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教科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辅导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教科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辅导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教科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辅导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可能性
了解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能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实践活动(共6个活动)
●有趣的剪纸——结合“对称”内容设计
通过剪纸这一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增强对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跳绳游戏——结合“加减法”内容设计
游戏中学数学的实践活动。
通过记录每个人跳绳成绩的数据和根据这些真实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调查当地的树木——结合“统计”的内容设计
通过当地树木的调查实践活动,学会与同学合作,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交流。
了解家乡的树种和树木的作用,培养热爱家乡和保护树木的情感。
●转盘游戏——结合“可能性”内容设计
通过实验,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通过多次实验的统计结果具体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室外测量——结合“周长”内容设计
通过对身边的树木、花坛、球场等进行实际测量活动,掌握简单的不同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周长的理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花篮中的数学——结合“乘法”内容设计
通过插花篮的问题,给学生创造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情境,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最后,安排了“整理与自评”,为师生对本册内容标准和目标评价提供素材。
需要说明的三点:
第一,同前面4册教材相同,为教师留了一定的机动课时。
根据教育部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比例”,《数学》占总课时比例的13%~15%,每学期可安排数学68~79课时。
本册教科书共编排10个单元(包括整理与自评),共51课时,机动课时最少17节。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灵活使用。
第二,从本册教材开始,教材设计稍有变化:
●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和国家的有关规定,课时数较多的单元最后,安排了综合练习的内容,按练习一、练习二……编序。
一般每册安排4至6个。
这些练习题,既可以作为单元复习的素材,也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练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学习需要,从本册教材开始,不再设置“自主小天地”栏目,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内容和栏目,即“探索乐园”,加强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第三,从本册教材开始,不再配套教学挂图和学生学具,必要的学生操作材料,在教材附页中提供。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对称
对称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是这次课程改革加强的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安排的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标准有三条:
⑴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⑵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⑶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在《大纲》教材中,也有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要求,具体内容一般安排在六年级圆的认识之后学习。
新教材不但把“对称”的知识移到了第一学段(1~3年级),而且增加了平移、旋转等图形变换的内容和要求。
这种改革的基本思考有三点:
第一,现实生活中,对称、旋转、平移的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对这些现象也很感兴趣;
第二,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知对称、平移、旋转的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图形对称和平移,不会困难;
第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
考虑到对称现象和简单对称图形的作图要求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些,因此,本套教材先学习对称的内容,三年级下册再学习平称和旋转。
本单元的对称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变换知识的开始,教材通过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感受对称现象,认识对称图形,为以后学习其它的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感知对称现象和认识轴对称图形。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教材还设计了“有趣的剪纸”的实践活动。
本单元教育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交流和操作过程中感受并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并判断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在观察、操作、描述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4.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有着很多的对称现象,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对称的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1课时(P1~P2),感知对称现象。
对称的现象是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现象,如,对称的树叶、对称的家具、对称的艺术品、对称的建筑等,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接触了大量的对称现象,学生对对称并不陌生。
所以,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直观的、比较典型的枫叶、蜻蜓、蝴蝶、葫芦、短裤、五角星等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这些图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再通过画虚线说一说是从哪分开的和剪下附页中的图,沿虚线折一折等操作活动,引出“对称”的概念。
“做一做”中的第⑵个活动,不是讲镜面对称,而是让学生在有趣的现象中,进一步感知对称。
接下来,教材安排了“说一说”让学生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对称现象,从而进一步感知对称现象。
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观察和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对称现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对称图形的特点,“用自己的话”就是不要求用严格的语言,只要意思对,能正确判断就可以了。
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观察、操作、描述的活动中形成想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察。
第2课时(P3~P4),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材首先设计了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在学生把教材的两幅图形沿虚线对折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是:
沿虚线对称,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接下来,教材在“试一试”中安排了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动手活动。
一是用纸剪对称图形,二是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通过这些活动和交流自己的做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形成对称图形的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概念,不要死记硬背概念,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概念。
通过多个学生的交流再归纳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学生剪轴对称图形和画图时,教师要加强指导,并提醒学生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实践活动(P5~P7),有趣的剪纸。
用剪刀剪东西是儿童从小就喜欢做事情,剪纸作品非常漂亮,而且许多作品都是对称的。
所以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
教材首先呈现了几幅具有对称性质的剪纸,让学生欣赏漂亮的剪纸作品,了解这些剪纸的共同特点,进一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美。
接着学习折纸的方法和剪纸的方法,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剪纸,再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教学时,要通过“欣赏”剪纸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激发学生剪纸的欲望,在师生边说边剪的过程中,学习折、剪的方法。
让学生在欣赏和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和创造美,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二单元加减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认识了1000以内数以及掌握了1000以内简单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安排的。
主要内容有三个知识模块:
三位数加减法,加、减法验算,加减混合运算。
单元最后安排了“跳绳游戏”的实践活动。
关于整数加、减法的要求。
《标准》和《大纲》有以下变化。
1.降低了计算的复杂性。
《标准》取消了《大纲》中“一般不超四位数”的要求,明确规定“能计算三位数加、减法”。
2.降低了熟练程度的要求。
《大纲》规定的计算熟练程度有三个层次:
熟练、比较熟练、会。
在日常评价中,熟练和比较熟练都是速度要求,且很难区分,往往都按熟练要求去做。
《标准》对计算的要求是三个层次:
熟练、正确和会。
其中正确和会没有速度上的要求,对熟练程度的要求也特别强调给学生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允许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要求。
具体规定是:
三位数加、减法在三年级末达到每分钟2~3题。
3.《课标》教材在三年级以后不再安排整数加、减计算,不再单独安排加、减法的简便运算,而是把它作为不同算法,算法多样化,结合在相应数学计算中学习。
整数加、减法计算的这种变化,本人认为积极的,不但不会降低学生基本计算的技能,反而会促进学生灵活地选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促进自主学习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如,从数学计算方法的学习来讲,三位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已经概括了多位数加减的一般情况。
三位数加、减笔算方法掌握好了,四位数、五位数加减,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类推和迁移自主学会。
从数学计算的技能来讲,延长了计算速度评价的过程,就是延长了计算技能的训练时间,把简便算法体现在算法多样化中,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有用的知识,还培养了思维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本单元学习的三位数加、减法,是本套教材最后一次安排的整数加、减的内容。
教材设计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现实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技能,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的方法,掌握计算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将三位数加、减的计算方法类推到多位数加、减计算的能力。
本单元教育目标
1.经历自主尝试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并能进行验算。
2.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并能对计算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5.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6.感受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自主探索、尝试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单元共安排9课时和两个实践活动。
三位数加减法,教材安排了5课时。
第1课时(P8~P9),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由于本节课计算学习比较简单,所以在问题情境中设计了比多、比少的表述。
教材通过两个画面呈现了小强和小花交流收集邮票的情境,在他们的对话中用到了“比多”、“比少”等语言。
先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了解情境中反映的数学信息,接着提出“自己提出问题,并试着计算”的要求。
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两个人对话”的内容,必要的话,可请学生做角色表演。
交流提出的问题和解答方法时,要对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进行指导。
第2课时(P10~P11),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和连加。
教材设计了一幅小学生为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折纸鹤的情境图及折纸鹤只数的统计表,安排了两个活动环节。
首先提出“四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的要求,解决计算时遇到十位相加满十的情况;
然后,安排了“试一试”的两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连续进位和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学生了解2003年“非典”疫情,引出主题内容。
然后利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知识基础,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尝试和交流的机会。
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算法交流,重点让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
第3课时(P12~P13),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材选择了现实生活中每家都使用的电表及每月查阅电表上字数的事情。
学习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材设计了张丽家五一刚搬入新家和几只显示用的电表及相应时间的信息图。
首先要求学生读出电表上的数,了解信息图中的信息,重点解决“5月份的用电数是多少以及怎么知道的?
”然后提出“计算6、7月份的用电数”的要求。
让学生试着计算。
在交流各自算法时,重点指导“个位不够减,被减数十位上是0,怎样计算。
”最后,安排了“把算出的结果填在下表中”的要求。
使问题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电表的作用和怎样读电表,特别要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某个月的用电数怎样计算。
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连续退位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
填出表格后,可鼓励学生根据几个月的用电数,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
第4课时(P14~P15),加减法的简单估算。
教材设计了养殖专业户谈养殖收入的情境,分别安排了加法的估算、减法的估算和实际计算三个问题。
在学习两位数加、减时,学生已接触过估算的练习,本节课,要通过学生个性化的估算方法的交流,进一步了解估算的意义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通过估算结果和实际计算结果的比较,使学生了解估算和计算目的和结果的不同。
教学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了解“估算”的含义。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估算的结果。
指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提高自己估算的水平。
第5课时(P16~P17),接近整百数的加减法简便计算。
教材设计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部分图片和有关数量的信息,首先提出“两种动物大约共有多少种”的估算要求,再提出实际计算的要求。
教材这样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由于选取的爬行动物的数量是399,学生在进行估算时,容易想到利用上节课的学习经验,把接近整百的数看成整百数来估算,既是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又为简便运算打基础。
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交流估算的方法,并特别指出:
“299接近300,所以把它看作300来估算”。
再提出第⑵个问题,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简单的方法解答。
交流简便计算的方法时,重点使学生理解“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的道理。
加、减法的验算。
教材安排了2课时。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安排加、减法验算的内容,也是最后一次。
教材设计思路有两点:
第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了解验算的意义,体会验算的价值,学会验算的方法;
第二,重视验算习惯的培养,不作为知识技能要求。
第1课时(P18~P19),加法的验算。
教材设计了学生非常熟悉的到商场买衣服的情境,通过母女俩算的结果不同的情境,提出“谁算得对呢?
”的问题,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检查谁算的对过程中,学习加法的验算。
教材呈现了学生不同的验算方法,交流时,重点指导学生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用减法验算加法的方法。
最后通过议一议让学生体会验算的现实意义。
第2课时(P20~P21),减法的验算。
教材设计了小明和妈妈买自行车交费时,售货员和妈妈的对话以及小明心算的情境,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验算的状态中。
教材呈现了不同的验算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意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讲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感受验算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培养验算的习惯。
加减混合运算,教材安排了2课时。
这是本套教材第三次安排加、减混合运算的内容。
学习20以内的加、减后,安排通过看图列式,看图讲故事,让学生认识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
百以内数的加减后,又安排了一次,重点是通过求三个数的和、购物等,学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单元安排的混合运算,主要是结合简单的现实问题,在用已有经验分步计算的过程中,尝试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进而理解运算顺序,并试着解决需要两步计算的加、减问题,学习写答语。
由于连加、连减已结合前面的加、减计算安排,本知识模块只安排加减混合(包括带小括号的)。
第1课时(P22~P23),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设计了商店里卖皮球的情境,用文字说明商店“原有皮球数”和“还剩多少个皮球”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
在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尝试将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
另外,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让学生写答语,教师要加强指导。
第2课时(P24~P25),连减和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材选择了小华买书包和鞋的情境,同时,用文字说明小华带了100元钱。
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先了解文字和情境图中的信息,再自己尝试计算。
这种问题学生在百以内减法时就已做过。
交流时,除说明连减的运算顺序外,重点认识小括号的作用和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练习一(P26~P27)是结合一、二单元内容的综合练习。
在最后的数学冲浪中设计了任选两个或三个数组成算式的挑战性学习活动,给出的数中有一个四位数,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选用该数组算式计算的情况。
本单元最后(P28)安排了“跳绳游戏”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边做游戏边把自己跳绳的成绩记录下来,再根据跳绳的成绩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计算。
这节课的目的是通过游戏中获得的数据,进一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第29页是一个“调查当地树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已学“统计”与“数与计算”知识的综合应用。
这个活动设计的目的有三点;
第一,让学生经历小组合作、设计调查表、进行实际调查、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其中设计调查表,对学生来讲是第一次尝试;
第二,调查、整理、分析过程中,都会用到计数、数的加、减等“数与计算”的知识;
第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受到爱护树木的教育。
有人会说,这个内容为什么要安排这儿,把它安排在二年级上册“统计”学习了用“正”字记录之后不是更合适吗?
主要考虑是:
首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不管是设计调查表,还是合作进行室外实际调查,都显得困难一些;
其次,树木的数量是一个真实的数、有的地方可能很多,二年级上册学生刚认识100以内数和加、减法,认数和计算的知识水平达不到。
另外,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也需要一定的生活经历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这个实践活动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分组实际调查,二是课内交流。
教师要充分把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顺利地完成调查活动,课内交流时,不但要关注学生调查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合作的情况和对家乡植树这件事的态度。
第三单元可能性
“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如果说统计活动主要研究描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数据的话,那么,可能性则研究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学习概率的重要基础。
可能性的内容要求是过去小学《大纲》教材中没有,到了中学才有这方面的要求,《标准》在3个学段都有具体要求。
《课标》关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具体内容都分为两部分:
●1~3年级——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和可能性;
●4~6年级——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可能性;
●7~9年级——统计和概率。
《标准》1~3年级学段对“可能性”的内容标准具体阐述为4条:
⑴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⑵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⑷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怎样理解、把握《标准》的要求呢?
第一,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现象,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客观世界中不但存在着确定的事件,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事情,其发生的可能性与个人的愿望无关,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第二,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用诸如“一定”、“经常”、“不可能”等一些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要求学生求可能性的大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通过学生愿意参与的游戏或实践活动,初步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些规律,不要求学生求可能性的大小,不会增加学习的负担,可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为后面的学习积累生活经验。
上述所说也是本套教材“可能性”有关内容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本套教材在二年级上册结合“统计”设计的“摸球游戏”中,已渗透了一些可能性的内容,本单元是集中安排“可能性”的学习。
单元教育目标
1.结合实例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能对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和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可能性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共安排2课时。
第1课时(P30~P32),了解不确定现象。
教材首先安排了摸彩球的活动,先猜后摸,通过猜测、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一定能摸出红球”和“不一定能摸出红球”的条件,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然后教材呈现了几组生活中的事件,如教师节的日期、扔硬币、推断天气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一定”或“不一定”等词语描述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
接着在“做一做”中设计了两个实践活动,一是调查全班同学做家务的情况,二是玩“锤子、剪刀、布”的手指游戏,在调查和游戏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问题讨论”则以世乒赛中的真实事件为素材,通过让学生讨论“爆冷门”这样的现象,了解现实世界中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第2课时(P33),体验可能性大小。
教材设计了一个“玩转盘”的游戏,先让学生猜一猜指针会停在哪个区域,然后再亲自转一转,并记录结果,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记录的数据,交流自己的发现。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由于转盘上蓝色、红色区域大小不同,指针落在某个区域可能性的大小也不同的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初步体会到可能性大小出现的一些规律。
这部分内容虽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但由于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规律的认识以及描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数学活动,如,摸彩球、调查做家务情况、玩手指、转盘游戏等,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的过程,感受不确定现象,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的体验。
在单元最后(P34~P35),安排了“探索乐园”。
设计了让学生猜属相、猜国籍、比高矮的探索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第四单元乘除法
本单元的乘除法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是应用乘法口诀进行数学计算的开始。
《标准》1~3年级学段关于乘除法计算的内容标准具体阐述是:
能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6年级学段具体阐述为:
⑴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⑵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本套教材1~3年级学段乘除法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具体安排是:
三年级上册:
四单元——乘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六单元——乘法——三位数乘一位数
三年级下册:
二单元——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四单元——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新教材与《大纲》教材相比,有以下不同:
第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螺旋上升的原则,适当整合、化分单元。
减少课时、提高效率。
以冀教版教材为例,《大纲》教材第五册第一单元“一位数乘多位数(包括乘两位数、三位数)”;
第二单元,一位数除多位数(包括除两位数、三位数)。
两个单元分别为12课时和15课时。
新教材把上述内容整合、化分为三个单元。
本单元的乘除法,把100以内的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合并编排,计算比较简单,有利于学生学习用口诀计算乘除法。
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独编排,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新教材三个单元,包括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