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7559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靠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积累。

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可以看出,善念之积累对于一个人良好道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下面四个句子原是一段,现被人为地打乱,你能将其还原吗?

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

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

(三)下列短文的行文思路有些混乱,请你仔细阅读,采用调整段序的方法纠正短文的思路。

①脑动脉瘤,医生把它形象地比喻为“颅内炸弹”,因为脑动脉瘤患者常常因突然颅内出血导致残疾或死亡。

②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免疫反应往往对人自身有保护作用,但有时免疫反应对人体自身也有害。

免疫细胞会杀死外来有害细菌,同时也会杀死与这些细菌相结合的人类的正常细胞。

还有一种情况,免疫细胞会杀死自己不认识的人类的正常细胞。

这样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病、肾炎。

人类脑动脉瘤的发生和破裂也与免疫反应有关。

③为什么人会产生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为什么容易破裂?

现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过多年的临床手术,得到了大量脑动脉瘤病体组织,并对它们进行研究。

科研人员发现,脑动脉瘤壁上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这是一种免疫的生物酶。

我们可以推断脑动脉瘤的发生、破裂是和免疫有关。

④各种因素引起的血压突然增高,是诱发脑动脉瘤破裂的主要原因,所以,过去预防脑动脉瘤破裂,常常从防治血压升高入手。

在一张人脑动脉示意图上可以看到,颅底动脉环是脑动脉瘤的高发病区。

⑤正确认识发病机理是有效防治疾病的关键。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开拓了防治脑动脉瘤疾病的新方向。

控制脑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和破裂,对最终解除“颅内炸弹”,拯救患者生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控制破坏性免疫反应,抑制相关生物酶的作用,是最终控制“颅内炸弹”的重要措施。

⑥研究人员对这种脑动脉瘤组织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发现在脑动脉瘤壁上有大量免疫细胞聚集。

免疫细胞可以产生一些破坏脑动脉壁的生物酶,正是这类酶可以使脑动脉的强度下降,鼓出,形成了脑动脉瘤。

在鼓出部位,也就是在脑动脉瘤处,随着免疫反应的增加和生物酶作用的增强,免疫细胞破坏了脑动脉内膜的弹力纤维和中膜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被破坏后易破裂,使脑动脉瘤的壁越来越薄,最后导致脑动脉瘤破裂。

三、经典例题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6题。

自然的风

①清晨,阳台那方的窗帘随—阵凉风飘举起来。

想起昨晚友人从上海来电话,说酷暑难熬,真庆幸北京人的福份。

②不管白天没有树阴遮拦的地方太阳多毒,晚上在树下乘凉,总有树顶微动的时候,“凉风来啦!

”还记得几十年前老人就这样欢呼。

③欢呼的是自然风。

④一年四季,早午晚夜,如果没有风,自然界能够如此生动么?

如果没有风,就没有草花的摇曳、山岚的流动,没有“微风燕子斜”,天边落霞千姿百态的变化。

⑤如果没有风,就没有山雨欲来时,“风是雨的头”那种气势。

至今城居无山,我也爱在阳台上看云盼雨,相信云龙风虎之说,更羡慕那些淳良的鸽手,平时漫步屋脊的竞也乘风展翅,绕着几十米高的烟囱飞旋,甚至不费力地蹲到烟囱顶上,是雨前的风使它们兴奋。

兴奋的还有燕子,素常少见,不知道隐藏何处,据说气压低,逼得它们乱飞,那么它们吱吱尖叫着,该是在茫然中呼朋唤侣,就像马路上的行人,冒着突起的裹挟着雨丝和尘土味的风疾走,要寻个避雨的屋檐吧!

⑥如果没有风,暴雨也为之减色,只有风助雨势,雨助风威,才把千万道粗犷的雨线,刮得直注横飞,犹如千军万马,过处扬起滚滚烟尘。

⑦当然,倏忽而至的疾风猛雨,是自然界的动乱;

更多平静的时候,风是轻的,柔的,缓的,如扇,扣拂,如吹,“吹面不寒”,比方阳历三四月,一阵风,加上几滴雨,草在不知不觉间绿了,或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纹如毂(hú

有皱纹的纱),纸船也不愁吹翻。

只是这种时候,除了有心人,都会忘了风的存在。

此时风在帆上,“风正一帆悬”,想见千百里水程一帆风顺;

风在竹叶上,萧萧作响,在那听风声雨声的人,一枝一叶总关情。

谁说风是无形的?

你看窗上摇动的树影花光;

该没有人说风是无声的,那催人笔墨淋漓作《秋声赋》的秋声,难道不就是风声么?

⑧“好大的西北风啊,……一二三四呼呼呼……”童年时这首快乐的歌,始终在耳边回响,不但在通红的炉火边,听着户外的风声益觉得温暖的可贵;

就是带着棉帽、裹着围巾迎风上学,西北风如刀片扎脸,手指冻僵,跳着脚前行,一哼起这歌儿,也就来了劲,来了勇气,乐观得热血奔流。

⑨天地间能够没有风么?

能够只有“春风宜人”的温煦么?

不,从三级风到八级风,这才是自然界,这也才是人生。

也许因为年纪大了,易于怀旧,每逢擦抹窗台上的尘土的时候,总唤回少年时代的遐想,那是多么向往遥远的风沙,要出门投身向遥远的风沙啊。

⑩这我才懂得,为什么自然界那最诱人的叫做风景,叫做风光。

没有风会少了多少美的景观,这世界就不会这么生动。

⑾说的是自然风。

它是无可替代的。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是三百年前引出文字狱的两句诗;

时过境迁,细心揣摩,这里面不是蕴着一种难得的情趣么?

1.文章开篇两段,作者写到风时,既提及朋友的电话,又想起几十年前老人的欢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按要求分析填空。

(4分)

这详写是为了在 

中突出自然风带给人的舒适和惬意,同时 

2.阅读⑤—⑧段,文章主要从哪四方面描写了自然风的力量?

下面的概括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A.雨前轰轰烈烈的造势( 

B.雨中风风火火的助威( 

C.疾风猛雨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自然( 

D.冬日里寒风能带给人勇气,鼓舞人前行( 

3.作者通过文字的描述表达了他的什么观点?

(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答:

4.联系全文,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从三级风到八级风,这才是自然界,这也才是人生”这句话?

请按方框字数要求填空回答。

(3分)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人生□□,人生的经历不仅仅只是□□□□,少不了□□□□的时候。

5.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从“雨”、“光”、“月”三个词语中任选—个,另写—个句子。

(3分)

例句:

仿句:

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⑤段描写鸽子、燕子等动物在雨前的反常举动,展示了风带给自然界的变化和影响。

B.第⑦段中作者借雨、草、叶等物,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将风写得具体可感。

C.作者在文中引入和风有关的古代诗句、民间熟语,说明古人对自然风的研究十分深入。

D.文章最后引用三百年前的两句古诗,说明作者领悟到了一种难得的情趣。

四、强化训练

(一)短期气候预测:

帮你“听风便知雨”

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

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

一切尽在掌握"

,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

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

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

——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

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

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

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

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

短"

,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

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

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

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

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

农业、水利、文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割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国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

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统尚未建立。

⑥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

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

⑦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88抗洪年”准确预报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2000年的汛期。

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⑧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

凭啥判断下一个季是热是冷、是旱是涝?

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

⑨1988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

1997年冬天,青藏高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

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

这套系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年4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

对于今夏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⑩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进步。

(选自2001年5月31日《中国青年报》)

1.本文围绕着“短期气候预测”,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开篇用了一个设问句。

如果不用设问句,这话该怎样说?

作者运用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改写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三段的内容,用一个“是”字句给短期气候预测下一个定义。

4.在第五段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 

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

5.给第十段中的“变幻莫测”写出两个同义成语和一个反义成语。

如能多写且正确,每多写一个可加1分,最多加2分。

6.文中说:

“对于今年夏天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

”透过这些话,你对气象学研究的本身或说明文写作产生了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荷花之谜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

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

不是。

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

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

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褒鲜艳色彩。

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

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

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

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

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

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

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

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①效应:

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1.文中说到“荷花效应”,根据有关文字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

“竟然”一词,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3.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

请一一概括回答。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

A.荷花之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花瓣表面尽是疙瘩,十分毛糙

B.因为荷花细胞内有能发热的线位体,所以荷花的花朵能保持较高的温度

C.文章用"

古莲发芽"

这一例子,说明荷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D.负责修理"

衰老损坏"

的基因,就是指能修理细胞本身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的“酶”

(三)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

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

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

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

联合国已发出警告:

“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

”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

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

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

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

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

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

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

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2分)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四)

①信息技术革命,是传送信息技术的更新,是获取信息手段的突破。

获取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些深层次关键信息是至关重要的,遥感卫星就是人类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工具。

②我国宝成铁路自建成以来,长期被滑坡、塌方灾害困扰。

长期以来,铁道专家一直找不出内在原因,只能年复一年的在灾害与维修的怪圈中折腾。

然而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清晰地显示出,这条铁路一些地段处于地层的断裂带上,于是铁路部门立即对此采取了加固地层的措施,才从根本上减少了山体滑坡时事故的发生。

③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国土普查,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另一重要途径。

例如,我国对于青藏高原等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恶劣之地进行普查,遥感卫星提供的一幅照片的覆盖面积是航空照片的l40倍,只需1人用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解译判读工作;

如用飞机航拍,则需30人用几个月时间;

如用人工则需几年。

④我国石油地质队员在对柴达木盆地“伊克雅乌汝”油气构造进行调查时,26人苦战4个月,才测出568个点,以此绘制成五万分之一的地质图;

而卫星仅用一张照片就把情况看清,还发现了地面测量中无法发现的断层构造。

⑤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利用遥感卫星图片,发现了一批古代遗迹。

比如内蒙古昭乌达盟附近的一座被黄沙深埋的古城,在遥感卫星照片上被发现,并确认是元朝忽必烈为其女儿鲁国大长公主兴建的应昌古城。

1.找出能概括全文大意的中心句,稍加改造后,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3句话是从第①段空格内抽出来的,请通读全文,正确排列三句话的顺序。

①代替人们勘察无人区的情况,②远在太空就可以看清人们在地面察觉不到的地质断层,③发现地下的石油、古迹。

三句话的顺序是(只写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推测,第②段的“怪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而卫星仅用一张照片就把情况看清”一句,去掉“仅”字,句子也通顺,请说一说用“仅”的好处。

(五)

①一幅地图,一张照片,一个动作,如果要通过电报或电话让对方了解,那是太不容易了。

即便你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也很难说得清,道得周全。

如果有这样一种通信方式,它能把写在纸上的字,以及活动的或静止的画面、景物从千里之外传送到你的面前,那你不就成了“千里眼”了吗?

图像通信是能够帮助你实现上述愿望的一种通信方式。

②用简要的话来概括,图像通信是。

③这句话的意思至少包含下面三层意思:

④第一,它说明,图像通信是传送什么样的信息的。

它传送的不是语言,也不是符号和数据,而是难以用语言、符号等表示的活动的或不活动的图像。

⑤第二,它是靠现代电信手段来传送信息的。

有的图像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电路便能传送。

譬如,有一种电话传真机,就接在电话网上,既可以通电话,又可以传图表、照片。

当然,也有一些图像信息,需要为它们提供频带比电话电路更宽的信道。

例如,被人们传为美谈的国际电视会议,就是靠卫星通信电路将分散在各国的分会场连接起来,实现声音和图像的传送。

⑥现代图像通信不仅具有"

迅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