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第三章 第3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8200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 第三章 第3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必修3 第三章 第3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必修3 第三章 第3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必修3 第三章 第3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必修3 第三章 第3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3 第三章 第3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

《必修3 第三章 第3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 第三章 第3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3 第三章 第3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

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据此回答1~2题。

年份

“水银行”买入

“水银行”卖出

价格(美元/m3)

水量(亿m3)

1991

0.10

10.12

0.14

8.15

1992

0.04

2.34

0.06

1.97

1993

1994

2.72

2.09

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会区域的定位,该州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该州地势北高南低,因南部水资源短缺,北部湿润多雨,而南部需水量大,故进行“北水南调”。

第2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影响水资源市场的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不会使“水银行”的运作仅停止一年,故A、B错。

由表可知,多年“水银行”卖出价格相差不到0.1美元,C错误。

可能因为该年份气候异常导致降水量增加,使水资源充足,进而无需买入水资源,“水银行”没有运作,故选D。

根据《新疆哈密地区煤炭工业“十二五”——2020年区域发展规划》,哈密地区将围绕“疆电东送”“疆煤东运”战略,规划到2015年末煤炭产能超过1.5亿吨,到2020年煤炭产能超过3亿吨。

据此回答3~4题。

3.哈密地区提出“疆电东送”“疆煤东运”战略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交通条件B.接近消费市场

C.丰富的煤炭资源D.国家政策扶持

4.目前,制约该战略实施的条件有(  )

①交通运力不足,且运输距离远 ②输电线路少,电网建设滞后 ③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④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需求量急剧减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3.C 4.A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哈密地区提出“疆电东送”“疆煤东运”战略的主要优势条件。

第4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且短期内不会发生重大改变;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虽然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但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大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仍然在增大。

5.(2009·

重庆文综)图1和图2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2中饼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位:

℃)

城市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A

-3.5

-1.3

4.9

13.1

18.8

23.5

25.9

21.4

14.8

5.5

-1.0

B

7.2

9.5

11.3

14.2

18.2

22.7

26.7

23.6

18.5

11.2

7.3

(1)与A相比,B的气温有何特点?

(2)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

答案 

(1)年均温高;

年较差小。

(2)共同点:

年降水总量较少;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不同点:

图1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

春季降水少;

降水年际变化大。

图2调入区夏季降水少;

地处背风坡,加剧干旱。

解析 第

(1)题,根据表中气温数据不难看出,B地年均温高,年较差小。

(2)题,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只要抓住两地的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即可。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解题思路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主要从原因、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线路选择、工程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存在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

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

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

寻找替代品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等。

(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选择:

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

线路的造价;

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

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4)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

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

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考点二 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影响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对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

①东部地区:

天然气部分代替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②沿线农村地区:

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1.南水北调工程

(1)三条线路的比较

线路

西线

中线

东线

调水源地

在长江上游通天河和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

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后期三峡水库输水到丹江口水库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附近

线路走向

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道,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秦岭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上,基本上可以自流到京、津

利用大运河提水北送,连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然后分两路:

一路向北,经隧道穿越黄河至天津;

另一路向东,经济南至烟台、威海,输水至胶东地区

可调水量

较小

较大

源地水质

最好

较好

地形、地势的影响

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虽然地势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向北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可顺地势北流

(2)南水北调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有利于回补地下水;

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不利影响:

中线和东线使北方灌区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

中线还会对汉江中下游的水位、流量等产生较大影响。

2.西电东送工程

概况

线路(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西电东送工程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区的电力资源,输送电力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等电力紧缺地区

北线:

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②改变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中线:

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南线:

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方法技巧] 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方法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

分析如下:

  意义

方面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收入增加)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2013·

江苏地理)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1~2题。

1.“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  )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2.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双选)(  )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答案 1.AC 2.BD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滇池的流域面积小,入湖径流量小;

水体总量大,但是进出水量小,湖泊水与外界水的交换极其缓慢,所以更新周期长。

第2题,通过跨流域调水可以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并且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48.3亿立方米左右。

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在甘肃省境内河流长475千米,流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69.1亿立方米。

读“陇东跨流域调水路线示意图”,回答3~4题。

3.相比调水线路甲,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  )

A.可调水量大B.水质好

C.施工难度小D.投资成本低

4.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陇东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②解决陇东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③武都段白龙江的年径流量增大 ④促进陇东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②③B.①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白龙江自产水资源量大,故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可调水量大。

第4题,陇东地区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人为破坏植被引起的;

白龙江武都段位于引水口的下游,调水工程将导致该段年径流量减小。

5.(2012·

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

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 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

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

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解析 考查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积极影响,根据题意以及所学知识,可以从生态、生产、生活等多方面说明。

6.(2012·

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原因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答案 

(1)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

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调整产业结构;

适当提高水价;

提高节水意识等。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区域分析步骤,首先从经纬度入手分析气候差异的原因,然后从等高线入手分析调水的难易。

(1)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的起点是丹江口水库,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

终点是北京市,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美国西海岸,北部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南北降水差异明显,南部降水少,北部降水多。

单位调水量耗能的多少主要与地势有关,自流则耗能少,若需要逐级提水则耗能多,从图中的海拔可以做出相应的分析。

(2)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是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做出分析。

(3)审题时注意是“节水”措施,不能回答“开源”的措施。

关于节水的措施要从生产到生活、从意识到行动等方面考虑。

地理评价说明型

评价说明类问题是用科学的观点和正确的地理思想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评价或说明,多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

常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业、城市区位等。

评价说明类试题一般有两种情况:

(1)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评价地理事象的影响、区位条件或发展条件等。

对此类设问进行分析时要注意:

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

二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

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

而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给出限定条件,比如“与×

×

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

方面进行评价”。

分析这类设问时,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是评价利还是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是从哪方面进行评价等,这样就缩小了答题范围。

“与×

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就要先注意前者的优势或者不足,然后对比分析要评价事物的优势或者不足。

而“从×

方面进行评价”注意评价时限定了条件,只能从某一方面进行分析。

例如:

试评价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

对东部地区来说,可缓解能源紧张局面;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

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对西部地区来说,可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就业机会;

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浪费耕地、破坏环境等。

练出高分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地区—①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D.我国西北地区—④

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①→②B.④→①

C.③→④D.②→③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

第2题,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就产生了资源由②运往③的跨区域调配现象。

2012年9月28日,福建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开工。

项目完工后,以永泰龙湘水库作为引水工程的龙头水库、以莒口水闸作为调蓄水闸,可有效提升福州城区、平潭、长乐、福清等地的安全供水保障能力,预计受益人口达334.8万人。

下图为“闽江调水工程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福建实施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  )

A.平潭综合试验区等地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

B.闽江水系径流量大,并且季节变化幅度较小

C.福州等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大、增长快

D.沿线地形平坦,工程难度小,基本能自流引水

4.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实施后的影响是(  )

A.调入区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

B.闽江流域旱灾发生频率增加

C.加剧福州等城市的地面下沉和海水倒灌

D.闽江流域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增强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平潭综合试验区是岛屿,四周环海降水应该更多。

但因岛屿面积狭小,岛内淡水储量小,水资源缺乏。

可知A项错误。

而闽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闽江水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项错误。

该区域属于浙闽山地,地势起伏大,且这点可以由图中看出,D项错误。

水资源的缺乏与否需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方面是由于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引起。

第4题,次生盐碱化是由于垦荒初期不重视或没有足够的排水将土壤中历史时期积累的盐分排出,使地下水位升高,低矿化度的灌溉水快速溶解土壤中盐分,并随着潜水蒸发,将盐分积累于地表或作物根系层形成。

而调入区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加之降水量多于蒸发量,不会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

闽江流域修建水库闸坝能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从而减少水旱灾害的发生,B项错误。

福建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可有效提升福州城区、平潭、长乐、福清等地的安全供水保障能力,福州等城市势必减少地下水的使用,地面沉降会得到缓解而不是加剧。

C项错误。

水库闸坝的修建,使闽江流域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增强。

D项正确。

截至2013年7月8日,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电流等级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向家坝—上海±

80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实现安全稳定运行3周年,表明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全面掌握±

80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的国家,标志着我国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长治—荆门线路输送的是(  )

A.火电B.天然气

C.水电D.煤炭

6.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意义是(  )

A.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压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

B.缓解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C.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

D.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了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

答案 5.A 6.B

解析 第5题,该线路将山西的火电输送到河南、湖北。

第6题,向家坝—上海输电工程输送的是水电,可以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局面,减少煤炭的使用,改善大气环境,但不会彻底改变东部能源紧张局面。

下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7~9题。

7.我国东、中、西部能源状况差异的原因是(  )

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少 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小 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8.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下列节流方面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降低能耗 ②进口煤炭 ③开发新能源 ④调整产业结构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9.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在区际协调方面的对策可行的是(  )

A.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

B.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C.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

D.加大东西部之间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

答案 7.D 8.D 9.A

解析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用电量和发电量都较大,说明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用电量大于发电量,说明能源资源缺少;

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说明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较小。

第8题,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调整产业结构,都为节流措施。

进口煤炭和开发新能源都为开源措施。

第9题,针对东部地区能源短缺、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的状况,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既可缓解东部能源短缺状况,又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既会加重西部地区的生态压力,又不利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2013年5月30日,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成为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由东北、西北、西南陆上和海上组成的四大油气进口通道战略格局逐步成型。

读“中缅油气管线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中缅油气管线在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地质构造复杂B.资金短缺

C.技术力量不足D.多年冻土的存在

11.中缅油气管线的修建(  )

A.是为了开发缅甸的石油资源

B.有利于提高中国能源安全

C.是为了促进沿线少数民族脱贫

D.主要用于中国天然气出口

答案 10.A 11.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