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认识 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0885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关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认识 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关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认识 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关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认识 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关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认识 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关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认识 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关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认识 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关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认识 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关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认识 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关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认识 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两个趋向”符合各国工业化的一般规律。

在一定时期内,资源或资本是有限的,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决定了有限的资源或资金必然被配置到效率更高的产业方面。

而机器大工业的实践表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选择,这就决定了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为工业提供剩余的资金积累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选择,在国际上带有一种普遍性的趋向。

在历史上,农业为工业提供剩余的方式与数量等,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及不同社会制度下是不一样的。

就总体而言,农业为工业提供剩余的方式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工业直接剥夺农业的方式,另一种主要是通过国内的工农产品“剪刀差”实现工业间接剥夺农业的方式。

比如英国工业革命时“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地主课以高额税收,前计划经济国家扭曲工农业产品交换的贸易环境,体现在我国就是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

所采用的主要通过税收、财政对农业的低投入、“剪刀差”、低价征收土地及压低农民工工资等,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伴随工业化的历史过程,就是工业剥夺农业剩余的历史过程(尽管剥夺的方式不一样)。

用这种方式推动了农业资源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就是总书记讲的在工业化初期是农业支持工业。

按道理,资源转向非农产业后,总要有那么一个临界点,在这点上两大部门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应均衡化。

但由于农业是受自然因素约束的产业部门,其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比想象的要慢,这样就有了现实矛盾需要解决。

比如怎么进一步提升农业的竞争力,怎么防止劳动力过速外流后农村社会凋敝等。

于是各国工业化到一定阶段,都是政府采取政策对农业实施支持和保护。

即工业反哺农业,所谓工业反哺农业,就是指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通过税收形式将工业剩余的一部分无偿地转移到农业部门,即对农业实施补贴。

例如:

在历史上,一些发达国家从工业剥夺农业转向工业反哺农业,主要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率先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根据“1933年农业调整法”,英国19世纪中叶,制定了第一部农业法,国外粮食在价格低于本国粮食价格之前不许输入。

到20世纪中期,英国又制定了新的农业法,也开始走上了反哺农业之路。

日本也是这样,1950年农业就业劳动力是48%,和我国现在差不多(我国现在是49%)。

仅过15年,1965年日本农业劳动力比重就下降到了25%,下降了23个百分点。

1961年,随着工业化的加快,日本制定了《农业基本法》。

《农业基本法》就是两个目标,一是均衡城乡收入,另一个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日本对农业的高度补贴不得了,大概没有其他国家能跟它相比,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都是国家各种收入转移支付过去的。

韩国从1971年开始搞新农村建设运动,也是反哺农业的过程。

台湾地区是1974年搞农产品价格保护,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也开始全面对农村巨大支持。

都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也就是总书记讲的工业反哺农业,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这就是“两个趋向”理论依据。

这就是,新一届领导中心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的第一位。

2005年中央1号文件,又强调“要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政策趋向的变化,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全局中统筹安排”。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理论;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又进一步指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是深入考察各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史后对工业化发展普遍规律做出的科学总结,是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特征后做出的科学判断,也是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后做出的科学论断。

这些论述内涵深刻,涉及农业问题、工业问题、工农业之间关系问题、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还涉及到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等一系列问题。

这就是总书记讲的“两个趋向”的理论脉络。

这也为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二)我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依据

有关研究表明,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就是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主要标志有四:

人均GDP由700美元到1500美元之间,农业在GDP总值中的份额由25%到15%之间,农业人口就业份额由55%到30%之间,城市人口份额由35%到50%之间。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

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的阶段。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

2004年中国的人均GDP按当前汇率计算,估计达到1400美元左右,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4:

86,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

50。

城镇化水平为41.8%。

2007年低,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2456美元,城镇化率超过43%,财政收入突破5.1万亿元。

这清楚地表明,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到20世纪80年代末,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先进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回顾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实际上伴随着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是如此。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工业要对农业进行反哺?

如果从道义或伦理角度讲,工业过去剥夺农业太多,现在有义务对农业进行补偿,这当然是可以的。

但实际上,工业反哺农业还有其自身的原因,反哺农业是工业自身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我国工业发展道路与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即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尤其是与原苏联东欧国家所走的道路是大体一致的,为了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走上了优先发展重工业之路,结果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改革以后,加强了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加快了轻工业的发展步伐,在1979-1990年间,轻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3.9%,快于重工业年均增长10.3%的速度,扭转了消费资料生产不足的局面。

而轻工业发展又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在1991-1996年间,轻工业年均增长20.7%,重工业年均增长21.6%,使消费资料与生产资料生产大体相当,在1996年的我国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例为46:

5415。

1997年后,重工业发展速度又有所加快,但目前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所制约。

因为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减少,农村市场就不发达,农民对纺织、电器、通信、电子、机械、化工、钢铁、水泥等产品的需求就不可能大幅度增加,从而必然会使工业本身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就国内而言,要摆脱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困境,就必须启动或扩大农村市场,而要启动或扩大农村市场,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也就是说,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需要来看,工业反哺农业,已经刻不容缓。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33页)

中国国情,一是中国农业已经结束绝对短缺时期,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

但凡农业进入到这个阶段,其总体收益率肯定是下降的。

二是中国农业开始进入农业成本加速上升阶段。

我国现在农业成本平均每年上升一个百分点,这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恐怕是不可避免的,人多地少、水少等基本条件、国情、资源禀赋决定了农业成本低不了。

三是中国两大部门或叫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恐怕在未来可展望的10~15年内很难说是缩小趋势,现在是3.23:

1,搞不好2010年是4:

1。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即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是不是我们有些人口就要被甩到现代化、工业化以外去?

四是粮食安全问题突出。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的现状还很脆弱。

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速,农村耕地面积和劳动力不断减少,未来保障粮食安全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我国粮食总产量自1998年达到历史最好的51230万吨后开始逐年下降,2003年仅43070万吨,比1998年下降16%。

从近几年我国粮食进出口情况来看,1998年,我国是粮食净出口国,净出口量为198万,到2004年则净进口粮食2484万吨,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6.4%。

近几年我国农村耕地面积下降速度也非常惊人,仅2002年和2003年两年就净减少耕地面积422.36万公顷。

因此,从我国的大国实际出发,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粮食产量提高的难度在加大。

)1995年至1999年的5年中,平均每年的粮食产量是9950亿斤,但2000年至2004 

年的平均产量降到了9088亿斤,明显产不足需,2005年在连续两年增产后我国粮食总产量恢复到9680亿斤,但还有很多令人忧虑的地方。

一是2006年粮食总产量比历史最高水平还低近566亿斤,2007年总产量达到10030亿斤;

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突破4140元,连续4年增幅超过6%;

二是对于国内的需求来说还不能满足还低于目前9900亿斤的消费量。

还要继续增加进口。

耕地的减少。

耕地的减少,使得粮食产量提高的难度不断加大。

国土资源部据统计公布,1996年底,我国的耕地面积是19.5亿亩,2003年已经降到了18.3亿亩。

7年间减少了一亿亩耕地,年均锐减1400多万亩,人均耕地1.41亩。

从目前看,每年建设占地控制在400万亩以下就相当不容易了。

水资源短缺比耕地短缺的局面还要严峻。

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8%,人均拥有量2200立方米。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大部分水资源集中在南方,但是目前能调出粮食的省区却主要在北方。

农业的基础设施,仍然相当脆弱。

全国18.3亿亩的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只有8.4亿亩,其中又有将近1亿亩由于水源的变化和设施的老化,实际上也无水可灌。

所以大部分耕地,还是处在一种靠天吃饭的状态之中,每年因灾减收的粮食在500亿斤以上。

科技水平很低。

一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的过程慢。

二是农业科研的投入水平低,总的投入还不足农业增加值的0.4%。

三是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很不健全。

2005年,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我国是48%,而发达国家一般在85%左右,差距还非常大。

……。

另,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总面积,水土流失面积367万(365万km2), 占国土面积的38%,同时,有1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占土地总面积的16%,涉及到400万公顷农用地、500万公顷草地,土地沙漠化每年以21万公顷的速度发展。

13亿人口人均可耕地十分有限的。

因此,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不可能主要依赖于国际市场,而只能立足于促进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上。

所以说,在未来20年里,中国农业、农村最危险的是两件事:

一是今后20年国民经济还是高速增长,农业能不能支撑得了?

再有一个就是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结构变化剧烈的时期,有些人会被这趟快车甩出去,就是弱势群体,其中大部分是农民。

因此,要防止一个是产业断裂,另一个是社会断裂,或者叫产业断层、社会断层。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胡总书记讲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其意义就在这里。

(三)科学发展观为推动城乡一体化战略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缩小工农差别,缓解城乡矛盾,兼顾各阶层利益,建立社会新秩序;

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城乡居民创造程序公平、机会均等的环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调动城乡两个积极性,开发利用城乡两种资源,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推进城乡一体化又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按照十七大的要求,真正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总之,可以说,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矛盾

(一)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历程

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乡隔离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

受国家超前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影响,和十分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基本上阻塞了应有的城乡关系发展通道,总体上隔绝了正常的城乡发展关系。

这一时期,全国多数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工矿基地”和“生产性城市”,农村不但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的粮食、蔬菜和副食品。

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难以顾及农村和农业的需求,甚至还有城市剥夺农村和工业剥夺农业的现象,这一时期的城乡关系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状态。

第二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初,城乡自主发展阶段。

在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是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后又兴办了大量的乡镇企业,极大地刺激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依靠自身力量,积聚发展的能量。

这一时期,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有限。

因此,这一阶段,城乡之间形成了自主发展、相对独立的关系,不仅城乡之间的产业关联性弱,而且还存在着资源、土地、环境、市场和其他经济要素的不良竞争。

这种城乡二元发展的状态,既不利于资源的整合与高效使用,也不利于城乡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产业发展层次的提升,妨碍了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

第三阶段,世纪90年代至今,城乡关系调整发展阶段。

进入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城市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趋于弱化,我国逐步告别了短缺经济,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时代基本结束。

以增加供给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被以区域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代替。

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城乡发展层次不够,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发展则面临着技术层次低、规模不经济、环境恶化、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重新认识和调整城乡关系,使两者由对立、分离逐步走向协调、融合,成为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城乡关系得到一定改善,经济联系逐步加强,城乡发展开始呈现出扩散的特征,城市化地域扩张明显,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逐步形成,城乡关系正在由隔离转向融合。

(二)城乡关系的主要矛盾

现阶段我国城乡矛盾比较突出,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城乡关系的主要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城乡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差距较大。

在传统体制中,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是由国家提供的,而农业、农村的同类公共基础设施要由农民自己解决,国家只给予适当补助。

1988—2002年国家连续发行国债6600多亿元,其中用于农业和农村的资金1897亿元,只占28.7%。

就是这些投资,还包括了全社会受益的大江大河工程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投资等,对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有限。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从2004年的统计数字看,全国农村有184个乡镇、5万多个行政村和大量的自然村不通公路,2%的村庄没有通电,即使通公路的行政村也有45万个不通沥青(水泥)路,是典型的“晴通雨阻”路;

60%以上的农民未达到初中文化程度,全国约一半的行政村未通自来水,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亟待解决,全国60%以上的农户没有卫生厕所。

农民上学难、行路难、就医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2城乡经济发展失衡。

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差距还反映在民间投资方面。

从1997—2005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续9年低于城镇;

农村与城市投资比连年递减,从1996年的0.30∶1下降到2005年的0.18∶1;

农村投资占总投资的份额连年递减,从1996年的23.3%下降到2005年的15.2%。

3资源要素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失衡。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资源要素加速向城市流动。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却受到了结构和制度两方面的限制。

一方面是工业乃至非农产业的结构升级,用资本和技术大量替代劳动力,由此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领域就业难;

另一方面是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约束,大量的农民被排斥在城市化之外。

当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受阻后,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也就变得越来越尖锐。

这就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已脱离农村,剩下的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部分科技文化素质都比较低。

4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增加,人均收入的增加,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收获,尤其是我们繁荣的城市经济跟工业,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就是城乡之间差距继续拉大。

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在一定的时期是合理的,就像人均收入,在一定的时期有差距加大的趋势,有时候有利于经济发展。

但是,我们看一看我们改革开放多少年了,如果从1978年算起的话,到今年27年过去了,将近30年过去了,但这个城乡之间的距离不但没有缩小的趋势,而且还在继续拉大。

2005年,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2:

1,也就是说,城里人的人均收入是农民的人均收入的3.22倍,城里收入3.22元钱,而农民收入只有1元钱。

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个数据表明,城乡居民合理的人均收入差距是2:

合理的差距,可以允许的,可以接受的一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本是2:

1的关系。

世界银行指出:

“36个国家的数据表明,城乡之间收入比率超过2:

1的极为罕见,在绝大多数国家,农村收入为城市收入的三分之二或更多一些。

”、如果考虑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因素,这种差距更大,有人统计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达到5:

1、6:

总体上我们国家的农民的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要落后0.5—1个等级,从消费经济学角度来谈,大概落后10—20年,这是从全国总体水平来看。

落后10—20年,我觉得数据还是小的,从恩格尔系数来看,什么叫恩格尔系数?

简单地说,就是平均每人用在吃穿住等基本消费方面的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

这是反映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或者说消费水平的高低的评估指标。

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是39.4%,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序数是46.1%。

这是全国的情况,也就说是全国农民50%的收入是用在最基本的消费,即以吃为主的消费上了。

那么,说明他们的消费水平是低的,弹性很小,而城镇大概是39.4%,3个农民的消费水平不抵1个城镇居民)。

1990年到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69.67%,年均增长4.5%,比80年代增长速度几乎慢了一倍。

同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由慢变快,12年里居民收入增长了138.3%,年均增长7.5%,比80年代增长快67%。

在这种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民的消费增长也放缓,同城市居民的差距也在拉大。

5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失衡。

这种不均衡还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公共物品的供给上。

公共物品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和养老等保障体系方面。

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的顾及了城市,而忽视农村。

比方说,占全国人口总数70%以上的农村人口,到目前为止,只享有20%的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占人口总数70%农民只享受到了我国20%的公共卫生资源。

医疗卫生目前有87%的农民完全是自费医疗。

有一个数据表明,就是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中,就是上个世纪最后10年,在农村卫生总费用当中,政府投入的比重从12.5%下降到了6.6%,也就是说,在农村的整个医疗卫生事业中,政府的投入在下降,比重在下降。

我国有占人口总数70%的农民生活在农村,但是新增加的公共卫生经费当中只有14%流向农村,这是我们的基本现实。

所以,我们应该说当前政府对农村的公共物品的提供是非常少的。

教育是如此,社会保障也是如此。

城市里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尤为落后。

与城市相比,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结构单一,教育经费不足,农民教育负担重,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入学率低辍学率高,人均受教育的年限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全国800万文盲中90%在农村。

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更不能和城市相比,农民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在一些地方相当突出。

(有4亿农村人口尚未饮用自来水。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少,农民文化生活贫乏,民主法制观念淡薄,致使一些带有迷信、愚昧、庸俗色彩的落后文化占据一部分农村文化市场。

三、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体系及实现途径

针对我国城乡关系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