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青少年需求的研究.docx
《社区青少年需求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青少年需求的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区青少年需求的研究
社区青少年需求的研究
内容概要
社区青少年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结构的不断整合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
由于受到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群体不同程度地处于违法甚至犯罪的边缘,逐渐威胁着社会的稳定。
徐汇区通过政府购买引进专业社团及其社工的专业服务,以“预防青少年犯罪”为基本目标,进而帮助青少年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积极而有效地探索开展了社区青少年工作。
本次调研,以中心城区徐汇区为基点,面向城区社区青少年,试图通过较科学合理的调查、详尽的数据分析和理性的归纳总结,了解城区社区青少年的需求情况,从而为城区青少年事务以及专业社工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之用。
关键词
社区青少年 需求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社会结构在整合和变动中不可避免地撞击出很多问题,社区青少年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所说的社区青少年是指区域内年龄在16至25岁之间,因失学、失业、失去家庭的正常管理而不同程度地闲散于社会和处于不良成长状态的青少年。
徐汇区目前有社区青少年1900多名,男、女生的比例分别为70%、30%;学历结构是初中以下(含初中)占36.62%,高中占6.6%,职校及中专占49.97%,大专以上(含大专)占6.81%。
学历低、缺乏技能而无法就业是这一群体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是家庭、社会最为关心、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为此,相关部门大量工作放在了针对社区青少年的推荐就业和联系就学上,以此来满足社区青少年的需求。
而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被推荐至工作岗位的社区青少年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多则数月,少则几天)重又失业,甚至陷于择业、失业、再次择业、再次失业这一不良循环处境中。
此外,由于社区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期上的不稳定发展阶段,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急需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需要外界对其的认可。
而社会上各种不良利诱因素以及基于对社会“不公正”引起的仇恨心理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这些青少年的成长。
对于这些社区青少年,如何改变和修正其对周围事务、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进而转变和改善其行为,如何落实帮教和相应管理、引导措施以减少、杜绝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已成为社会一大难题。
作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体系的四个试点区之一,徐汇区通过政府购买引进专业社团及其社工的专业服务,于XX年设立了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徐汇工作站,并在13个街镇分别设立了社工点,以“预防青少年犯罪”为基本目标,进而帮助青少年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积极而有效地探索开展了社区青少年工作。
随着社工工作的深入开展,专业社工的职业概念逐渐为广大市民所了解和接受,社区青少年问题也逐渐暴露于社工工作环节之中。
要妥善处理和解决这些难题,便不得不首当其冲地思考这样一个归结性的问题:
即社区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真正的需求何在,又该如何满足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基本的正常需求。
作为中心城区,徐汇区的社区青少年及其事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意义。
基于此,本次调研以中心城区徐汇区为基点,面向城区社区青少年,试图通过较科学合理的调查、详尽的数据分析和理性的归纳总结,了解城区社区青少年的需求情况,以图有利于推动城区青少年事务以及专业社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理论基础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生理需求:
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
社交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
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
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被广泛地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在这里,本课题组将借助这一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与一定范围个别交流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本次调查。
我们将问卷发放到徐汇区13个街道(镇)社区青少年的抽样人群中,样本从13个街镇的青少年花名册中以10%的比例等距随机抽取。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9份。
此外,课题组采取直接与被访者访谈、通过社工与被访者交流等形式随机对100名社区青少年进行了访谈调查。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调查情况分析
、基本资料及家庭背景
性别方面男性占据了样本的绝大多数;教育程度普遍集中于初中到高中(包括三校生)之间,学历程度普遍偏低;在政治面貌上则是大多为群众;宗教信仰主要集中于不信教,其他有宗教信仰的比较分散,各种宗教基本都有;在年龄分布上,以20-25岁占了绝大多数。
被访者父母的教育程度偏低,大多为初中和高中(包括三校生),极个别为大学以上学历;大多为工薪阶层,职业以工人居多,与被访者共同居住的人群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母亲、父亲、(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叔舅姑姨、男女朋友、堂表兄弟姐妹以及朋友。
2、生理需求
经过频次统计分析,在衣食住行等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上总体情况较好,只有个别样本的个别需求有待改善。
但相对而言,在闲暇生活的利用这部分需求上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绝大多数人在休闲方式中都选择去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这是相对需要改进的。
在居住满意度方面,更多的是对于自我独立空间的需求。
在高档消费品的拥有率及饮食、穿着、文化娱乐消费方面都呈现出无能力消费、消费层次不高的状况。
3、安全需求
在安全这一较高层次的需要上整体状况不佳,由于没有基本的工作,所以经济状况差,主要依赖于父母,社会保障程度较低,但这两方面青少年的需求很迫切,尤其较为重视“四金”问题。
在信心和愿意接受再教育两点上积极反馈的占绝大多数,但在主动就业以及就业心态上存在的问题较多。
外在原因主要体现在对工资不满、工作辛苦、人际关系不佳等问题;内在原因体现在竞争激烈、受教育程度低、没有人介绍、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工作信息、没有一技之长、歧视等问题。
4、社交需求
数据显示,被访者社交活动主要于血缘和地缘。
平时交往注重朋友(谈心),遇到重大事件依靠父母。
从总体上看社会网络不够宽泛,缺乏有效、长久的互为支持系统。
5、尊重需求
被访者反馈在家庭中有发言权,父母理解自己、父母关心自己的情况近半;“自己是父母的骄傲”以及父母经常鼓励和夸奖自己的情况较少。
据统计,青少年获得家庭成员的尊重程度与青少年本身的学历、工作情况成正比。
6、自我实现需求
在自我实现需求方面,样本反馈出被访者自我实现的价值取向比较正确,也较有自信心,能够清醒认识到努力的重要性。
约15%的被访者选择说不清、价值观不够明确、需要明确目标。
(二)结论
、社区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其自身特质与问题
习惯于简而易行的思维方式。
社区青少年大多数是职校、技校甚至初小学历,他们对较深的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对事物不愿作更多一点的思考,但希望自己能有一技之长。
在择业或交流或与人相处时,普遍反映出习惯于简而易行的思维方式,回答简单、不愿思考、知难就退、心理承受度差等特质。
生理、心理发展异步。
有些社区青少年尽管从外表看像大人,但他们的言语举止却显得十分稚嫩,其心理发展滞后,遇事总依赖父母,缺乏自主决策、判断能力。
心理“狂飚期”的延续。
青少年在成长阶段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人格倾向,其特质就是“挑战权威”,具有明显的“反叛性”。
此时父母的命令式教育往往适得其反,容易引起其反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此外,现在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受多方宠爱,使得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不会关心他人和社会。
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
有些社区青少年盲目自信,认为世上没有自己办不成的事,有些则严重自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
2、社区青少年亟需社会支持网络
在社区青少年的社会网络中,家庭、社区、学校、同辈群体等一些原本具有重要作用的社会网络系统,而今在这一群体中不能发挥出原有的正常功能。
这样,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该社区青少年群体的需求无法在这些社会网络中得到满足。
社区青少年在成长与发展中,现实而迫切地需要社会方方面面整合提供的有益资源。
3、社区青少年缺乏明确的生活工作目标,而有社会给予指引的需求
从生理和社交两方面需求特点角度而言,各类社会(社区)活动无疑充当起个体社会生活中的调色板。
但当个体所处的群体中主导的认知、态度、行为有所偏颇的话,个体往往就极易于被周围的群体(环境)所同化。
在社区青少年的个人成长空间里,有益社会资源网的欠缺无形中给他们带来不良甚至消极反面的影响。
比如,由于舆论导向偏重于高收入、高学历才是个人成功的标志,而忽略“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的一面,使得社区青少年越加茫然,甚至无法坦然面对现状、困难,以至于被迫选择逃避,不愿去想今后工作、生活的目标。
4、社区青少年综合能力较差,而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社区青少年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情感表达、动手能力等方面发展不协调。
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等诸多客观的因素也导致了他们继续社会化的进展缓慢。
但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被社会认可的权利。
社区青少年同样也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他们希望也愿意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社区里需要帮助的人,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隐存着强烈的实现自我理想价值的渴求。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认识社区青少年事务,创造实现其各层次需求的有利条件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这一句话足以说明和体现青少年之于国家和社会的地位,当然也说明和体现社区青少年以及以其为核心的事务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
青少年这个群体非常庞大,内部分化也较大,其身心发展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不仅要面对飞速发展的网络虚拟时代,还要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入侵,更要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良事件。
青少年不可避免地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受到了影响。
因此如何让他们积极地面对社会中阴暗的一面,将一些拓展性的理念和做法与传统文化有利结合,如何让一些在传统道德标准和推崇个人利益至上理念之间徘徊的社区青少年成为有个性、有毅力、有责任的新时代青年,需要以政府为首的全社会加以重视和思考。
尤其是教育、劳动保障、公安、民政、文化等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应积极创造有效条件,有效落实关心、帮助、教育、引导、扶助等实际措施,促成社区青少年实现其自身不同层次的需求。
(二)切实改善综合环境,满足社区青少年的成长基本需求
、注重改善社区青少年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影响重大。
人自出生以来就开始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家庭,则是人们第一个社会化的场所。
家庭在人生的最初阶段拥有满足人们几乎所有需要的功能,比如提供食物、保护、关爱、支持等等。
而具有这些功能的每个家庭其满足的程度和满足的方式则不尽相同。
为此,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在大社区范围内通过家庭环境建设、家长管理引导行为培训等方式,尤其是对社区青少年所处的家庭,通过社会部门或相关专业培训机构对其成员予以情感沟通、处理争执、倾听与表达、择业分析等系列辅导,加强和改善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家庭综合环境。
2、注重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广义)具有满足社区范围内个体的社会交往、社会归属感、社会支持等需求的重要功能。
无庸置疑,对社区青少年而言,社会环境功能发挥的好坏关键在于该区域的社会环境对于这一人群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为此,一方面政府及其职能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