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汉开书院学校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汉开书院学校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A.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一句,既交代了“醉翁”之号的来历,又与下文“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相呼应。
B.
第一段交代了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与命名由来,描写亭周边的环境按照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的顺序。
C.
第三段描述太守与滁人、众宾游山同乐的情景和乐趣,以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为顺序来安排材料,其中“太守醉”是核心。
D.
同是描写山水游记、借景抒情之作,《醉翁亭记》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而《岳阳楼记》则流露出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答案】
(1)寄托;
投壶;
茂盛
(2)①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②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来记述这事的人。
(3)D
【解析】【分析】
(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主要“射”这里是“投壶”游戏;
“秀”这里指茂盛的意思。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翼然: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然:
......的样子。
临:
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这是一个判断句,翻译时应注意句式。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②
述以文:
以文述,用文章来记述的意思。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来记述这事的人。
(3)ABC分析正确。
D《醉翁亭记》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故答案为:
⑴寄托;
茂盛
⑵①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⑶D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⑵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和扣准得分点,即重要的实词、虚词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⑶此题考查对课文语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首先理解语句本身的意思及写法特点,其次还要从全篇着眼,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理解全篇的主旨感情,再判断语句的意思及写法即可。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人鸟声俱绝________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
③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章开头交代了看雪的时间和天气状况。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了渲染烘托的写景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写出了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一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看似自然无奇,却又耐人寻味,西湖因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答案】
(1)全,都;
酒杯;
客居
(2)①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上下下全都白茫茫一片。
②不要说相公您痴,(原来)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3)C
(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白”这里是酒杯的意思,“客”这里做动词用,客居。
①雾凇沆砀:
冰花一片弥漫;
一白,全白。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上下下全都白茫茫一片。
②莫:
不要。
相公:
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更:
还。
痴似:
痴于,痴过。
不要说相公您痴,(原来)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3)ABD分析理解正确。
C“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的不是渲染烘托的写景手法,而是白描的手法。
⑴全,都;
⑵①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上下下全都白茫茫一片。
⑶
C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⑶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
答这样的题,首先要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理解关键句的意思,分析文章写作手法,最后再辨析每个选项并作出选择。
3.文言文阅读
与程秀才①
【北宋】苏轼
某启。
去岁僧舍②屡会,当时不知为乐,今者海外③岂复梦见。
聚散忧乐,如反覆手,幸而此身尚健。
得来讯,喜侍下清安,知有爱子之戚④。
襁褓泡幻⑤,不须深留恋也。
仆离惠州后大儿房下亦失一男孙亦悲怆久之今则已矣。
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⑥,大率皆无耳。
惟有一幸,无甚瘴⑦也。
近与小儿子结茅数椽居之,仅庇风雨,然劳费已不赀⑧矣。
赖十数学生助工作,躬泥水之役,愧之不可言也。
尚有此身,付与造物⑨,听其运转,流行坎止⑩,无不可者。
故人知之,免忧。
乍热,万万自爱。
不宣。
(选自《苏轼文集》)
【注释】①程秀才:
程天侔,苏轼在惠州时的朋友。
②僧舍:
指嘉佑寺,苏轼在惠州时的家居之地。
③海外:
当时苏轼被远贬到海南岛儋州,故称“海外”。
④侍下:
代指父母。
爱子之戚:
指程夭侔之子新亡。
⑤泡幻:
指死亡。
⑥悉数:
全部说完。
⑦瘴:
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之气。
⑧不赀(zī):
不可计量。
⑨造物:
造物者,指天帝。
⑩流行坎止:
顺流而行,遇险即止。
(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然亦未易悉数/然则何时而乐耶
故人知之,免忧/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聚散忧乐,如反覆手/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惟有一幸,无甚瘴也/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仆离惠州后大儿房下亦失一男孙亦悲怆久之今则已矣
(3)请补写下面句子省略的内容。
赖十数学生助工作,①躬泥水之役,②愧之不可言也
(4)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苏轼在信的开头回忆了与程秀才的相聚之乐,感慨当时不懂珍惜,如今却无法相见。
苏轼在得知朋友程秀才失去襁褓中的爱子而悲伤时,劝慰他不必太过留恋,太过悲伤。
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儋州后,生活极其不易,一无所有,苏轼为此感到十分悲伤难过。
苏轼与小儿子建造房子,并得到学生的帮助,但他也因学生躬身泥水之劳而深感愧疚。
(5)结合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
惟有一幸,无甚瘴也。
【答案】
(1)D
(2)仆离惠州后/大儿房下亦失一男孙/亦悲怆久之/今则已矣。
(3)①学生;
②仆(我、吾)
(4)C
(5)苏轼到海南后,列举“食无肉”等“六无”以至数不尽的“无”,可见其遭遇相比之前在黄州、惠州更差,再没有可以提起生活兴趣的事了。
║但是,苏轼却以一“无”殿后:
“惟有一幸,无甚瘴也”!
且再加上“惟有一幸”,苏轼之奇,尽在其中,足以看出苏轼的乐观与豁达。
(1)A然而;
既然这样。
B老朋友;
因此。
C快乐;
快乐。
D只有;
只有。
(2)这句话的意思是:
我离开惠州后,大儿子那一房也失去了一个孙子,我也非常的悲痛,但现在好多了。
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为:
仆离惠州后/大儿房下亦失一男孙/亦悲怆久之/今则已矣。
(3)结合语境理解,苏轼被贬到海南后,盖了几间茅屋居住。
这些房屋是依靠几十个学生帮忙盖的,哪些学生亲自劳动。
让苏轼感到惭愧。
据此答题即可。
(4)ABD理解正确。
C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儋州后,生活极其不易,一无所有,但苏轼并不为此感到十分悲伤难过,而是非常达观,庆幸自己还有健康的身体。
(5)首先要理解“无”字的意思,然后再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其表达了苏轼什么样感情。
“无”没有。
结合句意分析,苏轼到海南后,吃饭没有肉,生病没有药,居住没有房屋,出门在外没有朋友,冬天没有炭火,夏天没有寒泉,这里列举“六无”以至数不尽的“无”,可见其在海南的生活之苦。
但是,苏轼却庆幸自己有一幸,即“惟有一幸,无甚瘴也”,苏轼能在不幸中看到幸运的地方,看到生活中好的方面,足以看出苏轼的乐观与豁达。
故答案为:
⑴CD;
⑵仆离惠州后/大儿房下亦失一男孙/亦悲怆久之/今则已矣。
⑶①学生;
⑷C;
⑸苏轼到海南后,列举“食无肉”等“六无”以至数不尽的“无”,可见其遭遇相比之前在黄州、惠州更差,再没有可以提起生活兴趣的事了。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课外的文言词语解释时,要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⑵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⑶本题考查理解句意的能力。
答题时只要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即可知省略的内容。
⑷此题考查对课文语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⑸此题考查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语言的能力。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联系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
赏析的答题模式:
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等),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无家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及其稍长/及郡下
太夫人以荻画地/不以物喜
或因而抄录/或王命急宣
教以书字/即书诗四句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及其稍长而无家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3)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
【答案】
(1)B
(2)及其稍长/而无家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3)欧阳修的母亲善于教育,严格要求,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教孩子识字,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
(1)A.都解释为“等到”。
B.用/因为。
C.都解释为“有时”。
D.都解释为“写”。
故选B。
(2)这里可以参考句子的意思来断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
到他年龄大些了,可是家里已没有书可读,他便到街坊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因此其正确的断句是: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3)通读全文,明确文意,可从母亲的角度说,也可从欧阳修成长的角度说。
结合文段说出看法:
欧阳修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画荻教子,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
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
欧阳修的成才,除了自身的发奋努力之外,与其母亲注意对他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⑴B;
⑵及其稍长/而无家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⑶欧阳修的母亲善于教育,严格要求,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教孩子识字,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
⑵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
既可作答。
【参考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
呜呼!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
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
尊奉
折节读书
折:
改变
方山子亦矍然
矍然:
欣喜的样子
往往阳狂垢污
阳:
通佯,假装
(2)给句子划出停顿(限断三处):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3)翻译句子
①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②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4)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
“隐”字“侠”字乃一篇之主脑。
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①②④⑤
②④⑤⑥
①③④⑤
②③④⑥
(5)有人说《方山子传》一文是苏轼被贬至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结合传记内容以及苏轼当时的处境阐明理由。
【答案】
(1)C
(2)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3)(方山子)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
(方山子)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我把原因告诉了他。
(4)B
(5)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
作者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
“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有志于用世,却不得赏识任用,仕进无门,隐退以明志,苏轼藉此流露出同为“怀才不遇”的感慨。
当方山子得知苏轼境况时,“俯而不答,仰面笑”“不答”“笑”从无声到有声,从内心痛苦到庆幸自己远离官场,妻子奴婢“自得之意”实是苏轼与方山子产生共鸣所致。
苏轼这篇传记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1)C.矍然:
惊讶睁眼相视貌。
故选C。
(2)根据句意: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
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
故句子划分为: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3)本题注意关键词:
蔬食:
吃素食。
故:
原因。
两句都要补出主语——方山子。
(4)B.①③是描述他的“侠”。
(5)考此题很难,围绕“自悲不遇”结合文中一两处内容分析即可。
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
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
方山子又与苏轼马上论兵及古今成败得失,且“自谓一世豪士”,气宇轩昂,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报国利民的的英雄,竟然落得沉沦于穷乡僻壤,终老于山谷林泉之中。
朝政黑暗,世道不公,苏轼与方山子的际遇同等,两人同属“不遇”,所以苏轼文中通过这些实例的强烈对比,充分表现了对宋统治者的极端不满和怨恨,虽未直言,但字里行间饱含其意。
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且“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完全摒弃了这些荣华富贵,捐弃功名利禄,决然远离尘嚣,遥迹山林,自愿过起艰苦的隐居生活,原因就是由于对北宋政权极度不满和丧失了信心。
苏轼这篇文章,“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是为方山子抱不平,骨子里是在发泄对宋朝廷的愤怒,作者通篇无一字一句愤懑之语,可字字句句都凝聚着苏轼对统治者的痛斥。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⑴C
⑵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⑶(方山子)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
(方山子)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⑷B
⑸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理解,仔细辨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句意进行断句,注意括号里的限制条件。
⑶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章进行判断选择。
⑸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文章的关键语句的理解和分析。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
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
(等到他)年岁稍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