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8846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30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堂阅读教学课

● 

 

在分析文章内容前,我先让学生"

朗读"

课文。

我很自信地发出指令:

"

读吧!

但全班学生安静地"

守候"

了大约两秒钟,然后开始整齐地朗读:

一--谈--到--读--书……"

我感到有些不对劲,马上纠正说,"

不要齐读,自由读"

教室里再次沉默将近2秒钟的时间,但很快由原来"

朗朗书声"

变成了一片嗡嗡的"

众声喧哗"

这种嗡嗡的"

喧哗"

虽然显得没有秩序,但它不像全班学生齐读那样速度慢,而且不至于限制学生感情的体验。

我喜欢这种嗡嗡的声音。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概述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教育学是什么》励雪琴/2006-12-1/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单中惠/杨汉麟/2004-4-1/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一节教育的概述

●一、教育的定义

●1、历史考察

●2、现实分析

教育是什么?

甲骨文中的“教”《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从攴(pu),从孝。

攴表示施教时体罚、轻击。

“孝”则有顺从之义。

甲骨文中的“育”育,《说文解字》“养子使作善也”

《中庸》(秦汉时期儒家作品)

●“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

“自然规律所决定的,就是事物的本性;

按照事物的本性行事,就是‘道’;

修炼、领悟这个‘道’,就是教育。

●卢梭(1712-1778)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道路前进,你就要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

裴斯泰洛齐(1746-1827)

●教育就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

《荀子·

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

●(法)涂尔干(1858-1917):

“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

●柏拉图:

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

●杜威(1859-1952):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德)斯普朗格(1882-1946):

“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

怎样给“教育”一个合理的定义

时代不同,角度不同,各人的价值观,思想方法不同,对教育是什么的看法也不同。

因此,1、在给“教育”这个概念作界定时,要充分考虑它的复杂性,不要以偏代全。

2、要选择合理的角度,通过界定概念,把教育和其它事物区别开来,同时又能涵盖现实存在的,或曾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教育。

教育的定义

●1、教育是一种活动。

●2、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人的教育与动物的区别

●3、教育是……的社会活动?

●4、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

●5、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

还有人认为:

●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积极的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广义:

●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一切活动。

●狭义:

(学校教育)

●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

二、教育的要素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讲,教育是一个系统。

任何系统都是由要素构成的,教育也不例外。

那么,构成教育系统的要素有哪些呢?

要素:

构成系统的必不可少的单元或部分。

它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是对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二、教育的要素

●教育者

●学习者

●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教育方法、途径、环境等)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教育的基本要素学习者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教育影响教育手段

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环境

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二)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古代社会——近代社会

●现代社会

1.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

(1)原始社会的特征

(2)原始教育的特征

1)融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

教育与原始宗教或成人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如狩猎)中进行的。

2)无文字、无书籍及专门教师;

3)无阶级性,面向全体儿童,只有学习内容的差异;

4)教育内容和形式贫乏原始而简单,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发展缓慢的。

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

(1)古代社会的特征:

第一,生产工具是手工的金属工具;

第二,古代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道德伦理以及古代宗教等知识体系产生;

第三,古代农业;

第四,私有制产生和发展,古代国家产生,阶级斗争的出现。

(2)古代教育的特征:

第一,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古代学校的出现需要三个条件:

1部分社会成员能够脱离生产劳动,专门从事精神生产;

2语言和文字的出现;

3固定的场所和空间。

古代学校的出现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诞生,是人类教育史上的重大进步。

第二,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第三,教育与生产实践对立,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第四,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第五,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形式。

3近代教育(16世纪---18世纪)

特点:

1、法律上废除了等级制,扩大了教育面

2、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教育制度

3、班级授课制产生,教育组织趋于完善

4、教育内容日益丰富

5、教育科学得到发展

6、阶级性依然存在,教育权和受教育要主要由资产和金钱决定

4现代教育(18世纪工业革命------现今)

现代教育是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

根本特点:

科学、技术和生产相结合

1、普及义务的实施,现代教育体系建立;

2、内容极大丰富从重人文转向重自然科学;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到逐步结合;

4、教育注重发展学生智力和创新精神;

5、成人教育迅速发展,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

6、新技术应用到教育手段上,使之日趋现代化。

《庄子·

养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

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爱因斯坦

●“我看到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个领域都能费去我们短暂的一生……诚然,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其中每个领域都能吞噬一个人短暂的一生。

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便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化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其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

一则故事的启示

●一位德国人1944年在晚上遇到空袭时被迫只用蜡烛而不能开电灯。

他被蜡烛和电灯的差异所打动,于是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注意到,在蜡烛“昏暗”的光线下,物体有一种不同的、更鲜明的轮廓,有了一种“真实”的特性。

但电灯光之下,这一特性就消失了;

物体(似乎)更清淅了,但实际显得平了。

电灯带了太多的光明,使物体失去了主干部分、外形、内容----总之,失去了本质。

(二)教育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与经济的结合日益密切

●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

●教育形式、手段的多样化

●教育内容的综合化

●终身教育成为人们的追求

●在教育的发展历史中

●教育的功能有怎样的变化呢?

第二节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意见观点理论学科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三、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时间: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2、发展的特征:

●不少思想家、教育家,以自己的哲学观点为基础,结合认识论、政治观点、伦理观点来探讨教育和教学问题。

●教育学还包含在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中,还没有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时期的论述多还是直观的、朴素的,停留在现象的描述或比喻上。

●3、出现了一些教育家和有关教育的著作。

●如:

《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本教育专著;

●《演说术原理》昆体良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17世纪——19世纪中期

●2、发展特征:

●教育学从庞大的哲学体系里面分化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3、标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教育学形成的开始;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第一次在大学讲台上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般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的标志。

《大教学论》

为近代教育学体系建立了基本框架。

●宗旨:

“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要求让一切儿童,不分贫富、贵贱、男女,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能在国语学校里,接受共同的初等教育。

●“世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力衰弱到不能用教化去改进的田地。

●主张女性“具有同等敏锐的心理和求知能力(常常比男性还要强)”

班级授课制度

●直到17世纪,西欧各国仍普遍沿用历来采用的个别施教的教学制度

●在全年内的不同时期都招收学生,学生虽然同坐在一个教室内,但是教师对学生个人而不是对学生集体地进行教学和安排作业。

●提出儿童在大的班级里,可以起互相激励的作用。

教学原则

●自然适应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的恰切秩序应该从自然去借来,不能受到任何的障碍”。

●他举例说,树木在春天发芽长叶,鸟儿在春天孵化小鸟;

所以人类应在人的童年期开始施教,而一天则应在早晨学习为好。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

他于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了教育学。

●赫尔巴特是继康德开设教育学讲座之后,最早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

●在西方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1898年,我国的京师大学堂始开设此课程。

《普通教育学》

●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是赫尔巴特(德国)。

●书中不仅包括了管理、教学和训练等几个部分,较全面地论述了教育中德、智、体各育的一些根本问题,体系比较完整。

●其理论基础,包括了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较为殷实。

●以心理学为基础论述了教学过程及其方法等问题。

这时期其他教育名著

●洛克(英)《教育漫话》

●卢梭(法)《爱弥儿》

●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

●福禄贝尔(德)《人的教育》

●第斯多惠(德)《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卢梭与《爱弥儿》

●卢梭(1712-1778)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者,近代资产阶级进步的思想家

《爱弥尔》插图

“出自造物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有教育学者说,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留存于世,纵令其他教育著述焚毁,教育园地依然是馥郁芬芳的。

《爱弥儿》序言

“尽管有些人著书立说,其目的据说是完全为了有益人群,然而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事,即教育。

人的事业,却被人忽视了”。

“很早以来就有人在大声反对这种旧有的教育方法了。

可是从来没有人准备提出一套更好的来。

自然教育的目的

天主教会的宗教学说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人的各种欲望导致了罪恶,幼小的儿童也是如此,因此,人应该受到约束和管制。

●在学校教育中,就是完全地忽视和不尊重儿童,用严格的纪律去约束或惩罚学生。

●自然教育的原则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道路前进,你就要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每一个年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适当的完善程度,都有它特有的成熟时期,那么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就有所区别。

自然后果法

●儿童打坏他所用的家具,你别忙着给他另外的家具,让他感觉到没有家具的不方便。

他打破房间的玻璃窗,你就让他昼夜都受风吹。

●“宁可让他着凉,不可让他发疯。

●“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三、教育学的蓬勃发展阶段

1、时间:

19世纪50年代至今。

2、发展的特征:

出现了大批的教育家和大量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学空前繁荣和发展的阶段。

a教育科学分化

b不同流派的教育理论百花争研

3、一些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及其教育专著。

教育科学的分化

●十九世纪中叶起,人们开始从三个维度研究教育:

●应用相关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研究教育。

●把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纵向和横向上把教育划分为不同层次与种类的教育。

●把教育学系列问题如德育论、教学论、美育、课程论等加以分离与拓展。

主要的教育流派

●进步主义:

杜威、克伯屈(美)

●要素主义:

巴格莱等(美)

●提倡培养有用的和有能力人,认为人类文化遗产具有永恒的价值,注重读写算基本技能、注重人文科学。

●结构主义:

布鲁纳、皮亚杰(美)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强调知识的结构和探索问题的方法。

●人本主义:

罗杰斯、马斯洛(美)

●提倡最大程度的满足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

●实验主义:

梅伊曼、拉伊(德)

●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二,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第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第五,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

●第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批判教育学

(美)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

第二,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样态、经济结构都强烈地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

第三,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要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

杜威(美)1859-1952实用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

已出版的著作共计36种,论文800余篇,其创作之丰富、充沛、实足惊人。

主要著作除《民主主义与教育》外,还有《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学校与社会》、《明日的学校》等。

《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

●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

“经验”

●杜威教育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词,也是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

●一个儿童要认识手伸进火焰会灼伤手指,他就必须去尝试一下,亲自把手伸进火焰中去;

只有当这个行动和他所遭受的疼痛联系起来时,他才会认识到手伸进火焰就意味着灼伤。

●“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

儿童中心

●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

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

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

四、教育学的走向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

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学科研究和学习的普遍意义

将“认识产品”

粗浅的、常识性的、零散的

●深刻的、科学的、系统的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为其他教育学科打好理论基础

●树立科学观念,指导教育实践

●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

●形成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认识

●(教师思想素质的提升)

改善教育实践

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1、辨证法:

●普遍联系的、动态发展的、矛盾分析

●孤立的、静态的、片面的

●但不是“四平八稳,不偏不倚”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结合充实生命体验与成长经验

●(教育是生命间的互动)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艺术

求真——科学境界

向善——人文境界

臻美——艺术境界

课堂要求

●读书

●反思

●练笔

●实践

介绍一种新型的学校模式成都华德福学校

(奥地利)鲁道夫·

史代纳(1861-1925)

●1919年在德国创立第一所华德福学校

●“现代物质科学是化整为零的科学……只能给予人们局部的真理。

人类的心灵深处是复杂多样的,不能用物质科学中符合逻辑的概念来解释人,只能通过艺术性的方法来领悟和从精神科学中去探索,有心灵精神的科学应该是寻求知识、艺术创造、信仰奉献与内心的和谐。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是教育原理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教育学所研究的两大教育规律:

●1.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2.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

也即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

“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关系”

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人口

教育

●社会

●(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文化……)

社会制约性社会功能

教育

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

●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

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制定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定教育目的对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的提出要求

规定教育的内容制定教育经费分配方案

幻灯片8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

(免学费、免教科书费、提供生活困难补助)

2006年2月13日,陕西省富平县王寮镇双杨中心小学学生高兴地拿着免除学杂费的宣传单。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香港一个青年组织日前公布的调查显示,5成学生认为香港应该继续做英殖民地,8.5成青年欠缺追求历史知识的主动性。

另一项调查发现,5年来仅有35.8%的15岁至24岁青少年对国民身份认同加强。

写给那些打着米字旗的香港年轻人

●作者:

投资友 

发表日期:

2012-9-227:

18:

00回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度,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人无完人,何况任何一个国家?

●  自然界有白天和黑夜,美国也有污浊不堪的一面,何况我们这个站立起来的国家工业化进程还仅仅还不到63年,如果你学过西方的历史,你应该明白西方工业化花了多长的时间,今天我们的一切,来之不易。

后工业化时代的竞争我们可以跟全球一起起跑。

 

  关于香港国民教育的相关报道我一直在关注,不少港人人对于国民教育的意见是成熟和中肯的,部分反对国民教育的香港人的想法我也能理解。

  但,那些打着米字旗的香港年轻人,你到底怎么了?

  那些辱骂航天员的香港人,你到底怎么了?

  香港,你到底怎么了?

钓鱼岛事件、南海争端已经敲响警钟,弱国无外交。

“围堵”“后工业化”已然成为关键词。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做好这个准备!

国民教育贯彻下去是很有必要的,不管你如何看待多元文化,但国家意志不管是在哪个国家,承认政权,承认国家文化,这个无容置疑,相信日本的国民教育能让你更深刻。

如果用洗脑这个词语来形容国民教育的话,我想问的是:

打着米字旗的那位香港人,到底谁被谁洗脑了

●记住,你是中国人,若你要想活得更有尊严的话,你应该站在给你尊严的一边!

台湾救不了中国(一个被人民淘汰的政权,建议你们好好看看54以来中国近代的革命史),也不可能给中国尊严一个美国、日本牵着鼻子走的政权能给你带来什么?

这个话题,让我很沉重中国有8亿朴实的农民,他们很多是不上网的,他们若是知道我们如此疼爱的的香港人如今是这种状况,他们内心会如何面去想中央政府如何向他们解释

你们远没有我们对国家爱的如此深刻,虽然他不完美。

事实胜如雄辩,看看美国和日本在做什么吧......

  今天的国人远远不是你们所想象的思想闭塞,国人对中西方政治哲学、人文历史,经济理论、人力资源、自然科学认识远远比你们深刻。

  黄飞鸿的影视里,中国人在外国人眼里怎么样的相信国人都清楚。

即使在最新版的《黑衣人》续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