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4602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Word下载.docx

《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Word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Word下载.docx

第8章中学德育

第一节中学德育概述

1、概念:

广义:

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包括: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狭义:

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待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信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

2、意义

1.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

3.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

1.培养中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使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合格公民

3.培养中学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2节中学德育目标与内容

1、目标:

1.思想品德规范;

2.思想品德心里;

3.思想品德能力

2、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二)集体主义教育;

(三)道德教育;

(四)民主与法制教育;

(五)理想教育;

(6)心理品质教育

第3节中学德育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使得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法制思想以及道德等形式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转化为自身品德的过程

2、结构: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3、矛盾: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

(3)德育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提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第4节中学德育原则、方法和途径

1、原则

(1)言行一致原则;

(二)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原则;

(三)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四)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

2、方法

(1)说服教育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提高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的方法,它重在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2)榜样示范法:

教育者借助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或英勇事例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的方法

(3)情感陶冶法:

教育者通过创设和利用一定的情境,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文艺作品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4)自我教育法:

教育者指导、启发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品德规范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方法。

(5)道德体验法(实践锻炼法):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中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3、德育途径:

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组织形式

(1)教学(最基本的形式);

(二)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三)课外、校外活动

第5节德育改革

1、背景

(1)“以人为本”的时代

(2)知识量激增,信息化快速发展

(3)文化多元化趋势明显

2、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的地位不高;

2.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相脱离

3.德育重管理而轻人格养成

4.德育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

3、目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1.生活化——中国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

2.主体化——中学学校德育模式建构的基本特征

3.科学化——中学学校德育方法改造的方向

4.一体化——中国学校德育实践改革的方法

三、初中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一)有助于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单位。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有利于学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组织的末梢又是学校工作的关键。

(四)班主任工作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班主任的角色

(一)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三)班主任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

(四)班主任是联系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纽带

三、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进行班级管理与教育: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组建班集体,完成由群体到集体的转变;

指导班级的核心组织开展工作;

发挥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班集体建设;

(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班主任工作的首要内容,也是与其他管理的根本性区别;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学强调行为习惯的巩固与变通);

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行为规范,获取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

培养学生基本社会能力(包括动手能力,自主能力,自我保护能力);

(三)组织与教育学生有效学习:

班主任工作的最主要内容

(四)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教育活动

(五)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

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与合作;

配合学校做好其他教育工作;

协调家庭与社区的教育力量;

(六)评定学生操行:

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是基础性发展目标,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

四、班主任工作基本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

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前提条件,要了解研究班集体和学生个人。

1.观察法:

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了解和研究(最常用,最基本方法)

2.谈话法:

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直接交谈,了解学生的方法。

(二)榜样示范法

注意榜样的适应性(小学用榜样行为的直接示范,中学引导关注榜样的精神因素);

注意榜样的真实可信性;

注意班主任的示范性;

(三)情境感染法:

强调在自然状态下接受教育,

包括班级物质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人际互动情景;

情境创设要与教育要求相一致;

要根据学生特点;

优化情境感染力;

(四)规范制约法:

包括遵守的准则及执行或违反规范的奖惩规定;

①引导共同制定班规,并成为全体成员共同追求,将其变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过程;

②注意加强指导和监督,防止规范软化现象;

③适当运用奖惩手段,优化规范的运用效果;

④班主任要起执行规范的示范作用;

(五)舆论影响法

①明确班级发展目标,树立舆论价值导向;

②注意引导和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

③注意利用各种因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心理疏导法:

包括心理换位法,宣泄疏导法,认知疏导法

(七)行为训练法:

负强化法和正强化法都通过奖励来强化学生良好行为

正强化法:

学生表现正确行为后,给予愉快的强化物,提高该行为发生率,强化物是物质和精神的,也可是允许学生参与喜欢活动,低年级物质强化,高年级精神强化;

负强化法:

学生表现被期望行为后,撤销令人不快的刺激,提高行为发生率;

四、初中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与少先队、共青团工作

第一节初中的课外校外活动

1、课外校外活动的概述

(一)课外校外活动的概念

课外活动:

学校在课堂教育之外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校外活动:

学生参加校外文化教育机构组织的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更不是补充,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课外、校外活动的功能

1、课外、校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更加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2、课外、校外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多方面需要,使学生更加均衡发展;

3、课外、校外活动有利于学生特长与个性的发展;

(三)如何有效实现课外、校外活动的功能

1、全面教育与特长相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客观要求,是提高课外活动质量的重要保证

2、课堂与课外关系

3、长期与短期关系

(四)基本要求与特点:

灵活性,综合性,自主性,兴趣性

二、课外、校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一)中小学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科学技术活动;

文化艺术活动;

体育活动;

公益活动;

社会活动;

(二)中小学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1、群众性活动:

报告,讲座;

集会;

参观,访问,旅行;

墙报,黑板报,手抄报;

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课外活动重要组织形式):

学科小组,劳动和技术小组,体育小组;

艺术小组,科学技术制作小组;

3、个别活动:

一般与群众性活动特别是小组活动相结合

(三)课外、校外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三、教师在课外、校外活动中的角色

(一)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的角色:

专业指导,组织与协调,教育者

(二)教师在校外活动中的角色:

专业顾问,专业联络,组织监控

四、课外、校外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

指导思想,活动原则,活动目标,活动具体安排,活动管理与评价;

少先队、共青团工作

少先队的基层组织主要在小学和初中阶段;

学校共青团基层组织主要在中学阶段;

第2节少先队工作

一、少先队工作的目的

简介:

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是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党委托中国共青团直接领导少先队。

1949年10月13日中国少先队建队日。

具体目标:

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少先队的情感;

培养少先队员全面素质;

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心;

培养少先队员对生活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

二、少先队教育工作的意义

1.少先队工作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2.少先队工作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

3.少先队工作有助于培养少年多愁善感的社会才干;

三、少先队工作的性质

1.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

2.培养少年儿童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的学校,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共产党:

先锋队;

共青团:

突击队;

少先队:

预备队;

奋斗目标: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四、少先队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做好少先队工作计划与总结;

(二)做好少先队组织管理工作;

(三)做好少先队常规工作;

(四)协助学校德育处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少先队直属德育处管理或德育处协助管理);

(五)完成上级临时布置的任务;

五、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分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校外志愿辅导员)

1.抓好学校少先队基础建设(组织建设,礼仪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

2.开展大队各项活动(主题教育活动,节假日活动,红领巾社团活动)

3.指导和协调中队辅导员工作;

4.协助学校行政管理工作;

5.协助社区少工委工作;

第三节共青团工作

一、共青团的概述

(一)共青团工作的目的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简称,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1920年上海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改名共产主义青年团。

(二)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教育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均衡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素质;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共青团的性质,组织机构和基本任务

(一)共青团的性质与学校组织机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1.学生入团的基本要求:

学生年满13周岁时,可发展入团,办理入团手续;

年满13周岁未满14周岁以前仍保留队籍;

2.团的组织结构:

三名团员可建立一个团支部。

团的基层组织,分设团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大中学校学生支部委员每届任期一年,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五年;

3.中学团组织机构:

最高机构是学校共青团委员会,下设教工团总支部和学生团总支部;

学生团总支部下辖以班别为类的若干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主要有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学校团委书记由符合职务要求的教师担任。

中学团组织接受上级团组织和学校的双重领导;

(二)共青团的基本任务

1.共青团的基本任务

2.学校共青团的任务:

以共青团中央的基本任务为自身任务,同时紧密结合学校教育特点,培养青年学生政治素质(含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组织能力和政治宣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开阔社会视野

三、中学共青团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做好共青团工作计划与总结

(二)做好共青团组织管理工作

(三)做好共青团组织的常规工作

(四)协助学校德育处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直属学校德育处管理或协助德育处管理)

(五)完成上级临时布置的任务

四、共青团活动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形式

(一)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原则:

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保证党的领导的原则;

发挥作用和受教育相结合原则;

思想引导与关心服务相结合原则;

充分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二)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原则

服务大局的原则;

服务中学生的原则;

自主性的原则;

注意先进性和群众性统一的原则;

注意统一性和层次性结合的原则;

(三)中学共青团活动的主要形式:

团日活动(三会一课,即每月一次团小组会,团支委会,团员大会和讲一次团课);

与中学教育相结合的活动;

文娱活动;

五、初中生的认知发展

第一节感知:

认知过程的最初阶段就是感觉和感知

1、感觉和知觉

(1)感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比感觉更复杂的反映形式。

(3)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放映,通过感觉可获得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识;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放映,通过它可了解事物的意义。

第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

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生理活动过程。

第三,从生理基础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但是两者又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

第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直接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

而且它们产生的主要映像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

2、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从感觉器官的角度划分,即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和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时间、空间和运动知觉

三、感觉性及其变化规律

(1)感觉性:

感觉性是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感受性和感受阈限成反比。

(2)规律及其应用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器官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种分析器在其他分析器的影响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知觉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

选择性;

理解性;

恒常性

5、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以感知觉能力的成熟为基础。

最佳发展年龄在10-17岁。

(1)目的性增强

初中生的感知活动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盲目性,被动地接受教师或家长的任务进行,自身缺乏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计划。

后逐步发展到主动自觉地制定观察计划,进而有意识地观察。

(2)更具有持久性

观察的持久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意志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增强以及对观察任务意义的理解而发展的,并以有意注意的维持为指标,主要表现为主动排除各种干扰。

(3)精确性提高

(4)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5、中学生良好观察力的培养

(1)向学生明确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

首先要与培养细致、耐心的性格特点相结合;

其次,要掌握合理、系统的观察方法;

再次,要学会制定周密的观察任务,以避免观察时的盲目性和偶然性;

最后,根据个人的认知风格特点,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必须经常不断地明确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

这样才能正确地组织他们的注意,使之指向必须知觉的方面。

提出目的和任务时,应有计划地培养中学生观察的主动性。

(2)培养中学生观察的全面性

培养中学生观察的全面性,需要综合各种感官的活动,对被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做出整体的反映。

根据被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的目的,发挥主要感受器官的作用,辅以其他感官的作用,达到全面了解。

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讲、写、做、画、演”五项基本功。

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全部感官参加课堂活动,才能使他们根据课堂的直观性,形成完整、鲜明、精确、生动的表象,并与语言结合,产生理性认识。

(3)增强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语言能力

观察能否深入,关键在于观察者的兴趣。

因此应该发展学生多方面而且有中心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重要的途径是发展其言语能力。

在观察时,教师和家长应引导他们的言语活动参加,做必要的观察记录,从而提高观察的质量

第2节注意

1、注意的概述

(1)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2)种类:

1.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叫无意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1.刺激物的特点;

2.人本身的状态

2.有意注意:

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叫有意注意/积极注意/意志注意

方法:

(1)加强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意志的努力;

(4)智力活动与实际活动相结合

3.有意后注意:

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特点

1.稳定性:

又称持久性

2.集中性:

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

3.范围:

又称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知觉客体的数量

4.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上

5.注意的转移:

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2、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的注意逐渐向高级形态发展和深化,从以无意注意为主到有意注意过渡

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大,大脑不断发育成熟,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能更好地协调起来,有意注意逐步发展起来,注意开始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性质。

(2)注意的品质不断改善

首先,中学生控制自己的能力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迅速提高;

其次,年龄的增长带动了个人知识经验积累的增长,注意的广度日益扩大;

再次,个体的注意分配能力、注意能力得以发展

三、中学生注意的培养

(1)教学中要应用注意的规律

1.教学外在环境要简易,适合注意力的集中;

教室布置简单,光线明亮,环境安静,着装素雅,声音抑扬顿挫,声音动作不夸张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替,才能使学生持久地进行学习。

(2)注意力的培养

1.教学方法要具体生动,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语言生动形象,逻辑连贯,教师要善于在讲话语调的强弱、快慢、高低、停顿上引起学生的注意

2.保持正常的教学进度,是学生在听课时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

3.疲劳是注意的大敌,是注意避免学生的过度疲劳

4.利用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以抬高教学效果

选择学生情绪最饱满、精力最集中时讲解重难点;

之后当学生有意注意开始分散时,讲授一些相对次要的内容,让学生的无意注意来支持学习活动。

5.在教学活动中,要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诸多因素

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加强自己的有意注意,加强意志锻炼;

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引起学生分心的外部刺激。

第3节记忆

1、记忆的概述

(1)定义: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放映。

所谓经历过的事物,是指在过去的生活和活动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结,操作过的动作。

(2)种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的不同划分

(1)形象记忆:

以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逻辑记忆:

以语词为中介,以概念、原理等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

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以亲身感受和深切体验为方式的记忆。

(4)运动记忆(或称“动作记忆”):

以过去从事和做过的运动、动作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

(1)瞬时记忆:

贮存时间大概为0.25-2s,贮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而且有一个相当大的容量。

(2)短时记忆:

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信息在头脑中保持了1分钟以内的记忆叫短时记忆。

一般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

2个组块,这个数量是相对恒定的。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学习材料经过多次复习后保持在头脑中的记忆。

既可以是短时记忆复述的结果,也可以因印象深刻的一次获得。

(三)记忆的生理基础

人类的记忆与动物的记忆有着本质的不同。

由于词的参与,人不仅对具体事物形成暂时神经联系,而且还可以对词形成暂时神经联系,而且还可以对词形成暂时神经联系,从而使人的记忆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记忆形式简便容易,也使人的记忆更为积极、自觉。

2、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保持、再认与再现三个基本环节,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统一过程。

(1)识记:

识记是记忆的开端,指信息的编码。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是否有明确的目的

(1)无意识记(不随意识记):

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未经特殊的意识努力的识记。

(2)有意识记(随意识记):

有意意识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任务,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需要做一定的意识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是获得知识的最有效途径。

一般而言,其效果也优于无意意识。

在有意意识中,识记的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到识记的效果和方法。

2.意识识记和机械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学习者能否了解其意义。

(1)意识识记:

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叫做意识识记。

(2)机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