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清风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Get清风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et清风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⑵路段阻抗的降低。
调整路网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道路等级、新建道路等。
将调整后的路网重新进行OD分布和流量分配,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路网饱和度大小决定是否要继续优化道路网络。
最终得到的路网饱和度应在合理范围内。
1.4设计成果
1.4.1说明书
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1.4.2图纸〔图幅297×
420mm〕
(1)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图〕;
(2)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3)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第二章设计资料
2.1A市根本情况
A市是某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划年〔1995年〕有人口107万,市区面积为352km2,平均人口密度3040人/km2。
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2亿元,人均国民收入为630元。
该城市按功能分为五个大区:
老市区、新市区、北工业区、南工业区和河西文教区。
交通规划调查统计区域的面积为106.32km2,道路长度约,公共汽车线路为111.88km,平均道路密度为/km2,平均公汽线路密度为/km2。
全市出行总流量为万人次/d,平均每人每天出行达次以上。
全市机动车数量为11964辆,其中货车6800辆、客车3412辆、摩托车1752辆。
公共汽车数量1982年为425辆,运营客量可到达70.1万人次/d。
建议小汽车方式出行的客流量比例取10%,顶峰小时流量比取0.12,该市小汽车的平均载客人数为1.5人。
〔小汽车方式出行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
〕
详细情况见表2.1~表2.4。
表2.1A市经济开展情况统计表
年份
工业
农业
商业零售总额
人均国民收入〔元〕
产值
〔万元〕
年增长率〔%〕
总额
1988
145803
28965
52762
1989
128103
31595
54045
1990
166296
33726
55589
1991
196516
40660
64548
1992
225661
45265
78090
579
1993
249300
44243
91973
615
1994
253137
55060
97299
617
1995
262799
59546
103842
630
年平均增长率
表2.2市区内土地利用分布表
规划分区
老市区
新市区
北工业区
南工业区
河西区
人口分布百分率〔%〕
人口密度〔万人/km2〕
客流百分率〔%〕
区域面积百分率〔%〕
表2.3市区内道路与公共汽车线路长度
项目
合计
区域面积〔km2〕
道路长度〔km〕
路网密度〔km/km2〕
公共汽车线路长度〔km〕
公汽线路密度〔km/km2〕
线路覆盖率〔%〕
表2.4市区内拥有机动车数量〔单位:
辆〕
车种
货车
1611
1213
1116
2243
6800
客车
825
1153
118
876
440
3412
摩托车
623
389
103
475
162
1752
3059
2755
1337
3594
1219
11964
2.2A市出行调查资料
A市于1995年进行全市客流出行调查,调查前结合行政区划和道路布局,并考虑河流、山脊、铁路等自然界线的特点,将整个城市划分为5个大功能区、41个交通小区,小区居民出行质点可落在主干道上,如图2.1。
〔5个大功能区的具体边界根据图2.1中的文字说明自己划定〕
2.3出行调查成果
A市客流出行调查经过制定出行调查表格和实地调查,采用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汇总得出全日总客流量和公共汽车全日客流量OD调查表,如表2.5和表2.6所示。
表2.5A市全日总客流量OD调查表〔市区+郊区〕〔万人次/d〕
1
2
3
4
5
出行生成量
qi
老市区1
新市区2
北工业区3
南工业区4
河西区5
出行吸引量Uj
Σqi=Σuj
图2.1A市交通分区图
表2.6A市公共汽车全日客流量OD调查表〔市区+郊区〕〔万人次/d〕
0.4
2.4未来出行分布
根据各统计区内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土地利用等建立出行和吸引模型推求得到未来〔2007年〕各统计区的出行增长率数值,其计算过程从略。
表2.7A市交通分区交通增长系数
Fi
Gj
假定未来城市总客流量与公共交通全日客流量的增长率相同,要求对它们各自进行未来出行分布预测,采用福莱特法进行计算。
2.5未来出行分配
只要求分配城市顶峰小时的小汽车交通量,既可以采用户平衡法手算,路段阻抗如图2.2所示,也可以用软件计算。
对于未来出行分配建议采用Transcad软件进行计算,分区之间的路段阻抗矩阵可以采用分区之间的最短路长度或最短时间,假设路网中路段长度不合理,可自行决定放大或缩小。
图2.2A市路网图
第三章资料整理
3.1路网整理
将现状路网图插入到autoCAD中,利用CAD画出路网。
将路网内的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等级,并分别画在不同的图层,整理后的路网如下列图示:
图3.1A市路网图
3.2交通分区
按照规划资料,将A市分为5个交通分区,分别是老市区、新市区、北工业去、南工业区、河西区。
分区情况如下列图3.2所示:
图3.2交通分区图
3.3交通预测
交通预测是交通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为制定城市交通政策、规划交通工程设施及安排交通工程工程实施方案提供定量的分析数据,包括:
1城市未来各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量
2、未来各个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
3、城市未来的出行结构〔各种出行方式所占的比例〕
4、城市未来路网上的交通流量
3.3.1交通生成预测:
交通生成预测是交通需求四阶段预测中的第一阶段,是交通需求分析中最根本的局部,目标是求得各个对象地区的交通需求总量,即交通生成量〔P〕,进而在总量约束的条件下,求出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A〕。
现状资料中,进行的OD调查为1995年的数据,对于2007年需要的OD数据,应进行需求预测。
交通分布预测阶段要求用福莱特法进行预测,因此,交通生成预测将在下一节交通分布预测中给出。
3.3.2出行分布预测
交通分布预测是交通规划四阶段预测模型中的第二阶段,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阶段获得的各小区的出行量转换成小区之间的空间OD量,即OD矩阵。
3.
1〕福莱特法
福莱特法在进行交通分布预测时,认为两个分区之间出行分布量的增长,不仅与该两分区的出行量增长相关,还与其他相关分区的出行量增长系数相关。
福莱特法基于以下两点假设:
①未来出行分布
与ij量分区出行增长系数
成正比;
②未来出行分布
与ij量分区相关的地区性阻挠因素成反比。
迭代一:
1、求各分区阻挠系数
两分区之间的阻挠系数计算公式:
〔3—1〕
〔3—2〕
根据1995年OD调查表和2007年出行增长率表,计算后得到下表:
表3.1A市交通分区阻挠系数表
Li
0.4641
0.4211
0.3496
0.4976
0.4974
Lj
0.4634
0.4207
0.3498
0.4977
0.4967
2、求未来出行分布
各个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用下式预测:
〔3—3〕
计算得到:
表3.2A市交通分区OD分布表
Pi
Aj
95.5
92.0
91.5
65.6
28.9
3、求调整系数
按下式计算:
〔3—4〕
〔3—5〕
计算得到表3.3调整系数表:
调整系数表
因为所有的调整系数都满足
,不需进行第二次迭代,计算结束。
2〕利用transCAD计算〔重力模型法〕
1、翻开transCAD,导入路网底图,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图层导入到地图的线层、把交通分区图层层导入到地图的面层。
〔每条路段为一条线段,在交叉口处断开〕。
2、检查线层的连通性,没有错误的点。
图3.3导入的A市路网
4、道路属性输入。
对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支路输入车速、行程时间以及通行能力等属性值。
表3-4道路属性
道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通行能力〔pcu/h〕
4800
3600
2400
车速〔km/h〕
50
40
30
图3.4输入的道路属性
5校区进行编号:
老市区〔101〕、新市区〔102〕、北工业区〔103〕、南工业区〔104〕、河西区〔105〕,并输入属性。
因为小区出行阻抗为0,不分配流量,这里只分配小区之间的出行次数。
图3.5道路属性的输入
6、建立型心连杆为把各个小区的出行量分配到路段上,给各个小区建立型心连杆。
先质心输出,之后再倒入质心层,然后再制作型心连杆。
图3.6小区型心连杆
7、型心连杆数据填充,型心连杆添加到线层中,建立选择集,输入公式小区编号<
>
null,翻开数据表,将“speed〞值设为30,“capacity〞的值设为2400,参照支路标准。
图3..7型心连杆数据填充
8、创立路网文件,,至此根底交通数据已经建立完成。
9、计算阻抗矩阵〔将质心选为选择集〕
图3.8小区出行阻抗矩阵〔时间〕
图3.9小区出行阻抗矩阵〔距离〕
10、出行分布预测。
对分布后的结果用小区编号表示后,得到下表。
表3-5出行分布〔单位:
万人次/d〕
小区
101
102
104
105
17.63
12.72
11.21
5.74
6
9.23
8.81
3.29
12.56
9.15
5.69
2.41
11.22
8.86
5.77
2.15
5.81
3.34
2.47
a)作期望线
作出各个分区之间的出行期望线
图3.10小区出行期望线
3.3.2.2公共交通出行分布
对于公共交通的出行分布,仅要求采用福莱特法进行计算。
1.计算阻挠系数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
表3-6公共交通分区阻挠系数
2、PA预测及出行分布
同全日出行方法,计算得到:
表3-7公共交通出行PA及分布
4.10
4.50
4.91
5.46
2.08
21.05
4.49
4.31
3.55
4.61
1.31
18.27
4.89
5.06
2.53
1.12
17.15
5.60
2.54
6.11
0.78
19.63
2.07
2.94
8.21
21.14
18.29
17.17
19.49
8.22
3、计算调整系数
表3-8公共交通出行调整系数
4、调整系数验算
由表3-8,调整系数均满足
,不需进行第二次迭代。
3.3.4交通分配预测
交通分配是指将各个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分配到交通网络的各条边上去的工作过程,是交通预测四阶段模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交通分配通常采用Wardrop提出的用户平衡模型以及系统最优模型。
本次课程设计中,采用用户平衡模型对顶峰小时小汽车交通量进行分配。
1、计算顶峰小时小汽车交通量
按照方式划分,小汽车占总出行量的10%,顶峰小时系数为0.12,每小汽车乘坐1.5人计算,得到顶峰小时小汽车小区出行量矩阵。
表3-9顶峰小时小汽车出行量〔单位:
辆/h〕
732
172
图3.11交通分配设置
图3.12路网流量图
图3.13路网饱和度
图3.14路网饱和度图
2、VC比验算
由图3.14可以看出,各个路段中,大局部要求,可不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