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心理学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宋作海3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2145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 心理学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宋作海3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十三章 心理学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宋作海3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十三章 心理学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宋作海3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十三章 心理学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宋作海3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十三章 心理学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宋作海3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 心理学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宋作海3Word下载.docx

《第十三章 心理学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宋作海3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 心理学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宋作海3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三章 心理学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宋作海3Word下载.docx

“城,以盛民也。

”《墨子·

七患》曰:

“城者,在以自守也。

”可见,防御功能是城的首要作用。

“市”是指集中起来进行产品交换、物资交流的场所。

“市,买卖所也。

《易·

系辞下》曰: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这表明了市所具有的交易集散性和流动性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成为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和市逐渐融为一体,演变为当今所谓的城市。

如今,城市更多体现了人口和商业汇集的特点。

[1]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国家和地区以人口作为确定城市和划分城市的标准。

如1993年中国规定,设立县级市的最低标准是非农业人口不低于6万人,俄罗斯、芬兰、澳大利亚规定为2万人,日本规定为3万人,联合国建议对集中居住的人口达2万以上的地方都以城市对待。

[2]英国学者巴顿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因素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与域外相互联系的网状系统。

美国学者沃纳·

赫希在其所著的《城市经济学》把城市定义为:

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房集中,以及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

综上所述本书把城市定义为:

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

(二)城市特征

1、聚集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

孤立和分散。

”人是社会动物,聚集是他们的生物本性和行为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

因此,不论呈现哪种聚集形式,都表现为一定的聚集性,但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根本之点,在于它的高度聚集性。

在有限的地域内,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活动、设施、财力、物力、智力、信息等,城市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度聚集地,城市的这种特征,也被称为城市的“空间聚集性”。

可以说,聚集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其他各种特征都是有集聚衍生出来的。

2、社会性:

城市中聚集的人们不是由血统或宗族关系所组成的,而是构成一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是城市分工和协作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的社会性,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城市活动的社会性也是城市的深层特征。

3、经济性:

城市能够产生整体性的经济高效益。

聚集性与社会性,意味着社会经济活动的细分专业化和广泛的协作,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较少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投入,而取得更多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产出。

且城市是非农产业的聚集地,土地衍生为资本的形式之一,较少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较之农业能获得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4、系统性:

城市是一个密集的空间地域社会经济系统,其内部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交织,构成了城市复杂的系统性、整体性运动。

城市作为一个多维、多变量、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的大系统,既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并以人工为主的复杂系统,又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资源结构和环境结构,现代城市的发展就是努力实现这个大系统内部关系的协调和结构优化,才能实现城市整体功能的优化。

从城市物质构造来看,城市是由给排水设施、道路交通设施、能源设施、通信设施、教育文化设施、安全设施等各种功能设施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设施体系,一切都是为生存于其间的人的活动而服务。

从城市产业结构来看,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等多种产业构成的综合体,专业化分工和高水平协作,是城市运行的保障。

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必须与为其服务的城市设施之间必须保持均衡,并实现良性促进。

5、开放性:

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由于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严密细致,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城市与外界互动越来越强。

因此,开放性已成为城市的一个重点特点。

现代城市而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需要每时每刻大量地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等方面的输入输出,城市只有在这种输入与输出中,才能吐故纳新、趋利避害。

开放性是城市具有生命力、吸引力的源泉,也是城市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体现。

6、复杂性:

城市的复杂性首先源于城市构成上的异质性,城市是由多种多样的众多个体构成的,与农村相比,其种族或民族构成、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与心理、语言与交往方式、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政治意识等,都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这些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城市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导致了城市的复杂性。

此外,现代城市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功能、多目标、多过程的纷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和各子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纵横交错,极其复杂。

二、城市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一)城市管理的概念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处于一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

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建设规模加大,速度加快,日趋繁荣,日益成为财富的创造地。

但另一方面城市大规模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城市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交通堵塞、能源资源不足、污染严重、群体事件增多及住房等生活成本增大等。

这些都对城市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关于健全的城市管理规范:

建设“包容性城市”(InclusiveCity)的宣言草案》对城市管理的定义是:

“城市管理是个人和公私机构用以规划和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众多方法的总和。

它是一个解决各种冲突或不同利益以及采取合作行动的持续过程,包括正式的制度,也包括非正式的安排和公民社会资本”。

它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倡导的公共治理模式相一致,是公共治理理念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城市管理是以城市为对象,对城市的运转和发展的全部活动所进行的协调控制行为。

城市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市政和社会活动进行管理,如城市的公共事务、公用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环保、治安、公益事业管理等。

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一切活动,包括社会、经济和市政等进行管理,实质是城市的综合系统管理。

本章重点从狭义的城市管理角度谈心理学的应用。

(二)城市管理的原则

现代城市管理,必须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管理科学本身的规律和要求,尊重科学的价值取向与民主精神。

城市管理者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每个城市的条件与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总体上应当遵守以下一些城市管理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城市的建设与管理要依靠人,围绕人,为了人。

二千多年前,我国思想家、政治家管仲指出: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理思想,对于当今的城市管理仍有启迪。

现代城市应当把“富民”放在重要地位,应当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实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

创造舒适、合理的人居环境和工作环境。

在空间布局上满足人的活动要求,在生态环境上有益于人的生理健康,在人际关系上适应人的交往需要,在文化氛围上有助于陶冶情操,在日常生活及出行上符合人的方便要求。

一切要从人的需要出发,以人为本。

2、统一规划与统一管理的原则

传统管理的最大弊病就是城乡封闭,系统分割,违背城市本质的社会化、开放性的需要,阻碍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

现代城市管理是个完整的复合系统的组合,必须从过去的分割局面转到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的轨道上来。

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设计,将物质设施与资源利用按照科学的方式组合;

二是城市管理的统一规划设计,要求公共管理机构,特别是政府实现大部制协作管理,而不能是碎片化管理,人为地割裂了城市。

3、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效率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效率的提高不仅能够加快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的有序运动,而且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平是判断城市管理社会效果的衡量指标,主要指同一管理措施对同类管理对象的公平性,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平等性。

现代城市管理一方面要讲求效率;

一方面要强调在城市管理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权,不搞例外,只有具备公平性,才能形成权威性,而且效率与注重公平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4、合理利用资源与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则

各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对从生态平衡角度发展经济,进行城市建设和管理重视不够,造成城市水源干涸、能源短缺、交通拥挤、失业率高、环境污染等严重的自然和社会问题。

因此,重视城市生态经济平衡,合理利用资源将成为城市管理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原则。

现代城市管理必须保护国土资源,节能、节水,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污染防治,调整物质循环,控制人口规模,美化人居环境。

5、法制化的原则

城市管理法制化是指城市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的一切重大的、原则性的管理活动,都要有相应管理法规的授权,按相应的法规执行,并受法规的约束和监督。

城市管理需要以科学的、人本的法律制定为先导,以法文普及、政务公开为过程,以执法效率、民心所向为目标,以透明化,民主化的依法管理为现代城市建设服务。

三、当代城市管理的难点问题

(一)西方国家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传统城市管理在当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即使是城市化程度非常高的西方国家,其城市管理也面临诸多难点,如交通拥挤、贫困、失业、公共安全等问题,统称为“城市病”。

1、公共交通问题

交通拥挤堵塞,是当代城市的一种“常见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只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表现更明显些,即使在一个规模适中的西方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现象也十分严重,以至于从早到晚都是交通高峰时间。

道路设施和交通运行系统在高峰时间承受的压力达到它们所能容纳的最大限度。

人们在赞誉汽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又在抱怨由堵车造成的不方便。

拥挤不堪不仅突出表现在城市交通上,城市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都具体表现出人满为患,诸如住房、行路、购物、就医等等,世界许多大城市都是如此。

2、失业问题

失业是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城市问题。

就业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它是劳动者享有多项权益的基础,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就业和失业是劳动力市场的共生现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的。

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雇主则通过劳动力市场选择劳动力,在这种以双向自由选择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上,就必然会有些劳动力得不到雇佣而暂时失业。

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又必然扩大了劳动力在就业和失业之间流动。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决定着西方国家失业成为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而又持久不能解决的,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发生以生产过剩、大批工人失业为特征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资本积累的规律又使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和可变资本比重相对减少。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失业劳动力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和收缩过程所需要的产业后备军。

3、贫困问题

即使是发达的西方国家,“贫困线”以下的城市居民比例也很大。

1977年美国总人口的11.6%低于联邦法定贫困线,其中大都市地区贫民占都市总人口的10.4%,中心城市人口的15.4%收入低于联邦法定贫困线,而郊区贫民只占郊区人口的6.8%。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接受政府救助的贫困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0%;

英国更高,达到16%。

居无定所、家务恒产、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比乡村贫民的生存状况甚至更差,成为城市犯罪与犯罪侵害的主要人群。

4、公共安全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公共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如“9·

11”事件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于城市公共安全的高度重视。

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由于建筑密度大,人口集中且流动性大,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近,而各种设施系统又密切连接,非常容易受到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集中影响。

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城市管理的应急反应机制并没有迅速跟上,暴露了城市管理系统的不健全。

5、城市环境和废弃物问题

城市人口密集,在利用和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

当这些污染物质和废弃能量超过城市环境的自身净化能力时,城市的环境就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城市景观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的城市噪音污染、生活垃圾、光污染、空气污染等等问题是城市环境维护的重大问题。

(二)当代中国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过程的进入快速轨道,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由2006年的42.99%提高到2009年的46.59%,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曾经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病也随之在国内蔓延,如城市空间无序开发、“城中村”大量存在、垃圾处理困难、交通拥堵、住房拥挤、房价高昂、上学难、看病贵、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

突出的问题和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人口快速增长造成交通拥堵和房价高涨

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受城市承载力和城市功能的限制,城市对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都有一定的限制。

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

目前,伴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我国城市人口正在以每年1800万的速度增长,预计从2005年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从5.6亿增加到9.1亿。

中国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特别是向北京、上海、深圳等大都市聚集。

以北京为例,2009年末,北京全市实际常住人口1972万,流动人超过千万,这意味着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的目标提前10年被突破。

北京市每增加1个人,每日交通出行量增加2.64次,新增交通供给能力将很快被人口量所抵消,六环路以内地区日行总量已达3500万人次。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近年来中国的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但同期的城市道路总面积的增长跟不上交通增长的需求,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至2008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己达6467.21万辆,与2007相比,增加770.43万辆,增长13.52%。

其中,私家车保有量达到4173万辆,增长18.10%,并以近20%的速度增长。

这就给城市交通、能源需求、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大量人口向东部地区的大中城市集中,城镇住房需求持续增加,房价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高房价日益蔓延。

2009年,全国住宅平均价格涨幅达25.1%,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更为明显。

央行公布调查显示超70%的居民认为房价过高。

高房价将拉低城镇居民生活幸福感,城市生活功能逐渐被弱化,为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埋下潜在危机,抑制社会中间阶层扩大,加剧城市社会矛盾。

2、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能源紧缺已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紧约束。

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资源人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和45%。

特别是近两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区、城市的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低水平扩张,能源紧缺状况进一步加剧。

同时,城镇居民日益升级的消费方式,如城市建筑耗能、家用汽车普及和家用电器多样化等,也对能源消耗提出了更多要求。

拉闸限电成为很多城市无奈的选择。

从城市水资源看,中国大多数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供水紧张状况,2006年11月中国水利部发布《关于加强城市水利工作的若十意见》,指出日前661建制市中缺水城市占2/3以上,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

3、城市生态环境恶化

中国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执法力度不强,尤其是在城市的环境规划和城市建设安排上,考虑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不足,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不断积累。

城市环境治理速度跟不上污染的增长,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垃圾日益增加、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人均绿地面积少,城市空间与环境质量日益下降。

近十年来,中国城市污水排放量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生活垃圾产生量以5%-8%的速度增加,但与此对应的城市污水和城市垃圾处理能力却很低。

本来就缺水的城市,还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

据近几年的中国环境公报统计,中国50%以上的城市河段水质达不到生活饮用水标准,近1/3的水源己不能被城市利用。

目前,中国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远超出城市环境承载能力;

二是主要流域和水系污染严重,城市河段污染突出,淡水湖泊富营养化,经济发达地区的不少城市已经面临严重的水质型缺水;

三是城市空气质量处于较重的污染水平;

四是城市固体废物排放量大,符合环保要求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二次污染严重;

五是有毒有害的有机物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危险废物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各类污染已经由城市蔓延至小城镇和乡村。

4、城中村和城市流动摊贩问题积重难返

城中村问题和流动摊贩管理是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难题。

城中村是城市规划区内未完全向城市转型的原农村社区,由于城乡间体制、制度的长期壁垒和政策上的缺陷,以及农民自身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不适应,大量失地农民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在城市的边缘。

“城中村”土地大多是宅基地,村民们拥有对宅基地的处置权。

村民们为了追逐最大的土地收益,兴建了大量的楼房用于出租,这些出租屋布局零乱、建筑密集、采光通风极差,形成大量的“一线天”、“握手楼”,村内道路狭窄,救护车、消防车无法进入。

供水、供电、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不配套,缺乏公共绿地、体育体闲等设施。

违法建筑、违章搭建、乱倒垃圾等现象十分突出。

制假售假、偷税漏税、无证经营在“城中村”较为突出,对正常的市场生产经营秩序冲击严重。

暂住人口登记和管理残缺,使之成为城市管理的死角。

“城中村”出租屋聚居了大量缺乏有效管理的外来人口,成为滋生“黄赌毒”的温床、黑恶势力的根据地。

流动摊贩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部分来自进城务工的农民,因为年龄、学历等原因,无法在企业等较固定的组织就业而散落流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

另一个是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改革开放后,随着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企业改革加大力度,企业富余人员的隐性失业状态逐渐显性化,全国城镇失业登记人数从1991年的352.2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830万人,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不得不自谋出路,主要从事摆流动地摊(卖便宜货、卖水果等)、经营流动食品车(摊煎饼、烤红薯等)、收废品等,也有受雇从事非法职业,卖盗版光盘、非法张贴小广告等,从行为目的上讲是为了维持生存,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容市貌、污染了城市环境、扰乱了城市秩序,由于流动摊贩的流动性和弱势性,城管对流动摊贩的管理成了城市管理的难点和社会冲突的激化点、舆论的焦点。

5、安全形势严峻

“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中国城乡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各种影响城市和谐的不稳定、不安全、高风险因素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城市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以及多种安全威胁增多,特别是有五种不稳定因素正在演变为城市管理的重要风险:

一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并出现了稳定化和代际化趋向,即:

贫者愈贫,富者恒富,社会阶层流动通道被严重堵塞;

二是社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并有激化趋势,民众缺乏健康积极的精神需求,机会公平等方面出现不足;

三是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各类刑事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

四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需要加强,各地频发因拆迁引发的城市管理冲突容易引发全面的消极舆论;

五是非传统危机和人为制造的危机正成为城市安全的主要危险。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给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单纯依靠传统的行政、司法和经济管理方法就远远不够了,运用现代心理学方法在应对城市管理难点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第二节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心理学的运用

一、城市中影响人们心理的因素

城市环境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作用,在20世纪中叶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精神病医生已发现医院墙壁的色彩、家具摆设和病人的个体空间状况等都会明显地影响治疗效果。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在全球的展开,人类居住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对人类的心理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主要包括:

1、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使我们居住的城市变成了有害于身心健康的场所。

目前,由于工厂和车辆排放的大量废气使空气质量急剧变坏,空气中含有大量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和氨等,被污染的空气直接影响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引发各种眼病和呼吸道疾病,严重的会发展为肺癌,而老年人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俱增。

此外,由于天空景色变得灰暗模糊,使人心情压抑或对空气质量感到忧虑,在某些空气质量严重污染的国家或地区,已经常发布“空气污染警报”,要求老年人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在家里呆留,不要外出运动和散步,更加使人心情变坏,或感到倦怠和精神不振。

2、噪音污染

传统的噪音环境主要指工厂的车间,然而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整个城市的中心区域已成了噪音的污染源。

环境心理学作了不少研究,并取得许多研究成果。

声音的响度对人的身心有明显影响,当周围的声音强度在30-40分贝时,人感到安静、舒服、思维敏捷;

当声音强度超过90分贝时,人就会感到烦躁。

音强达到130分贝时,人耳鼓膜因受剧烈振动而感到疼痛;

音强达160分贝时,鼓膜将穿孔;

音强如至170分贝,会出现“强音致死”现象。

强烈的音量会引起有害的身心反应,而持久的嘈杂声源更容易引起有害的身心变化。

据研究,长期处在强噪音中会大大减弱人的听觉辨别能力。

游戏房的工作人员和整天在马达轰鸣的厂房里工作的工人,其听觉辨别力明显弱于一般人。

强噪音也能影响人的意识状态,使注意力难以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以情绪变化为中介。

在嘈杂的环境中,人容易烦恼、急躁、不耐心,致使学生无法静心阅读,致使工人因注意力分散而降低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出差错或造成工伤事故。

强噪音还能强烈地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形成各种精神病。

3、拥挤

“拥挤”是指感觉上的心理状态,即没有充足的身心空间而感觉受到束缚所产生的消极情绪。

以白鼠为材料的动物实验表明,在过分拥挤的环境中生长的白鼠死亡率很高,攻击行为加剧,性行为异常,生育率明显降低。

人在短时拥挤实验条件下显示以下特征:

(1)对陌生人会持敌视态度;

(2)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迹象(适用男性);

(3)模拟审讯中发出苛刻言辞(适用男性);

(4)几乎不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

(5)表现出增高焦虑的迹象。

实验证明过度拥挤对人的身心会产生深远影响,导致心理紧张、应激和青少年犯罪行为,也会产生高生育率和高死亡率。

有人对美国某些高密度人口城市的观察也表明,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