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殖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6756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殖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殖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殖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殖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殖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殖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Word下载.docx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殖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殖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殖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Word下载.docx

G0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9107(200401-0122-05

  1492年,当哥伦布想当然地告诉世界,他发现的新大陆是“印度”的时候,他不必为这一错误承担后果,恰恰相反,他的发现对西方人来说,意味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

在这个时代,那个令西方人垂涎三尺的“东方世界”终于浮出水面,他们甚至来不及论证这片大陆是否就是那块铺满黄金的土地,他们就踏上了征程。

这个阴差阳错一开始就暗示了世界的命运:

东方与西方注定要遭遇到一起,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当我们重温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的时候发现,全球化不是各个民族的文化走向融合的过程,而是一个携带着强大资本和发达技术的“强势”文化不断扩张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哥伦布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欧洲正处于从中世纪到近代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它开始了对中世纪和封建制度密切结合的宗教思想的怀疑,为新兴的资本主义的崛起提供了思想准备。

在意大利已经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城市资本家阶层,但他们受到欧洲最强大的宗教势力的压制,所以在这里首先出现了摆脱这种压制的声音。

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韦伯都看到,这一时期的资本正在完成原始积累。

不过不同的是,马克思坚定地认为,这种积累的实质是暴力掠夺;

而韦伯则坚持这种积累的实质是节约,而导致资本节约的原因,是通过宗教改革出现的新教伦理。

马克思和韦伯的另一个共同的结论是:

资本的实质是不断地以增加自身为目标,扩张自身是它的本性。

不同地是,马克思认为导致这种扩张的原因是对剩余价值的追逐,而韦伯则发现,这些资本所有者大多是一些新教徒,实际上他们把增加资本本身当作是上帝为他们安排的“天职(calling”,是响应上帝的号召,为他们获得上帝的拯救提供某种世俗的证明。

[1,2]资本的扩张本性使得它首先在西方世界的内部逐渐摆脱了各种束缚,积聚了一定的力量,并试图寻找它的外部生存空间。

在整个15、16世纪,资本都在蠢蠢欲动,那些资本势力已经十分强大的国家支持的海洋探险,如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为资本的拓殖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以军

α收稿日期:

2003205212

作者简介:

郭洪水(1976-,男,山东济南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助教,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西方哲学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事殖民为保障,经济殖民首先开始,并成为这一时期资本扩张的主要特点。

但是,我们看到,进入新大陆的还有传教士。

事实上我们知道,最早在美洲大陆拓殖的是一些新教徒,按照韦伯的观点,他们秉承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精神。

当一种来自欧洲文化传统的宗教观念和美洲大陆本土的印第安文化产生深刻冲突的时候,一个以军事殖民为保证的文化殖民进程,伴随着资本的经济扩张,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马克思很早就已经预见到,一种经济关系的扩张必然伴随着维护它的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扩张,所以我们可以据此得出结论:

经济殖民必然导致文化殖民。

不过,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也发现,文化殖民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由经济推动的事件,文化形态之间的冲突也可能会导致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侵略和吞并。

因为如果一种文化具有强烈的扩张性,它必然要致力于用自己的文化价值把异域的文化形态通约。

基督教就是一种有强烈扩张性的文化形态,如“十字军东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世界诸宗教中,基督教的传教热情举世闻名。

这里的一个重大原因,在于基督教对犹太教的一个根本教义的篡改,这要求我们甚至要回到遥远的罗马帝国时代来考察这个问题。

犹太人信仰的是上帝耶和华,并坚定地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是上帝预定要拯救的人,上帝要帮助他们在人间建立一个天国。

所以他们的任务只是坚守对上帝的信仰,而且异邦人不允许入教。

但是基督教在用希腊哲学改造犹太教的过程中却宣称,上帝要拯救地是全人类,而不只是犹太人。

为此上帝派了他的儿子,即上帝的肉身耶稣来到人间,为人类赎清在现世的原罪。

只要信仰耶稣,死后将进入天国,但这个天国不在地上,而在天上。

这样可以避免深受罗马帝国高压统治的人们为了建立人间天国而不断地起义。

基督徒反咬一口,说犹太人篡改了上帝的旨意,在“最后的晚餐”上出卖了耶稣。

所以他们要重新唤起对耶稣的信仰,并改变异教徒的信仰,拯救全人类。

因此他们的任务不只是信仰,还要把上帝的关怀撒满人间。

这提醒我们,当人们专注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一种可能是单纯来自于文化本身的全球化。

文化的全球化不是各民族的文化融合,而是强势文化的全球扩张,其实质是文化殖民。

现在很多学者把“地理大发现”作为全球化的起点,但是如果考虑到文化殖民,那么文化的全球化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基督教借助罗马帝国的强大军队已经开始了

它的全球征程,直到近代才把指挥棒移交给了“启蒙理性”。

我们看到,在整个西方近代以前的文化殖民进程中,文化殖民或者是单线推进,或者是通过军事手段强行推进,军事殖民、经济殖民与文化殖民并没有内在地交织在一起,是平行推进地。

基督教的文化扩张使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发生了第一次重大对话。

喜欢谈天论地,已经习惯了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中国人,在自己家门口遇到了来自西方的第一批不速之客——携带着圣物和大炮的传教士(不过这大炮现在还不是用来征服的。

时间已经是17世纪中叶,在西方,一个更加强大的工业文明正在蓄势待发;

而在中国,一个新的但已古老的帝国刚刚建立,并且不久就迎来了一个盛世(康雍乾盛世,这使得生活在自己的传统中的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有更多的自信。

传教士的热情没有打动中国人,不只如此,传教士在中国遇到的敌视和传教士们的传教意志一样强大。

我们只是对传教士们带来的“红夷大炮”表示了巨大的兴趣,只有很少人对西方文化本身产生兴趣,只有很少人愿意以西方文化为参照反思自己的文化传统,也就几乎没有人预见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工业文明在发生实质性交锋时的命运。

基督教的文化殖民可能在欧洲、在美洲取得了成功,但在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亚洲并没有取得预期结果。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全球化进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工业革命的背景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达又与近代哲学密切相关。

通过英、法、德三国的启蒙思想家的哲学,人们确信,不需要上帝,凭借人类自己就可以建立对于自然界的知识。

在这个启蒙运动时期,英国人通过人的经验,致力于建立关于自然的经验科学知识;

法国人通过人的理性,致力于建立以严格的数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德国人通过人的强大的“精神”,要把整个宇宙作为精神的内容,达到“宇宙精神”。

在德国人这里,近代欧洲人宰制自然的愿望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

近代哲学使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摆脱了中世纪的“信仰—理性”的束缚,转化为工具理性,它直接导致了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为核心的西方价值观。

更加应该引起人们深思的是,在近代欧洲人这里,自然就是人们桌上的大餐,而自然是没有国界的,所以他们

321

 第1期         郭洪水: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殖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时代的命运

的事业绝不只是在西方的自然界,而是整个世界。

马克思看到了工业革命产生的机器大工业为资本的扩张插上了翅膀,提供了进一步的条件,资本和技术实现了结合,所以他把机器大工业时期作为资本主义制度正式确立的时期。

而且他肯定地指出,这个资本绝不会满足于在国内的发展,它必然要“国际化”。

这一时期在欧洲风起云涌的启蒙运动为资本的扩张提供了思想基础。

这一时期的西方人在知识上寻求对于自然的真理,因而确立了“经验—理性”的自由;

在经济上寻求为新兴资本主义提供合法的扩张理由,首先是在国内寻求这种理由,因而确立了“自由经济”理念,即市场经济制度,它是对于本国自然资源的有效率地、自由地开发。

其次在国外寻找这种理由,更加坚定了早已在西方世界深入人心的“自由贸易”理念,它是和国外的商品交换以及对国外自然资源的开发的企图。

如果不能顺利实现,就诉诸坚船利炮打开那些“封闭、停滞国家”的大门,这是在帮助他们实现“文明的进步”;

在政治思想上,确立了人权(其中最重要的是私人财产权、民主、平等、自由等价值观与资本的扩张相配合,并把这些政治思想落实到宪政制度中,即通过约束与制衡权力的使用来保障自由的权利,现在学界把这些理论统称为“自由主义”政治哲学;

所有这些,最后都被整合在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理念中,它被认为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最高成果,作为最进步的社会模式向全世界推广。

所以近代以来的文化殖民的实质,就是欧洲意义上的“启蒙理性”的殖民、“现代化”的殖民。

“现代化”是自由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化殖民与经济殖民开始融合在一起。

这和早期西方文化的扩张有着根本不同,这一时期的文化殖民携带着巨大的经济优势,所以它有着过去所没有的“说服力”。

这终于导致了阵脚大乱的各国纷纷调整自己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策略,并最终不同程度地认同了西方的价值标准,就连那些曾经缔造了辉煌的时代,有着深厚积淀的传统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也不得不在新的条件下,以西方文化为参照改造自己的根深蒂固的传统。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第二次重大对话是在腥风血雨中进行的,这是一次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实质性交锋。

1840年以后的中国人不得不在思考一个曾经的“老大帝国”在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中的位置的时候,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命运,这实际上是一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

思考的结果是形成了三种基本的文化态度:

全盘

西化(西体西用,儒学复兴(中体中用,中西融合(中体西用。

“西化派”的理论前提有三个:

一是他们注意到了,现代化是西方思想与现实制度的一体化,二是我们这个古老帝国的统治基础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体制到政治实践的全面贯彻,三是中国文化与西方现代化在基本原则上有一些根本冲突,中国人追求自助改善灵魂的“内圣”之学(伦理,主张“天人合一”,习惯于守内虚外、以静制动,中国文化是“内向”的;

西方人则追求通过认识宇宙而控制宇宙的科学(真理,西方文化是“外向”的。

因而中国要进入现代化进程,就必须用西方文化体制对中国进行彻底改造,甚至必须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国粹派”(儒学复兴的理论前提是:

中国传统文化曾经缔造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因而存在与西方现代文明相对抗的文化实力。

“中体西用论”者的理论前提是:

中国的本位文化是历史的积淀,轻易不能放弃,而且可以与西方人的坚船利炮并行不悖。

在以后的文化实践中,第三种文化态度成为中国的主要选择,不过我们的文化实践产生了比第三种文化态度所包含的内容远远复杂的结果。

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接受西方的某些文化价值用于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并改造我们的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我们也用我们的传统文化来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

我们站在本土文化立场上,在对西方文化的本能反抗中接受了西方文化,所以一方面我们与我们的传统越来越疏远,另一方面我们与我们的传统还“藕断丝连”。

整个19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巩固成果的时期。

20世纪的上半叶,欧洲人主导的全球化的进程被两次世界大战暂时打断了。

“二战”以后,一个曾经诞生于欧洲悠远的文化传统又远离战场的美国,清理了满目疮痍的欧洲,继承了欧洲主导的全球化的成果。

苏联解体后,美国人在主导全球秩序的过程中不断地推行文化霸权,这是由美国政府推行的、看得见的文化殖民。

20世纪下半叶,在美国率先完成了信息技术革命,把科技文明推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全球化的指挥棒最终在第三个阶段交到了美国人手里。

美国文化伴随着好莱坞的大片和微软的操作系统渗透到全球各个角落。

这是一种比较隐蔽的文化殖民。

在考察当代的文化殖民时,一个重大的文化现象首先要弄清楚。

信息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信息时代。

这个时代的最高价值或者说信仰,既不在

42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4卷

人那里,也不在自然界,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这种关系不是中国人所说的“天人合一”,而是人对自然的纯粹的技术化改造,它体现为“效率”这个理念。

效率就是对信息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平等”在和“效率”斗争了多年之后,终于投降。

人在技术时代已经完全“异化”为他所主导的这个文明进程中的手段,而不再是这个过程的目的。

信息时代使作为手段的技术知识本身被当作一种终极价值来追求,使作为手段的技术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高的信仰,它导致了手段对目的的“殖民”。

在近代,人们还宣称,人是技术的主宰,但是在当代,正好相反,人已经被他一手养大的技术制度所控制。

信息时代把技术本身作为唯一的价值取消了其它一切价值,把一切不符合“效率”要求的文化价值推到了边缘,包括各国的传统文化,也包括西方的传统文化。

也就是说,在当代,只存在一种经济价值,任何文化价值都已经岌岌可危。

信息时代的最高“效率”体现在当今这个“互联网”世界,但是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据说它承认一切文化价值,但实际上就等于取消了一切文化价值。

当代世界进入了一个更加迅速的一体化进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主导者—西方人自己迷了路,他的跟随者也迷了路。

西方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像一驾由脱缰的野马拉着的马车,把坐在驾驶座上的西方人和坐在车里的全世界的人,一起带向了一个变幻莫测的未来。

由此在当代的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个看似矛盾的怪现象:

“文化殖民”实际上已经不存在,文化本身已经慢慢隐退,全球化只是高“效率”的经济技术制度的扩张;

但是由于这种扩张是以美国主导的信息产业为载体的,由此导致了附着在经济价值上的美国文化的扩张。

信息时代的文化信念必须服务于一种“效率”要求,这实际上取消了一切文化的价值标准;

又因为美国代表了这个时代最高的“效率”,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化殖民”甚至可以说仅仅是“美国”这个概念的殖民。

而且信息时代的技术更新几乎以一种幂级数的速度推进,各个国家被纳入片刻不得停歇的技术竞争,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文化层面的深刻反思,所以各个国家只顾全力跟随美国主导的技术进程。

“文化殖民”比以前更加彻底,而且与经济殖民完全融合在一起。

美国文化的扩张,除了在穆斯林世界遭遇了一些反弹之外,在其它一些地方,几乎不需要任何军事和经济的保障就成为当地的某种“意识形态”了。

鉴于西方文化给整个世界带来的令人担忧的后果,“二战”以来,就连西方人自己也开始对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的无限度扩张进行深度反思,各国的传统文化开始重新被“发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经挫折之后,出现了复兴的苗头。

活跃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现代新儒家”认为,应该把西方人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中国人追求伦理的“人文”精神同时贯穿在现代社会进程中,以弥补科技文明的单向度扩张所带来的不良结果,尤其是忽略人的内在价值的缺陷。

80、90年代又有不少中国学者提出,要把西方文化,尤其是近代以来的科技文明的积极成果保留下来,同时对其消极方面加以控制和改造,而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思想资源。

如道家主张“天道与人自然合”,反对人为控制和改造自然,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恰当关系,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纠正由于科技文明的扩张导致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

儒家的“天人和谐”的思想也对人带着一种完全功利的目的宰制外物表示了反对。

儒家更关心人的道德理性的实现,而不是人的工具理性(知识理性的实现,这提示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更要建设一个道德完善的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全球化时代拥有发言权,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

但是,高效率的技术制度的扩张仍然在不断地使传统文化的那些重新被“发现”的价值边缘化,同时,“美国”的隐蔽的文化殖民依然存在。

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体系中的命运,当代中国人并不比近代中国人更轻松。

全球化进程在不同的阶段,存在不同文化的全球扩张。

15、16世纪,是基督教文化;

17、18、19世纪,是西方启蒙思想;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是美国主义。

在文化殖民的进程中,被殖民者的态度是什么呢?

如果说军事殖民伴随着被殖民者的无条件的反抗,经济殖民伴随着被殖民者的有条件的接受,那么,文化殖民伴随着被殖民者的无条件的认同。

不过,在那些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的国家,如在我们这里,是站在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上,在对西方文化的反抗中才最终接受它的价值观的。

这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几经周折,起伏不定。

作为殖民者的西方人对这一进程,也产生了两种基本态度。

第一种可以概括为“西方中心主义”,这又包括两种态度,一是认为各民族的本土文化会在西式自由经济的全球扩张中慢慢褪色,并最终化归

521

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

这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西方中心主义,它实际上强调以经济殖民的方式来推进文化殖民。

所以在这个立场上的西方人主张,通过有附加条件的经济援助和实际上是西方人主导的国际合作来推进全球化、西方化。

二是认为西方文化与各国的本土文化是冲突的,西方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无力改变各国的保守思想,所以未来的国际冲突将是不断进步的西方文明和停滞不前的东方文明之间的冲突。

这就是美国人亨廷顿的所谓的“文明冲突论”。

[3]站在这个立场上的西方人相信,未来西方文化的一统天下最终要通过军事手段来实现。

这就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在文化方面的一个根本原因。

第二种态度可以概括为“文化相对主义”,主张各国的本土文化有其各自的存在合理性,文化本身是无所谓优劣的,“西方中心主义”是一个偏见。

持这个立场的西方人,其动机较为复杂。

有的可能是试图否认存在过文化殖民这一历史事件;

有的是反思文化殖民的后果,为文化殖民对各国本土文化传统可能造成的毁灭性冲击表示担忧,主张全球化时代各国文化的平等对话。

这是一种比较精致的文化理论,但现在看来,其理论还远远大于实践。

在这两个态度之外,还有一种观点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1998年,德裔美国经济学家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的东方》出版了,他认为在1492年之前确实存在过一个世界体系,这个体系的中心在亚洲,主要在中国和印度,而不在欧洲。

1492年之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是站在亚洲人的肩膀上建立的。

所以,“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偏见应该彻底改变。

学者们认为,他的这个论点所依据的历史证据不足,尽管它扭转了我们对世界历史的某种研究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改变了我们的那些成熟的结论。

[4]而且,按照笔者的观点,即使确实存在过这样一个体系,它也没有形成事实上的文化统治,或者说并不存在东方文化的殖民。

作为经济学家的弗兰克把全球化看成是经济全球化或者完全由经济推动的全球化,而不关心全球化的进程中所包含的文化殖民。

所以尽管我们通过他的著作意识到,应该看到“欧洲路灯光影以外的世界”(弗兰克语,但通过他的著作,我们真这样看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团漆黑。

参考文献:

[1]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2]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

三联书店,1987.

[3] 孔诰烽.从“早期现代性”.“多元现代性”到“儒家现代性”[J].读书,2002,(4:

96~102.

[4]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CulturalColonization”intheCourseofGlobalizationand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sFateattheAgeofGlobalization

GUOHong2shui

(CollegeofHumanities,NorthwestSci2TechUniversit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Yangling,Shaanxi712100,China

Abstract:

Therewasnotonlyakindoftheeconomicglobalization,buttheculturalglobalization.Thecourseoftheglobalizationincludedculturalcolonizationwhoseessencehadbeenexpansionofwestculturewithpowerfulcapitalanddevelopedtechnique.InthecoursetherewerethreestageswhichhadconsistedofglobalexpansionofChristianity,thinkingofenlightmentandAmericanculture.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sfateattheageofglobalizationisnotonlydecidedbytherelationsbetweenChinesecultureandwestculturethathaddeterminedglobalization,butrelatedtotheChineseattitudetowardculturalcolonization.Inthecourseoftheculturalcolonization.Inthefirststageofculturalcolonization,Chinesewereconfidentintheircultureaseverbefore;

Butinthesecondstage,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sufferedstrongsetbacks;

Inthethirdstage,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hadthetraceofreviving,butifwehadallowedtheparticularbackgroundoftheagetocontinue,thefate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wouldhavebeencomplicatedandconfusing.

Keywords:

glob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