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堰2#隧道项目施工设计方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425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29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董家堰2#隧道项目施工设计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董家堰2#隧道项目施工设计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董家堰2#隧道项目施工设计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董家堰2#隧道项目施工设计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董家堰2#隧道项目施工设计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董家堰2#隧道项目施工设计方案1.docx

《董家堰2#隧道项目施工设计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家堰2#隧道项目施工设计方案1.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董家堰2#隧道项目施工设计方案1.docx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国道主干线贵阳绕城公路西南段

第四-2合同段(K15+830—K16+460)

董家堰2#隧道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杨刚 梁新立 复核:

缪祥志 审核:

杨 刚

贵州省公路工程总公司

贵阳绕城公路西南段第四-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主要工程数量………………………

四、总体施工组织方案…………………

五、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六、难点路段施工………………………

七、施工注意事项………………………

八、安全保证体系、措施及应急预……九、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十、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一、工程概况

1、主要技术标准

本隧道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如下:

1.1设计速度

设计速度为100km/h;

1.2隧道建筑界限

隧道设计为连拱隧道,隧道单洞净宽为10.5m、内轮廓净高为7.10m、建筑界限高度为5.0m;

1.3设计荷载

隧道洞内路面设计荷载采用的是公路——Ⅰ级标准;

2、区域内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

董家堰2#隧道隧址区处于剥蚀构造地貌,隧道进口端山坡的自然坡度约为25℃,属于同向缓倾斜坡,出口端山坡坡度为40℃,自然坡向与岩层倾状相反,进出口海拔高度分别为1125.00m、1137.00m;隧道地表最高处位于民院水厂内,海拔为1154.00m,最大埋置深度为28.20m。

根据设计提供的钻孔揭示以及工程地质调绘来看。

隧址区域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红粘土和三叠系中统花溪碳酸盐岩组成;按照风化程度将中三叠系地层分为强风化白云岩和弱风化白云岩两类,局部地段可以看见有泥岩夹层出现。

隧道明洞部分:

上部主要覆盖硬塑状、且具有弱膨胀性红粘土,红粘土地层下由强风化薄层向中层过渡的白云岩组成,岩体比较破碎。

隧址区位于扬子准地台川黔经向构造体系之南侧,地质构造属于贵阳复向斜西翼部单斜构造,岩层产状多为80°

∠55°,区域内的主要断层有南北向、北东向、东西向三组;隧道经过的地段未发现深大断裂直接通过,属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区段。

通过《中国地震震动参数区划图》

该区域地下水主要为碳酸盐岩岩溶水,富水性非常不均匀,贼存形式有很大差异,化学成份为HCO3-CaNa型水,埋深在18~30m之间,随季节性变化较大,主要来源由大气降水的渗入进行补给,对钢结构和混凝土没有腐蚀作用。

从地层岩性和隧道围岩级别划分来看;隧道区的岩石

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面附着紫红色次生粘土矿物,岩体层间结合差,多有分离体出现,总体来说围岩稳定性差。

通过地表多处出露的基岩以及隧道经过区来看,区域内未见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山体比较稳定。

董家堰2#隧道起点位于贵州民族学院银辉山庄南侧,桩号为K15+830;向西下穿民院水厂及部分民用建筑物,止于贵州万达客车厂北侧山腰,终点桩号为K16+460,全长630m。

由445m明挖隧道和185m暗挖隧道两部分组成。

隧道穿过的区域民房较为集中,房屋结构为砖混类型,抗震能力较弱;且民院水厂在隧道施工期间必须保证其正常运营。

因此,施工期间确保地表建筑物的安全是决定隧道工程施工顺利展开的关键。

3、气象条件

本隧道区域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最高气温35.4℃、最低气温-9.5℃,年平均气温15.3℃;每年的一月为最低气温月,月均气温为5℃;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7㎜,年无霜期多达270天,全年均适宜施工作业。

4、施工条件

董家堰2#隧道靠近花溪大道,沿途村镇交通发达、通讯、供电、施工用水极其方便,生产、生活物质可就近于贵阳采购。

因隧道穿越董家堰村民组、民院以及比邻万达客车

厂,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通过对沿途出露的岩石进行调查,且结合试验结果来看,合同段内的地材能满足隧道施工的需要。

二、编制依据

1、贵阳绕城公路西南段第四-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招标文件、补遗书以及合同谈判中承包人的有关承诺。

3、现场调查资料。

《公路隧道施工规范》(JTJ042-94)

5、我公司长期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技术力量、设备能力以及丰富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中的隧道施工经验。

三、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名称 数量

名称

单位

数量

洞身开挖 m3 293122

φ42*3.5㎜小导管

m

28483

喷射混凝土 m3 3584

120工字钢

m

254176

C40砼 ㎡ 10710

116工字钢

30103

C25砼 m3 24716

114工字钢

6060

C15砼 m3 6770

EVA防水板

29373

I级钢筋 ㎏ 350508

无纺布

50235

II级钢筋 ㎏ 378727

SJ-1防火涂料

17388

R25N注浆锚杆 m 36956

24³6㎝瓷砖

7686

四、总体施工组织方案

a)施工组织目标:

创一流服务,建优质工程;

b)施工工期安排:

计划工期17个月,施工时间为2007年4月

10日至2008年9月10日;

c)工程进度安排:

见施工横道图;

d)人员安排及机械设备配置。

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名称

数量(人)

名称

数量(人)

管理人员

4

喷射班

36

技术员

2

钢筋班

16

质检员

1

二衬班

32

测量员

2

电工

4

开挖班

40

机修班

12

立架班

26

杂工

10

名称挖掘机装载机

强制式砼拌和机

微机配料机砼喷射机模板台车

轴流式通风机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

单位

数量

2

型号及规格

小松

1

ZL30

2

HS650

1

lcs-800c

8

CP-9

2

ZJ100

2

TZ100

20m3

2

CB1000

2

20001

2

800A

4

500A

2

GT4-14

2

GW6-40

2

GQ40

40

YT28

2

HBT60

2

ZJB-3

12

1.5t以内

2

2

120KW

4

电动空压机

3

变压器

低压开关柜交流电焊机交流电焊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风动凿岩机砼输送泵锚杆注浆机自卸汽车自动热融机柴油发电机

污水泵

4.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合同段已组织相关工程人员认真学习、复核施工设计图表、文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

熟悉施工技术规范,作好现场调查;认真复测,作好控制桩的敷设、保护,并对高级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完善测量体系,供施工及检测使用。

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做好相关试验,对用于构造物的砂、石等原材进行材质试验以及砂浆、砼配合比试验。

其有关试验项目按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和试验规程进行。

2)、工程准备:

①、临时便道已修建完工并能满足隧道施工要求。

进口受地形条件限制,暂时不布置施工场地。

待出口段路基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场地布置。

具体情况见平面布置图。

②、基础试验:

相关试验人员进场后,建立了工地试验室,已做好有关土工试验及砂浆、砼配合比试验,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③、供水、供电方式:

隧道施工供水高位蓄水池修建在K16+250左侧山坡上,蓄水量在300立方米左右。

以供开挖和二衬混凝土的施工。

a、隧道高位蓄水池高出洞顶40米,以满足施工用水水压要求。

b、水池的输出管设总闸阀,干管每隔100—200米安装闸阀一个,以便控制和维修管道。

c、洞内管道前端至开挖面,应保持30米的距离,用直径50毫米高压软管接分水器,预留异径三通,供水软管距工作面的长度不宜超过40米。

d、施工用电设施的安装:

由于本合同段内有国家电网通过,施工用电主要依靠供电部门供给,搭接临时电线,在隧道出口配备

400KVA变压器两台;同时自备120KW发电机2台,作为备用电源。

隧道内施工用电,按以下原则安排:

洞内施工用电采用三相四线系统供电,电线固定于成洞地段右侧边墙上部。

洞内施工照明线路的电压,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成洞地段采用额定电压为220V、作业地段额定照明电压为36V。

隧道作业地段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成洞地段每隔10米设挂灯,

电线必须悬挂于指定高度和安全位置处。

○4、隧道通风

隧道左右幅出口端采用压入式通风,风机功率均为55千瓦。

通风系统布置的特点是:

a、风机必须与洞口保持足够的距离(一般风机距洞口10米),以避免洞内流出的污浊空气重新流入,形成部分循环风。

b、风管悬挂在洞壁拱腰部,距地面3—4m。

优化匹配

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目的是正确选择通风设备、布置通风系统,使系统性能合理匹配,实现安全、经济、有效运行。

本隧道采用软管通风技术,采用密封性能好的Φ1000mm特制通风软管按百米漏风率2.0%,摩擦阻力系数2.9³10-3kg/m3,风机工作量为300m3/min、风压为3450Pa,掘进长度200m时工作面新鲜风可达270m3/min。

防漏降阻是实现良好通风的技术关键,为使百米漏风率和通风阻力系数达到系统设计要求,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a、选择优质风管材料:

选用长丝涤沦纤维做基材,压延PV塑料复合而成的增强胶布作风管材料。

b、风管管节增长到25—30m/节。

c、改革风管加工工艺:

以缝纫机扎制结合401型强力胶手工粘

接。

d、改进风管联接形式,确保风管在同一高度上,避免因风管自身出现的褶皱和不合理的转角而增大通风阻力。

e、提高风管安装质量,加强通风系统的维护管理,保持通风系统良好的工作状况,特别是长距离的软管,更需要经常检查、修补、调整、更换。

○5、施工排水

出口为下坡成洞,生产废水及隧道涌水可能通过隧道两侧边沟向掌子面汇集,因此在掌子面附近设置集水坑,利用污水泵排入洞外沉淀池,经沉淀后将污水排入地面排水系统。

○6、洞内管线布置(见图)

○7、工程材料的供应方式:

A、砂、石料主要采用K16+400料场所自采的砂石料。

B、外购材料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钢材、水泥、火工材料、木材等由业主指定厂家,项目经理部将按业主的要求经招投标后统一购进,设置材料库房,确保库存材料充足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第4-2合同段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来源

备注

1

钢材

T

2343

外购

2

水泥

T

19500

外购

3

木材 M3 150 外购

4

块片石

M3 10000

自采

5 碎石 M3 28000

自采

6 砂 M3 19500

自采

7

炸药

T

1500

外购

8

锚杆

M

75000

外购

9

柴油

T

2500

外购

C、施工场地布置

①、弃渣场地及卸渣道路的布置:

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②、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