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四首教案文档格式.docx
《杜甫诗四首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四首教案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人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天地一沙鸥”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我的名气哪里是文章写得好啊,而诗人恰恰因为文章写得好才出名的,可见这句话其实是反话,这在修辞角度上叫反语,那接下来的一句字面意思是做官倒是应该老了病了就退休。
但是诗人这次辞官,离开成都并不是因为自己老了病了,而是被挤出严武幕府的,可以推测杜甫对这次被挤出幕府心又不甘,难道仅仅是不甘心?
还有没有其他的情绪?
愤激之情。
颈联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愤激之情,
孤寂迷惘,凄苦无助,愤激不平,渺小无奈,这样的感情给人一种悲凉深沉之感
感情悲凉深沉
(三)那现在我们再来朗诵这首诗。
在我们读第一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时,语调很缓慢,哪怕重音放在“独”上,依然读起来只有淡淡的忧伤,当读到第二句的时候,“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时,眼前出现一望无际的平野还有波光粼粼的东流江水,语调低沉而雄浑,这时的杜甫已经感受到自己的孤寂无助,凄苦茫然的漂泊之伤痛,在紧接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杜甫的愤激不平呼之欲出,可是杜甫最后只是无可奈何不无感伤说了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份呼之欲出的愤激之言就这样硬生生的堵在喉颈。
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如果此时不是杜甫而是李白,大家试想会怎样?
李白会大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愤世嫉俗之语,李白会“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容不得委屈,有委屈就要像黄河之水一样一泻千里,奔涌而出,
所以世人常常用“豪放飘逸”来描述李白,而杜甫,世人常常用另外的四个字“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并对着板书强化“沉郁顿挫”的特点
(四)在通过朗读《旅夜书怀》来体会“沉郁顿挫”这一特点
齐读教师范读听录音再读,个别读(教师指导朗诵)
三、知识迁移
我们这一版块题目就叫做“沉郁顿挫的杜甫诗”,那我们再从杜甫的其他诗来体会“沉郁顿挫”这一风格。
我们首先来看杜甫在《旅夜抒怀》之后的第二年,写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登高》这首诗怎样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的?
这首诗不管从写景的角度还是所营造的意境方面都同《旅夜书怀》很相似
尾联中“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
不仅仅写出自己人在羁旅的艰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
作者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
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
“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
“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段悲情。
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可以揣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
《登高》具有沉而悲的特色,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是一个穷儒形象。
然而,作者之情,悲郁深沉而并不过分,凄苦冷落而不见消沉。
作者往往将充沛的感情隐藏于心灵深处,九曲回肠冲撞旋转,并不恣情宣泄倾泻无遗。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把心中的悲凉镶嵌在字里行间了,你看这个“万”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这个“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作客”客居他乡,“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而最后一小句把诗人心中的这份万古悲愁浓缩在一份无奈之中,你看“新停”不仅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也因为多病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
如果说《旅夜书怀》中“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用了反语来抒发愤激不平之情,那漂泊两年之后的杜甫,这份愤激这份不平这份不甘心不见了,只有那浓的可以化成墨汁一样的悲凉,像一阵一阵巨浪淹没杜甫。
这首诗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
情感表达的也是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杜甫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大的空间中,使得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
但是,总又不完全停留在高亢的音调上,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
我们来看杜甫的另一首诗《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登岳阳楼》这首诗怎样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的?
明明是个人的痛苦,但杜甫却把它放在宇宙(“乾坤”)和时间的运动(“日夜浮”动)之中,这个气魄就宏大了。
诗人最后凭轩老泪横流,诗人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戎马关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这种境界是雄浑宏大,情感悲凉深沉了,正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样的风格在他其他的诗中也有很明显的体现,比如我们最近学的《兵车行》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
诗歌内容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意义深广,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
诗歌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开始“咸阳桥头悲惨送别的场面”到“边庭血流成河的场面”到“千村万落荒芜的场面”最后“青海白骨无人收”这些场面体现诗人情感起伏也表达了满腔郁愤的悲痛之情。
尤其最后一句“天阴雨湿声啾啾”承载着诗人满腹的血泪控诉和郁愤悲痛之情,4、小结一下,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沉郁”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
“顿挫”,主要指诗歌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四、探讨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形成的原因
和当时的时代有关,安史之乱
和自己的遭遇有关,个人的穷愁困苦,颠沛流离
和自己的性格有关,出身“奉儒守官”的家庭,杜甫由于受到儒家的中和节制的影响,他在表达感情时,总是把自己的感情压抑住,不让他一下子喷发出来,而是让他在低徊中缓缓地起伏心忧黎元社稷的情怀
五、小结课堂。
漂泊江湖的辛酸没有抹去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一路颠沛流离一路泪沾衣襟。
合上书本合不上思绪,我想对杜甫说:
走出你的旅夜书怀,走出你的沉郁顿挫,我愿意继续做一只飞翔的沙鸥,不管风霜还是雨雪,我都会坚定最初的梦想,那是千年后的灵魂对你的一种悼念和铭记。
《登高》教案3
目标定位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
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学习时数
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身于巩县(今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西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
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写作背景
登高这一首诗,向来传为名作。
前人对他的地位评价极高,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更把它喻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所作。
没来夔州之前,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
在梓州,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觉得中原以定,于是陡然萌发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念头,但未能实现。
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
本想直达夔们,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州。
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
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
因此,杜甫这首诗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
美文欣赏
浣花溪畔落沙鸥
有这么一位诗人,他有豪情万丈,志在报国,他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在友人庇护下,于蜀中浣花溪畔看尽群鸥翻飞。
这就是你吗?
一代诗圣,壮志凌云的杜甫。
你少年好学,漫游吴越,遍览齐赵,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已过而立,进京赶考,终因小人阻挠而功名难就。
长安十年,困顿潦倒,三次献赋,一片至诚。
安史之乱,兵荒马乱,仍未能消除热情,只身一人,迢迢千里,奔赴灵武,只为能在新即位的肃宗之前一展才华。
拜得左拾遗之职,是你的宿愿,也是你的执着,然而你为人耿直,重情重义,便是你遭人攻击的一个致命弱点。
当房管获罪,被贬入狱时,你急疏肃宗,竭力相救,于是,你冒犯龙颜,你触怒小人,直至被贬为华州司马参军,是你的宿命,你的无奈。
遭遇的坎坷至此,便只能挥别朝廷,经秦入蜀,在蜀地找一片属于自己无奈的天空。
成都草堂中,你似乎找到人生的快乐。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在浣花溪的潺潺流水中,你送走了五载春秋。
你不再需要四处觅封侯,不再需要提防小人。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其乐融融,不亦乐乎?
严武之死,将这恬淡宁静生活终结。
告别浣花溪,你开始新的漂泊。
一叶孤舟,载着孤寂的你,别蜀出峡,漂泊于长江之上。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月夜,你一人站在船头上,眺望远方,你是否想起了浣花溪畔的日子,你是否记起了家人,你是否记起了严武君?
回首往日,你还有雄心壮志,吟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吗?
在唐朝由兴盛急遽走向衰败的时代,你崇高的政治理想,伟大的才情抱负,终究还是被碰得头破血流。
你饱尝现实社会的冷酷,悲叹自己命运的多舛,真可谓“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是的,你一生就像沙鸥,四处游荡,有家难回,骨肉分离,仕途坎坷,屡被贬黜。
你没有李白那样洒脱,能“斗酒十千恣欢谑”;
你也永远不会豪迈的宣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因此,你只能沉郁,你只能压抑,只能在儒家忠君思想的禁锢下,一面同情百姓的疾苦,又常常为帝王辩护,你的人生就是在这样的痛苦矛盾中磨砺着。
当你拖着病体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处时,九九重阳,一派萧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气磅礴,更是悲凉沉郁。
当你再逢李龟年时,江南风景依旧,但已是物事人非。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无尽沧桑无尽凄苦全在其中,
一生的落魄潦倒,最后的孤单飘荡,最终只能在江湘舟中默无声息地终结。
你走了,告别了人世间的冷酷辛酸,这对于你,是一种释然吗?
学习步骤
一、听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1.理性的把握
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
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其人,言为心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
在读这首诗时你就要真这样想,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
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
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的把握。
(板书:
理性的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2.感性的表现
好的诵读,能够感染听者,对深化诗歌的意蕴起到极大的作用。
好的诵读包括这几个条件:
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
读者应力图造成一种氛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
形象的语言描述)
其它还有语调、表情、动作、音乐等。
如本诗,语调低沉、忧伤;
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可以有一个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的动作。
诸多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意境”。
本诗的意境就是“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的。
实际上,诵读者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听众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诵读者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
这些都是感性,是感性的表现。
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
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
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二、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
风、天、猿、渚、沙、鸟。
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
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
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
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
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
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
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鸟就是王维的化身。
我们也要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
“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
“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
“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
……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
“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
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生命是短暂的。
倏忽就是百年。
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
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朗诵?
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
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
你心里的这两句,心里想——我老了;
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
(试读,很沉郁)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
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
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
应该读得昂扬一些。
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
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
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小结:
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着不同,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
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就是抒情。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是长久的,不断的。
“常”做客。
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
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什么叫登台呢(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生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古人为什么登台?
是为了祈求长寿。
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
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
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
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沈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
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
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
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
“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
“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生齐读、单读)
4.赏析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苦,是什么意思?
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
苦,是极度的意思。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
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
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也就是刚戒了酒)。
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
“新”与“苦”都是副词。
“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
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
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
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
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
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
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
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
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
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
——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
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5.结束赏析
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
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
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三、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译成白话诗
翻译时要发挥想象,补充形象,再创意境,充分创造本诗“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的基调氛围。
板书设计
诵读要领:
理性的把握:
了解诗的作者
理解诗的内涵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走进诗人内心
感性的表现:
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情感蕴藏:
首联哀婉
孤独
颔联沉郁
高昂
颈联愁苦
沉痛
尾联忧愤
无奈
《登岳阳楼》教案1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2、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
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二、诗歌赏析
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