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7221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目的:

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和奴隶;

战争双方:

古罗马和迦太基}→(公元前27年、屋大维)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帝国分裂(东、西罗马)→(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的结束和封建社会的开始

亚欧封建文明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日本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

646年(孝德天皇统治时期或7世纪中期)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

背景:

7世纪,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

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内容:

政治:

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

经济:

没收贵族的私地和部民,土地和部民成为国家的公地和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意义:

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启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国家的文明成果,还要加以改造变成自己的东西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2)阿拉伯统一过程: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630年,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

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3、欧洲封建社会

(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

马特进行改革,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

在这种土地分封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等级森严

(3)西欧基督教会:

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居于西欧的统治地位。

神权高于王权;

是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垄断文化和教育,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时间:

10世纪  

兴起的原因:

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主要城市:

意大利的威尼斯;

法国的马赛、琅城;

英国的约克、德国的汉堡。

其中通过武力获得自治权的城市是法国的琅城(另一种方式是金钱赎买)

瓦解了西欧封建经济;

城市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孕育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为资产阶级准备了条件。

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

5、奥斯曼人灭亡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

6世纪,拜占庭帝国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了拜占庭帝国,延续了1000多年的帝国覆灭了。

(灭亡的原因: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之中,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从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得出的启示: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古代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希(腊)波(斯)战争:

马拉松战役(马拉松赛跑的由来)结果:

希腊赢得胜利,希波战争是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碰撞。

公元前6-5世纪,波斯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2、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334,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征服了埃及、巴比伦、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3、罗马的扩张:

罗马帝国建立后,继续扩张。

2世纪,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东汉时称罗马帝国为大秦,中国汉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它有贸易往来。

4、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

阿拉伯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创造的。

公元12世纪,被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称“阿拉伯数字”。

5、马可·

波罗来华:

意大利商人,1275年来到中国元朝。

《马可·

波罗行纪》使西方人更多地了解东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有两种方式:

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两种,马可·

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是和平交往的主要方式;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这些战争虽然充满了暴力,但同时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

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古代文字

1、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创造。

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文字。

2、埃及象形文字:

公元前3000年,是用一定物体的形象符号来表示一定意义的文字。

后来字母文字的基础。

世界三大宗教

项目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公元1世纪左右

公元7世纪

产生地

古代印度

巴勒斯坦、小亚细亚等地区

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

乔达摩·

悉达多或释迦牟尼

耶稣

穆罕默德

经典

《大藏经》或佛经

《圣经》

《古兰经》

发展与传播

元前3世纪,阿育王将其定为国教,开始对外传播:

向北:

→中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

向南:

→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我国的傣族地区

4世纪被定为国教,后传遍欧洲,11世纪,分裂为天主教、东正教

中世纪时,传到亚洲其他地方和北非地区

基本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认为人生、老、病、死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只有消除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

宣扬救世主会拯救人的灵魂,要求人们忍耐、服从

要求人们信仰真主安拉

 

古代科技和建筑:

1、阿基米德:

古希腊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主要成就有杠杆原理,、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

2、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麦加大清真寺:

沙特阿拉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

巴黎圣母院:

天主教堂,法国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构图完整,雕饰精美,是一座石头建筑,被誉为“石头的交响乐”。

3、文学艺术:

《荷马史诗》:

(组成:

《伊利亚特》、《奥得赛》)作者:

荷马

《俄狄浦斯王》:

悲剧作者:

索福克利斯

4、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天方夜谭》又叫《一千零一夜》(组成:

《渔夫和魔鬼》、《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

近代社会的曙光

1、文艺复兴:

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意大利手工业和商业发达,产生了新兴的资产级)

(1)实质:

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代表人物:

(3)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思潮

(4)影响: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主要的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1)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贸易的扩大,黄金成为欧洲重要的商品和交换手段。

(2)过程:

(3)影响:

加强了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民族间的联系,逐渐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西欧国家开始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资本主义时代

(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美国、法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1688年)

(1)根本原因: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

(2)导火线:

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3)起止时间与事件:

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长期关闭的议会—1688年光荣政变

(4)领导人:

克伦威尔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5)结果: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地位,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2、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1783年)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导火线:

1775、5波士顿倾茶事件

(3)过程:

独立战争的开始: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组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转折:

1777年,美军取得了萨拉托加大捷

承认: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4)1787年宪法:

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和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5)性质: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

(6)意义:

它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2)过程:

爆发: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

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并成立了共和国

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雅各宾派上台执政,把革命推向高潮

(3)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震撼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三者的相同点:

A、原因相同: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B、领导阶级相同:

都是有资产阶级领导的

C、革命动力相同:

人民群众都取了推动作用

D、结果相同: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法治社会

E、都颁布了重要文献

(4)拿破仑帝国:

(1804——1814年)

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对内:

颁布《法国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对外:

打败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的疆域

评价拿破仑及其战争:

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成果,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拿破仑战争早期,打击了反法同盟,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拿破仑对外战争一方面打击了封建制度,取消了农民的徭役,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

另一方面战争后期,对被占领国进行掠夺和奴役,侵犯了欧洲其他国家的主权,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导致了他的最终失败。

(资产阶级时代的三大文献:

《权利法案》内容:

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擅自决定征税,不得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会议,议员在议会的活动不受干涉。

(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征税权、备军权和选举权、

《独立宣言》内容:

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宣扬了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人权宣言》内容:

宣扬平等、自由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三者的相同点:

A、都是有资产阶级颁布的,B、都受了启蒙思想的影响,C、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D、都主张建立资本恩注意的民主社会)

(二)19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美国、俄国、日本)

4、美国南北战争:

(1861年——1865年)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

(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

(2)核心: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导火线:

1862年,林肯当选总统

(4)经过:

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

转折点:

1862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

《宅地法》的颁布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大大激发了人民反对南方奴隶主战争的积极性,《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使南方大量黑人奴隶逃亡,参加北方军队作战,为北方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结果:

1865年,北方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独立战争,两者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北战争捍卫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俄国1861年改革:

改革者:

亚历山大二世

(1)原因:

①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农民的暴动严重威胁了沙皇的统治。

(2)目的: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的统治。

(3)内容:

①“解放”农奴。

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于涉他们的生活②收取份地赎金。

农民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

(4)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意义: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6、日本明治维新:

中下级武士支持的明治天皇

①幕府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外国的入侵激化了日本国内的矛盾。

(2)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方面,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自由买卖,引进西主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④军事方面,效法西方的军事制度,实行征兵制,组建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3)性质:

(4)意义: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俄国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A、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B、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C、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646年(孝德天皇统治时期或7世纪中期)

1868年(明治天皇时期)

效仿

中国隋唐

欧美西方国家

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方面,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自由买卖,引进西主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④军事方面,效法西方的军事制度,实行征兵制,组建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改革者

孝德天皇

明治天皇

作用(意义)

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使日本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启示

殖民扩张和殖民地的反抗:

早期的殖民国家:

西班牙、葡萄牙后起的殖民国家:

荷兰、英国、法国

1、罪恶的“三角贸易”

为了掠夺人口补充美洲的劳动力;

贩卖奴隶可以牟取暴利。

(2)国家:

葡萄牙(最先),西班牙,荷兰、英国(后来居上),法国

(3)路线:

欧洲殖民者把廉价的工业品运到非洲换取黑人,然后把黑人贩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再把从美洲赚取的财富和原料运回欧洲。

(4)影响:

非洲损失上亿精壮劳动力,造成了非洲的落后与贫穷,欧洲殖民者获利丰厚,回国投资,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2、英国对印度的掠夺和印度民族起义:

(1)概况:

17世纪初英国开始侵入印度,成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对印度和亚洲国家),19世纪中期统治了整个印度。

(2)影响:

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巨大的市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章西女王:

1857——1859年,章西女王领导印度人民抗英,最后在瓜廖尔壮烈牺牲。

3、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

(1)拉丁美洲的殖民者:

西班牙、葡萄牙

(2)南美的解放者:

玻利瓦尔(玻利瓦尔领导起义军抗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基本实现了独立。

四、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英国宪章运动:

①起因:

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日趋尖锐

②时间:

1836—1848年。

③内容:

工人争取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

政治纲领:

《人民宪章》

④特点:

是欧洲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运动,

⑤性质:

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口号:

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

(3)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宣布反对私有制社会

(4)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2、马克思主义诞生,

(1)前提条件

阶级条件--工人运动的兴起

理论条件—优秀思想家的精华

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

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将经验上升为理论

(2)诞生标志:

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

(3)历史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补充: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1、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揭示了资本主义必将要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客观规律 

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奋斗)

3、巴黎公社,

(1)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卖国,对内镇压人民,最终巴黎人民起义。

(2)时间:

1871年3月28日一5月28日

(3)事件:

A、1871年,巴黎人民起义成功,成立巴黎公社;

B、五月流血周;

C、为纪念巴黎公社,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

(4)意义: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五、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的世界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最早开始于英国(1840年在英国完成)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条件:

①雄厚的资本②充足的劳动力③丰富的资源和原料④广阔的市场

(2)开始的标志和行业: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行业:

棉纺织业

(3)标志性成果: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工厂生产中机器动力的问题,完成了生产劳动中以“热”力代替“人”力的革命性飞跃;

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大工厂制度迅速建立起来)

(4)交通运输工具: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了第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

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火车机车试车成功。

(5)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工业经济取代了农业经济;

③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④初步形成了西主先进和东方落后的局面。

(6)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英国于1840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的到来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开始的标志:

1870年,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

(2)标志性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领先国家:

美国、德国

(4)主要成果

发电机

19世纪60年代

西门子(德)

电动机

1870年

格拉姆(比利时)

电灯

爱迪生(美)——发明大王

有线电话

1876年

贝尔(美)

无线电报

1896年

马可尼(意大利)

交通工具

汽车

1885年

卡尔.本茨(德)

飞机

1903年

莱特兄弟(美)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科学技术成就迅速被应用到生产中,生产力更进一步提高,推

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

②进一步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

④造成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为了争夺殖民地和扩大世界市场,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爪分中国的狂潮。

促进了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生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我们应该学习这些发明家身上的精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刻苦学习、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

(7)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8)感想:

我们要刻苦学习,热爱科学,掌握科学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为国增光

六、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对峙:

同盟国(德、奥匈,意)VS协约国(英、法、俄)

1、根本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过程:

(1)三国同盟(以德国为核心):

①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主要针对俄国②1882年,意大利与德国、奥匈帝国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

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2)三国协约(以英国为核心):

①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了军事协定。

②1904年、1907年,英法、英俄协约签订,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3、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军备竞赛,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盟国—协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