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陆教授名老中医之路三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7702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2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新陆教授名老中医之路三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王新陆教授名老中医之路三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王新陆教授名老中医之路三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王新陆教授名老中医之路三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王新陆教授名老中医之路三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新陆教授名老中医之路三稿.docx

《王新陆教授名老中医之路三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新陆教授名老中医之路三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新陆教授名老中医之路三稿.docx

王新陆教授名老中医之路三稿

王新陆教授名老中医之路(三稿)

“学到老,做到老,学不了,做不好!

王新陆

 

[作者简介]

王新陆(1949.10~),湖南湘潭人。

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山东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

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易经学会常务理事、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全国学术流派《齐鲁内科时病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等。

2017年被评为国家级百名老中医。

王新陆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内科杂病的治疗。

倡导中医“继承不离大宗”,认为“中医具有自然人文双重属性”、“经方治时病就是中医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治学尊“儒医相继”,在实践中提出“辨识血浊”是提高疗效的新途径,擅长应用“援药”等。

主要著述有《徐国仟学术经验辑要》、《脑血辨证》、《王新陆中医内科治疗经纬》、《王新陆医论医案集》、《血浊论》、《中医现代预测学》、《中医文化论丛》等,发表“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儒家致中和思想与中医稳定理论”、“《易》医关系论”等学术论文近200余篇。

多次应邀到世界各地讲学,弘扬中医,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系统讲解中医。

 

(一)步入中医之门

70年代初期,我在农村下乡时,农村条件差,百姓缺医少药,老乡们常常带病劳动,又见到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简、便、验、廉,逐渐对中医产生兴趣。

便间断着跟随当地为数不多的大夫学习,利用闲暇时间随他们上山识药、采药,时间久了,便也懂了一些基本中医知识。

偶尔跟着大夫给病人针刺、拔罐等,时有卓效,这更激发了我对中医的浓厚兴趣,立志于学习中医,想尽微薄之力,为病人减少些痛苦。

1973年,国家推荐知青考大学,我径直报了山东中医学院,从此踏上学习中医的历程。

在校期间,除了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外,每日早晚诵读中医经典及汤头歌诀等。

70年代的大学,虽说学制短,但特有的教学方式对于实践性很强的中医来说确实有很多值得借鉴。

譬如上午老师讲了经络、穴位定位、主治疾病,下午就带我们挨家挨户出诊,给患者针灸、开药。

这种早实践、早临床、学以致用、急用先学、教中练、练中学的学习方法,往往是眼到心到、心到手到,反而记忆终身,获益良多。

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想要做好中医,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早临床、多临床,知行合一。

(二)求学访名师实践出真知

有腹痛但不明显,血象非常高,当时就已经有B超了,B超显示是胆囊炎,但是不像现在彩超做得这样清楚。

同时见脉微细,但欲寐,身有微热,呕而不适,小便利,手脚凉。

我下意识想到《伤寒论》281条“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便果断予以四逆汤:

制附子10g,干姜6g,炙甘草18g。

病人吃了三剂以后,症状缓解,烧也退了,后来口服利胆片巩固,症状又见反复,仍用上方,6剂而愈。

我们中医看病就是要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背诵经典的重要性即体现于此,背熟了,临证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前后,为求经解,我还经常问难于我校周凤梧、张珍玉,张志远等前辈,也曾程门立雪,到外地拜访任继学、邹云翔、王永炎等诸多名师,受益良多。

正如美中岳老所言“自视当知其短,从师必得其长”,要想做好中医,除了多读经典、多临床外,还要多跟名师。

诸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如甘甜玉露,让我在学术上飞速成长。

毕业后行医、学习,再行医、再学习,边行医、边学习。

我常常要求自己,不论身居什么样的位置,作为一名医生,都不能脱离临床一线。

从最初任烟台市中医院院长、烟台市副市长,到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再到任山东政协副主席期间,我都要定期到医院坐诊。

因为我认为,中医的价值在临床,中医的活力在临床,中医的生命力也在临床,做中医如果不看病,看病如果没有疗效,要我们中医就没有意义了,唯有常临床,勤学习,才能成为“苍生大医”。

(三)发皇古义融汇新知

硕士毕业后,回烟台中医院继续工作多年,在中医临证上总结了一些经验,同时积极学习并掌握了很多西医知识,以现代医学的知识丰满中医的羽翼,使我在临证中更加得心应手。

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于中医西医来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全是为了救人,全是为了治病,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医和西医一定要结合在一起,才是老百姓的福气。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如果完全抛弃了对方,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当取长补短,互相补充。

我在不断的临床过程中,认识到用故有的思路不能够完全适用于临床所需,渐渐的有了许多新的思想,并反复临床验证,总结了一些东西。

比如用于辨治现代疾病或者未病先防的血浊理论。

张元素说“运气不齐,古今异轨”,生活环境变了,疾病谱系变了,我们的思维不能守在原地。

疾病谱系的变化是临床医学发展的源动力和火车头,它的改变决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改变与治疗方法的变革。

金元时期出现的寒凉派、温补派、攻下派等诸多学派并存,百家争鸣,学说蜂起的现象,细究其原因,正是由于疾病谱系的改变,新的病种不断出现,古方今病已不相能。

到了我们现在,由于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渐退其次,而精神因素、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成为现代人致病的主要因素,这些致病因素均可作用于血,血液失去其清纯状态,或丧失其循行规律,影响其生理功能,扰乱脏腑气机,便成为很多疾病的发病基础,我将其称为血浊致病。

许多现代疾病,诸如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蛋白血症、痛风等等,均有血浊的特征。

我创制化浊行血汤(荷叶10g,焦山楂15g,决明子30g,制水蛭5g,赤芍10g,酒大黄5g,路路通20g,虎杖20g,何首乌15g)加减治疗此类疾病,疗效显著。

我在临床中治疗皮肤科疾病亦常从血浊辨证。

如治疗一结节性痒疹患者,双侧上肢手腕后褐红皮疹伴剧烈瘙痒,以夜间及精神紧张时为甚,几经治疗未见明显效果,舌质暗,苔薄白,脉弦。

辨证属血浊、肝郁,予以化浊宁肤汤(薏苡仁15g荷叶10g白花蛇舌草15g浮萍6g白鲜皮15g白茅根15g地肤子10g露蜂房10g)加苦参10g全蝎6g红花6g白蒺藜10g赤芍10g,水煎服,经治6周后皮疹及瘙痒消失,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临床用药还经常参考中药现代药理,我称之为“援药”。

援,引也。

援药,顾名思义,支援、支持之药也。

许多中药对人体某些靶点有十分确切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确切靶器官,对主病、主因、主症有明确治疗作用,配伍到方中能起到缓解症状或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药物,与君、臣、佐、使并列成为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即:

君、臣、佐、使、援成为新的组方配伍方法。

如荷叶、虎杖、山楂、何首乌、泽泻可以调整血脂;苦参、甘松、黄连抗心律失常;黄连、葛根降血糖。

恰当使用援药,可直达病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继承创新不离大宗

中医需要继承发扬,但必须把“继承创新,不离大宗”作为中医学发展的理念。

我在烟台担任院长时,有幸邀请到李克绍老师到烟台作学术讲座。

是夜我和李老促膝长谈,谈及中医学的继承与发扬时,李老意味深长的说:

“继承不离大宗”。

继承是指基本理论、根本宗旨不变,就是认真发掘我们古老文化和传统医学的真精神所在,继承中医药核心理论的科学内涵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保持和发展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以便把我们优秀的医学贡献给人类社会。

创新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提出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新实践,争取新突破。

具体而言,病名的诊断、病机认识、辨证思想都要与时俱进,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给中医学以现代的诠释;宗,本,主旨之一,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谓之大宗,不离大宗是不离中医之根本,保持鲜活的中医传承、中医脉络,中医的血缘不变。

继承和发扬中医的关键是“吃透”,尤其是吃透中医学的精神和根本,这样才能使其真正走在社会发展前列。

1998年被推荐回学校任校长一职,与其说是担任校长,管理校务事宜,不如说是党和政府给我的又一次深造的机会。

中医教育是发展中医事业的基础,而教育的关键在于人才和学术。

中医事业能否振兴与发展,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关键取决于中医学术的进步与中医人才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就是人才培养。

培养一批什么样的中医人才、培养一种什么样结构的中医人才群体,直接关系到中医的前途和发展。

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群体,才能进一步发展学术,中医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代代传承。

为此,我不断学习、调研、反思,总结出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坚持多样化原则,主要培养学术型、临床型、传统型、中西医结合型、外向型、边缘型、其他等七类人才。

我带领着全校领导积极筹划,在政府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2006年把这七类人才中紧缺的传统型人才培养方案付诸现实,开设了纯粹的中医传统本科专业,只教授中医课程,不把西医内容及英语和计算机作为必修课,并让这些学生从入学便跟师侍诊。

着力于培养一批在现代社会中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真正意义上的中医,把中医事业的基因传承下来,我把他称为“中医基因班”。

没想到各地兄弟院校,争相效仿,培养了一批更具传统味道的中医,用传统中医的方法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中医学实在是博大精深,我们每一个人所学、所见,仅仅是沧海之一粟。

虽然时时钻研,总感到不能像先师们那样得心应手、药到病除,特别是许多理论性的问题,需要在长期的临证之中来活学活用,往往要多次实践、多次思索,才能有所感悟,正如古人所说:

“学到老,做到老,学不了,做不好!

人们常说,手艺人在学习过程中有四重境界,即会、通、精、化。

学会了,学通了,学精了,最后进入化境了,挥洒自如、出神入化。

每想及此,就非常惭愧,本人才疏智薄,又不是非常有悟性,四十多年了,仍在会、通之间徘徊,会未全会,通未全通,只能是老牛奋蹄,以勤补拙,不断努力,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祖国的中医药事业,贡献给人民的健康事业。

(及门弟子王兴臣协助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