,实施200Gbps吞吐能力的高性能交换中心建设,增强与电信网络、跨域广电网络的互联互通能力。

二是推动高速光纤宽带网络跨越发展。

充分发挥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典型示范效应,持续推动光网城市建设。

新建小区严格执行光纤到户国家标准从城市扩展到乡镇及农村,新建区域直接部署光纤网络,所有商业楼宇和园区直接实施光纤到楼(有条件的可实施光纤进办公室),全面完成老旧小区光网改造,住宅小区全面实现光纤入户。

加快推广实施千兆高速光纤网络,实现干兆光纤宽带网络深度覆盖。

推动高速宽带普及应用,固定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逐步提升至100Mbps以上,基本消除20Mbps以下固定宽带接入。

建成城乡一体化、双向化、光纤化广电网络,实现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全覆盖。

重点工程1:

高速光纤网络部署完善工程

工程目标:

实现高速光纤网络的全面部署,到2025年,骨干网全面部署采用400G光传输技术,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扩容至lTbps,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扩容至80Tbps,高速光纤网络全面实现城乡全覆盖,城镇和农村家庭普遍提供lGbps的接入服务能力。

工程内容:

1.超前建设超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全面部署采用400G光传输技术,持续提升骨干网传输容量。

2.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网间互联

带宽扩容至lTbps。

推进骨干直联点监控中心建设升级,扩容直联点监测系统,形成具备与直联点带宽规模相适应的监测和分析能力。

在骨干直联点基础上建设省内交换中心,逐步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等纳入骨干直联点,将广电网络等纳入省内区域交换中心。

3.扩容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至80Tbps。

支持省内互联网国际出入口专用通道建设,推动城市互联网专线适时扩容,拓展国际业务的承载能力,提高国际流量的疏导能力。

4.丰富干线光缆路由,完成光传输网络全面覆盖,全面推进市到县100GOTN系统建设,推动经济发达区域的县到乡OTN建设。

5.推进全光网建设,重点加快光纤向自然村延伸,提供光纤到户接入服务,全省光端口占比提升至90%,高速光纤网络全面实现城乡全覆盖,城镇和农村家庭普遍提供lGbps的接入服务能力。

三是加快高速、泛在无线宽带网络建设。

推进全省4G网络深度和广度覆盖,优先完善市区、县城室外与室内网络覆盖,逐步推进乡镇和行政村网络覆盖,提升网络质量,保障用户体验和感知。

全面提升机场、高速公路、铁路、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及重点水域等4G网络覆盖水平,增加沿海大功率基站建设,实现城市近海通信信号的远距离覆盖,满足海上航行和海洋作业时的导航、定位预警、救助等生产安全需要。

到2025年,实现4G网络全省深度覆盖,打造4G+精品网络。

重点工程2:

4G网络覆盖完善工程

实现4G移动通信网络的深度覆盖,到2025年,建成4G移动基站近40万个,城市农村4G网络深度覆盖,4G+技术普及,向5G平滑演进。

1.扩大全省4G网络覆盖范围,实现乡镇农村、重要交通沿线、公共场所等区域的连续覆盖,提升4G覆盖广度。

2.进一步加强4G异构网络建设,采用载波聚合、高阶MIMO等新技术以及结合网络优化改善弱覆盖和室内覆盖,提升4G覆盖深度。

3.进一步满足业务热点地区的容量需求,充分利用已有频率资源实现网络扩容,保证业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提升4G覆盖厚度。

4.进一步推进FDD-LTE和TD-LTE融合组网,加快V。

LTE全面商用,实现语音承载方式转变,推进融合通信等新业务的创新。

推进4G技术向4G+及5G平滑演进。

四是全面深入推进三网融合。

加快广电和电信业务加快双向进入步伐,推动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OTTTV)、双向数字电视、广电宽带接入等双向进入业务全面、规范和深度发展。

加大三网融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领域投资,加强和完善省级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IPTV集成播控平台与传输系统对接,加快内容资源开发,实现市县电视频道在当地IPTV分发平台规范落地。

(二)应用基础设施实现创新突破

一是推进数据中心布局建设。

优化数据中心布局,结合各区域特点,建成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区域性大型数据中心;

以市场需求、贴近用户为原则,在各市灵活部署建设属地化服务的数据中心,支撑各市智慧城市平台建设。

大力推动数据中心运营企业云资源池升级扩容及云服务转型,进一步强化网络资源灵活调度和配置能力。

到“十四五“期末,机架总规模超过10万架,满足长三角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海量数据资源集中存储的业务需求。

重点工程3:

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工程

优化全省数据中心布局,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保障有力、绿色集约的互联网数据中心体系。

1.市数据中心新建机楼项目。

规划机房面积3.5万平方米,安装服务器机架5000个。

2.中国移动省级数据中心工程。

规划机房面积17.45万平方米,安装服务器机架2.1万个。

3.城市广电IDC工程。

依托于三网融合基地和泰州备份中心,规划建设现代化绿色数据中心,安装服务器机架1万个。

4.科技城国际信息中心工程。

规划机房面积2.1万平方米。

5.云数据中心工程。

规划机房面积5万平方米,安装服务器机架5500个。

6.数据产业园项目。

总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包括数据中心,主要发展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智能制造等大数据产业。

7.云计算中心工程。

规划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包含”互联网+城市”、”互联网+政务”、”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民生“云计算中心等建设内容。

8.脉络数据中心工程。

建设10万平方米机柜用房,安装服务器机架1万个,打造数据中心、云终端,服务于金融、电商后台等信息服务和外包领域。

9.云计算数据中心工程。

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安装服务器机架1万个。

10.大数据产业园项目。

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努力打造大数据产业生态链。

11.云平台建设和能力提升工程。

强化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扩容虚拟主机的业务云平台能力和公共云资源池规模;

加快建设中小企业云门户及云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按需使用、动态扩展、优质低价的云服务。

二是健全大数据资源管理体系。

建立全省政务大数据资源统一开放平台,完善政务大数据资源管理机制推动政府大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开拓数据采集渠道,形成由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参与,行政收集、网络搜集、有偿购买、无偿捐赠、传感采集等多种方式构成的数据资源采集体系。

依托物联网产业园区、大数据产业园等省内重点产业创新载体,整合政府部门、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各地区数据中心、大数据交易所、专业机构及各行业与企业等渠道的数据资源,打造区域性数据汇聚平台。

发挥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等信息服务渠道优势,搭建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平台和大数据资源交易云平台。

三是加快物联网基础设施部署。

基本建成覆盖县(区)的窄带物联网,提供充分面向终端用户的异构、泛在、灵活的网络接入。

加快物联网感知设施布局,结合市政、通信网络以及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升级,在关键部位、重点区域同步部署视频采集终端、RFID标签、多类条码、复合传感器节点等多种物联网感知设施。

建设基于窄带物联网、人工智能、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采集、无线网络、运营支撑、业务应用等系统集成的物联网运营服务平台。

发挥电信、广电运营企业在物联网产业链中整合牵引作用,深化物联网在基础设施管理、消防设施管理、城市能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城市交通管理、内涝监控、危化品管理、安全监控、环境监控、现代农业和物流管理等重点领域应用。

充分发挥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先行先试,突破关键技术,探索先进经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联网示范区。

重点工程4:

窄带物联网建设工程

到2025年,建成覆盖全省的大连接、优服务、强应用的NB-I。

T网络。

1.进一步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在全国率先实验,加快推动NB-I。

T技术商用和重点项目落地。

2.加快NB-I。

T基站建设,同时对现有无线、核心网络及配套网管运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到2025年,窄带物联网基站数达到16万个,基本实现县(区)有效覆盖。

3.充分发挥现有存量资源,采取多种措施支持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到2025年,全省物联网公共运营平台数量达到600个。

4.在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城管交通、商贸流通、能源电力、环境监测等行业领域及智慧城市建设中推进窄带物联网的精品示范应用。

四是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

紧跟国家工业互联网的架构和体系,利用SDN、网络虚拟化、4G/5G、IPv6等技术,对现有公用电信网进行改造升级,满足工业互联网网络覆盖和业务开展的需要。

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工业互联网IPv6地址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和网络数据流转管理等平台。

面向智能制造发展需求,构建信息物理系统(CPS)、工业云、工业大数据中心等广泛普及的新型基础设施,支持企业智能生产、网络协同制造、线上线下020、柔性制造等平台建设。

建设一批面向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

依托我省制造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建设体系架构完整、具有领军示范作用的产业集群打造工业互联网综合示范基地,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

重点工程5:

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

紧跟国家工业互联网的架构和体系,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增强工业互联网服务智能制造、两化深度融合能力。

1.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城市行动纲要》,实施”企企通”工程,全面促进工业园区和工业企业的工业宽带、无线网络以及企业车间局域网建设,推进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基础网络建设,推动设备、加工对象、生产线、制造系统、产品、供应商、人之间的智能互联。

2.加强统筹协调,建设并优化“工业云““企业云“”e企云“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工业大数据收集、分析以及挖掘力度,促进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异地协同开发、云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落地。

3.以我省汽车、机械、医药、电子、冶金、纺织、石化等优势行业及领军企业为重点,支持行业和企业在工厂内、外网络技术和互联互通、标识解析、IPv6应用、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示范,加快企业装备和生产系统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推进关键工序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及能源管理优化,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变革。

五是强化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向以互联网服务为主的平台化功能输出转型,依托全面覆盖的网络设施资源以及互联接入、智能管道、业务支撑、云计算、大数据、用户渠道方面的能力,建立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加强与社会第三方合作,率先在政务、教育、金融、交通、医疗、旅游、商贸、农业等领域形成示范。

支持政务、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鼓励各领域骨干企业开放自有云平台资源,引导平台间互联互通。

重点工程6:

智慧城市支撑服务工程

加快智慧城市平台及相关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支撑智慧城市的基础能力。

1.智慧政务服务云平台工程。

建设全省分级、分域的政务服务云平台,配合打通各类政府公共便民信息服务应用,实现各级政府机关和相关单位系统迁移上云;

依托省电子政务云平台建立全省政务大数据库和政务信息资源统一开放平台,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省政务数据分类清晰、及时准确和实时交换。

2.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平台工程。

以地理空间位置为基础,通过集约化采集、网络化汇聚及统一化管理,整合全省基础时空信息资源和行业时空信息资源,构建全面、海量的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时空大数据体系,建成面向全省产业发展、政务管理、公共服务等的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同。

3.城市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协同建设城市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通过“宽带+IPTV”覆盖家庭、,,手机+直播,,覆盖个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助力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

4.

智慧交通支撑服务工程。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数据中心和智慧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深化省级交通系统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智慧交通服务。

5.智慧医疗支撑服务工程。

完善省、市、县三级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医院诊疗信息和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实现区域健康数据的集约共享和互联互通。

6.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工程。

加快旅游产业与综合管理平台的云数据中心建设,及时掌握和管理调度全省旅游数据信息资源;

加强大数据挖掘应用,以旅游产业与综合管理平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为手段,为政府、企业、游客提供旅游服务、旅游咨询、信息查询与发布等综合旅游信息服务。

7.智慧农业支撑服务工程。

整合构建省级涉农大数据中心和农业云;

助力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数据采集、挖掘分析、监测预警、技术指导、智能控制等应用服务。

8.数字化城管平台工程。

推动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和功能扩展,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城市管网、园林绿化等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强化城市运行数据的综合采集和管理分析,建立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重点推进城市建筑物数据库建设。

(三)加快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

一是积极推进5G商用步伐。

加快LTE-APr。

发展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