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 人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6151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 人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 人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 人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 人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 人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 人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 人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 人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 人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

3.影响:

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生长,在明清抑商政策压力下,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三、“海禁”政策

1.含义

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表现

(1)明王朝注重建立和维护一种“朝贡”贸易体制,严加禁阻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行为。

(2)清朝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和“迁海令”。

(3)明清有些时期短暂实行的所谓对外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民间贸易往来仍然禁止。

3.影响

(1)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2)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易混易错] 认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1)“海禁”政策严禁私人出海贸易,但并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2)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是对外商在华活动采取严格限制的措施。

[易混易错]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是“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根源,这一政策造成了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并最终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但在当时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防范外敌作用。

[图解识记] “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相互关系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产生:

明代中后期,苏州丝织业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特点:

发展缓慢;

具有地区性和不平衡性。

3.发展缓慢的原因

(1)根本原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

(2)直接原因:

传统的自然经济的抵制。

(3)主要原因:

明清王朝压抑工商业以及闭关锁国的政策。

主题一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史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命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料二 清雍正帝说:

“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史料解读]

史料一划线部分“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不得仕宦为吏”说明汉朝实行抑商的政策。

史料二划线部分“农为最贵”“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说明雍正帝认为农业与工商业是对立的关系,继续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这给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中国带来重大消极影响。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史料二,简要说明雍正帝的经济主张是什么?

根本目的何在?

这种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严重后果?

提示 

(1)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对其生活方式加以限制,提高其所交税额;

限制其政治地位,不许为官。

(2)重农抑商。

为限制土地兼并,保证有充足的农业劳动力和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稳定社会秩序,以保证长治久安。

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但从长远看,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2.闭关锁国政策

史料 

图一 清代粤海关十三行 图二 清政府颁发的海外渡航证书

由图一“十三行”和图二“清政府颁发的海外渡航证书”可知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

史料中图片反映了清政府的什么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在当时有什么消极影响?

提示 闭关锁国政策或“海禁”政策。

消极影响:

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形势,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要求。

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经济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

②封建统治的需要。

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封建国家也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

③工商业自身缺陷。

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2)评价

①积极:

封建社会的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

a.经济上:

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b.政治上:

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②消极:

封建社会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制,尤其是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主题二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史料一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明]《苏州府志》

史料二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

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

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

居货有税矣,而算及庐舍。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

史料一划线关键信息“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说明出现了雇佣生产关系,这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史料二划线信息“发后期”“多扣克”“行货有税”“居货有税”说明政府对手工工场进行多方面的限制,苛捐杂税,这些都影响了手工工场的扩大再生产。

(1)史料反映了明朝苏州纺织业出现了哪些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2)据史料归纳概括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提示 

(1)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现象。

“常主”和“工匠”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明政府对手工工场进行多方面的限制和盘剥,使机户丧失生产经营的主动权;

向人民征收苛捐杂税,严重影响了手工工场的扩大再生产。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市场因素:

农民贫困、购买力低;

由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2)资金因素:

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政策因素:

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政治因素:

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滞着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全面认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1.实行的原因

(1)农业可以提供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2)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

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3)从根本上讲,它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

2.评价

(1)实质: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2)积极作用:

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3)消极影响:

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1.汉文帝说: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宋代李觏说:

“民之大命,谷米也。

”这两句话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的(  )

A.闭关锁国政策B.君主专制

C.重农思想D.重商主义

【考点】重农抑商

【题点】重农抑商考点综合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民之大命,谷米也”可知其强调的是重视农业,是重农思想的反映,故C项正确。

2.《汉书·

食货志》载:

“(汉武帝时)敢私铸铁器鬻盐者,

左趾(在左脚趾上挂铁钳),没入其器物。

”这一规定反映当时(  )

A.限售生活用品B.出现垄断组织

C.推行抑商政策D.开创工官制度

【题点】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

解析 材料体现了汉武帝时实行的盐铁官营政策,但是并不是限售生活用品,排除A项;

盐铁官营政策不等于完成了政府对工商业的垄断,排除B项;

西周时期开创了古代中国的工官制度,排除D项。

3.(2017·

海南学业水平测试)话说明朝有个叫陆二的商人,他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但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

这个故事的主题表明当时实行(  )

A.重商政策B.抑商政策

C.海禁政策D.锁国政策

【题点】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商人陆二的遭遇表明当时对商业实行重税的政策,抑制其发展,故选B。

4.(2017·

济宁期末)下图是根据清朝前期广东海关税收收入情况所绘制的示意图。

该图表明清朝前期(  )

A.清政府仍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中国同外国的交往在日趋加强

D.中国对外贸易仍有一定程度发展

答案 D

解析 海关税收连年增加,说明对外贸易有发展,故选D项。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A项错误;

材料只有收入,未见输出,无法得出出超结论,B项错误;

清朝前期“闭关锁国”,不可能加强与外国的交往,C项错误。

5.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群与明清徽商关系密切。

中国社科院吕政认为徽商衰落原因是“官商勾结”“买田置地”“买官”。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这些最能说明(  )

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B.封建社会政治腐败

C.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实效

D.商人从政是当时首选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题点】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答案 A

解析 “买田置地”“买官”不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社会进步”。

[基础达标]

1.商鞅在秦国变法时规定:

禁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

此规定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

A.海禁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D.土地国有

【题点】重农抑商的表现

解析 材料“禁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体现重视农业,限制商业发展,即为重农抑商政策。

C项正确。

食货志》记载:

“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入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题点】中国古代的抑商政策

解析 材料反映汉朝时期的商人有专门的户籍,并且还不能拥有田地,否则就会被没收,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商人占有田地,以免影响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故答案选D项。

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2018·

汉中高一期中)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籍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徽商挂着官职继续从事商业活动(朝奉本是一种古老的官职,其实并没有实权)。

“徽州朝奉”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

A.徽商弃商从政B.徽商追求虚荣

C.政府厉行抑商D.政府放弃抑商

解析 根据材料“徽商挂着官职继续从事商业活动”可知C项正确。

4.有学者论:

“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题点】古代经济制度综合

解析 ②③的出现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

①④则体现了政治权力对经济的干预。

5.《唐会要》记载“天下诸郡……有田宅产业……先己亲邻买卖”。

这实质上反映了唐代(  )

A.注重邻里之间和谐人际关系

B.对商业发展实行严格的限制

C.田宅产业只能卖给亲戚邻居

D.坊市限制的规定已有所松动

【考点】工商业的管理

【题点】对商业的限制

解析 材料讲对于田宅产业等先在亲邻中买卖,说明买卖范围非常小,人们不敢扩大买卖范围,其原因主要是官府的控制,故B项正确。

6.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题点】抑商政策的影响

解析 材料反映出盐商家庭比较注重科举取士,说明这些盐商家庭希望通过科举跻身官宦之家,改变社会地位,故A正确。

7.明朝政府下令:

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

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

【考点】“海禁”政策

【题点】“海禁”政策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可知C项正确;

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B、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8.(2018·

柳州高一检测)“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

”这表明清政府(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题点】“海禁”的含义

解析 从题干材料“外人也是不自由的”“不能随便出游”可知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故选D。

9.(2018·

厦门高一检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航证明书(见下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加强外航海船管理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题点】“海禁”的表现

10.清政府规定: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该规定从实质上反映出(  )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

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解析 材料中的规定表明,其目的在于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这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能力提升]

11.“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

【题点】重农抑商的原因

解析 材料中的观点强调帝王们制定政策是出于现实考虑,故本题应选C项。

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所起作用不同,尤其是到了封建社会晚期,重农抑商政策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绊脚石,故A、B两项说法有误;

重农抑商政策并非自古就有,故排除D项。

12.史载,汉高祖四年曾颁布规定:

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纳税一算,称“算赋”,计120钱,商人及奴婢加倍;

同时禁止有市籍的工商业者买地。

这说明汉初(  )

A.注重抑制土地兼并

B.政府的财政收入匮乏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

【题点】西汉时期的抑商政策

解析 材料说明汉高祖时期对商人征税加倍,禁止工商业者买地,说明汉初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故D项正确。

13.(2018·

太原十校联考)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

唐初不收一切商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

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汉代节制资本,有均富思想

B.唐朝商人政治地位有所改善

C.汉代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抑商政策在汉唐有不同表现

解析 题干中“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

唐初不收一切商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说明汉代固守抑商政策,唐代则有所松动,故D项正确。

14.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说:

“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他所说的“大错”最有可能是指“海禁”政策的实施(  )

A.未能起到阻挡外来侵略的目的

B.加快了封建制度衰落的步伐

C.是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的根源

D.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题点】“海禁”政策的影响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题干中的“黄遵宪”,他是晚清爱国诗人。

晚清时期,中国备受凌辱,黄遵宪认为实行“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清朝被动挨打的原因。

15.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江南地区B.明代苏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D.唐代关中地区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题点】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的表现

解析 佃农比例较高,表明租佃制盛行;

工场主的比例较高,表明手工工场大量出现,这一现象出现在明清时期。

综合上述信息判断选B项。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

“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

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答案 

(1)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2)黄宗羲:

农工商皆本。

雍正帝:

重农抑商。

(3)在坚持农业为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

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