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课后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75320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9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课后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课后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课后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课后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课后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课后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课后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课后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课后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孙中山

D、陈独秀

第4题【单选题】

下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认识。

面对这一现象先进中国人较明智的直接反映是

A、民主科学,思想解放

B、学习十月革命,建立劳工社会

C、内抚乱民,外各诸夷

D、师夷长技,富国强兵

第5题【单选题】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此人()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第6题【单选题】

19世纪晚期,有一种从西方引入的理论不仅解答了中国为何败——因劣,而且提出了解决的路径——即争。

该理论出自于()

A、《变法通议》

B、《天演论》

C、《文学革命论》

D、《孔子改制考》

第7题【单选题】

16世纪以来,传教士利玛窦寻找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点,开创的“合儒超儒”的传教策略,赢得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好感。

其去世后,部分传教士开始采取激进式的传教方式,坚决排斥儒家思想,酿成“南京教案”,传教士们在中国内地几乎无立足之地。

这反映出()

A、中国缺乏传播西方宗教文化的条件

B、中国儒家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相对立

C、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需要相互尊重

D、中国文化专制政策根深蒂固

第8题【单选题】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将孔子奉为改革的“先师”,宣传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对以上表述,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B、重新定义孔子的地位

C、肯定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D、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9题【单选题】

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在“富国强兵”的军事、经济变革失败之后,改革者即使面临着自身理论的不成熟和广大民众的愚昧如故,依然被迫仓促上阵,避开文化上的前哨战,直接诉诸政治变革。

这一状况()

A、是甲午战争后外患渐趋严峻的结果

B、根源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

C、导致近代中国选择走法美共和道路

D、与西方的近代化进程有相似之处

第10题【单选题】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

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最早提出这种思想的是()

A、道光帝

B、林则徐

C、魏源

D、洪仁玕

第11题【单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C、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问题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12题【单选题】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包括

①开始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④使“开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13题【单选题】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时说:

“以无律无谋之兵,即尽得夷炮夷艘,遽可大洋角逐乎?

不知自反,而惟归咎于船炮之不若,是疾误庸医不咎方,而咎药材之无力也。

”由此可知,魏源认识到()

A、急需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B、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C、武器装备落后导致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

D、落后腐朽的军事制度是中国战败的主因

第14题【单选题】

张謇曾说:

“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D、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第15题【单选题】

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

“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

”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

C、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

第16题【单选题】

下图是孙中山的题词。

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第17题【单选题】

毛泽东说:

“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

”“前面这部分材料”不包括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五四运动

C、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D、北伐战争

第18题【单选题】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

“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

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C、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

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19题【单选题】

下面漫画的反应是票证在不同时期价值观变化,从理论根源上看,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有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第20题【单选题】

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二是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这三大理论成果都()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21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研究证明,一个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必须依据本国的国情自主地探索和选择,任何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和书本上的教条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强调发展的包容性、兼容性,把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有效地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据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发展模式与自主选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洋务三十年是在变与不变之间艰难前行的,这其中既有洋务派内部围绕着器物与制度之间的变与不变,也有洋务派与顽固派之间思想的变与不变。

洋务运动之所以艰难前行,之所以取得了一定进展,乃是这些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观察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

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

圣道也,非器械也;

心术也,非工艺也。

──《劝学篇》

材料二:

“……恢复中华。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

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敢有为石敬塘,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

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

──《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图固”,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他指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请回答:

材料一与材料二在对待西学与皇帝的态度上有何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比材料一进步的社会背景。

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的器物、制度相比,思想进化到哪一层次?

第24题【材料分析题】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18世纪上半期,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

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为:

一方西,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

另一方西,它还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

由于这一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贵族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陈独秀说:

“吾宁思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思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

”胡适也指山:

“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意义是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分接受世界的新文化”,中国应该“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

——摘编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

根据材料一,概述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时期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与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主要不同。

第2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代书院共有203个,以地域分布计算,长江流域占74.7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宋代一些著名学者,如朱熹、法九渊等都热衷于书院讲学,影响巨大。

——据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统计

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已经屡屡见诸报章,严复、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都曾呼吁:

“今日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

”有的还说:

“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

”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高官要员,如张之洞、刘冲一等也强调“西国之强,强以学校”,中国只有大规模“兴学育才”,方能“勉图补救”,否则“不但和与战均无可恃,即幸而战胜,亦无益于根本”。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下诏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以为时用。

但变法不久就遭遇失败,许多新式学堂未及开办即告夭折,教育救国思想也随之陷于低潮。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民国初年,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

1912年3月,《临时政府公报》公布:

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

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

1912年9月,教育部又公布“壬子学制”,统一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师范、职业教育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并规定:

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和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女子职业学校等;

又颁布半日制学校规程,大量开办师范及各种职业学校,以补正规教育之不足。

因此,学校和学生数量增长很快,据教育部统计:

1907~1915年,不到10年间,学校数增加了91851所,学生数增加了3269263人。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书院教育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根据材料二,简要评述晚清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和实践。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教育改革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