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5937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国有所有权的客体在立法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国家专有的财产和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

  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国家所有权的客体主要包括:

①国有专有的财产,即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主要包括矿藏、水流、海域和城市的土地、无线电频谱资源、国防资产等;

[8]②国家所有的森林、山岭、森林、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除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以外;

[9]③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野生动植物资源、文物等,法律规定国家所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10]④道路、电力、通讯、天然气等公共基础设施,依照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11]⑤国家机关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处分的权利;

[12]⑥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收益、处分的权利。

[13]

  3.在权利行使方面,具有权能分离性

  国家所有权的内容,是指国家对国有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

由于国家主体的单一性和国有财产的广泛性,国家不可能对全部国有财产直接行使上述权能,在一般情况下,国家作为所有人,并不以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方式直接支配国有财产,而是通过权能分离的方式,将国有财产交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集体经济组织或公民个人使用或经营享有相应的权能,进行直接支配或通过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或部门以国有资产进行投资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直至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变化就是改变以往体制中国有所有权实现方式单一、国家通过各级政府直接支配、权能高度集中的模式,实现政企分离、所有权与其权能分离,实现所有权行使方式的多元化、从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达到财产增值的目的。

[14]

  (三)国家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国有财产属于全民所有,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加大对国有财产的保护力度,切实防止国有财产流失,是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内容。

因此,作为一种所有权形式,国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我国《物权法》规定,国家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

[15]同时还规定,履行国有财产管理、监督职责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加强对国有财产的管理、监督,促进国有财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财产损失;

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国有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违反国有财产管理规定,在企业改制、合并分立、关联交易等过程中,低价转让、合谋私分、擅自担保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国有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16]

  需要指出,在物权法草案的修改过程中,有人认为,物权法既然要体现平等保护的原则,就不宜过分强调对国有财产的保护。

立法者研究认为,物权法应当坚持平等保护的原则,同时,从我国实际出发,目前经济领域中受侵害最严重的恰恰是国有财产,物权法就加强对国有财产的保护、切实防止国有财产流失作出针对性的规定,是必要的。

[17]但是,我们认为,国家所有权的法律保护并不只是物权法的任务,不能过分强调物权法保护国有财产的功能,也不能把防止国有财产流失的希望过多地寄托于物权法。

其实,国家所有权的法律保护必须要依赖一个包括民商事法律在内的健全的法律体系,物权法的任务主要是确认所有权归属,它不可能为国有财产提供天衣无缝、一劳永逸的保护!

  二、集体所有权

  

(一)集体所有权的概念

  《民法通则》规定,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包括:

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

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

集体所有的建筑物、水库、农田水利设施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

集体所有的其他财产。

[18]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

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

[19]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20]《物权法》也集中规定了集体所有权的相关规则,包括集体所有权的客体、类别、内容及法律保护等问题。

在民法学理论上,所谓集体所有权,又称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权,是指劳动群众集体组织依法对其财产依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本质上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在民事法律上的体现。

  在集体所有权的性质上,我国学者对此认识各不相同。

归纳起来有几种主要观点:

一是法人所有权说,该说认为集体组织的单个成员的个人财产和作为独立法人的集体组织的财产是分开的,成员不享有所有权,成员之间也不享有共有权,集体组织的某个或某部分成员都不能成为集体所有权的主体。

[21]二是共有权说,该说认为集体所有权并非集体组织作为法人享有的所有权,而是集体组织全体成员共同对集体财产直接享有所有权,其主体是集体组织的全体成员而不是集体组织法人。

[22]三是合作社所有权说,该说主张集体所有权是合作社派生出来的。

[23]四是抽象的集体所有权说,该说认为集体所有权既不是法人所有权,也不是成员共有权,而是高度民主抽象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形态”。

[24]五是共有和法人所有权说,该说认为集体所有权应作具体分析。

[25]六是总有和股份合作说,该说认为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具有法制史上“总有”的特征,而城乡集体企业则具有股份合作的性质,非物权法加以调整。

[26]七是股份与投资说,该说主张改造所有权,将集体与成员之间的关系股份化。

[27]我们赞同共有和法人所有权说,认为城镇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的成员集体所有(共有),我国《物权法》似倾向于此种学说,

[28]但相关规定必须加以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二)集体所有权的特征

  集体所有权和国家所有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所有权形式,但集体所有权和国家所有权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在权利主体方面,具有多元性

  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即所有人是“劳动群众集体组织”。

劳动群众集体组织是一个高度概括化和抽象化的概念,应该是具有法人地位资格的主体,

[29]并且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元性,如村农民集体及其代表村民委员会、农业生产合作社、乡村集体企业、城镇集体企业、集体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股份合作企业等。

有学者认为,对于劳动群众集体组织所有的财产,集体组织的单个成员的个人财产和集体组织的财产是分开的,成员不享有所有权,成员之间也不享有共有权,因此集体所有权不同于财产共有权。

[30]

  2.在权利客体方面,具有限定性

  集体所有权的客体,没有国家所有权那样广泛,除依法属于国家专有的财产以外,其他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可以成为集体所有权的客体,然而,集体组织的财产多与其成立的宗旨及其所从事的活动有关,同时,集体组织还不得拥有法律规定的国家专有财产、专有资源以及涉及国际民生的重要财产。

因此,集体所有权在权利客体上具有限定性。

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集体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包括:

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集体所有的建筑物、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

集体所有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设施;

集体所有的其他不动产和动产。

[31]

  3.在权利性质上,具有特殊性

  集体所有权之所以与国家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在一个阶位上进行分类规范,我们认为,是因为它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所有权,质言之,它既是集体组织法人所有权,也是集体成员对财产所拥有的共有权。

前者主要是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所有权,应当是法人所有权,而后者主要是指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采取共有的形式。

[32]

  4.在权利行使上,具有民主性

  在权利行使方面,集体所有权非常强调权利行使过程中的民主性。

我国《物权法》规定,在农民集体所有权行使中,下列事项应当按照法定程序经本集体成员决定:

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将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

个别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承包地的调整;

土地补偿费等费用的使用、分配办法;

集体出资的企业的所有权变动等事项;

法律规定的其他事项。

[33]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行使所有权的规则是:

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34]不仅如此,行使集体所有权还必须遵循公开原则,对此,我国《物权法》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村规民约向本集体成员公布集体财产的状况。

[35]应当说,这体现出了集体所有权在行使上的集体性或者民主性,我们认为,这是集体民主与农村民主这一政治要求在作为私法的物权法上的法律表达。

  (三)集体所有权的表现形式

  集体所有权的形式存在很多,有学者从集体所有权的客体角度进行分类,

[36]但基于集体所有权的本质,从我国目前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鉴于我国《物权法》的现行规定,为了阐述方便,本书仍然遵照传统分类,即将其分为农村集体组织所有权和城镇集体组织所有权。

  1.农村集体组织所有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般指对原来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基本核算单位公社、大队、生产队等进行改革后建立起来的乡村、村民小组等农村地区性经济组织。

农村地区性经济组织尽管在统一与分散的综合程度、组织规模、名称等方面各不相同,但仍然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组织,这种组织可以以村范围设置,也可以以村民小组为范围设置,此外,还可以设立乡联合经济组织。

我国《物权法》只是概括地规定了集体所有权的客体而没有明确规定农村集体所有权的客体,

[37]但在理论和实务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主要有农村集体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集体企业财产、集体设施等。

  2.城镇集体组织所有权

  城镇集体组织所有权,又称为城镇集体企业、事业单位所有权,指在城镇范围内的劳动群众集体对其集体企业事业单位范围内的财产拥有的所有权。

其基本形式是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具体形态有:

①由合作社发展而来的集体企业,企业财产主要由经营积累构成、原有社员已大都不在;

②恢复为合作经济的集体企业,如城市各种合作社以及原农村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城镇化后继续存在的经济实体;

③城镇街道组织或某些个人自愿联合组成的按劳分配为主的企业组织;

④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在于某种特定目的所开办的集体企业等;

⑤集体性质的股份合作企业等。

[38]

  (四)集体所有权的保护

  集体所有权和国家所有权一样,都属于公有财产所有权。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39]集体所有的财产是劳动群众集体多年来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是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集体经济发展迅速,集体资产存量迅速增长,但由于集体资产的管理还相当薄弱等原因,以致造成集体资产的严重流失,直接损害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了社会和谐发展。

[40]

  因此,保护集体财产是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现实需要,无论是《宪法》,还是《民法通则》和《物权法》,都给予集体所有权以明确保护性规定。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1]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42]这是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对集体所有权的保护规定,同时,作为私法的《民法通则》明确规定,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43]新颁布的《物权法》也规定,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

[44]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作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集体成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45]

  三、私人所有权

  

(一)私人所有权概述

  1.私人所有权的概念

  所谓私有,是指公民个人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所有。

所谓私人所有权,是指自然人及具有法人地位资格的非共有制经济主体对其所有物享有的全面支配的权利。

[46]私人所有权不同于私人财产权,后者范围十分广泛,除了私人所有权之外,还包括私人债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等其他财产权利。

可见,私人所有权是私人财产权的一部分;

私人所有权也不同于公民个人所有权,后者仅仅是制具有公民资格的自然所有权,而私人所有权则不仅包括私自然人的财产所有权,而且还包括私法人和私非法人团体享有的财产所有权。

可见,公民个人所有权是私人所有权的一部分。

  2.私人所有权的意义

  由于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实行高度民主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私人所有权总是以批判的眼光看待,甚至时常出现私人所有权让位于国家和集体所有权甚至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尴尬境遇,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私人所有权越来越受到关注。

  我们认为,我国确认和保护私人所有权是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从社会大背景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私人财产和国家、集体财产的平等保护,才能真正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安居乐业;

从个人之人格解放和全面发展角度来看,“所有权是个人独立自主的前提”,

[47]民法学界“无财产者无人格”的讨论也在相当范围内达成了共识,

[48]而法律必须顺应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时确立对私人所有权的法律保护,以实现保障私人财产安全保障的人性关怀;

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践来看,我国宪法也确立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9]“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50]这又进一步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长足发展,民事立法显然应该顺应这一势不可当的时代潮流,从法律上来确认和保护私人财产所有权。

鉴于此,我国《物权法》也明确规定了私人所有权,包括私人所有权的客体与保护等问题。

  3.私人所有权的特征

  私人所有权相比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具有下列特征:

[51]第一,私人所有权的主体是私人。

私人合法所有的财产不仅在生前受法律保护,死后亦受法律保护。

“户”一般不是私人所有权的主体,因为“户”的财产是一种共有财产。

第二,私人所有权的客体,包括私人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般有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和图书资料、林木、牲畜以及法律允许私人拥有的生产资料等。

第三,私人所有权是社会主义共有制基础上产生的,财产来源主要是私人的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

  

(二)私人所有权基本原理与法律规则

  1.私人所有权的主体

  私人所有权的主体即为“私人”,但“私人”的范围究竟包括哪些,物权法草案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在学界也有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公民个人是私人所有权的主体,“私人所有也就是个人所有”,

[52]另一种观点就是主张私人所有权是“包括自然人以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对其不动产或动产享有全面支配的权利”,

[53]还有人主张私人所有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和非法人团体。

[54]

  我们认为,从私人所有权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私人”不仅包括私自然人,还包括私法人和非法人团体。

因为法律上的“人”已经突破了个人的古老观念,在法人成为民事主体之后,私法人当然也名正言顺地成为私人所有权的主体,唯独私非法人团体似有争论,但随着非法人团体的日益增多以及它们民商事活动的日趋活跃,不承认其第三民事主体的地位似多有不便,赋予非法人团体作为权利主体之地位,也自无疑问。

因此,私的非法人团体也应成为私人所有权的主体。

  2.私人所有权的客体

  私人所有权的客体,按照我国《物权法》的规定,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

[55]这是根据物的使用途径进行的立法分类,但《民法通则》在列举公民财产所有权客体时主要体现为生活资料,理论界也多有人认为“我国公民个人所有权的客体主要是生活资料”,

[56]但随着私人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和民商事交易的热情之渐趋高涨、机会之日益增多、内容之逐步丰富,生产资料的拥有之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

所以,民事立法应该及时回应这一趋势,进一步确立和保护私人所有权的生产资料之客体,2007年《物权法》也作出了上述规定。

此外,该法还规定,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

[57]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私人的继承权及其他合法权益。

[58]可见,凡是私人产品都应作出明确规定,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甚至概括地认为“由私人所有的应该是具有对抗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

[59]受该主张之影响,国内有学者认为“将物区分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以此确顶私人所有权的客体,已经明显不适应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因此主张应采取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划分方法,除了少数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和非对抗性的公共产品外,其他物都应该可以成为私人所有权的客体。

[60]

  归纳起来,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物权法》的规定,私人所有权的客体主要包括下列财产:

①合法收入。

私人的合法收入是指私人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取得的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

如劳动收入,接受继承、赠与、遗赠的收入以及由私人财产产生的孳息等。

私人的合法收入既可用于生活目的,也可以用于生产目的,是私人从事商品交换取得其他财产的物质前提,是私人参加民商事交易的一般财产能力保障。

②房屋。

房屋是所有权的重要客体,私人可以通过自建、购买、继承、赠与等方式取得房屋所有权。

房屋为不动产,私人取得房屋所有权,必须依法登记才能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

法律也保护私人依法行使房屋所有权,可以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比如出租、出借、出让、出资等。

③储蓄和投资收益。

储蓄是私人存入银行的货币。

储蓄为储户所有,我国对储蓄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查询、冻结、没收私人的储蓄。

另外,私人的投资收益也属于私人所有权的客体。

④生活资料。

生活用品是满足私人或者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消费品,包括衣物、家具、食品、文化娱乐用品、图书资料及装饰品等。

⑤生产资料。

主要包括农村承包经营户投入承包经营的自有资产,如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个体工商户从事商品经营的生产资料,如自有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交通运输工具等。

  3.私人所有权的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整个国民经济告诉发展,私人的财富也相应日益增长,同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也迅速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法律保护。

对此,《物权法》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61]在所有权权的“一般规定”中还规定,征收个人的房屋和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62]这是对私人所有权保护的规定。

但我们认为,一套完整的有力的私人所有权的保护不仅需要物权法,也需要作为民事基本法的民法典,更需要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

可喜的是,我国现行《宪法》在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将宪法第13条第1款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可以说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

[63]

  (本部分约13000字)

  〔本文是笔者参编的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物权法原理》之第二编“所有权”之第二章(全书第六章)“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之第一节“国家所有权”、第二节“集体所有权”和第三节“私人所有权”。

原著可参阅石春玲主编:

《物权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特此说明。

——————

作者联系方式:

QQ号码:

68190161

电子信箱:

tsageng@

法律博客:

http:

//

手机号码:

保密【作者简介】

李绍章,笔名土生阿耿,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民商法教研室教师。

【注释】

[1]温世扬、廖焕国:

《物权法通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页。

[2]按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已故教授佟柔先生的观点,认为国家所有权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法律上的反映,这是从所有制角度阐释的,参见佟柔:

《民法原理》(修订本),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158页;

华东政法大学高富平教授在其《物权法原论》中则开辟了一个新视角,认为国家所有权定义界定应区分全民所有和国家所有,国家所有权仅指对全民所有动产或经营性资产享有的所有权,全民所有的不动产应继续确立为全民所有,参见高富平:

《物权法原论》(上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306页;

也有学者认为从法律上讲国家所有权不是或者至少不是完全为一种民事权利,其性质更接近于行政权力,参见陈旭琴:

《论国家所有权的法律性质》,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2期。

[3]参见我国《民法通则》第73条。

[4]参见我国《物权法》第45条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