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菲溪岸支护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5666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澜菲溪岸支护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澜菲溪岸支护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澜菲溪岸支护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澜菲溪岸支护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澜菲溪岸支护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澜菲溪岸支护方案Word下载.docx

《澜菲溪岸支护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澜菲溪岸支护方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澜菲溪岸支护方案Word下载.docx

局部粘性偏大,分布有粉质粘土透镜体或薄夹层。

该层中下部分分布约0.3米厚的淤泥质粉质粘土。

层底埋深5.2-7.2米,层底高程61.44-59.36米,层厚0.7-2.5米,平均层厚1.39米。

第④层:

粉土(Q4al+pl)灰黄、黄褐色,湿,稍密-中密,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切面无光泽。

含少量锈黄斑点,贝壳碎片及钙质结核。

层底埋深7.9-9.5米,层底高程58.85-57.19米,层厚1.3-3.6米,平均层厚2.31米。

第⑤层:

粉土(Q3al+pl)灰黄、褐黄色,湿,密实-中密,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切面无光泽。

含少量锈黄斑点,铁锰质结核,钙质结核含量约10-15%,粒径0.5-3cm。

层底埋深9.6-11.9米,层底高程57.11-54.86米,层厚1.2-3.4米,平均层厚2.22米。

第⑥层:

含少量锈黄斑点,铁锰质结核,钙质结核含量约10-20%,局部富集,粒径0.5-3cm。

层底埋深12.0-14.0米,层底高程54.72-52.69米,层厚0.9-3.5米,平均层厚2.11米。

第⑦层:

粉土(Q3al+pl):

灰黄、黄褐色,湿,密实-中密,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切面无光泽。

层底埋深10.0-16.2米,层底高程53.53-50.53米,层厚1.0-3.7米,平均层厚2.41米。

第⑧层:

粉质粘土(Q3al)灰黄、棕黄色,呈可塑-硬塑状,摇震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光泽较明显。

含少量云母片、锈黄斑、铁质条纹,钙质结核含量约15-30%,局部富集,粒径0.5-5cm。

层底埋深15.5-19.2米,层底高程51.22-47.55米,层厚0.7-4.8米,平均层厚2.74米。

第⑨层:

粉质粘土(Q3al)棕褐、棕黄色,呈可塑-硬塑状,中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光泽较明显。

含少量云母片、锈黄斑、铁质条纹,钙质结核含量约15-30%,钙质结核局部富集,粒径0.5-5cm。

本次勘察在钻探范围内(20.0米)未揭穿该层,揭露层底埋深19.2-22.3米,层底高程47.52-44.25米,揭露层厚2.5-4.2米,平均层厚3.4米。

第⑩层:

粘土(Q3al)棕褐、棕黄色,呈可塑-硬塑状,中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高,切面光泽较明显。

含少量锈黄斑、铁质条纹,钙质结核含量约15-40%,局部富集成层,岩芯胶结呈柱状,粒径0.5-6cm。

本次勘察在钻探范围内(20.0米、25.0米)未揭穿该层,揭露层底埋深25.7-28.0米,层底高程41.01-38.59米,揭露层厚4.1-7.9米,平均层厚5.35米。

第⑾层:

粘土(Q3al)棕褐、棕黄色,呈可塑-硬塑状,中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切面光泽较明显,韧性高,干强度高。

含少量锈黄斑、铁质条纹,钙质结核含量约30-50%,粒径0.5-6cm。

局部富集,胶结成层,层厚约0.2米。

本次勘察在钻探范围内(20.0米、25.0米)未揭穿该层,揭露层底埋深29.8-31.0米,层底高程36.93-35.59米,层厚2.4-4.9米,平均层厚3.72米。

第⑿层:

粘土(Q3al)棕褐色,呈硬塑状,中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切面光泽较明显,韧性高,干强度高。

本次勘察在钻探范围内(20.0米、25.0米、35.0米)未揭穿该层,揭露层底埋深35.9-36.8米,层底高程30.77-29.81米,揭露层厚5.3-6.9米,平均层厚5.94米。

第⒀层:

粘土(Q2al)棕褐色,呈硬塑状,中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切面光泽较明显,韧性高,干强度高。

含少量锈黄斑、铁质条纹,钙质结核含量约20-40%,粒径0.5-6cm,局部富集,胶结成层,层厚约0.4米。

本次勘察在钻探范围内(20.0米、25.0米、35.0米、45.0米)未揭穿该层,揭露层底埋深44.0-45.0米,层底高程22.58-21.68米,揭露层厚7.3-9.1米,平均层厚8.08米。

第⒁层:

粘土(Q2al)棕红色,呈硬塑状,中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切面光泽较明显,韧性高,干强度高。

该层钙质结核和灰绿色团块约30-40%,局部胶结程度较好,岩芯呈柱状。

本次勘察在钻探范围内未揭穿该层,揭露层底埋深大于65.0米,层底高程低于22.54米,揭露层厚大于20.8米。

1.3场地地下水情况

依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地下水埋深2.6-3m左右,由于基坑要开挖至-5m处,需要基坑周边降水至-6m处以下,才能满足基坑施工的需要,所以基坑支护时按地下水位-6m考虑。

1.4不良地质作用和地下埋藏物

在场地内范围3#楼中北部分布有坟墓、在场地西部分布一条深约1.0米,宽约2米的人工挖沟,南部较深,北部较浅,未发现人防工程等不利的埋藏物及暗塘、暗浜、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第二章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2.1设计依据

(1)《澜菲溪岸住宅小区详细规划总平面图》

(2)《澜菲溪岸住宅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7)《理正建筑深基坑支护软件》6.0

2.2基坑侧壁安全等级确定

拟建工程位于许昌市南部,周围无建筑物存在,考虑其基础埋置深度深,但开挖坡度大,基坑开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是有限的,因此将基坑支护设计安全等级按二级考虑。

2.3支护方案选型

本工程可以采用土钉墙、桩锚、地下连续墙、复合土钉墙等方法支护,考虑到本基坑深度为5米,放坡坡度大,桩锚、地下连续墙施工难度大,工期长,造价高。

为保证基坑安全的前提下,同时降低工程造价,本基坑支护采用素喷细石砼内配4#钢板网进行支护。

采用本支护的形式在永丰新城国际小区、城标尚郡小区、空港新城小区等基坑支护工地已取得了成功。

2.4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根据会所工程在小区内的位置及周围现场条件考虑,本基坑支护的放坡系数采用1:

0.7,详细参数见基坑支护平、剖面图。

第三章施工方法

3.1基坑支护施工

基坑支护要与基坑开挖紧密配合,各道工序实行平行作业,依次有序地进行:

人工平坡-挂钢板网-喷射细石混凝土。

3.2施工方法

1)人工平坡:

拟用铁锨等工具进行基坑坡的平整,根据基坑开挖的深度,人工搭设脚手架分层分段进行施工。

2)挂网:

钢板网采用4#钢板网满铺。

根据作业平面分层、分段铺设钢板网,钢板网之间的连接可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并随壁面随坡就势铺设。

3)喷射混凝土:

在上述工序完成之后,即可喷射细石混凝土,喷射厚度平均40mm,配合比现场取样试验配制,水泥采用PC32.5水泥,强度达到C20,要求表面基本平整。

喷射细石混凝土面层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喷射细石混凝土前,面层内的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

2喷射混凝土的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控制在0.8-1.5m范围内,喷射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

喷射细石混凝土终凝后2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喷水养护。

3.3施工质量及验收标准

(1)认真讨论支护技术方案,做好向施工技术人员交底工作,明确施工工艺,技术要领和质量标准。

(2)对人工平坡、挂网、喷设混凝土的工序实行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确保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对每一道工序严把质量关,符合以下质量标准:

①挂钢板网:

网格允许误差±

10mm,经、纬钢板网搭接点用扎丝扎牢,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

②喷射混凝土:

严格按设计要求比例配料搅拌均匀,喷射混凝土时喷浆手要垂直层面,注意观察料的水量(不得有干料现象)和回弹情况,及时调整喷浆水量和距离,抽取混凝土试块。

严格掌握喷层厚度,表面平整度要求±

20mm。

喷射混凝土前,由专人负责检查平坡、挂网等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达喷射混凝土指令后方可开始施工。

第四章土方开挖

4.1施工安排

本工程基坑大致呈“口”字型,基坑开挖深度大约5m,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开挖时分层分段进行,按照先周边再中央的出土方法,先开挖基坑边沿土体,尽早为土钉的施工提供作业面,然后再在中央开挖土方。

4.2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先支护再分段、分层均匀开挖—修坡和清底—收尾。

4.3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开挖前,要认真审阅施工图纸,按技术人员审核的开挖方案,依据定位点用经纬仪及钢尺放出基坑开挖边线,并在基坑四周设标高控制点,以便在机械开挖时随时测量开挖深度。

2)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

根据作业面及开挖深度,以便施工、节省资源为原则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及挖掘机行走路线。

开挖时先由反铲挖掘机在基坑侧壁附近开挖土方为土钉的施工尽早提供工作面,然后再开挖基坑中央土方。

开挖前详细查看施工图纸,按照设计图纸上的放坡要求进行开挖,先按小于设计要求的坡度机械开挖,然后由人工修坡。

3)分段、分层均匀开挖

本工程采用反铲挖掘机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车配置在挖掘机的一侧装土。

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根据施工方案要求,采取分层分段开挖方法,分层按照基坑设计计算书的工况进行,逐层开挖至基坑底,严禁超挖。

基坑开挖与支护配合进行。

挖掘机开挖至基坑底标高以上200mm时,由人工清底开挖,挖出的土用手推车运至坡道处由挖掘机带走。

4)边坡采用人工修坡,用挖掘机带走。

5)坡道土方收尾

坡道处土方收尾采用反铲挖掘机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采取挖掘机后方弃土装车,装车运走,提前将坡道处支护结构施工完成。

4.4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1)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开挖方案进行,并严格遵循“先支护后开挖,分层分段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2)开挖期间,随时注意观测支护结构的变化动态,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挖土并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汇报,经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3)支护结构顶面禁止堆放材料和重物,基坑四周禁止堆载,禁止重型车辆通过。

4)做好机械、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安全。

5)夜间施工要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

6)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降雨天气,影响车辆的运输,所以土方开挖前要联系好砖渣或其它辅助材料,以备垫路应急。

7)提前做好外部协调工作,办理施工手续及运输车辆通行手续,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工作顺利进行。

4.5土方外运处理措施

1)土方开挖期间,运土车辆设置专人协调组织,指挥车辆按指定路线行走。

2)根据政府、环卫及交通运输部门的要求,对土方外运车辆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线,并在运土车辆出场前加盖帆布,以减少运输时的撒漏使道路污染。

3)按指定地点堆土,严禁乱堆乱放。

第五章基坑监测及巡视方案

5.1.1监测目的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坑基工程的安全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是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

基坑监测的目的如下:

1)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道路、管线的安全。

2)为基坑开挖、支护、降水按信息法施工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

5.1.2监测项目

1)支护结构的沉降监测

2)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

3)对周围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4)对周围道路、管线的监测

5)地下水位监测

5.1.3基坑监测方案

(1)沉降观测

1)观测方法及要求

采用闭合法,要求二等水准精度。

1在远离基坑边线10m外选定基准点(01点),在坑基周边及道路、管线沟边设置观测点,并记录观测点到基准点之间距离的原始数据;

2每次观测结果与原始数据的差值即为总的位移量;

3根据时间与变形增量绘制位移曲线7天为一周期,每周期绘制一次S—t曲线图(根据经验,土体变形稳定时间一般在5—7天);

4监测结果评析。

(2)位移观测

1)位移观测点设置

参见位移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2)观测仪器选用

DTJ-2E电子经纬仪、5m钢卷尺

3)观测方法

方向线交汇法,二级导线精度。

1每次观测结果与原始数据的差值即为总的位移量;

2根据时间与变形增量绘制位移曲线,以7天为一周期,每周期绘制一次S-t曲线图;

3监测结果评析。

5.1.4监测时间与频率

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

监测工作一般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

对有特殊要求的周边环境的监测应依据需要延续至变形趋于稳定后才能结束。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考虑基坑工程等级、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围环境、自然条件变的变化。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对于本基坑工程而言,基坑边坡等级为一级,为保证基坑安全,按安全等级为一级进行监测,开挖后仪器监测频率可按下表进行:

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

基坑类别

施工进程

监测频率

一级

开挖深度

(m)

<

5

1次/2d

5-10

1次/1d

>

10

2次/1d

底板浇筑后

时间

(d)

7

7-14

14-28

28

1次/3d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

①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②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③存在勘察中未发现不良地质条件

④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⑤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⑥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⑦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

⑧邻近建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

⑨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或流砂等现象;

⑩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异常情况。

此外,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进行实时跟踪监测。

5.1.5监控报警

基坑周边沉降、位移主要的变形来自于基坑开挖、支护施工中要严密监测,本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以下列参数为报警值:

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

基坑监测等级

监测对象

变化速率(mm/d)

累计值(mm/d)

地面最大沉降

2

30

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的限值如下表:

基坑工程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

项目

监测对象

累计值

变化速率

/mm·

d-1

备注

绝对值/mm

倾斜

1

管线位移

刚性

管道

压力

20

-

非压力

3

柔性管线

邻近建筑物

最大沉降

差异沉降

2/1000

0.1H/1000

注:

1,H-为建筑物承重结构高度。

2,第2项累计值取最大沉降和差异沉降两者的小值。

监测中若发现监测值超过或达到上述报警值时,则立即停止施工,上报相关部门,并积极配合查找原因。

待确定其影响,并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有相关部门书面文件通知复工后,才能重新开始施工。

5.2基坑巡视

为确保基坑的安全,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间,每天均应有专人巡视检查。

5.2.1基坑巡视内容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支护结构:

①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②有无裂缝出现;

③墙后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

④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⑤坑顶、坑底是否有积水,支护面上是否有地下水渗漏现象。

2)施工工况

①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②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有无超长。

③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④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

3)基坑周边环境

①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

②周边建筑物有无裂缝出现;

③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4)监测设施

①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

②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③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5.2.2巡视的方法

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以锤、钎、尺子、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设备进行。

巡视检查应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第六章基坑工程施工建议

6.1施工顺序

(1)场地清理;

(2)基坑放线;

(3)坑外管井成井降水;

(4)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分段开挖、支护到基坑底。

6.2截止水源

防排水对基坑安全非常重要,一旦有水浸入基坑周围,将改变土的力学性质及土体受力性质,因而要求基坑开挖前应截断流向基坑的水源。

6.3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必须采用分层分段进行,开挖过程中做好安全检测、基坑支护的协调配合工作,配合支护施工。

开挖出的工作面在支护未完成的情况下不得进行下层施工。

6.4支护施工

基坑支护施工时,应注意观察坑壁土情况,及时反馈信息。

第七章基坑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

基坑支护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给基坑边坡支护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危害。

现将基坑开挖支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几种问题及补救措施分述如下:

7.1土方超挖

土方开挖必须遵守“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和降水是密切配合的,如果不按设计情况进行超挖会造成边坡位移过大或者造成边坡塌方的严重后果。

应急措施:

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协调土方与降水班组的进度,土方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超挖而造成边坡位移过大或塌方,要及时回填土方,或用砂袋反压坡脚,待土体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开挖。

7.2地面荷载

地面超载会造成基坑变形过大,影响基坑安全。

如出现以上现象,应马上减轻地面荷载,控制位移发展,或者在坑底脚被动区压重(如填砂袋等)。

7.3地面沉降

若地面沉降速率过大并有坑底隆起现象,应迅速回填反压,并采用静压注浆等措施迅速加固坑底,特别注意挖土时间和挖土顺序,严防因深层土体流动而使工程发生破坏。

若有深层土体流动迹象,应立即停止挖土,查明原因后再开挖,采用进一步增加被动压力等方法加固坑底。

7.4出现险情时对施工人员的救援

本工程施工中,影响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危险主要有:

(1)施工机械伤害,

(2)触电,(3)基坑深,施工人员的坠落,(4)边坡坍塌掩埋施工人员。

针对人员安全方面的应急和救援措施如下:

1、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识别出重大危险源并制定危险源控制措施。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注重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7.5监测数据出现异常

土方开挖过程中,监测值出现异常时,要立即停止开挖,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有关各方应及时互通情报,研究处理方案,有步骤的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排除险情,并跟踪检验处理后的效果,从而确保后续工程的安全。

土方开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超挖而造成塌方或边坡位移,这时应及时回填土方,并增加土钉及时抢险支护,待土体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开挖。

如果土方超挖造成塌方或边坡位移、基坑变形过大,应马上减轻地面荷载,根据现场情况补加土钉,控制位移发展,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第八章注意事项及有关问题

(1)土方开挖应按照确定的基坑边界和坡率分层分段进行,边坡附近不留土堆,每层开挖深度1.5m左右,绝不可超挖,随开挖随支护,若开挖期间,遇流砂、塌方,应减小每层开挖深度。

(2)加强安全监控。

由于土性及地下工程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常存在许多影响安全的不可知因素,然而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集中体现在土体的变位情况。

因而必须在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期间,进行边坡土体及周边位移观测,以分析对比观测指导和控制施工。

(3)边坡浸水对边坡的稳定性危害极大,要求查明基坑周边上下水管道,切断可能侵蚀边坡的水源,并做好基坑周边地表水的排水工作。

(4)基坑边沿严禁超载,以免导致支护结构较大变形而危及边坡及建筑物的安全。

(5)为确保雨季施工的顺利进行,应制定详细的雨季施工方案,做到基坑内外及时排水,裸露土体及时封闭等。

(6)本方案是在有限的资料下做出的,勘测报告也不能完全反应整个场地的地质情况,因此施工前应详细了解周边建筑、管网情况,在施工期间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反馈信息,调整施工方案,实行信息化设计施工。

附图:

基坑支护平面图1张

基坑支护剖面图1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