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1984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文档格式.docx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文档格式.docx

真、善、美的概念:

1、什么是善2、美以善为前提

3、美和善的区别:

从功利关系上看,善是和功利直接联系。

美和功利间接联系。

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看,善主要不是形式,而美更强调形式。

善是意志活动的对象,而美是观赏活动的对象。

第三节美和丑

一、什么是丑

1、美学史上对丑的研究

v适宜可以产生美,不适宜则会变成丑。

v“完善的外形……就是美相应不完善就是丑”

v克洛奇认为美是成功的表现,丑是一种不成功的表现。

v马克思、恩格斯对丑的研究

“丑”是客观事物的一种社会属性,“丑”与卑鄙、虚伪、腐朽事物有关系。

 

第四节、美的主要特征

一、美是一种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形象,美具有直观性

二、美的事物具有超功利、超物质的超越性

三、美的事物具有愉悦性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

1、美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2、什么是自由创造?

为什么说自由创造是人类

的最珍贵特征?

3、什么是真?

什么是善?

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

区别?

4、丑的本质是什么?

怎样理解美丑的相互转

化?

第三章美的产生

第一节、从石器的造型上看美的产生

一、美的产生是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第二节从古代¡

°

美¡

±

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

v大羊为美

v“美”表现的是人的形象

第三节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

一、彩陶的实用性

二、彩陶的艺术价值

v彩陶的造型和装饰具有更多的自由和想象的成分。

v比较自觉地娴熟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对称、调和、对比、变化等)。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v美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说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v从实用到审美的过渡中间环节是什么?

v怎样理解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社会美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美

一、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

二、社会美中人的美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美首先是人物的美

(一)人的美的第一个层面是人体美

人体美(形体、比例、曲线、色彩)

第二节社会事物的美

一、日常生活的美

(衣、食、住、生活乐趣与氛围)

二、民俗风情的美

三、节日狂欢的美

四、休闲文化的美

人的美和真、善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们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具有理性的性质

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

第三节、劳动产品的美和环境美

一、劳动产品的美

v劳动产品的美是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形态

v劳动产品的美一般都是实用和美的结合

v技术美学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

v社会美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人物形象的美侧重于内容?

v什么是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对社会美起什么作用?

v怎样理解人物形象的内在品质和形式美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自然美

第一节美学中的一个难点

Ø

美学史上关于自然美的观点

v自然美在与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事物本事固有的属性:

这种观点虽然肯定了自然美的现实性,但有明显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

v自然美由于当作人和人的生活的暗示,这在人看来才是美的:

这种观点虽然把自然美与生活联系起来,但对生活只能做抽象的了解。

v自然本身不可能有美,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

这种看法实际上把自然美给排除了。

第二节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总过程来看,自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室和社会生活的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一定社会生活或社会实践的产物

一、人类出现以前,自然无所谓美丑

v没有人类存在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体存在

v一切自然现象本身¡

全市不自觉地、盲动的动力¡

第三节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一、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美景

v其中凝结着人的劳动,自然与生活的联系是比较明显的。

第四节、自然美重在形式、自然特征的审美意义

一、自然的某些属性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

二、我国的各个风景区的自然特征:

“雄、险、奇、秀、幽”。

1、泰山的雄伟

(1)对比显高大

(2)累叠生节奏

(3)结体凝厚重(4)松石蓄生命

(5)风云增气势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

1、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

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是否已经存在?

2、未经人类实践按改造的自然是怎样成为美的对象的?

3、自然美在审美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4、如何理解生态美学?

第六章艺术美

第一节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征

一、艺术与其他劳动产品的区别

v生活用品首先要考虑实用,其次才开考虑审美要求;

艺术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的影响。

第二节、生活是艺术创造的基础

一、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前提、基础

1、古代美学思想非常强调以自然为师

2、徐悲鸿画马

3、李可染画牛

4、外国艺术家对生活的重视

5、齐白石:

¡

为万虫写照,为百鸟神¡

6、曹雪芹:

《红楼梦》的意蕴

第三节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

劳动的产物

一、艺术形象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智慧和才能

二、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是一种典型化的过程,体现

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1、艺术创造中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客观因素指生活内容,主观因素之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思想感情。

客观因素是基础,主观因素是主导。

v艺术家的主观因素决定了对生活的提炼取舍。

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已经是被艺术家所理解国、体验过的生活形象。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是人类灵魂的作品

复习思考题

1、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2、艺术美的特点?

3、艺术创作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七章、意境与传神

第一节意境

一、意境——情景交融

v意境是中国美学的特殊范畴,它的哲学基础是老子的¡

道¡

它体现了艺术美,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

v是艺术家创作的一种心境。

v是心与物、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第二节传神

一、形似与神似

形似是基础,神似是形似的升华

v顾恺之的绘画艺术

v汉代《说书俑》

v东汉工艺品《马踏飞燕》

v西方艺术家的作品

第七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意境?

怎样理解意境中情与景

的关系?

2、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

3、什么是传神?

怎样理解神与形的关系?

第二节、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表现艺术

1、工艺

(1)工艺是一种静态的表现艺术

(2)艺术品的美,就在于一是用造型、色彩和线条

来表现或烘托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趣味等。

(3)工艺品是表现性的,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抽象

性、夸张性、变形性,具有时代的烙印。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

1、艺术为什么要分类?

分类标准是什么?

2、怎样理解各类艺术的美的特征?

3、试举例说明电影蒙太奇的应用?

第九章形式美

第一节形式美的特征

v形式美的法则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

对线条、色彩、形体、声音的分析

v对色彩的认识

v对形体的不同特性的认识

v对线条的认识

v司母戊大方鼎

第二节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一、单纯齐一

v整齐一律。

最简单的形式美

v齐一、反复能给人以秩序感,在反复中还能体现一定的节奏感。

二、对称均衡

v对称:

以一条线为中轴,左右(或上下)两侧均等。

v均衡的特点是两侧的形体不必等同。

均衡叫对称有变化,比较自由,也可以说是对称的变体。

盆景五针松

第九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形式美?

怎样理解形式美的根源及其

相对独立性?

2、什么是形式美的法则?

在美的创造中有什么

意义?

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法则?

第十章优美与崇高

第一节优美与崇高的对比

一、优美

1、优美的特点:

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

2、它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

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

(1)从美感上,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v杜甫: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v晏殊《寓意》: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点点风。

(2)在人物形象方面的优美。

v刀美兰的舞蹈《水》

v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

第二节美学史上对崇高的探讨

一、中国先秦时代对崇高的探讨。

v孔子眼中的¡

大¡

v孟子认为¡

是¡

的发展。

v庄子认为天与地都是最伟大的,而又是最美的。

第三节崇高的表现

一、现实生活中的崇高。

v在社会生活里,崇高主要是体现实践主体的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主体要征服和掌握客体的矛盾冲突状态。

v反抗外族入侵和压迫的爱国主义斗争。

v无产阶级革命中体现的崇高理想和革命精神。

v自然的崇高。

v虽不全在自然对象的本身属性,但是自然对象的巨大的体积和力量以及粗犷不羁的形式等,都形成崇高的对象起积极的作用。

第十章复习思考题

v1、优美与崇高的特点是什么?

你对优美与崇高有什么看法?

v2、试谈康德对崇高的看法?

为什么说康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v3、崇高的根源为什么说是社会实践?

怎样理解自然界的崇高?

第十一章悲剧

第一节悲剧的本质

一、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理论。

他的《诗学》主要是讨论悲剧的。

1、¡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他认为悲剧之所以能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主要靠¡

情节¡

的¡

突转¡

和¡

发现¡

,并不靠性格的描写和矛盾冲突。

2、悲剧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

悲剧并不是写一般情况下的好人,而是要写在特定条件下的好人,这样才能产生怜悯与恐惧的悲剧效果。

3、悲剧所引起的对人的恐惧与怜悯之情,在积极方面能起¡

陶冶¡

作用。

4、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奠定了悲剧的基础。

第二节悲剧的几种类型

一、体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牺牲

v《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母亲》、《毁灭》

v特点:

v自觉地捍卫真理,为实现自己伟大理想而斗争。

v牺牲的英雄与人民的命运有着深刻的联系。

v在巨大的苦难中显示出他们的崇高品质。

第十一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悲剧?

悲剧的本质何在?

2、社会主义时期有没有悲剧?

它和旧社会的悲

剧有何异同?

3、悲剧的客观效果是什么?

怎样理解悲剧对人

生的积极意义?

第十二章喜剧

第一节喜剧的本质

一、唯心主义美学家对于喜剧本质的探讨。

v他们否定喜剧的客观现实基础,或者从主体的感受出发,或者从绝对精神出发说明喜剧的本质。

v康德从主体的感受出发研究喜剧的效果¡

ª

笑。

v黑格尔从绝对精神的发展去研究喜剧。

第二节喜剧的特征是¡

寓庄于谐¡

一、“庄”与“谐”的内涵。

(1)¡

庄¡

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2)¡

谐¡

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是诙谐可笑的。

二、二者在喜剧中处于辨证的统一。

1、一方面是解决¡

的问题,也就是要求作者真实地反映生活。

鲁迅: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

卓别林《城市之光》

2、另一方面,要很好地研究喜剧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喜剧形式的多样性

一、讽刺

1、讽刺所反映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否定现象。

“喜剧将那无价值得撕破给人看。

2、讽刺的性质。

(1)对恶的揭露和批判。

恩格斯对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的讽刺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2)对人民内部某些比较严重的缺点和错误提出尖锐批评。

漫画《对自己和对别人》

第十二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喜剧?

怎样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巨大的

历史的事变和人物第一次是以悲剧出现,第

二次是以闹剧出现?

2、“寓庄于谐”为什么是喜剧艺术的本质?

3、暴露性喜剧与歌颂性喜剧有何差异?

4、喜剧中讽刺与幽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第十三章美感的本质特征

第一节美感的形象直接性

一、美感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

v美感总是首先通过一定的对象的感性状貌,一定的色彩、形体、线条和音调等直接的感知或表象来进行的,也就是说,以形象的直接性的方式来进行的。

v对大海、山水等景致的感受。

第二节美感的精神愉悦性

一、美感不同于认识的又一特点,在于它是情感的精神愉悦性。

v在美感活动中,人的情感和审美需要是处于和谐的统一中,正是这种和谐的统一,美感才会给我们赏心悦目、舒畅自由的喜悦。

v美感是情感,是精神愉悦性的表现,这在中外美学史上是常见的。

亚里士多德谈美感题中国古代把美感叫做“畅思”、“神思”

第三节美感的潜伏功利性

一、美感功利性来源于美的对象的功利性和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

原始人的美感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生活》

二、什么是美感的功利性

美感不仅给人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喜悦,使人身心得到更好的娱乐和休息,而且就在这种喜悦中给人以精神上的影响,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丰富人的情感和情操,使人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进一步激起为美好生活理想和创造环境而积极奋斗的热情,从而潜伏着更深广的社会功利内容。

第四节美感的想象创造性

一、美感认识充满了想象

v想象是一种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能感知直接作用于主体的事物,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新的形象。

v宋代张元咏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二、想象创造性是美感对感性世界的新的认识的形式、新意境的实现,尤其是具有不可重复的唯一性,这正是创造性的本质。

印象主义画家莫奈《日出¡

¤

印象》

白居易《忆江南》

第十三章复习思考题

1、美感的形象直接性与逻辑认识有何不同?

2、美感与生理快感的区别是什么?

3、美感的功利性与实用的功利性有何不同?

4、你怎样理解美感的想象创造性?

第十四章美感的心理因素

第一节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知觉和表象是审美心理的初级形式,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一、感觉

1、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的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形式。

感觉从主体形式来说是主观的,但是,它的反映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节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审美心理的高级形式

一、联想

1、联想的定义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2、联想的形式

(1)接近联想。

(2)类似联想。

(3)对比联想。

(4)关系联想。

第三节、情感

一、情感的定义

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特殊的,也是最活跃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二、美感的喜悦是无私的、自由的心理活动

第四节理解

一、理解的定义

1、理解是通过揭示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

的心理过程。

2、分类:

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联系和对事物内部

联系的理解。

二、美感活动具有直接领悟的特点

第十四章复习思考题

1、美感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想象在美感中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说创作

和欣赏都离不开想象?

3、美感中的情感与日常生活的情感有何区别?

如何理解美感中的情感作用?

第十五章美感的个性与共性

第一节美感的差异性

一、美感的时代差异性

1、要受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关系以及一定的政治、哲学、文化等思想的影响。

Ë

原始社会初期,奴隶社会的初期的美感。

敦煌的彩塑。

2、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情趣、审美理想也发生

变化。

第二节美感的普遍性

一、美感的共同性与普遍性表现于美感的时

代性之中,没有差异性也就没有普遍性

1、同一时代的美感具有共性。

2、不同时代之间的美感也具有共同性。

3、美感的民族差异性也包含着美感的共同性。

4、不仅同一民族内部能产生美感的共同性,不同

民族之间也能产生美感的共同性。

5、美感在阶级的差异性中更是包含了它的普遍

性。

第十五章复习思考题

1、造成美感差异性的原因是什么?

简述

美感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2、美感的共同性有哪些表现?

共同性与

个性是什么关系?

第十六章现代西方审美心理学主要

流派介绍

第一节“移情说”

一、中西美学史上对移情现象的表述

二、移情现象

1、移情现象的定义。

•移情现象是一种“外射”作用,即把我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它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2、移情现象产生的原因。

•“空间意象”(代表人物:

立普斯)

3、移情作用。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2)移情现象产生在实践的基础上。

第二节“心理距离说”

一、“心理距离说”的提出

•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1912年发表了《“心理距离”作为一项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论文,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距离说”。

第三节“直觉说”

一、代表人物

•意大利的克罗齐

二、“直觉说”

1、在直觉的认识或知识里是没有任何理智、

理性在其中的,直觉和理智、理性或概念

是根本对立的。

2、直觉是一种最原始的基层感性认识,它没

有任何理智与概念,既单纯而又独立。

3、克罗齐认为,所谓“物质”不是客观的物质世

界或现实世界。

第四节“格式塔心理学”派

•“格式塔”创始于二十世纪的德国,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派。

其主要代表代表人物是德籍美国著名美学家、心理学家鲁道夫·

阿恩海姆。

二、学说的主要内容

1、格式塔。

2、美的形象,是由心灵创造和赋予的,整体性结构不仅存在于视觉形象中,而且存在于心理功能中。

3、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大脑力场”说,解释了在审美知觉中力的样式。

4、事物的力样式一致才能对事物进行分类。

5、对静态自然事物的感觉。

6、艺术家的创作也处于运动中。

三、“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优、缺点

第五节“心理分析学”派

•奥地利精神病和心理分析学家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1、核心部分:

“无意识”。

2、本能是人的心理活动结构最根本的东西。

3、“本我”、“自我”和“超我”。

4、“里比多”。

5、艺术是性欲的升华,是潜意识的象征的表现。

6、艺术家是把受压抑的欲望转移到幻想世界的创造中去。

7、艺术可以使艺术家和他人同时得到满足。

8、“俄狄浦斯情结”和“埃勒克特拉情结”

三、弗洛伊德的根本错误

第十六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移情说”?

它的局限性是

什么?

2、什么是“直觉说”?

如何评价“直

觉说”?

3、什么是“心理分析学”派?

你对其

有何分析批判?

第十七章美育

第一节美学史上对美育的探讨

一、中国古代关于美育的论述

1、追求以人为中心,以美善的结合为基础的审美境界。

v孔子的“里仁为美”、孟子的“充实之谓美”、荀子的“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

2、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很重视艺术在陶冶性情上的作用。

v《周礼》

3、我国近代明确提出¡

美育¡

的概念。

v蔡元培

第二节美育的本质特征

一、美育的本质特征

v它是特殊的审美教育。

v它是以真、善作为前提的。

二、美育与德育、智育的联系

v美育与德育的联系。

v美育与智育的联系。

第三节美育的任务和意义

一、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是时代的要求

1、私有制条件束缚人的发展。

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有了全面发展的可能。

二、美育的基本任务

1、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v审美观的定义。

v马克思的审美观是最先进的审美观。

v审美观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去培养。

v在实践中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经常伴随着斗争。

第四节美育的实施

一、美育的途径

v学校教育

v社会教育

v家庭教育

第十七章复习思考题

v1、怎样理解美育的本质特征?

v2、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v3、如何实施美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