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7168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建筑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建筑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建筑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建筑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建筑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建筑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基本规定

1-0-1承担住宅计量供热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编制施工方案、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具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

1-0-2住宅计量供热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鉴定及备案。

施工前应对新的或首次术用的施工工艺进于评价,并制定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

1-0-3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作业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从事焊接、电气安装等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资质证书。

1-0-4具备下列条件后,工程方可开工。

1、工程设计文件应齐全,并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堆;

2工程施工方案、质量检验程序等文件应齐全,并按规定审查批准。

1-0-5设计变更不得降低供热工程的技术指标和质量。

当设计变更涉及供热工程技术性能时,必须经原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并出具书面同意文件。

实施前,应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并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的确认。

1-0-6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设计文件有差错,施工单位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修改建议,形成书面文件并归档。

1-0-7施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与土建及其它专业相配合。

1-0-8对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共同验收并签署验收文件。

1-0-9工程验收分竣工质量验收和移交验收。

工程质量保修期限,至少应为工程竣工质量验收合格并正式供热运行后的两个采暖期。

在保修期内,相关责任主体应履行保修责任,形成维修记录文件并归档。

材料设备质量和施工质量应由建设单位根据相关标准和合同约定负责。

2材料设备管理

2-1一般规定

2-1-1供热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的规定。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与淘汰的材料设备。

2-1-2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及复验应遵守以下规定:

1对材料设备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并归档。

2对材料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纳入工程技术档案。

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应有型式检验报告,进口材料和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出入境商品检验。

3散热器、分集水器、热分配表、阀门和保温材料等进场时,应对其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相关的复验报告应归档。

复验不合格的不得安装使用。

2-2主控项目

2-2-1塑料管材和管件

l在设计条件下,塑料管材的使用寿命不应低于50年。

供应商应提供每批管材的原料产地证明文件或进口报关单及材料检验单。

2交联聚乙烯铝塑复合管材(XPAP),内外层均应采用交联聚乙烯。

交联聚乙烯铝塑复合管材结构尺寸应符合表2-2-1---1的要求。

表2-2-1---1XPAP管材的结构尺寸要求

单位:

mm

公称外径dn

公称外径公差

参考内径di

圆度

管壁厚

em

内层塑料最小壁厚en

外层塑料最小壁厚ew

铝管层最小壁厚

ea

盘管

直管

最小值

公差

12

+0.30

8.3

≤0.8

≤0.4

1.6

+0.50

0.7

0.4

0.18

16

12.1

≤1.0

≤0.5

1.7

0.9

20

15.7

≤1.2

≤0.6

1.9

1.0

0.23

25

19.9

≤1.5

≤0.8

2.3

1.1

32

25.7

≤2.0

≤1.0

2.9

1.2

0.28

40

31.6

≤2.4

≤1.2

3.9

+0.60

1.7

0.33

50

40.5

≤3.0

≤1.5

4.4

+0.70

1.7

0.47

3交联聚乙烯(PE-X)、无规共聚聚丙烯(PP-R)、聚乙烯(PE-RT)和聚丁烯(PB)管材壁厚偏差应符合表2-2-1---2的要求,其它管材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表2-2-1---2PE-XPP-RPE-RT和PB管材的壁厚偏差

单位:

mm

公称壁厚en

允许偏差

公称壁厚en

允许偏差

1.0

+0.30

4.0

+0.60

2.0

+0.40

5.0

+0.70

3.0

+0.50

6.0

+0.80

4塑料管材及连接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同一工程中,塑料管材和管件应由同一企业采用同一批次原料生产。

产品内外表面应无凹陷、气泡、明显划痕和其他影响产品性能的缺陷。

5同一直径连接件的锁紧螺帽、紧箍应能互换,密封圈材料的性能应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

镶有金属螺纹的管接件,螺纹件应镶嵌牢固,螺纹应无毛刺、缺牙等缺陷。

6产品标识应符合相关标准,且清晰、牢固。

塑料管材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清洁。

7盘卷包装的管材,调直后其圆度应满足相关标准,断面应无明显的椭圆变形。

检查方法:

尺量;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按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同一批次总数抽查5%,且不得少于2件。

2-2-2金属管材和管件

1金属管材和管件的化学成分及儿何尺寸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其内外表而应平整、光滑。

2热镀锌钢管内外壁镀层应均匀,不允许有折皱、裂纹、明显凹陷、凸瘤及腐蚀等缺陷。

3铜管表面不应有分层、针孔、裂纹、起波、气泡、绿锈、明显划伤和其他影响性能的缺陷,断口处应无毛刺。

铜管接头外表面不得有裂纹、明显的凹凸不平或超过壁厚负偏差的划痕。

管材的壁厚允许偏差不应大于公称壁厚士10%。

4管件应无偏扣、乱扣、方扣、丝扣不全或角度不准等现象。

检查方法:

尺量;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按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同一批次总数抽查5%,且不得少于2件。

2-2-3分集水器

1分集水器外表面应无毛刺、裂纹、气孔、锈蚀等缺陷,连接螺纹应无断扣及碰伤。

2分集水器宜采用铸铜成品件,与热媒直接接触的零部件应为同一材质。

3分集水器应见证抽样并复验,复验项目为气密性和密封圈性能。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核查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

按同厂一家、同一规格总数抽查1%,且不得少于2件

2-2-4散热器

1产品热工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具有热工性能检测报告。

2散热器外表面应光滑,无明显变形、扭曲和凹陷等缺陷。

安装前,散热器热媒进出日螺纹应带有保护套具。

钢制和铝制散热器的内腔应进行可靠防腐处理,铸铁散热器内腔应采用无砂型铸造工艺。

3散热器外形尺寸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4散热器应见证抽样并复验,复验项目为单位散热量和金属热强度。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核查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

按同厂家、同规格总数抽查1%,且不得少于2组。

2-2-5热量表

1用于贸易结算的每块热量表应经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其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检定。

2热量表外壳涂层应均匀,无裂痕、毛刺等表面缺陷,具有防水、防尘功能,应用箭头标出载热体流动的方向。

影响热量表计量性能的可拆卸部件应具有可靠的封印。

3热量表应能显示累计热量、累计流量、瞬时热量、瞬时流量、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温差和错误代码等,并具有数据存储功能,数据存储时效不应低于一个采暖期。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2-2-6阀门

1阀体、阀盖表面应光滑,无气孔、砂眼等缺陷。

2阀杆装配后应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

3阀门应见证抽样并复验,复验项日为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核查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

按同一厂家、同规格总数抽查10%,且不得少于l件。

2-2-7保温材料

1保温材料应为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密度、厚度与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宜大于0.04W/(m2.K)。

2保温材料厚度允许偏差为规定厚度的-5%~+l0%。

3保温材料应见证抽样并复验,复验项目为导热系数、密度及吸水率。

检查方法:

尺量;观察检查;核查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

按同一厂家、同一材质、同一批次抽查2件。

2-2-8过滤器

1过滤器阀体表向应光滑,无气孔、砂眼等缺陷,阀体上应用箭头标明热媒的流动方向。

2过滤器内的滤网应完好无损。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按同一厂家、同一规格总数抽查5%,且不得少于2件。

2-2-9散热器恒温控制阀

1散热器恒温控制阀应具有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

2散热器恒温控制阀表面应无可见裂纹、夹层、疏松、夹砂、

砂眼等缺陷,不应有明显的磕、碰、划伤和锈蚀。

文字、图形符号、

型号、示值和刻度线应清晰、端正且不易脱落。

3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的接头应简便、牢固,温度设定装置应旋转灵活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按同一厂家、同一规格总数抽查10%,且不得少于2件。

2-3一般项目

2-3-1采用喷漆工艺进行防腐处理的设备,喷漆表面应均匀、光亮,不应有漏喷、堆积、流迹及脱落现象。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按总数抽查10%,且不得少于l件。

3建筑物热力入口安装

3-1一般规定

3-1-1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位置及设备配置、安装方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1-2热力入口内供热管道的排列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间距应便于设备检修和查验。

3-1-3当直埋保温热力管道穿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预埋套管,并采取防水措施。

对有严格防水要求或管道穿越处有振动的,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3-1-4在供热系统冲洗前,应采取不使冲洗水流经热量表的措施。

3-1-5热力入口的管道井应设置防水隔离保护层和排水地漏。

3-2主控项目

3-2-1热量表的安装

1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应安装在回水管道中,且与管道同心。

热量表安装方式、前后直管段长度及管径,必须符介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且直管段上不应有任何接口。

流量传感器指示的水流方向应与管道内热媒流动的方向一致。

2若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安装在供水管道且热媒供水温度超过90℃时,应采用分体式热量表,分体部件(计算器)应固定牢靠并便于观察。

3流量传感器的前后应分别设置具有关断功能的阀门,流量传感器前应安装过滤器。

4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方式和位置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并宜采用测温球阀或套管等安装方式。

供水测温探头和回水测温探头应分别安装在相应的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上,温度传感器测温探头的顶端应处于管道的中心位置。

检查方法:

现场观察。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3-2-2进入建筑物的直埋保温管,其管材及保温的作法应与室外直埋保温管相同。

直理保温管进建筑物或出地面时,应伸出墙体内表面或高出该地坪200mm以上。

检查方法:

尺带;现场观察。

检查数量:

按总数抽查10%,几不得少于2处。

3-2-3可现场设定型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或静态平衡阀前后直管段长度必须符合其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检查方法:

现场观察。

检查数觉:

按总数抽查10%,且不得少于2处。

3-2-4安装过滤器后,过滤器所示水流方向应与管道内热媒流动方向一致,其安装位置应便于滤网拆装。

检查方法:

现场观察。

检查数量:

按总数抽查10%,且不得少于2处。

3-2-5在热量表、可现场设定型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或静态平衡阀前后直管段外的供回水管上,应分别设置压力表及温度计接口。

当压力表与温度计安装在同一管段上时,压力表接口应安装在温度计接口的上游。

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