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0535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

《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6.通常状况下,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4+3O2

2X+2H2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水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2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7.下列应用于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A.防毒面具—活性炭吸附有毒物质B.利用声呐探知海洋深度—回声定位

C.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D.船闸--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8.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9.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羊绒与棉花(灼烧)B.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D.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10.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11.在pH=2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Ba2+、HCO3﹣、SO42﹣B.NH4+、Cu2+、Cl﹣

C.K+、OH﹣、CO32﹣D.Ag+、Na+、NO3﹣

12.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

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A.氯化钾B.烧碱C.熟石灰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性)

13.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14.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

A.KCl、NaClB.CuSO4、Na2SO4C.CaCO3、Na2CO3D.NH4NO3、NaNO3

15.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

16.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为

A.化学反应分类

B.物质分类

C.地壳中元素含量型

D.金属的化学性质

17.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B

鉴别Fe、CuO、C三种黑色固体粉末

滴加稀硫酸

C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D

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提纯硝酸钾

蒸发溶剂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II、III、IV、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IV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1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B.对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C.对于某温度下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固体

D.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等质量的镁和铁

20.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

甲、乙、丙、丁、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

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可以用水鉴别乙和丙

B.若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甲可以是氧化铜

C.若丙是碳酸钠,则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

D.若丁是氢氧化钠,则甲可以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M

二、综合题

2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1)B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选填“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或“单质”)。

(2)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在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②在t℃时,把20g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23.“探险战士”——盐酸勇闯化学迷宫,迷宫内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

入口→→→→出口(请用序号填写)。

______________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个。

(3)下列物质中,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无法“闯过”这个迷宫的是______(填字母)

A.Ca(OH)2B.H2SO4C.CuSO4

24.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I.制氢:

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气,其反应可表示为:

6ZnFe2O4

6ZnO+4Fe3O4+O2↑;

3ZnO+2Fe3O4+H2O

3ZnFe2O4+H2↑

(1)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

(2)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得到H2和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________(任写一点)。

该循环法制氢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贮氢:

合金Mg2Cu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高温时在氩气保护下,由一定质量比的Mg、Cu单质熔炼获得。

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生成氢化物和另一种合金,其化学方程式为:

2Mg2Cu+3H2

3MgH2+MgCu2

(4)熔炼制备Mg2Cu合金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氢化物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释放出H2。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1.2g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为________g。

25.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废弃的黄铜(铜锌合金),通过两种途径制取硫酸铜晶体。

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a为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玻璃棒。

(2)浓硫酸是化学实验室里一种常见的酸。

①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

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

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_______________溶液。

(3)如图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

①主要实验操作步骤有:

a.收集气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将二氧化锰放入锥形瓶中d.从长颈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写字母序号)。

②在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因加入的药品量不足,致使集气瓶内剩余少量水。

若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和不添加药品的前提下,请帮他想出种解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b的顺序为蒸发浓缩、_____过滤、干燥。

(5)下列测定稀硫酸pH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写字母序号)。

A.将pH试纸直接插入稀硫酸中

B.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C.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稀硫酸,滴在pH试纸上

D.根据试纸显示的颜色估算出溶液的pH

26.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

Ⅰ.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如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用装置B制取氧气,往长颈漏斗中倒入的液体药品是__________;

如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用装置F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改进实验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Ⅱ.粗盐提纯中得到的“精盐”常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假设只有CaCl2一种),为得到更纯净的氯化钠,同学们做了如下处理:

(1)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___。

(2)步骤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证明经过步骤②后过量的Na2CO3已除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5)若不考虑损耗,经过上述处理得到的精盐质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盐”质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某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分析:

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

请计算:

次数

1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8

求: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g:

(2)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0.1%)______。

化学答案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2.C

A、根据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的光分析;

B、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分析;

C、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是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的光,可以用作霓虹灯,选项A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常充入食品包装袋内防腐,选项B正确;

C、空气污染物有CO、H2S、NO2、SO2、O3(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是空气污染物,选项C不正确;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及性质,比较简单,熟记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即可分析解答。

3.A

A、Al3+表示铝离子,选项A正确;

B、2K表示2个钾原子,选项B错误;

C、F2表示氟气、一个氟分子和—个氟分子由两个氟原子构成,选项C错误;

D、2SO3表示2个三氧化硫分子,每个三氧化硫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三个氧原子构成,选项D错误。

4.B

A、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的碳的不同单质,选项A正确;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酒精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选项B不正确;

C、氢气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水,水通电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选项C正确;

D、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5.B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选项A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选项B正确;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选项C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选项D错误。

本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的应用,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两者缺一不可。

6.C

反应前后C、H、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4、6,0、4、2。

相差2个C原子和4个O原子,又X前的计量数为2,故X中含有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2;

A.氧气是单质,故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选项A错误;

B.水中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化合物,选项B错误;

C.由分析知,X的化学式为CO2,故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2,选项C正确;

D.该反应生成物有2种,不属于化合反应,选项D错误。

7.D

A、活性炭可以吸附有毒物质,用作防毒面具,选项A正确;

B、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

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选项B正确;

C、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空气,选项C正确;

D、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而不是流速对压强的影响,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8.D

A、用胶头滴管滴加溶液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于容器的正上方进行滴加,不能伸入试管内,选项A错误;

B、试管中加入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将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来,选项B错误;

C、量取液体时试剂瓶瓶塞应倒立于桌面,试剂瓶标签应向手心,选项C错误;

D、向酒精灯加入酒精时,应用漏斗进行添加,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选项D正确。

本题考查化学仪器的使用,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B

A、灼烧羊毛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灼烧棉花没有,可以区别,选项A正确;

B、醋酸与盐酸都显酸性,滴入酚酞溶液,都不变色,选项B错误;

C、硬水加肥皂水,起浮渣、泡沫少,软水加肥皂水无浮渣、泡沫丰富,可以区别,选项C正确;

D、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产生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钾加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可以区别,选项D正确。

10.D

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后和硝酸亚铁反应;

锌、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银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即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一定含有锌和硝酸银、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的锌离子,不一定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时,则滤液中不含有亚铁离子,选项A不正确;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银离子,可能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部分和锌反应时,则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选项B不正确;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选项C不正确;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选项D正确。

11.D

A、在pH=2的无色溶液中,H+和HCO3﹣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Ba2+和SO4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错误;

B、因Cu2+在溶液中为蓝色,则与无色溶液相矛盾,选项B错误;

C、在pH=2的无色溶液中,H+和OH﹣能结合生成水,H+和CO32﹣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错误;

D、在pH=2的无色溶液中,三种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大量共存,选项D正确;

12.C

根据题干图象信息以及常见物质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土壤pH=7.6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氯化钾呈中性,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土壤pH=7.6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烧碱是氢氧化钠俗称,属于强碱,腐蚀性强,不能用来改良土壤结构,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土壤pH=7.6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熟石灰呈弱碱性,故符合题意;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土壤pH=7.6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

13.D

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增加。

当溶液饱和后溶液质量最大,继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继续反应,当水反应完后,溶液质量为0,选项A正确;

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当溶液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继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继续反应,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当水反应完后,溶液质量分数为0,选项B正确;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当加入氧化钙达到一定量时恰好与水完全反应,此时水的质量为0,选项C正确;

D、氧化钙与水反应温度升高,当氧化钙恰好与水完全反应后温度最高,此后温度开始降低,但不会低于反应前的温度,选项D错误。

本题考查溶液溶解度曲线的判断,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的知识熟练掌握,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

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

①抓图象的起点,②抓图象的终点,③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14.A

A、氯化钾、氯化钠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溶于水温度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符合题意;

B、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

硝酸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化学物质的鉴别,解答物质的鉴别时要熟练掌握别的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5.C

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

根据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情况,可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

然后利用金属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

对比四个实验,实验A证明金属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不做实验C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

16.A

A、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选项A正确;

B、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选项B错误;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选项C错误;

D、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金属氧化物,不是盐,选项D错误。

17.B

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C、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A实验设计不合理;

B、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u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

碳与稀硫酸不反应,可以鉴别,选项B实验设计合理;

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过量的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选项C实验设计不合理;

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

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的仍是两者的混合物,选项D实验设计不合理。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离子的检验。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8.B

A、装置II无法收集到干燥的氧气,选项A错误;

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计算出质量差,该质量差即为生成的氧气的质量,通过氧气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项B正确;

C、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IV收集氧气,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