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Word下载.docx
《传播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除了主持人的服饰之外,嘉宾的服饰也是非常重要的,《实话实说·
这就是足球》中,五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嘉宾穿戴着不同球队的球衣、球帽,观众中也是五花八门的运动服,再加上主持人嘉宾幽默的谈话,现场气氛是非常好的,和世界杯的内容也特别吻合。
4、道具
在谈话节目中,一些实物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起到提起话题、展开情节的结构性作用。
这些实物类似戏曲中的道具,但是它的作用却明显要大于一般地道具。
像1998年10月8日播出的《实话实说·
王先生之木牛流马》当中,“木马”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物,如果没有这样东西,这期节目可以说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问题是在一部分节目中,有一些编导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在一时没能够找到合适的道具的情况下,仅仅以语言加以描述,以此作为实物的弥补,也许在这些编导看来,语言性的谈话节目毕竟是以语言见长,谈话就是要以谈为主,其他的东西可以从简或者忽略不计,也有的人认为,使用道具人为的痕迹太重,它的使用会削弱话语这个重要因素,这种弱化语言的做法得不偿失,但这是对道具的片面的看法。
任何人的口头表达都有词不达意的时候,采用道具是对口头表达最好的诠释。
5、游戏
我们这里说的游戏和一般所称的游戏不一样,它是指为了谈话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类似游戏的过程,通过游戏的展开,让观众、嘉宾在规定的情节游戏中得到一些感悟,从而很自然地导出主持人想要说明的道理。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与豹共舞》的嘉宾是1998年和1999年两次蝉联英国广播公司年度摄影师大奖的金·
沃尔哈特。
这位以拍摄野生动物著称的摄影师,有着传奇般的经历,对这种题材当代大学生最感兴趣,所以拍摄的演播室选在了北京大学,这样的场景设计是很有创意,也是很符合谈话内容的特殊需要的。
在这次谈话中,编导设计了一个情节:
有两个小孩套上兽皮外套扮成豹子的模样,崔永元和这两只豹子还有一番对话:
崔永元:
我刚才来的路上,好像看见有两只豹子,赤裸裸的豹子。
哦,在这儿!
同学们,我发现豹子已经好几个月没理发了,我能不能采访一下豹子呢?
你喜欢拍摄你的人,用什么样的方式接近你呢?
“豹子”:
不知道。
这个地方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你们到其他地方去找食物吧。
祝你们晚安!
从这段对话看,这个情节对整个节目的谈话内容没有直接的关连,谈话内容也没有能够真正融入嘉宾、大学生和崔永元的谈话中。
但是这一个情节至少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那就是展开情节,活跃现场气氛,让嘉宾、大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非语言因素是如何在谈话节目中发挥作用的?
2)非语言因素应如何设计?
1) 1、谈话节目中非语言因素的运用问题对节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因为它本来就是节目整个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一些节目却忽视了这一点,把谈话节目做得非常专业,也非常拘谨甚至笨拙,缺少闪光点,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主持人语言表达功力的欠缺,捕捉不到现场嘉宾观众谈话内容中可以产生碰撞火花的思想交汇点,套话、大话、空话太多,缺乏深度,表层的多,深入的少,整个谈话显得模式化,自然节目可看程度也是很低的,但是我们认为,之所以会导致这样的结果,除了语言本身的问题之外,也和我们没有充分重视非语言因素对节目的支撑作用有关。
按照一般的理解,谈话节目就是高谈阔论,就必须是侃侃而谈,如果离开话语这一个最关键的因素而去谈什么谈话节目,那就等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
这样的观点当然是对的,在考虑谈话节目的内容时,一定必须非常重视语言的作用,但是,这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甚至撇开非语言性因素。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外壳,一个可以装进任何东西的空箱子,语言的这种载体作用注定了它必须和其它工具密切组合成更大的工具,来为思想服务。
因此,在谈话节目中,各种非语言性的因素和语言因素联手,就等于一个漂亮的姑娘穿上了更为美丽动人的服饰,会使节目更加精彩。
其实,电视谈话节目有时没有很好地运用非语言性因素,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考察谈话节目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电视谈话节目和电台的谈话节目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电视在诞生之初就借鉴了广播的谈话节目样式,并且有所发扬光大。
电台是一种纯粹的靠有声语言(即话语)来传播的媒介,它基本作用于人的听觉,在它的节目中,通过声音传播传递信息,受众直接感受到声音后开始建立自己的思维程序,并进而完成思考过程形成自己的思想,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其它任何具体形象的东西并没有直接发挥作用。
所以,在这样的节目中,除了做好声音(有声语言)这一个环节之外,其它非语言性的因素(不包括音乐)恐怕很难有用武之地。
当然,这样说丝毫没有对电台谈话节目贬低的意思,而是说应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作为一种声画合一媒体的优势,否则就是对电视媒体功效的一种浪费。
语言是有限的,而真实是无限的。
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是经过对某些细节的选择和概括的结果,因而它是抽象的,这是语言非常有效的功能,但是,它也可能产生问题,尤其是人们没有意识到抽象的存在时。
作为谈话节目,它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还原真实,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当然应该让主持人把话说得更明白一点,让嘉宾表达得更直接一点,但是,为了照顾绝大多数受众,特别是那些文化程度比较低,理解能力还不够的受众而把话说得太白,解释得清清清楚,那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一方面说得多了是不是就可以解释得清楚也很难说,另一方面就是解释清楚了,那种通篇是喋喋不休解释性语言的节目会是什么样,恐怕很难想象。
这是一个两难的命题,说少了说不清楚,说多了又太罗嗦,两头都不落好,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使用好非语言性的因素,把那些用语言表达很困难的思想,用道具、音乐、游戏来加以体现,显得直观明了,效果很好,这样也就充分发挥了电视的传播特长。
2、除了从语言与真实的关系来看非语言因素的作用之外,还可以从受众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电视是最大众化的媒体,在当今社会,电视拥有最广大的观众群,这是肯定的,但是,必须看到,观众对电视的这种青睐和参与又是非常浅薄的。
英国一位专门研究电视和社会关系的学者尼古拉斯·
阿伯克龙比就这样认为,电视在涉及观众的程度上不及其它媒体,它通常是在家里嘈杂的环境中被收看的,人们在看电视时许多其它的活动仍在进行,结果人们不总是专心致志地看节目,就这一点而言,它不同于印刷媒体,尤其是书籍,看印刷媒体通常需要在比较有利于这一活动的环境中进行,比如独自阅读。
同时,在信息传递方面,电视的效果不如印刷媒体,这些特点导致的结果是,我们看电视几乎是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的,把它作为一种消遣,所以不管电视上播放什么节目我们常常都看。
电视的这一特征对做谈话节目也会产生很强的影响。
如果仅仅在语言方面下功夫,那么,即使把语言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也有可能被漫不经心的观众所忽略,只要他们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让编导精心准备的“语言包袱”与观众失之交臂,在这样情况下,游戏环节、音乐的加入、背景服饰录像片等综合手段的运用就会产生很好的“抓人”效果,通过这些非语言手段的强烈刺激,让观众回到电视机前,认认真真看电视,并且真正地参与到节目当中。
2)在非语言因素的设计中,要做得恰到好处,首先要保证语言元素的合理运用,否则非语言因素的作用不但不能得以发挥,反而会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1、和谐。
在设计非语言因素时,保证它和谈话节目内容的和谐是首先必须考虑的。
我们说非语言
因素对谈话节目有着很重要的支撑作用,那是指我们合理地科学地使用了它。
这里,这个合理、科学,就是和谐,包括风格的和谐,数量的和谐,运用时机的和谐。
所谓风格的和谐就是我们所选择的非语言因素必须基于谈话节目整体风格之上,从整体风格考虑,选择合适的形式,比如音乐,它所选择的曲调、节奏、情感风格,甚至乐器种类等都必须和整个节目的风格相吻合,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总不能采用欢快的音乐,六一节等节日的谈话节目总不能是节奏缓慢,风格凝重的曲调。
这是指在总体的要求上,其实在节目的进行中,音乐的节奏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着内容的起伏,有所变化,这种根据内容来确定形式,就是和谐的方式。
这个问题也同样适用于其他一些非语言因素的选择和使用上,像设置悬念、服饰、背景设计等方面,都必须注重整体风格的统一和谐,很难想象,来到农民的田头之中,如果女主持人一身雪白的长裙,那会多么地让人扫兴。
数量的选择就是指非语言因素的使用要控制在一个适当的度范围内。
不是越少越好,更不是多多益善。
太多了影响节目的正常进程,比如音乐,间奏太多,现场嘉宾、观众都会受不了。
少了又不能起到渲染气氛的目的。
数量的概念中还有一个就是同时使用几种手法,我们认为,手段不是越多越好,五花八门各种套路齐上阵未必奏效,谈话节目毕竟不是纯粹的娱乐节目,用多了,用滥了,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其实效果并不好,起码对观众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方面有影响。
和谐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使用的时机。
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手法以调节现场气氛,这是很有讲究的。
不该出音乐的时候来了一段乐曲,观众会感到突兀,也会不适时地打断主持人的思路,而在需要乐曲来点情绪时,乐队哑然,那么情绪不能调动起来,也会造成冷场,所以有经验的乐队和有经验的主持人之间总是有很默契的配合。
同样,在安排游戏环节时,也会遇到怎么样选择合适时机的问题,一般地说,内容需要了,就必须安排。
因为游戏环节的安排除了内容需要之外,还有整个节目现场气氛调节,控制节奏的作用,所以在节目的开始和结尾一般不宜安排游戏,否则不利展开情节。
2、创新
要充分发挥创作者的现象力,在各种非语言因素的设计上,要力争创新。
对一些我们非常熟悉的话题,音乐、游戏等环节的创新也许是成功的关键。
这里,形式是最重要的,有时候,形式决定了内容。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并不是说内容的选择可以任意随便,而是说形式在使受众对内容的感知接受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按照一般的认知规律,受众对新鲜的、以前从来没有接触到的东西,印象会更为深刻,这就是人们的求异思维。
在我们的谈话节目中,如果观众所接触的东西,包括音乐、背景、甚至是服饰游戏等很多都是以前熟知的,那么,他们会在心理产生一种疲劳的心理暗示,这也就不利于观众现场参与积极性的调动。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要不断地对节目的非语言性因素进行变化和改造,不断以新的面貌,新的角度,新的形式出现,来丰富节目的样式,调动嘉宾和观众的情绪。
3、共振
要善于发挥非语言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使之形成合理的科学的共振。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许多谈话节目中,都会同时使用几种方式来丰富节目,但是,这些方式有时往往是各自为阵的,很少有相互的关联互动。
比如道具和游戏之间、音乐和游戏之间、录像片和游戏之间等。
这方面,《实话实说·
这就是米卢》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
在这期节目的开始,崔永元选择了一副国际象棋作为道具,他说中国足球队的主教练米卢是位国际象棋的高手,他又和米卢下了一盘棋,随着国际象棋比赛的结束,谈话节目的话题很自然地打开了。
作答:
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
虽然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但是非语言符号同样在日常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美国学者L.伯德惠斯特尔估计,在两个人传播的场合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
专门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艾伯顿.梅热比也提出了一个公式,说明非语言符号的重要作用。
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
公式中的“语调”和“表情”均为非语言符号,这个公式表明了人际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所能传递的信息远远大于语言。
但是它也说明:
语言可以传递任何信息,而非语言符号传播意义的范围就有限。
传播主题越抽象,不用语言就越难表达。
非语言符号
内容
非语言符号可以分为基本的两大类: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和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1.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包括动态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和静态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1)动态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包括体语(以及舞蹈语言)、运动画面、人际距离等
体语是一人的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
体语一般包括手势、动态体态、面部表情、触摸、眼神等。
体语在实际的传播活动中可发挥替代、辅助、表露、调节、适应等功能。
运动画面主要是指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中使用的一种符号系统。
在这个二元空间中,运动画面利用其光影、色彩、构图以及画面的组接和转换等元素来传递信息。
人际距离的符号性是由美国人类学家E.霍尔提出的。
他认为人际距离与人互动的结果,即人际关系,有很大联系。
一般而言,关系越密切,距离就越近;
距离越远,表明关系月松弛。
他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距离,提出“空间也会说话”。
他继而提出人际距离可以据此划分为四个区域:
亲密区、熟人区、社交区、演讲区。
不同的人际距离对传播情境和传播内容起到了制约和补充的作用,
*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信息
1.目光接触与注视:
注视——强化人的判断或增强对方信心,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表情。
2.面部表情:
喜悦、幸福、悲伤、气愤、恐惧、恶心。
3.外表:
着装+外形。
4.人际空间距离:
取决于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
5.动作、举止:
说者;
听者。
6.身体接触:
握手、拍肩、拥抱、贴面、亲吻。
7.时间:
反映RP,责任感,对别人的尊重。
8.空间:
表现主动者的动机和身份,参与者的心。
9.嗓音:
声调。
(2)静态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包括静止体态、象征符号、实义符号乃至衣着、摆设、环境、雕塑、绘画、图片等等。
人际互动过程中,静止体态不仅能沟通双方的思想和感情,而且它的不同样式还反映出双方社会地位和审美的区别(戈夫曼语)。
象征符号代表某个抽象的意义,它往往是特定文化的结晶,如五角星,镰刀斧头等标志和徽记。
实义符号表达某个确定的意义,特征为简洁、形象、直观、易记,如狼烟、烽火、路标、信号旗等。
2.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包括类语言和其他声音符号。
(1)类语言
类语言是人类发出的没有固定意义的声音,它是一种类似语言的符号,但是又不像语言一样有明确的字形和读音,也不像语言一样有固定的语法规律可循。
类语言包括辅助语言和功能性发声。
辅助语言是指辅助人类口头语言的声音要素,主要包括一掉、音量、音速和音质。
当声音要素系统中的诸要素在口头语言的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时,就会导致口头语言意义的变化。
通俗的说,说话时的抑扬顿挫会使同一句话产生不同的意思。
功能性发声是指人发出的哭、笑、哼、叹息、呻吟、口头语等声音。
它们不具有固定意义,往往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不同的意义。
简而言之,类语言是口语的附加或补充部分。
(2)其他声音符号
如鼓声、口哨、汽笛、乐声等。
在特定的传播情境下,某种单一的声音符号也可能担当传播信息的重任。
作用
非语言符号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六种作用:
补充语言符号,替代语言符号,强调语言符号,否定语言符号,重复语言符号,调节语言符号。
下面,我们分别对其进行解释:
1.补充作用
声调、面部表情、手势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非语言符号,都可以用来填补、增加、充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时的某些不足、损失或缺欠。
例如,在战场上,指挥员高喊“同志们,冲啊”的同时,右手猛力向前一挥;
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们“注意听讲”的时候,两眼盯着两个讲话的学生。
2.替代作用
这是指以非语言符号代替语言符号传播信息。
当某件事不便用言语表述或特定环境阻碍了言语交流,这时就使用替代法。
比如,当一位朋友在饭桌上将你一次尴尬的经历准备告诉别人时,你用脚踢了他一下,他会意后打住;
在吵嚷的股票交易所,人们也是用手势代替说话。
3.强调作用
“给我狠狠打!
”随着一声命令,指导员一拳砸在桌上。
“一拳”突出强调了讲话者的愤怒和决心。
对讲话中的某些词或话故意提高音量或者拖长,也是为了强调和突现其特别之处。
4.否定作用
有时非语言符号会否定语言符号所传播的信息含义。
假装的笑脸往往会否定高兴、愉快的言语,痛苦的表情又会被人“读”出幸灾乐祸的心境。
当它们发生矛盾时,人们倾向于相信非语言符号承载的信息,而不相信语言符号。
5.重复作用
以非语言符号重述语言符号的信息,例子是很多的,如在对服务员说“再拿两瓶啤酒”时伸出两个手指,说“真棒”时连连点头,说“没劲”时连连摇头。
重复可以使信息传递更加准确。
6.调节作用
这是指以非语言符号来协调和调控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状态,如把一个手指靠近嘴唇,意思是“别说了”或“小声讲”;
把耳朵对准讲话人的嘴巴,意思是“大声些”、“我在细听”。
此外,萨姆瓦(L•A•Samovar,1988)等人还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列举了非语言符号具有“最初的印象、相关的信息、引起感情的因素、自我表现和对别人的控制”等五种作用。
类型
非语言符号的作用往往需要由不同的非语言符号来承担,而不同的非语言符号亦会释放出不同的功能。
在对各种各样的非语言符号进行鉴别和分析后,我们将其分为五种类型:
外貌与衣着,表情与眼神,姿态动作,触模行为,空间与距离。
1、外貌与衣着
人的外貌和衣着由于形状和形式不同所传播的信息就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也有差异。
这不仅影响人本身的个性,还影响到他的行为模式。
只要他相信自己的外貌和衣着的吸引力,他的行为举止就会表现出自信的感觉。
但是,传播者应对外貌和衣着有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因为只有适中的恰到好处的外貌和衣着,才有助于信息有效而准确的传播,过分迷人的或过分丑陋的外貌和不适当的衣着会直接影响信息的传通。
对于受传者来说,应该避免以貌取人和衣帽取人。
2、表情与眼神
萨姆瓦(L·
A·
Samovar,1988)等人认为:
“我们大家都是演员,都带着各种各样的面具。
”面孔是我们人体的一部分;
我们走到哪,它也跟到哪。
面部表情千变万化,含义复杂,但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人们使用和操纵面部表情的原因不外四种:
强化真实情绪,减弱真实情绪,中和真实情绪,掩饰真实情绪。
实险证明:
女子对于面部表情的判断较之男子更为敏捷并更加精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传通的主要源泉。
人们能够利用眼神传出的信息几乎是无限的。
研究发现:
在社群传播中,人们大约用30%-60%的时间跟别人眼目传神。
当人们听话时,他会注视讲话者;
当讲话者搜索词句时,他会避开目光转向空间;
当听话人对讲话内容有兴趣时,他会长久注目讲话人;
当与地位低的人谈话时,他会减少目光接触;
当有人一次盯视我们长达十秒钟以上,我们就会感到很不舒服。
3、姿态动作
人们对体语(身体语言)学的兴趣骤增。
正如许多研究表明的,我们也许能停止有声语言的传播,但不能停止无声语言的发出。
我们的姿态动作总是有意无意地“泄露”我们内心的秘密和蕴藏的信息。
这是因为,人的每一种姿态动作都是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信息的外化;
同时,它们同那一片刻中作用于我们的某种事情往往相关;
而每个人也都能够根据传播经验和文化背景从体语中推断或“破译”出有关信息,并加以运用;
还有,姿态动作总是跟其他人们的存在相联系,而变化的实质则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
人体能够发出多达70万个不相同的信号。
埃克曼和弗里森(1972)认为,不论身体动作多么复杂众多,它们都可以分别归入符号势、图解势、调节势、心情展示和适应势等五大类别之中。
“V”型手势和“OK”手势(用一只手的食指尖与拇指尖相接),就是有准确含义的符号势。
与语言密切相连并有助于“图解”言词的手势为图解势,如给人指路时的手势,这类手势具有加码和译码双重功能。
那些能帮助我们与另外的人相互作用的身体动作如点头、手势、变换姿势等,叫调节势,因为通过这些动作能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
心情展示是反映我们一种情绪(紧张、激动、伤心、沮丧)的强度的那些行为。
适应势通常与自己或对别人的消极感情有联系。
例如,当某人的不舒服感和焦虑感增加时,他在人前的掐、抓、摸等适应动作就会增加。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人们使用姿态动作不外两个修辞目的:
加强一种思想或观点;
帮助描绘某些事情。
但有一个总的要求,那就是适宜和协调。
就是说,你使用的姿态动作应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