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绕城公路东北段及至太仓港区公路江苏段第hc5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74231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84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绕城公路东北段及至太仓港区公路江苏段第hc5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苏州绕城公路东北段及至太仓港区公路江苏段第hc5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苏州绕城公路东北段及至太仓港区公路江苏段第hc5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苏州绕城公路东北段及至太仓港区公路江苏段第hc5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苏州绕城公路东北段及至太仓港区公路江苏段第hc5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绕城公路东北段及至太仓港区公路江苏段第hc5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苏州绕城公路东北段及至太仓港区公路江苏段第hc5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绕城公路东北段及至太仓港区公路江苏段第hc5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绕城公路东北段及至太仓港区公路江苏段第hc5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该区属于典型的南方平原水网化地区,浅层地下水的补给以垂向为主。

由于气候湿润多雨,地热低平,决定了本区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体补给及灌溉水回灌补给。

由于潜水埋藏较浅,蒸发排泄是主要的排泄方式,另外,由于该地区水网密度较大,区内民井较多,因此,向地表水体的排泄及人为开采也是潜水排泄的方式。

苏州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无霜期年平均达233天,境内因地形、纬度等差异,形成各种较为独特的小气候。

太阳辐射、日照以及气温以太湖为中心,沿江地区为低值区。

降水量分布也有同样的规律。

根据1951~1985年的资料分析,苏州市年平均气温为15.7℃,最高值在1953年为17.0℃,最低值在1980年为14.9℃。

最热的月份有7月,平均气温28.2℃,极端最高温度38.80℃(1978年7月7日)。

最冷为一月份,平均气温3℃,极端最低气温-9.80℃(1958年1月16日)。

历史上的苏州多雨潮湿年代多于干旱年代,据有记载的历史资料分析,三国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太湖水溢出达20次之多,水枯只有9次。

常年平均降水量为1063mm,年降水日125天。

一年中6月份降水量最多,平均月降水160mm,12月份降水量最少,平均月降水40mm。

一年之中,东南风的频率占2/5以上,春季的风速最大,达4.0m/s,秋季风速最小,为3.4m/s。

4地质条件

苏州市位于长江的下游,东邻上海、西接太湖,是江苏北部地区进入浙江北部湖州、嘉兴的门户。

苏州的地表形态的形成是由于2亿年前的印支运动再加上后来的燕山运动,形成了目前苏州陆地西高东低的雏形。

长江无数次的冲积和密布的湖泊的不断演变,造就了苏州境内主要的平原区。

地壳的数次运动,形成了100多座山丘,主要分布的吴县市及常熟市,总面积约220平方公里,较高的山体约30余座,最高峰在穹窿山,高程为341.7m。

印支运动使苏州地区褶皱成陆,燕山运动继承印支运动的足迹,使本区产生了一系列北东向褶皱和断裂。

故本区的构造以北东向复式褶皱、推覆构造为特色,并受湖(州)—苏(州)深断裂和苏锡基底断裂制约。

现择其主要构造简述如下:

4.1、推覆构造

褶皱主要有无锡——狼山复背斜带和湖州——苏州复向斜带。

北部锡、澄、虞地区褶皱较为紧闭,个别倒转乃至逆冲,逆冲断层面倾向东南,倾角较陡。

苏州西部地区以平缓开阔褶皱为特征。

走向断裂以倾向北西为主,推覆构造发育,常以双层滑脱或叠瓦形式出现。

4.2、深断裂

由湖州向北东方向延伸,经苏州过崇明入黄海。

此断裂向南西向可能与赣东北深裂带相衔,为具有多期活动特征的深断裂带。

断裂两侧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貌形态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别:

南东侧为中、新生带火山岩—红层堆积沉降带,属布伽重力正常分布区;

北西向为降起带,晚古生代及三叠纪地层广泛发育,基本属布伽重力异常区。

沿断裂有多期次的岩浆侵入,并伴有大量同源火山喷发。

断裂可能发生于晋宁期,印支期强烈活动,燕山期复活。

4.3、基底断裂

位于苏州经浒关至无锡一线,作310°

方向展布,被大片火山岩所覆,为隐伏盆缘断裂。

西南侧为上古生界分布区,其北东向侧为上侏罗统火山岩分布区。

印支期控制锡、澄、虞褶皱区和湖苏褶皱区的不同构造形迹(包括褶皱、逆推、岩浆活动等)特点。

燕山期开始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火山岩和中、新生界红层的展布。

此外,它与湖苏断裂联合控制北东深部岩浆生成及向南西浅部斜向贯入的岩浆活动,是重要的控岩断裂。

4.4、荡口—知茆凹陷

分布在无锡荡口—常熟白茅一带,呈不规则状分布,主体为北东或东西向延伸,开口向东,西延至太湖,其南边界大致与苏州绕城公路西北段线路走向相当。

为一白垩至第三系巨厚沉积的中生代、新生代凹陷盆地,厚度大于500米。

以上断裂均为隐伏断裂,且属于非活动性断裂。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勘察成果资料,在勘察深度范围内主要为第四系地层,由上更新统及全新统地层组成。

上更新统在本区受海陆交互影响,成因及岩性均变化较大,下部以灰黄色~灰色亚粘土、粘土为主,中部为灰色亚砂土、粉细砂为主,局部间夹淤泥质土,上部岩性以粘土、粉细砂、亚砂土为主,为海陆相沉积。

全新统地层自西向东厚度增大,下段以褐黄色、灰色的粘土、粉细砂为主,中部局部地段夹淤泥质亚粘土及淤泥质粘土,上部以粘土、亚粘土为主。

5地震情况

苏沪公路江苏段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苏州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vi度区。

6水、电条件

路线沿线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均可满足工程需要。

路线沿线电力供应情况较好,有苏州电厂等大型发电厂,工程用电可与电力部门协商解决。

同时应考虑一部分自发电。

7运输条件

路线沿线交通发达,运输便利。

特别是沿线水网密布,水运条件良好,各料场材料均可通过水运运至路线就近的码头,由汽车转运至工地。

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特点,据调查水运的价格仅为陆运的三分之一左右,故材料运输以水运为主,汽运为辅。

8不良地质条件

根据现场勘测,区内主要不良地质主要为软土,其岩性以淤泥、淤泥质土为主,软塑—流塑状,具有天然含水量大、高压缩性、土的力学强度低等特点,工程性质极差,尤其在地震作用及振动载荷的作用下,易产生侧向滑移、不均匀沉降及蠕变,对路基、构筑物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根据勘察结果,全线软土分布较为广泛,局部地段厚度较大,其力度性质较差,因此,在设计中应采取必要的工程处理措施,确保路基及桥梁的稳定。

根据软土的分布特征、力学性质,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建议

8.1对一般软土路段首先考虑砂垫层+预压处理,对于沉降量较大的需进行超载预压的地段,综合考虑土源、工期等因素,可考虑粉喷桩或水泥搅拌桩处理;

8.2对于桥头路基段,由于其对沉降标准要求较高,应优先考虑粉喷桩或水泥搅拌桩处理;

8.3对于软土层分布厚度较大,路基处理难度较大且处理费用较高的地段,从安全角度出发,应采用桥梁跨越。

值得注意的是:

在软土层下部普遍发育软塑—流塑状亚粘土夹亚砂土层,其性质与软土性质极为相似,在路基及构造物设计时应引起足够重视。

9沿线主要筑路材料分布情况

9.1、石料

根据本段工程对筑路材料的性能要求,片、块、碎石拟从宜兴市胜达采石场、顺昌采用场等地购买;

路面上面层用碎石拟采用茅迪实业有限公司的玄武岩;

路面中、下面层石灰岩碎石拟用宜兴市胜达采石场、顺昌采石场购买,所有石料均考虑水运至工地。

9.2、砂

沿线周边地区缺砂,各项工程用砂均源于湖北、安徽,主要为长江及其支流的河砂。

环苏州城区及各市、镇均有供砂码头,供砂量随市场需求而变,大的砂码头集中于苏州城边。

所供砂料多为中、粗砂,以中砂为主,细度模数2.77~3.5,道路用砂时能满足用料需求。

9.3、粉煤灰

沿线周边有苏州市的望亭、常熟电厂、张家港电厂等,苏州市境内望亭电厂规模最大,距工程所在地最近,其余灰场距工程均有50km以上的运距,运输费用过高。

望亭电厂现日产灰4000吨,合计年排灰146万吨,约合100万立方,一年的产量就基本能满足工程用量。

该厂粉煤灰中sio2、al2o3、fe2o3的总含量为90.2%,so3含量为0.4%,烧失量2.8%,均满足路用要求。

按就近取材的原则,应尽量采用望亭电厂的粉煤灰。

灰场距离本项目较近,汽车运输方便。

但运输途中要严密遮盖,以防止污染环境,在望亭电厂料源紧张时,也可采用常熟及张家港电厂的粉煤灰。

9.4、石灰

石灰拟采用宜兴生产的石灰,宜兴地区盛产石灰,主要有张渚镇石灰厂、善卷镇飞里石灰厂等,石灰质量可满足公路工程使用要求,水运方便。

二、设计简介及主要工程量

1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全线计算行车速度采用120km/h,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8m,桥涵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本段路线平曲线半径均大于大设超高最小平曲线半径,路基不设加宽超高。

2主要工程量

本标段全长7.150公里,桥梁构造物设置如下:

主线特大桥1座,长860.7米;

大桥1座,长458.2米;

中桥3座,长183.2米。

主线桥梁总长1502.1米,占主线总长21.0%。

主线共涵洞10道,平均道1.40道/km;

通道2道,平均道0.28道/km。

第二章施工总体安排

一、工程工期

为了确保本工程在业主要求的合同工期内顺利完成,一旦我单位有幸中标,我们将立即组织和委派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驻现场,着手进行施工便道、便桥、临时设施等筹建工作,以便工程能按期开工。

同时,我门将根据业主的工期安排,认真编制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地落实好各单位工程的进度目标,组织好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的合理投入与运用,协调好各方关系,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二、工程质量目标

若我单位有幸中标,我们将把本工程列入我单位重点创优项目,并使该工程完全按iso9002标准的要求进行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确保质量水平一流。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

分项工程一次性合格率100%,主要分项工程优良品率96%以上,桥梁上、下部及路基工程优良品率100%,项目工程优良,保证全优,争创国优。

三、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如果我单位有幸中标,我们在接到业主的中标通知书五天内,立即由项目经理带领工程技术、试验、材料以及行政等有关人员,进驻施工现场,进行认真仔细的踏勘,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时在业主的协助下,迅速展开下列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1、办理有关土地租用及其它各种相关处理手续。

2、筹建生产和生活临时设施的建造。

3、进行中线、水准点、导线点等的复测工作,并将测量结果报监理工程师确认,作为施工依据。

4、临时便道、便桥以及临时便涵的修建。

5、递交办理用电申请报告,设置临时用电线路,并准备自发电设备,解决用电问题,同时解决生活、施工用水等问题。

6、尽快建立工地中心试验室,进行各种原材料试验,土工试验以及砼配合比设计。

桥梁钻孔桩砼配合比必须在2003年6月10日前完成,以利于钻孔桩尽早开工。

7、编制材料、设备调运计划和施工人员进场时间表,按施工需要调运有关材料、设备和人员,满足各项工程施工需要。

8、确保20天内经理部所属全部人员及土方机械、运输设备全部进入现场,各就各位展开工作。

人员进场除行装及部分人员利用本部车辆运达现场外,大部分人员利用铁路、公路运输进驻工地,机械设备除运输车辆外,主要依靠本部40t拖车和大吨位自卸车运输,不足时可依靠地方运输运力。

材料运输主要通过铁路、水运或公路运输,并以水运为主,部分远运材料及订购设备利用铁路运输到工地附近车站,然后利用水运及公路运输到达工地现场。

总之,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迅速展开,在业主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争取在2003年6月15日前,将工程前期所需的设备、人员、材料迅速调入施工现场,等待工程师的开工令。

四、施工组织机构及总平面布置

若我单位有幸中标,我们将在全局范围内调集具有丰富高等级公路施工经验的各类管理人员,组建路桥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苏州绕城hc-5标项目经理部,负责指挥和组织本标段的工程施工。

建立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总质检工程师领导下的行政、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并设立相应的工程质检、测量、试验、合同、物资设备、人财管理等职能部门。

经理部设在本标段主线 

k25+130右侧。

在k25+800路线左侧设置特大桥预制厂兼中小型构件预制厂(占地45亩)。

在k28+700路线左侧设置大桥预制厂兼中小型构件预制厂(占地45亩)。

经理部下设三个路基施工队,四个桥梁施工队,一个预制构件场及吊装施工队,二个涵洞和通道施工队,一个防护排水施工队,一个路面底基层施工队,总计十二个施工队负责本标段各项工程的施工。

各施工队分若干小分队沿线设点。

由于路线较短项目多,为确保质量、进度、工期,各施工队具体负责本队所辖范围内的全部事务,每一个施工队均建立技术、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由经理部统一领导。

第一路基施工队负责主线k22+250—k23+630段路基土石方和软基处理施工工作;

第二路基施工队负责主线k23+630—k26+900段路基土石方和软基处理施工工作;

第三路基施工队负责主线k26+900—k29+400段路基土石方和软基处理施工工作。

第一桥梁施工队负责k22+868.63周任公路分离式立交、k23+630北点河中桥(4-16m)、k25+271.5斜塘河中桥(4-16m)、k25+139.55周双公路分离式立交、k25+700小桥(3-10m)基础及下部结构的施工工作;

第二桥梁施工队负责k26+284.25杨林塘特大桥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工作;

第三桥梁施工队负责k26+889新乐村中桥(3-13m)、k27+810太双公路分离式立交基础及下部结构的施工工作;

第四桥梁施工队负责k28+951吴塘河大桥(15-30m)基础及上、下部结构的施工工作。

预制场负责全线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应力箱梁、涵洞、通道盖板、圆管涵管节和部分小构件预制和安装施工工作。

二个涵洞、通道施工队负责全线所有涵洞、通道全部施工工作。

防护排水施工队负责全标段的防护排水工程的施工。

路面底基层施工队负责全标段的二灰稳定土底基层及被交道路面的施工。

经理部及各作业队具体位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五、总体施工方案和各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本项目工程施工周期路基为15个月,特大桥为18个月,要经过雨季和冬季,有效作业时间短。

在总体安排上首先集中力量,修通主线及通往各作业段的贯通式施工便道。

各分项工程采取全面展开,分段投入,平行推进,重点集中突破的施工方针,采用大流水作业方式,形成“全面开花”的施工布局。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

精心施工、质量优良、设备先进、日夜兼程,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各分项工程,保证本标段工程按时竣工。

制约该合同段工期的关键是桥梁施工,因此,桥梁施工将作为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保证全线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桥梁基础、涵洞、通道等同时安排施工,全面展开作业,在桥梁施工方面加大人员及机械设备的投入,重点落实桥梁施工计划,尤其是下部结构的施工进度,为此经理部组建四个专业化桥梁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生产设备,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桥梁施工。

路基土方采用机械化施工,三个路基施工队同时在三个作业面或多个作业面上展开施工,每一个路基施工队均集中力量充分利用有效作业时间,确保路基土方工程顺利进行,桥梁、涵洞、通道、软土路段处理等先行安排施工,把影响土方施工的因素减小到最低限度,当软土路段构造物施工和路基施工发生矛盾时,填方路段涵洞和通道的修建原则上采用路基填筑后预压期满,达到设计要求,采用反开槽的施工方法施工。

路基土方施工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

挖掘机6台,路拌机4台、自卸车30台,装载机8台,大马力推土机6台,平地机5台,大吨位振动压路机14台,8t洒水车6台。

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梁、圆管涵管节等小构件集中在预制场预制,模板采用大块钢、木结合模板,梁板采用平板车运输,采用汽吊安装,后张法预应力箱梁在桥头集中预制,轨道运输,架桥机架设,现浇连续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法施工。

灌注桩施工:

采用回旋钻机钻孔,现场绑扎钢筋笼,混凝土采用集中厂拌,混凝土罐车运输,吊车下放钢筋笼并把混凝土送到导管顶部的漏斗内,利用导管浇注孔下砼。

桥梁、涵洞、通道工程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为:

回旋钻机16台,16吨吊车4台,30吨吊车2台,50吨吊车1台,25立方米/小时砼拌和站3套,60立方米/小时砼拌和站2套,js500型的砼拌和机12台,砼输送泵2台,砼罐车6辆,30—200kw发电机17台,张拉设备10套及其它附属配套设备,龙门吊2组,架桥机两套。

路面底基层施工:

根据本标段具体情况,拟在路基成型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符合规范要求后进行。

采取顺序作业法逐段施工,该合同段的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采用单幅路拌法施工。

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

拌合深度大于二灰土松铺厚度(约36cm)的路拌机4台,18-25t的振动压路机6台,轮胎压路机2台,具有自动找平功能的平地机2台,自卸车30台,装载机4台,挖掘机3台,洒水车4台。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开始于2004年6月1日,大面积展开于2004年7月1日,并于2004年8月30日以前完工。

综合以上各主要分项工程的总体安排,工期控制如下:

1、施工准备:

2003年6月1日---2003年6月15日,预计半个月工期。

2、软基处理:

2003年6月15日---2003年10月15日,预计4个月工期。

3、路基填筑:

2003年6月15日—2003年12月15日,预计6个月工期。

4、涵洞:

2003年7月1日---2003年10月30日,预计4个月工期。

5、防护及排水:

2004年2月1日---2004年8月30日,预计7个月工期。

6、路面底基层:

2004年7月1日---2004年8月30日,预计2个月工期。

7、桥梁(特大桥)

⑴基础工程:

2003年6月15日---2004年3月15日,预计9个月工期。

⑵墩台工程:

2003年8月1日---2004年5月1日,预计9个月工期。

⑶梁体预制:

2003年7月1日---2004年5月1日,预计10个月工期。

⑷梁体安装:

2004年4月1日---2004年10月1日,预计6个月工期。

⑸主跨连续箱梁:

2004年3月1日---2004年10月1日,预计7个月工期。

(6)桥面系及护栏人行道:

2004年7月1日---2004年10月30日,预计4个月工期。

8、其它:

2004年3月1日---2004年11月30日,预计8个月工期。

第三章初步施工方案和方法

一临时工程

1、施工便道

主线及连接各施工段的贯通式施工便道采用路基宽7.0m,路面宽6.0m标准,路面采用厚15cm的天然砂砾路面,其他施工便道路基宽4.5m,路面宽3.5m标准,路面采用厚15cm的天然砂砾路面。

施工便道遇到灌排沟渠时,原则上设置施工便涵,遇到非通航河流时,则架设临时钢便桥。

全线共设置钢便桥5座,总长280米,桥面宽度为5米。

充分利用原有乡间道路,施工便道与取土场、驻地、预制场、砼拌和场等相连。

利用地方道路时,应予加宽加固处理。

2、其他临时设施

砼拌和场、驻地、预制厂、沿线临时工点(桥、涵)以及生活区用电均以自发电为主,适当利用当地电网供电。

本标段范围内,河流分布密,地下水丰富,均可作生产用水,所以在有河流的地方,引用河水,没有河流的地方自打水井抽水供生产生活用。

二路基工程施工

为了发挥施工机械的施工效能,路基土方与构造物同步施工。

路基土方的填筑,拟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车或推土机配合装载机装土自卸车运输。

用自卸车运料填筑路堤的机械化作业程序为:

在取土场用挖掘机挖装或推土机集料,装载机装料,自卸车运料到填方路基上,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压路机压实,每道工序均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本段均为填方,地下水位高,土方均来自于路基外的取土坑(取土一般至原地面下不超过3米),由于土质含水量较大,因此按设计要求,路堤部分采用石灰进行处治。

1、路基施工前的准备

⑴认真细致的核对设计图纸,然后进行路基范围的施工放样,用全站仪定出路线控制桩,公里桩,五百米桩,桥涵构造物控制桩,然后再用经纬仪配合放样。

⑵清理与掘除,对原地面处理。

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30cm内的草皮、农作物根系和表土进行清除,并且堆放在弃土场内。

树根用挖掘机挖除,坑穴采用规定材料分层回填,然后对原地面翻松30cm,用路拌机拌和掺入5%的消石灰处理,先用推土机进行粗平,然后用带自动找平装置的平地机精平,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⑶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排水状态,确保施工场地积水不排入农田、耕地或污染自然水源,同时引起淤积,阻塞和冲刷。

2、路基填筑

本标段共有填方1041781立方米。

(1)先做试验路段:

在开工前28天根据不同土类做长100米左右试验路段,以确定适宜的施工顺序、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最优机械组合、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等。

(2)依据试验段所确定的施工方法和所用填料及机具分层进行路堤填筑。

填筑方法为自卸车运输到指定位置倾卸,推土机或平地机整平,然后人工按设计石灰剂量均匀撒布石灰,用路拌机反复拌和均匀,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利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成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