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新品种推广及深加工技术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72112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糜子新品种推广及深加工技术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糜子新品种推广及深加工技术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糜子新品种推广及深加工技术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糜子新品种推广及深加工技术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糜子新品种推广及深加工技术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糜子新品种推广及深加工技术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糜子新品种推广及深加工技术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糜子新品种推广及深加工技术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糜子新品种推广及深加工技术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5.18

人口数

(万人)

总人口数

14.0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2174

其中:

农业人口

11.36

城镇居民可支配

收入(元/人)

9311

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例(%)

1.1

1、县支柱产业发展情况:

河曲县地处黄土高原腹部,北与内蒙、西与陕西隔黄河相望。

全县土地总面积1323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340个行政村。

总人口14.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36万人,占总人口的81%。

2007年GDP30.7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38亿元,可支配财力4亿元,人均可支配财力5.18万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3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4元。

产业结构比例为:

一产4.7%,二产62.2%,三产33.1%。

第一产业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

主要作物是高山、半山区杂粮糜子(粳性)、马铃薯、黑豆、油料。

沿黄河一带,蔬菜、瓜果、玉米、花生。

养殖业主要是奶牛、菜羊。

第二产业主要以煤炭、电力、煤电产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

第一产业的结构比例很小,从业人员多,但收入低。

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很大,但从业人员不多,收入较高。

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为三分之一,收入水平和财政供养人员持平。

在第一产业里面,糜子种植业是历史

形成的传统产业,曾占种植面积的60%多。

从产业比例可以看出,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呈不平衡状态,农民收入偏低且增长速度缓慢。

为解决这个问题。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科技富民强县工程领导组,由县长杜永进任组长,出台了“关于科技引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在全县启动科技富民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科技富民的具体方案。

成立了“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协调领导组”,和“糜子产业化技术推广中心”。

与此同时,还印发了“河曲县开展百村万人科技大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利用农闲季节进行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通过专项行动,在两、三年内第一产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农民收入有明显的提高。

2、近三年来承担各级科技、农业等部门科技项目情况:

近三年来本县先后承担了科技部,省科技厅科技项目共11项。

其中科技部2项,省科技厅9项。

共拨付科技引导资金212万元。

附:

近三年承担省级以上农业科技项目列表

项目名称

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来源

引导资金

绿色粗粮系列食品

开发

河曲县晋西北绿宝

食品厂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10

秸杆生物草粉饲料极其发酵剂技术推广应用

河曲县麻黄沟现代生态园区

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15

塑料暖棚养猪技术

河曲县科技局

5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绒山羊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

新型饲料加工机械应用与推广

糜子米粉系列产品制造加工技术推广

河曲县晋西北绿宝食品厂

7

糜子系列食品加工

技术

河曲县科技服务中心

3000吨/年超微细粉白炭黑生产技术

山西同德化工有限公司

山西省火炬计划

20

煤焦粉生产型煤

河曲县三星型煤厂

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50

绿色高透明牙膏级二氧化硅

60

1.2亿块/年煤矸石空实心砖生产线

河曲县正大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合计

11

212

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带动了河曲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的进度,提高了河曲的产业科技水平。

山西同德化工有限公司在科技部和科技厅的引导资助下,企业和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被山西省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去年销售收入达到2.08亿元,利税4550万元,现在正在进行上市运作。

河曲县晋西北绿宝食品厂在糜子产业化的研究开发方面,独树一帜,其产品远销香港、东南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民营科技企业”,被忻州市政府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双百千亿”重点项目,为糜子产业化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县科技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及其工作基础:

河曲县科技管理分县、乡两级,组织机构健全,职能明确,管理条件良好,能独立开展工作,顺利行使管理职能。

县科技局单独设立,在县科技领导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县政府22个职能局之一。

编制9人,在岗9人,其中大学专科以上4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3人,注册科技咨询师1人。

内设办公室、业务科、情报科、科技交流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中心。

局领导班子由局长1人,支部书记1人,副局长2人组成。

现有三层办公楼一栋,房屋46间,1196㎡,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办公设备,包括电脑、打印、复印、传真、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这些均为我们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等业务活动提供了较好的工作条件。

各乡、镇已配备1名科技副乡长主管科技工作。

吸收农业、农技、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有关人员组成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科技机构,为农民开展各项技术推广和服务咨询。

近年来,科技局积极转变机关职能,不断发挥部门优势,整合全县的科技资源,在农业技术培训、科技普及和宣传、农村技术承包、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为全县的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特别是今年以来,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科技局”的活动,围绕县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方案,科技局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科技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赞同。

连续五年被市政府评为“科技先进县”。

4、省、地(市)、县对加强县域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和投入情况

(1)、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科技工作,从1995年开始陆续出台了《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六个促进条例、《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办法》等五个暂行办法,每年拿出几亿资金进行各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近几年对河曲的科技项目累计投入引导资金212万元,把河曲作为杂粮扶持的重点县份之一,支持河曲的科技富民强县行动。

(2)、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政府的法律和条例:

成立了“忻州市科技工作领导组”,每年年初与各市、县政府签定科技工作责任书,年终对照责任书考核内容对每个县市科技工作和科技投入进行实地检查考核和评比排队,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以及《关于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行动》等政策措施。

(3)、县委、县政府为了贯彻上级科技工作精神:

2006年出台了《关于科技引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2007年又制定了《关于在全县启动科技富民工程的实施意见》,2008年成立了“河曲县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协调领导组”和印发了“河曲县开展百村万人科技大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科技富民的政策措施,2007年拨付科技研发费用和各项科技支出259.7万元,占到财政总支出的1.1%,同时注重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培养,出台了《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四十条》及《河曲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推进品牌兴县的意见》,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给予奖励,对于绿色食品认证和商标注册给予资金扶持。

二、项目概述

1.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1)糜子的产业化技术开发是河曲富民强县的迫切要求。

从古至今糜子(粳性)是我县的大宗农作物。

据《河曲县志》记载,解放前糜子的播种面积最多时达35万余亩,解放后曾是忻州市重点出口商品。

因为在靠天吃饭的河曲,只有种植糜子才能保证“十年九收。

”所以,糜子过去是世代河曲人的保命粮,而现在对于十年九旱的河曲仍然把糜子作为保收作物来种植。

因此,县委、县政府会同山西省农科院专家经过详细的考察、调研、论证,结合河曲的实际情况,决定把糜子产业化开发作为科技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协调领导组,决定通过专项行动在两、三年内使糜子产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农民收入有明显的提高。

目前我县糜子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糜子的品种老化、退化,产量不高,农民栽培糜子的技术还停留在传统水平上,同时由于产品没有后续加工,没有延伸其产业链,因此近几年农民种植糜子的收入不及种植向日葵、蓖麻等油料作物收入高,所以积极性不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县委、县政府决定通过科技手段进行糜子产业化技术开发,首先是推广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扩大糜子的种植面积,恢复糜子在河曲农业中的传统地位。

其次是通过产业化开发使糜子增值,尽快使农民增收致富,提高糜子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发展河曲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

①、河曲县位于北纬39023’、东经11009’,平均海拔1223米,全县平均降水量360ml,无霜期150天。

全县沟壑纵横,自然条件恶劣。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外口,女人挖苦菜”的“走西口”场面成为河曲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的限制,注定了河曲“十年九旱”的农业生产条件。

全县现有耕地总面积595500亩,沿河平地5.05万亩,主要种植瓜果蔬菜,引黄灌溉,稳产高产。

半山区25万亩、高山区29.5万亩,种植玉米、高粱、谷子、油料等作物,一直在“靠天吃饭”。

风调雨顺收成较好,遭遇旱年颗粒无收,而糜子在这样的条件下却可以“十年九收”,丰年亩产400公斤,旱年也可产250公斤,这已经是固定不变的规律。

所以,利用科技手段大量种植糜子是河曲县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②糜子古称“稷”,人类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有十一篇描述了糜子,古代社会帝王用来祭祀祖先、天、地的主要贡品就是糜子,所以糜子被称为“五谷之长”。

糜子有一种特殊的习性,他的蛋白质的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而河曲即周边地区正是高纬度低海拔地区,所以所产的糜子蛋白质的含量最高,可达13.9%。

是旱涝保收,“十年九收”的作物。

所以时至今日这一古老的作物在以河曲为中心的区域还广为种植。

糜子是一种尚未大规模开发的高蛋白杂粮,它的蛋白质含量远远高于小麦、稻谷和玉米,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均衡丰富,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见表)。

[引自《杂粮食品加工工艺与配方》,科技文献出版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徐怀德教授编著]

糜子与禾谷类粮食营养成分比较(mg/100g)

食物

项目

糜米

小麦粉

大米

玉米面

蛋白质(%)

13.6

11.2

7.4

8.0

脂肪(%)

2.7

1.5

0.8

4.5

食用纤维%

3.5

2.1

0.7

6.2

碳水化合物

67.6

71.5

77.2

66.9

Vb1

0.3

0.28

0.11

0.34

Vb2

0.09

0.08

0.05

0.06

尼克酸

1.4

2

1.9

3.0

Ve

1.79

1.8

0.46

6.89

K

2.01

190

103

276

Na

1.7

3.1

3.8

0.5

Ca

30

31

13

12

Mg

116

34

111

Fe

5.7

2.3

1.3

Mn

1.56

1.29

0.4

Zn

3.05

1.64

1.22

Cu

0.57

0.42

0.23

P

244

188

110

187

2、工作基础和优势

工作基础:

2006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科技引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各个方面对河曲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提出实施“优质、无公害糜子基地建设工程”。

2007年又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启动科技富民工程的实施意见”,对农业科技富民工程作了详尽的安排,成立了科技富民工程领导组。

组长:

杜永进(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

刘耿富(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徐升宽(主管科技工作的副县长)

成员:

赵瑞明(县科技局局长)

赵眉才(县财政局局长)

白占良(县农业局局长、农工办主任)

许二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梁军(团县委书记)

王润喜(县中小企业局局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办公室主任由赵瑞明兼任。

2008年根据具体任务实施情况又成立了“河曲县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协调领导组”,由县长和主管副县长及相关职能部门组成。

并成立了“河曲县糜子产业化品种技术推广中心”,具体负责品种的调运、计划安排、技术指导。

2007年已与“山西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签订了品种引进和技术合作合同。

已引进“犊牛蛋”新品种,适宜本地环境,大受农民欢迎。

工作优势:

(1)政策优势:

为了发展糜子产业化,国家科技部在“十一五”科技计划中专门就糜子品种的培育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各级政府就杂粮的开发与产业化进行重点扶持。

糜子产业化技术推广项目是市政府的重点工程项目,是市科技局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河曲县农村工作领导组在《河曲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中强调:

“到2010年,以半山区社梁乡、沙坪乡、旧县乡、陆固乡、刘家塔镇为主建设糜子基地1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糜子基地2万亩,无公害糜子基地8万亩,并配备必要的土壤、肥力检测仪器和设备。

”这些政策的支持,就糜子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巨大的舞台。

(2)历史文化优势:

河曲是糜子在全国的主产区,河曲农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糜子的历史和精耕细作的经验,并且有一套传统的操作规程和栽培模式,以及“糜黍文化”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

河曲的地方戏“二人台”有好多出就弘扬了糜黍文化,比如《捏软糕》、《打樱桃》、《五哥放羊》等。

糜子产业深深地植根于河曲大地和河曲人民的心中。

推广糜子产业化开发正和河曲的民间文化相吻合,必将调动老百姓的产业积极性,在思想和文化上引起共鸣。

(3)技术优势:

河曲已有种植糜子许多年的历史,从种子提纯复壮选育;

墒情掌握、播种时间;

留苗数量;

锄耧保墒管理等一系列栽培技术都有一套成型的经验。

加上省农科院糜子科研成果的转化,科学的栽培技术,产学研的结合正是发展糜子产业化开发的技术优势。

(4)加工优势:

河曲县科技局从1999年开始对糜子产业化进行专项研究,先后考察了内蒙、北京等市场,对全县的糜子产业化进行了规划,并推广糜子的无公害种植措施。

现已有糜子加工的两个骨干企业。

河曲县晋西北绿宝食品厂和河曲县金粒子食品加工厂已有从事糜子加工近十年的历史,其产品已走出国门,形成了固定的市场销售渠道。

河曲县晋西北绿宝食品厂成立于2000年10月,专门加工糜子系列产品。

该厂采用食品工程的八大高新技术之一的挤压膨化技术,自己设计工艺流程,开发出了糜子米粉系列产品九个品种,并于同期上市。

其工艺路线为:

除杂——去皮——一次粉碎——一次混合——挤压——二次粉碎——二次混合——造粒——包装——成品。

该技术的加工工艺合理、先进,填补了国家杂粮加工的一项空白。

2002年糜子米粉两个品种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2003年8月糜子米粉制造加工技术通过忻州市科技成果鉴定,获忻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10月申报两项国家发明专利,2006年11月颁发发明专利证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本项目规划10万亩,可产糜子4万吨,河曲县晋西北绿宝食品厂米粉系列产品原料消化1万吨,糜子方便面消化900吨,出口俄罗斯糜子米消化5100吨;

河曲县金粒子食品加工厂加工炒米出口蒙古国消化1.1万吨;

农民经纪人收购外运2000吨;

作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消化1.1万吨。

项目产品可以全部消化,保证农民有稳定的收入。

(5)市场优势:

晋西北绿宝食品厂的“晋河”牌、“走西口”牌糜子米粉系列产品、杂粮面系列产品,市场知名度很高,其产品远销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及东欧地区。

2007年省科技厅列入国际合作项目立项,资助引导资金10万元。

近期与黑龙江同江市财达经贸有限公司达成出口俄罗斯糜子米的意向,每月出口300吨,一年出口3000吨,出口价值1200万元。

河曲县金粒子食品厂的“金粒子”炒米已远销蒙古国,农民经纪人的外贸出口糜子作为鸟食已达欧洲、东南亚。

潜在的市场空间很大,待开发的市场更是广阔。

3、总体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

(1)通过这项专项行动,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以糜子产业化开发为河曲农业的支柱产业。

提高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比例,使县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7年2174元的基础上增加105元,增长4.8%。

使全县国民经济和谐发展。

(2)通过这项专项行动,完善农村科技推广工作的配套措施,改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基础条件和工作环境,进一步健全全县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工作平台,提高农民、农技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科技富民强县的能力,造就无公害环境生态系统,使大自然与人和谐发展。

(3)通过这项专项行动,大力培育和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含量,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培植税源,增加税收4000万元以上,达到强县的目的。

总体任务:

根据高山区、半山区不同的地域环境,选择对应的糜子品种,高山区:

“晋品糜1号”品种,半山区:

“犊牛蛋”品种。

比照农业部部颁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标准,建立高效、优质基地10万亩。

大力扶持糜子加工企业生产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特色食品,推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原产地食品的认证工作,开发适合中老年食用的特色功能食品,保护企业、地域自主知识产权,扩大市场覆盖面。

4、预期效果

(1)科技效果:

经过糜子产业化开发配套技术推广专项行动,使优质、高产、耐旱、抗病、抗倒伏的糜子新品种推广普及率达到100%;

与之配套的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95%以上。

符合绿色食品A级和无公害标准的加工技术应用普及率达到100%。

可形成一整套糜子产业化的国家级的鉴定标准、操作规程、认定标准。

(2)技术效果:

通过这次专项行动,使推广品种的亩产量由250公斤增加到400公斤,生育期由90天缩短到85天。

形成更加完善的、科学的栽培和加工技术。

综上所述,实施该项目既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又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我县强县富民的农业支柱产业。

三、具体任务

依靠糜子新品种绿色、无公害生产、加工配套技术推广,带动全县糜子产业做大做强。

其中建立糜子种子基地500亩,亩产糜子350公斤,可提供糜子种子1.05万公斤。

糜子的种植面积由2007年的3.8万亩扩大到10万亩。

可产糜子4万吨,农民实现收入9600万元,增加收入59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5元。

项目任务分解列表

项目实施单位

项目实施

规模(亩)

子项目

负责人

500亩种子繁殖

基地建设

陆固乡政府

300

赵国兴

单寨乡政府

200

郭永胜

10万亩生产

刘家塔镇政府

7000

许美英

巡镇镇政府

7500

李向忠

10000

旧县乡政府

贾怀义

社梁乡政府

11000

贾建忠

沙坪乡政府

9000

王存贵

土沟乡政府

李裕民

前川乡政府

10500

菅劲春

沙泉乡政府

张秀文

赵家沟乡政府

8500

邬志明

100000

四、技术内容和指标

1、主要技术来源:

项目品种推广技术来自山西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配套栽培技术——“糜子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来自于项目协作单位——河曲县晋西北绿宝食品厂拥有的绿色食品认证基地的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来自于县农技推广中心。

项目主推品种“犊牛蛋”、“晋品糜1号”,均从我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引进。

“犊牛蛋”经过几年的种植,已成为主力品种。

“晋品糜1号”是农民喜欢种植的主推新品种。

同时加强与宁夏固原农科所、甘肃、内蒙农科院的横向合作交流,把适宜本地种植的好品种引进来,形成国内糜子(粳性)种植的中心区域。

2、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山西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是全国省级杂粮研究基地,小杂粮研究处于全国的前沿学科。

承担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特色杂粮生产及加工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

本项目采取品种推广——种子处理——小区示范——大田推广——收获贮运——食品加工——市场销售——家庭消费的技术路线。

3、技术人员情况:

①项目技术规划负责人:

贺焕亮,女,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忻州市科技局副局长,研究员,注册科技咨询专家。

从90年代任研究所所长,开始研究糜子的特性和栽培技术,有多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为糜子新技术推广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贡献。

②项目组织负责人:

赵瑞明,男,河曲县科技局局长,大学专科,中共党员,注册科技咨询师。

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科技工作,2003年获“山西十大科技创业功臣”称号。

曾组织推广过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11项科技计划项目。

2003年8月所组织的“糜子米粉系列产品制造加工技术”获忻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③项目依托单位负责人:

王星玉,山西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学会会员,曾多次获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

一直致力于糜子品种的开发与研究,在糜子品种的培育、制种、技术推广上有很高的造诣,并有多部专业著作问世,在糜子研究领域有一定的权威性,也是本次专项行动的技术专家。

该所培育的“犊牛蛋”糜子品种在河曲的推广很成功,已成为当前农民种植的主力品种。

④项目协作单位负责人:

赵奋飞,男,河曲县晋西北绿宝食品厂厂长,大学本科学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