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7740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题

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部分

1.下列生物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斐林试剂鉴别细胞中的单糖和二糖

B.用台盼蓝染色鉴别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

C.用健那绿染色观察线粒体中DNA的分布

D.用重铬酸钾检测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台盼蓝(TrypanBlue)是细胞活性染料,常用于检测细胞是否存活。

3、健那绿能使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4、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为灰绿色。

【详解】用斐林试剂能够鉴别还原糖,无法鉴别单糖和二糖,A错误;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使台盼蓝染液不能够进入胞内,而死细胞的细胞膜丧失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因此用台盼蓝染色能够鉴别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B正确;用健那绿染色可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C错误;可用重铬酸钾检测酒精,而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故不能用重铬酸钾来检测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D错误。

故选B。

【点睛】识记斐林试剂、台盼蓝、健那绿、重铬酸钾等试剂的作用便可解答本题。

2.下列关于细胞中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合成DNA时都以DNA作为模板

B.细胞中合成ATP时都由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都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D.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有[H]的产生和消耗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补充后的中心法则

2、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程式:

C6H12O2C3H4O3(丙酮酸)+4[H]+能量(少)

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反应方程式:

2C3H4O3+6H2O6CO2+20[H]+能量(少)

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反应方程式:

24[H]+6O212H2O+能量(多)

【详解】细胞中可通过D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来合成DNA,DNA复制时以DNA为模板,逆转录以RNA为模板,A错误;光反应阶段,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光能,B错误;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起作用,C错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均会产生[H],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均消耗[H],D正确。

故选D。

【点睛】识记中心法则的内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便可解答本题。

3.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对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有影响

B.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与能量转换功能可相互影响

C.生物膜上的多糖分子具有识别、运输和保护等重要功能

D.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全部或部分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3、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和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具有润滑、保护和细胞表面的识别作用。

细胞膜表面还含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

【详解】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由许多功能,如有的膜蛋白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因此膜蛋白对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有影响,A正确;生物膜具有跨膜运输、信息交流、能量转换等功能,信息交流与能量转换功能可相互影响,B正确;生物膜上的多糖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才具有识别作用,C错误;脂双层是膜结构的基础,它使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

镶嵌在脂双层的蛋白质具有许多功能,如有些膜蛋白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有些膜蛋白能够识别化学信号或其他细胞。

因此,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D正确。

故选C。

【点睛】识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生物膜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科学家发现,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会引起平滑肌松弛使血管扩张,从而增强血液流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B.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乙酰胆碱受体

C.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属于神经递质

D.乙酰胆碱能催化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一氧化氮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为突触后膜,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

【详解】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乙酰胆碱,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A错误;由题意可知,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为突触后膜,其上具有乙酰胆碱受体,B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不属于神经递质,C错误;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在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作用,没有催化作用,D错误。

故选B。

【点睛】根据突触的结构组成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便可。

5.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链之间和②③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不同

B.②链中的G和③链中的G都代表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C.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③链传递到⑤需要RNA参与

D.一个核糖体通常可结合多条③链以提高⑤的合成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题图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

①、②表示DNA单链,其中②表示转录的模板链,③为mRNA,表示翻译的模板链,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

【详解】①②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T、C–G、T–A、G–C,②③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C–G、T–A、G–C,部分相同,A错误;②链中的G代表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而③链中的G代表鸟嘌呤核糖核苷酸,B错误;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③链)传递到多肽链(⑤)需要mRNA、tRNA、rRNA的参与,C正确;一条mRNA(③链)通常可结合多个核糖体来提高多肽链(⑤)的合成速率,D错误。

故选C。

【点睛】识记转录和翻译过程,明确图中各序号表示的物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研究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一种转录抑制剂)对大麦种子中淀粉酶生成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去胚的大麦种子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

“+”表示加入该物质,“一”表示不加该物质。

A.去胚的原因是大麦种子的胚会生成大量的淀粉酶

B.放线菌素D可能抑制RNA聚合酶与mRNA的结合

C.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对淀粉酶生成的影响有协同效应

D.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淀粉的分解进而促进大麦种子萌发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表可知,组别1是对照组,组别2、3、4是实验组,单独使用赤霉素时,淀粉酶的生成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赤霉素促进淀粉酶的合成;单独使用放线菌素D时,淀粉酶的生成量低于对照组,说明放线菌素D抑制淀粉酶的合成;同时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时,淀粉酶的生成量与对照组的含量相差较小,说明赤霉素能够解除放线菌素D的抑制作用。

【详解】大麦种子的胚会产生赤霉素等激素,实验前去掉大麦种子的胚是为了排除内源激素的干扰,A错误;放线菌素D是一种转录抑制剂,抑制转录过程,可能抑制RNA聚合酶与DNA结合,B错误;由分析可知,赤霉素能促进淀粉酶的合成,放线菌素D抑制淀粉酶的合成,说明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对淀粉酶生成的影响有拮抗效应,C错误;赤霉素通过促进淀粉酶的合成,加快淀粉水解,进而促进大麦种子萌发,D正确。

故选D。

【点睛】对题表进行分析,明确赤霉素、放线菌素D对大麦种子中淀粉酶生成量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18年10月28日,来自全世界的28万人参加了我市举办的成都马拉松比赛比赛在5公里后设置能量补给站在全程42.195公里中共设置了8个能量补给站。

回答下列问题:

(1)参赛运动员在5公里的比赛中,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______,该激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和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

(2)能量补给站提供的补给品中含有较多的糖类,原因是______。

比赛中,运动员还需要补充适量的水和无机盐,目的是______。

(3)马拉松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会大量出汗,这是机体调节的结果,请用文字和箭头简要表示出该调节过程:

______。

【答案】

(1).增加

(2).促进肝糖原分解(3).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4).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5).体温升高→下丘脑感受到体温变化→通过神经发送信息→汗腺分泌增加

【解析】

【分析】

体温恒定的调节:

【详解】

(1)比赛过程中,机体血糖大量消耗,血糖浓度显著降低,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导致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增加。

胰高血糖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的作用。

(2)由于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因此能量补给站提供的补给品中含有较多的糖类。

比赛中,运动员因出汗散失了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为了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运动员还需要补充适量的水和无机盐。

(3)马拉松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体温升高,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将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皮肤的毛细血管和汗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

简要表示该调节过程为:

体温升高→下丘脑感受到体温变化→通过神经发送信息→汗腺分泌增加。

【点睛】掌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的过程,结合相应问题进行解答便可。

8.为研究钙离子对盐(NaCl)胁迫下水稻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向种植三组水稻幼苗的土壤中分别浇灌清水(A组)、较高浓度的NaCl溶液(B组)、较高浓度的NaCl和CaCl2混合液(C组),实验测得各组水稻幼苗中叶绿素的含量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不同,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

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在叶绿体的___膜上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

(2)与B组相比,C组水稻幼苗叶肉细胞的暗反应速率更______,原因是_____;根据实验结果推测,Ca2+对光合作用受盐胁迫的影响可能具有___作用。

【答案】

(1).红光和蓝紫光

(2).类囊体(3).快(4).C组叶绿素的含量比B组高,能吸收更多的光能使光反应速率加快,产生[H]和ATP的速率加快从而导致暗反应速率更快(5).缓解

【解析】

【分析】

A组与B组对比可知,B组水稻幼苗中叶绿素的含量显著小于A组,说明高浓度的NaCl溶液抑制水稻幼苗合成叶绿素。

C组与B组对比可知,C组水稻幼苗中叶绿素的含量小于A组,大于B组,说明,Ca2+可缓解盐的胁迫作用。

【详解】

(1)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不同,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

(2)C组叶绿素的含量比B组高,能吸收更多的光能使光反应速率加快,[H]和ATP的合成速率加快,从而导致暗反应速率更快。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Ca2+对光合作用受盐胁迫的影响可能具有缓解作用。

【点睛】能够对不同组别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进而结合题意进行解答。

9.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约为16h)的图像。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角度分析,根的长度和直径的大小决定于____。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和_____。

(2)上图中A细胞所示的分裂时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有的比例最高,该时期细胞核内主要完成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

D细胞中央的_________将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