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作文序列训练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7288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作文序列训练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作文序列训练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作文序列训练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作文序列训练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作文序列训练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作文序列训练研究.docx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作文序列训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作文序列训练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作文序列训练研究.docx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作文序列训练研究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作文序列训练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操,陶冶性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

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写作方法的指导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但是,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 欠缺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的作文教材体系。

2.忽视习作前写作素材与动机的准备过程。

3. 作文教学随意性大。

4.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

5.统一化指导及评价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相矛盾。

6.对作文课时安排不合理。

我们教师有的是经验而且经验相当丰富,但是我们对自己积累的理论缺乏宏观的系统的训练总结;我们教师埋头于对学生习作的精批细改,但是我们抬头看到的是学生写作成效的微乎其微;我们常常面对的是学生习作中“材料撞车”、立意肤浅、语言缺少鲜活的灵秀之气等等;如何进一步改革作文教学,建立一套宏观的指导体系,切实提高学生习作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作文训练“序列”模式是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是绝大部分语文老师所期待的,也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的。

我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立足我校校情和学生实际,在分析和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实破口,才能创出特色。

特提出此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解决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写作随意性、指导随便性、批改无针对性、讲评不及时性、读写相脱离等费时低效、事倍功半的情形,力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写作基础。

让学生体验并享受习作的快乐,使习作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学生情感和生活的需要。

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形成有利于促进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模式与策略,是一项综合性、序列性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陈继英先生的高效率作文教学体系。

中学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基础性、规范性,注重基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写作的文体意识,既注重“入格”的训练,又要注重学生写作心理、写作情感的激发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夯实学生作文基础,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以及对培养创造性人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写作教学要有序、善引、求活,作文教学应该循“序”渐进。

物皆有序,作文教学作为一种能力培养,知识有深浅,认识有过程,能力形成有循环,岂能无“序”?

无序曰“乱”。

学生作文表现出的混沌状态,显现出我们的作文教学中的软肋:

缺乏系统、规范指导和训练,必须破“无序”为“有序”。

3、赞可夫说:

“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思想、有看法、有话说、想表达是作文指导的第一步。

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和写作结合。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广泛阅读继而提高作文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中心任务。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而又科学的写作指导序列。

对学生初中三年的写作,能在宏观性、阶段性、系统性、实践性上形成写作指导体系,建立一套严谨有效、循序渐进的“三年一贯制读写结合”写作指导模式。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初中三年循序渐进的写作指导序列。

初中阶段应该具有的作文知识、写作方法与技巧等,按由浅入深、由基础到提升的顺序创建出具体、科学、有序的作文指导序列。

2、课本教学、课外阅读与写作指导三结合的语文教学。

利用课本为范本,课外阅读为素材,巧妙地进行作文指导,注重三个方面的相辅相成。

3、每周两节的作文课课堂流程。

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上好作文指导课。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积极探讨作文指导序列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反思、修正课题实施方案。

2、案例法:

通过个案研究,由点及面,明晰教师的研究思路,及时总结研究的成果。

3、调查法:

既问卷调查、访谈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研究对象现状、问题及建议。

4、文献法相结合:

关注国内外作文系统教学研究发展动态,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课题研究的时间:

(一)立题阶段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召开课题研究会议,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二)预备阶段

由课题负责人带领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并组织课题研究成员走出校门去学习和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以提高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的理论素养。

阅读教学研究书籍: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赵明仁 著)、《跟孔子学教书》(周勇著)等,学以致用,掌握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以指导对课题的研究。

阅读实践指导书籍,曹文轩中考作文训练(新课标)(曹文轩作文训练丛书)、初中课堂自主作文训练丛书、武汉王建军老师新近推出的系列丛书《创新作文训练序列》、吉林天桥岭中学校本课程《初中作文序列训练教材》等。

了解当前作文教学的动态及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确立课题具体研究点。

(三)实施阶段

一、筹划设计

1、课题小组成员交流相关文献学习收获,结合学生实情,以年级为单位,讨论并暂定初中三个年级的写作训练序列。

2、针对作文课写什么、如何准备、如何指导、怎样写、如何评价、怎样修改等确立案例,设计作文课上课流程,写作指导流程大体为:

(一)、提前一周将取材范围抛给学生,使其广泛阅读或搜集写作素材。

(二)、作文训练课,课时安排:

两节课加课间十分钟共一百分钟。

(1)教师讲评指导。

对上次作文进行讲评和总结;对本次作文立意谋篇给予适当指导。

(20——25分钟)

(2)学生作文。

(50分钟)(3)互评抽批。

学生分组互批,教师抽批。

(20——25分钟)(4)佳作欣赏。

(5——10分钟)(三)、反馈。

教师批改与评价,学生写“我的反思”和“天籁之音”,各班佳作集结成册,互相传阅。

3、布置分年级分册编写“读写结合”学生读本的分工。

二、实践论证

1、听评课活动:

利用学校每周一上午的教研活动时间,安排一位教师进行一堂作文指导训练课展示,全体教研组成员观摩并做好听课记录,然后针对作文指导序列中设计内容的落实情况,作文训练课课堂流程的实施情况,教师课前准备、课堂指导和评点情况,以及学生的写作兴趣、训练情况和收获等,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进行点评讨论,发现优点和不足,进而在以后的作文指导和教研活动中去发扬或摒弃,从而论证作文指导序列的科学性,以及课堂流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研究内容的调整和研究成果的完善给予指导。

2、学生读本编订:

结合课本所选篇目,采用师生共同推荐共同选择的方式,为学生编制一套相应的精彩读本,内容主要是与作文指导序列相契合的文章,课文中同作家的文章,初中必读篇目中的经典文章或语段,以及当代的焦点话题或流行元素中的时尚美文等。

教师重点把思想性和文学性这两关,学生主要把可接受性和趣味性这两关。

力争把文质兼美的名篇和名著推荐给学生去读,以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或方向,丰富他们的素材积累和知识储备。

3、开展读书活动:

建设“书香校园”,号召师生共读,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或者朗诵比赛,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保持师生的阅读热情,达到厚积而薄发的写作效果。

4、组织作文竞赛:

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作文竞赛,参赛成员为全体语文教师和全校学生,组织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定,设置奖项,优秀作品向各类作文选或文学杂志上推荐,并通过学校校报刊登,在校内进行交流展示。

5、对每一次活动情况都进行统计分析,做好追踪档案。

课题成员组及时交流分析,研究反思,并撰写论文或报告。

(四)总结阶段

课题小组成员总结研究成果,整理师生材料,对二、三阶段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研究成果鉴定。

为进一步广泛推广做好准备。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显性成果

1、初步建立了一套严谨有效、循序渐进的“三年一贯制读写结合”写作指导模式。

制定并经学校审核通过了一套初中作文指导序列,实践并证明了初中作文指导序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建立并完善了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流程。

为全体师生认可并广泛采用,已成为我校大力推广的一套成熟的课堂教学流程。

3、编订出一套“读写结合”课外阅读读本,经过一年的试用,充分印证了它对课本内容的补充性、完善性,对课外阅读的指导性、引领性,对作文教学的启发性、示范性的作用。

4、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涌现许多内容丰富、语言灵动、有真情实感、有个性独创的佳作。

并多次在历次省级、国家级征文活动中获得奖项,指导老师获得优秀指导奖。

5、“读写结合”作文训练带动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高,在2011年初三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中,课题组成员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优秀率高达50%。

(二)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1、教师层面

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作文教学和指导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教师改变了以往的作文指导形式,形成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作文指导方式,随时随地进行作文指导。

①、读中探写。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特色,吸收写作营养。

有计划、有目的的和本周的写作训练重点衔接起来。

让阅读课和写作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这种探写不是局限于语言技巧上的运用,而是多层次的立体的探写。

它包括:

(1)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

(2)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感情;(3)作者选择了哪些事例,选择这些事例对表现文章有什么好处;(4)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进行描写等。

②、读中插写。

抓住学生课文或课外阅读中的兴奋点,插入一些片断练习。

可以是扩写、续写、改写等,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都可以。

如学了《皇帝的新装》,让学生写写皇帝游行后的故事等,尤其是童话故事的续写往往最能吸引学生。

③.读后仿写。

仿写时可以借鉴一篇文章也可以借鉴多篇文章,可以仿写内容也可以仿写结构及语言特点,还可以仿写作者的风格,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仿写,为富有个性的独立创作奠定基础。

中青年语文教师在课题研究实践中不断成长:

教师们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研究中产生了许多精品课例。

教师们伴生共读,与生共写,在语文素养、文学积淀、文字的驾驭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苏迎春老师成长为菏泽市学科带头人,发表论文《语文课堂是审美的摇篮》。

史庆霞老师成长为菏泽市教学能手,发表论文《比较阅读使语文课更加丰腴》等。

本课题最大成效就是点燃了语文教师热爱语文、研究语文并进行文学创作的热情。

2、学生层面

(1)学生的阅读量普遍增加。

经过调查反馈,课题研究实践以后,学生在阅读兴趣、阅读自主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学生课余阅读更为积极主动。

一年时间,摘抄积累50000字,背诵15000字,旁批10000字以上,阅读量可想而知。

并且,学生在阅读欣赏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拓展,对文章的欣赏能力和欣赏水平明显提高。

经过课堂观察,学生在阅读中对语言的直觉思维、联想和想象、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对文学作品科学辩证地鉴赏和评价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由看到作文就害怕的心理中解脱出来,逐步变为喜欢写作、愿意写作、习惯写作的良好现象。

由看着作文话题无处下手,不知所措的尴尬,变为习作准备充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写起来得心应手的轻松愉悦。

由习作时语言空洞、选材陈旧、千篇一律、矫揉造作的惨劣状况,变为内容丰富、语言灵动、有真情实感、有个性独创、佳作连连的可喜面貌。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生的历练和内化完成的,目前我校已形成学生独立写,自己改的良好风气。

独立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历练,训练形式可以是写日记,观察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