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0334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Word下载.docx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Word下载.docx

当初教材编者可能为了通过审查,刻意凸显选文与内容的创新,在主题编排上花费很多功夫,相对就忽视了梯度以及教学适用度的要求。

现在教材编写基本上都是出版社组织班子,以项目的形式分头实行,编高中教材的不太考虑初中,编初中的又不太顾及小学,彼此的衔接以及梯度更成问题。

教材的偏至,已经给一线教学带来一些麻烦,造成教学梯度的丧失。

我建议今后教材修订要认真考虑梯度问题,要讲规律。

最好放弃这种主题单元的体例,回到语文习得的主线上来。

从小学到高中,每个学段语文教学要达到怎样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能够分解为哪些主要的方面,又如何在选文、练习与教学活动等方面体现,都要有通盘的考虑。

好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很快就会公布,其中对每个学段必须达到的标准都有规定,能够供教材编写者参考。

当然,教师们不能等到新教材修订出版后才上课,那可能要等上几年。

现有的教材继续用,注意在梯度问题上有所调整就是了。

不必死板地按照现有教材的体例和顺序实行教学,教师们能够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对现有教材做必要的调整。

这要认真参考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要求,结合自己所在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对教材的单元结构实行重组,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来安排语文学习的某些基本要素,课文的单元组合服从这种新的安排。

比如这两周的课重点是讲解和练习“浏览”,下两周重点是“群读”(瞬间能看一组词);

这个单元侧重学习描写,下一单元重点学习议论,等等,是以语文“基本要素”的侧重点来组成教学顺序与线索,课文则是服务和体现这个顺序与线索的。

如果感到这样改变的“工程”太大,难于操作,也能够仍然按照教材的单元顺序以及课文组合,但最好在讲解和练习等方面往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方面靠一靠,就是说,尽量回到语文学习与训练的框架上来安排课程,讲一点梯度,而不是“主题先行”,把教学计划弄得很零乱。

为何现在语文教学不太讲梯度呢?

除了教材和教学体例的混乱,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急躁症”。

一切还是瞄准考试,便都很功利,很焦躁,都在搞“提前量”,随意增加教学难度。

过去高考的紧张从高二之后才出现,现在高一就进入紧张备考了。

连初中生也总被提醒如何准备考大学,某些高中的课就搬到初中来学了。

这种紧张还波及小学,甚至幼儿园、学前班,都在搞课程学习的“提前量”。

有的学前班就要求孩子理解3000汉字,上小学一年级必须先会拼音,二年级就开始写作文,等等,一级一级都是超负荷的提前量,太不正常了!

课改后高中分为必修与选修,本是个创举,不过有的学校1.25学年必修学完后,马上转入高考备战了。

还有的刚上高一,就大量练习“高考瞭望”、“高考攻关”之类习题。

真是适得其反。

课改本来是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不过搞了多年,并没有把负担减下来,有的还加重了。

这里当然有社会原因,竞争加剧,转移到教育了。

但从课程教学本身检查,一切面对中考高考,持续搞提前量,层层加码,必然是不讲梯度,违背规律,搞乱脑子。

这次课标修订,重新强调了教学的梯度,这是很值得重视的。

比如,小学低年段识字量就降了一些,提倡“多认少写”,并不要求都“四会”。

拿阅读教学来讲,课标强调不同学段都要有梯度。

小学一二年级,阅读教学主要还是激发兴趣,让孩子开始接触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够多多少少做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天性,培养“兴趣”。

到了三四年级,开始学习默读和略读。

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而到了第三学段,五六年级,阅读才有速度要求,要让学生学会浏览,能初步阅读叙事性作品。

作文教学呢,也有梯度要求。

小学低年级不安排作文,只有“写话”,能用几句话写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事物,就能够了。

到小学高年级,也还不是完整的作文,所以叫“习作”,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时还没有必要把各种文体分得那样清楚。

到了初中,才开始有作文,要求能写简单记叙性文章和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

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

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高中呢,作文开始有文体练习的要求,一是理论类,如评论、随感、杂文等;

二是实用类,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研究报告等;

此外,还能够尝试实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的写作。

注意,高中作文是把理论类和实用类写作放在前面,这是基本的,然后才是尝试实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文本的写作。

一个学生初中毕业,一般来说理应具备怎样的写作水平水平?

现在被弄得模糊了。

其实课标是有要求的。

初中毕业也就要求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大致熟悉并能掌握一般的议论文、记叙文或应用文,有一定的逻辑分析水平和表达水平。

但是现实情况不是这样。

因为面向中考和高考,标准普遍拉高,而且方向也在偏离,如要求“创新”、“个性化”、“思想深刻”、“文笔优美”等等,都是高出于课标要求的。

不讲梯度,都在搞“提前量”,有的小学一二年级就要求作文了。

字都认不全,怎么作文?

那只能是家长替写。

有些教师要求小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凡是过节或者逛公园,都要布置作文。

那也太过苛严了,结果就是让孩子害怕读书,反感过节逛公园,这是扼杀天性。

现在初中作文就开始和考试挂钩,高中作文更是全都对付高考,很多学生所以讨厌作文课。

这些反常现象都值得我们反思。

所以我这里讲梯度,不完全是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全局性问题。

我们还是要强调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与要求,不能随便搞“提前量”,给学生层层加码。

第二种偏向,是课堂教学“两多两少”,即教师讲得多,讨论对话多;

默读少,涵泳少。

现在很多教师备课很程式化,课堂上留给学生读的机会不多,还是讲得多,加上练习、做题和讨论又多,“读”就被挤压了。

还有,就是讲课太琐碎,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技巧应对。

本来语文阅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现在变成了苦差事。

考试当然要面对,但总不能只顾考试把学生的兴趣扼杀了。

再说,阅读课读得少,默读少,如何能提升语文水平?

新课标强调语文水平的综合培育,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在大量阅读中去逐步习得。

这就是“涵泳”,浸润式习得,语文阅读教学最佳的境界。

语文课要想办法让学生多读,尤其是诗词课,还有文言文的课,更要求阅读主体的融入,没有反复阅读,那情味就出不来,语感就出不来。

集体朗诵也有必要,但不能取替个人的默读,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教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就可能破坏“涵泳”的感觉。

现在最需要改进的就是增加学生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默读与细读中咀英嚼华、涵泳浸润。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学段,能够多一些集体朗读,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就要更注重默读、浏览与快读,让学生有机会静下来自己去读,进入作品世界,在感受、体验和想象中得到熏陶,提升审美水平。

课改之后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上讨论多了,教师备课也刻意安排很多讨论“对话”。

讨论和对话是需要的,能够活跃气氛,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让学生自己先读,先有阅读的印象与感觉。

不管什么类型的课,一上来就安排集体朗读,然后字词解释,段落大意,最后就是对话讨论,这样一味追求热闹,学生根本没有机会静下心来读。

有的教师追求课堂效果,并不重视学生自己的“读”,而是安排很多讨论和对话。

师生之间有问有答,但很多“问答”无关紧要,是脱离课文的无“语文性”的“问答”,我把它称为缺少思维深度的“浅问答”,真有点浪费时间。

学生还没有怎么读,教师就要求放开思路“对话”,结果只能是天马行空。

这样的课很活跃,不过上完了,并没有什么把握得住的“干货”。

语文教学的“对话”很重要,这也是课改之后的新气象,但“对话”要有质量。

其实“对话”有两种,一种是师生或者同学之间的对话,还有一种是学生与课文作品之间的“对话”。

不能只顾前一种,而忽视后一种“对话”。

学生与课文作品之间的“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学生自己经过细读、默读,先和作品形成过“对话”,然后再和老师或同学“对话”,才有质量和意义。

课堂教学中理应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默读、细读,尽量达到涵泳的效果,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动笔写一点印象、感受等。

这样,文字能够将思维细化和条理化,也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办法。

能够说,没有默读和细读,没有涵泳,也就没有成功的语文课。

现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少涵泳,效果不太理想,除了受制于高考和中考,还跟照搬大学中文系专业教学的框架方式有很大关系。

比如文言文教学,像大学中文系的古汉语研究似的,把语法讲得那样细,一个字一个字翻来覆去掰碎了,学生哪还有时间读书?

往往一首诗、一篇文章学生自己还来不及读几遍,就开始总结思想、分析形象,甚至过度阐释,语文的感觉、体验始终没有出来。

还是要注意给学生一些空间,营造一点涵泳氛围,培养语感和审美力。

每个教师能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只要有心,想着让学生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发展,让学生既能考好,又确实培养起阅读兴趣,那才有真功夫,也才符合课改精神。

现在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很多,对教学实施是有协助的,但我觉得不能只从技术层面看待这个问题,还是要更新观点,有了准确的观点,才能够找到好的办法。

大家能够注意一下这次课标修订是如何强化新的阅读教学理念的。

课标认为阅读除了获取信息、理解世界,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里就包括前面说的“涵泳”。

新课标还特别提出要打破以往教师讲得太多,而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的偏向,当然,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这些提醒,对于教学都是有针对性的。

课改是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所谓启发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抓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探讨去逐步加以解决,感受力、理解力与表达水平都会很自然地得到提升。

理应让学生在阅读中全身心去体验,才能发现美,那样的课也才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感觉。

看来,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得注意改变“两多两少”现象。

第三种偏向,不让学生读“闲书”。

新课改在阅读教学方面有明确的指示,就是让学生有选择,有自由度,扩大阅读空间。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升,光靠做题是不行的,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生学习的胃口,让他们失去对语文的兴趣。

这里要特别讲讲学生读“闲书”的问题。

现在无论教师还是家长,一般都不太赞成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不让读“闲书”。

这种偏向是不对的。

“闲书”指的是学生选择的课外书,包括某些流行读物。

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能够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水平,更重要的,这是学生的“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语文生活”有所了解,能藉此与学生对话,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便可能别开生面,并能够事半功倍,大大延伸出去。

2009年我在北大本科一年级新生中做过一次调查,发现两点:

一,凡是喜欢语文,形成了阅读习惯的,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这个部分学生思想一般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

二,只熟习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闲书”少,没有阅读习惯,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转入大学的学习方式也都比较难,视野窄,思路不太展开。

第二类学生占有相当比例,他们往往是高分低能。

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要兼顾一些,除了“为高考而读书”,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的爱好与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

反过来,人文素质高了,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课外的阅读,是需要探索解决的重要课题。

前面讲到现在某些新编教材存有不讲梯度等缺失,但也有长处,就是普遍都有阅读探究的“链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

理应好好利用这种“链接”资源,鼓励课外阅读。

教师和家长理应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来看问题,看到学生有课外阅读需求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不要因为考试而扼杀这种兴趣。

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理应有所关心和一定的指导,但没有必要过多干涉。

学生有他们的“语文生活”,有他们的语文“圈子”与表达形式,包括他们的课外“闲书”的阅读交流、上网、博客、QQ,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他们语文水平成长的重要方面,又关系到语文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形成。

我们也许不能完全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但理应给予尊重和必要的关照,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那肯定会加倍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起读书的习惯。

理应看到,现在的应试教育是扼杀兴趣的,学生除了课本和教辅,再没有兴趣读书。

这是可悲的。

语文课改一定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并能多少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

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品位。

应建立这样一种观点:

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止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水准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

这次课标修订也强化了对于课外阅读的指导,强调在阅读问题上“尊重天性,培养兴趣,提升水平”。

这三句话很值得琢磨。

在课内要注意引起阅读的兴味,学生课就会主动找书来看,慢慢形成习惯。

现在语文教学几乎完全指向高考,这是很枯燥、很累人的,很多学生中学毕业了,却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除了课本与教辅,没有读过几本书,阅读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

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

语文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升水平,还有更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来培育。

一个人成年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贫穷富贵,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基本上不怎么读书,就很难实现终身教育,也很难提升素养。

培养阅读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

课改指导下的阅读教学,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能够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如果能从培养一种完善的生活方式这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教学的改革就可能获得新的高度和力度。

第四种偏向,“文笔”成了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

我以前写过专门的文章,认为“文笔”并非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

①当前,过度看重“文笔”的偏向很突出,应引起高度警惕。

语文课历来注重文学性,注重修辞、文采,文学类课文在语文课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

文学作品在情感教育和学习表达方面有特殊的功能,语文课多选一些文学类课文,是必要的,特别是小学与初中。

而到高中,则理应适当增加非文学类的课文的比重,包括理论性、应用性的文章。

总的来说,无论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践,我们的语文课还是格外注重文学的,这容易给人印象,好像“文笔”好就是语文好,其实不见得,两者不能画等号。

中小学生学习文学,是为了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了学习语言表达,但不是为了学会创作,更不是为了培养文人。

我看有些初中语文教材的思考练习题设计,太过偏重文学技巧的训练,而不在引导审美与表达方面下工夫,这是舍本逐末,偏离语文教育的宗旨了。

我们很多教师都是中文系毕业的,对文学创作比较有兴趣,在文学技巧手法方面也好像比较好发挥,“有讲头”,教学中很自然就往文学的方面偏,偏重于“文笔”了。

我觉得对这种偏向理应有所反思,回到语文教育的宗旨上来考虑问题。

当前语文教学偏重“文笔”,不见得就是钟爱文学,也不一定是重视审美与情感教育,而是另有功利化的考虑。

为了准备中考和高考作文,往往就教学生如何把文字写得漂亮,去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

这做法影响到整个语文教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作文课都往抒情、修辞、文学的方面走。

于是那种缺少思想内涵与智性分析,动不动就用典、堆砌词藻、宣泄人生感慨的写法,在中小学生作文中很多见。

我把这种文风叫做“文艺腔”。

某语文刊物组编了2010年高考作文的专刊,收录有各省市高考高分和满分的考场作文四十多篇,每篇都有讲评。

我粗略看过,发现其中绝大部分都有“文艺腔”。

所谓“文艺腔”有这么几个共同点:

多用排比、比喻;

喜欢洋洋洒洒列数古今人物典故名言,显示有“文化底蕴”;

堆砌词藻,走华丽的路子,大话空话多,炫耀文笔,很少是朴实、清晰、亲切的一路;

预设开头结尾,彼此雷同。

我试图说服自己:

这毕竟是青春文章,难免华丽、幼稚。

问题是这些都是高分作文,而且是阅卷教师也都比较赞赏的。

可见前面说的作文教学太过注重“文笔”,以至“文笔”成了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这个判断,大致是符合当下语文教学的实际的。

为什么会太过注重“文笔”?

首先是传统的延续与影响。

从历史上看,偏重“文笔”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传统,自然有其理由,不过这种传统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在意“文笔”,思考力、分析力与创新水平却不见得好。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讲“中学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②。

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文人教育”,其得失是能够专门去研究的,但影响不能否认。

现在的基础教育理应是公民的普通教育,而不是“文人教育”,即使语文课要有文学审美的教育,也仅仅培养“全人”的需要,而并非要培养文人。

过度重视“文笔”,还和中考与高考的负面影响相关,这是更主要的原因。

中考和高考作文命题大都偏于文学的感性的路子,而且重视“文笔”的考查,这就影响和制约着语文教学。

拿高考作文评级来说,有意无意在鼓励偏重“文笔”,这是个问题。

现有的高考作文判定分数设定了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前者是较差和一般的,而发展等级则含有四个要素的评判,即深刻(其实对中学生来说比较难,还不如立论有新意),丰富(材料,形象,意境),文采(也就是文笔,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文句有意蕴,修辞),创见(独到见解,这也很难)。

其实“深刻”、“丰富”和“创见”都较难,也不太容易评判,唯独“文采”比起其他三点容易达到,也较好把握,改卷“操作性”较强,这就让人感到“文采”或者“文笔”是比较看得见,也是容易“拿分”的,大家都乐意在这方面投入。

很多教师训练学生,就把“文笔”作为最重要的应试手段,甚至等而下之,当做一种“眼球”战术。

“文艺腔”所以成为风气,跟这种考试的指向相关。

看来高考评分等级还是要改一改,适当淡化“文采”或“文笔”要求,强调文从字顺以及分析、概括、表达水平。

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培养表达水平,特别是书面表达水平,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这是最基本和主要的,其次才是文采、抒情、审美,等等。

中考和高考作文主要考什么?

主要还是考文字表达水平,当然,其中也就包括思维水平,至于文笔、文采,虽然也应纳入评分,但不应是主要的,考试也不理应侧重考这些。

我很欣赏2010年有些地区语文高考的两个变化。

一是除了专门的作文题,还把某些“作文因素”分散到其他试题中,让其他试题也担负一部分作文水平测试的功能。

比如增加了“语言文字使用”的题型。

这类题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水平,偏于理性表达,一味追求“文笔”是不管用的。

这体现高考作文改革的一个方向。

第二个变化,是作文命题由感性抒情转向理性分析。

材料作文或“截搭式”作文的题目多了,共同点是开放,又有一点限定,能够抒情、想象,但更需要理性思维。

这种变化符合课改的意图,是可喜的,也是可行的。

第五种偏向,“宿构作文”成风。

现在很多中学的作文教学都是瞄准中考高考,主要是以范文分析为核心的文体“套路”的练习,但“套路”容易沦为“宿构”,结果“宿构作文”成风。

模仿式的作文教学对于学会一般的文字表达,也不无好处。

以“仿写”作为一种初级写作教学的办法,通过系统上课和反复练习,让学生熟悉和练习写作的基本技能,会有所收获。

但“仿写”不是目的,满足于“仿写”,沦为应试的“套路”和技巧,就走向反面,肯定束缚个性,形成空话、大话、假话连篇的“八股”。

前面讲的过度追求“文笔”,往往也和“套路”连成一气,结果带有“文艺腔”的“宿构作文”就遍地都是了。

现在市面上常见很多作文选析、作文辞典之类的书,对考试不能说完全没有用,但如果满足于读这样一些书,停留在作文技法的模仿阶段,水平终究是很难上去的。

况且这类为应付考试的的书读多了,匠气就来了,最严重的后果,是语文学习的“胃口”给败坏了,兴趣没了,对学生的成长来说,这不过伤筋动骨的残害。

2009年我在北大本科生中的调查也表明,学生最反感的是传授这种“敲门砖”式的“宿构作文”,认为这无形中鼓吹了虚假浮泛的学风,对他们的人生观都有恶劣的影响。

写作教学的问题很大,要改革很难,我看能够从这里入手,就是要摆脱那种“宿构作文”的教学思路。

也要改改“急躁症”,不能太功利,不能只面对考试,还是要着眼长远,着眼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文教学很难“教”,好像投入和产出往往不成比例。

的确,作文教学不好把握,没有适合所有学校与学生的万全之策。

写作水平的提升归根到底要靠语文综合素养,靠积累,而语文素养,包括才情、个性、潜能,不全是“教”出来的,有很多东西“教”不出来,能“教”的仅仅一部分。

比如写作的技能、知识、套路,也就是一些“规矩”,是能够“教”的,但写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又不能只靠这些。

我们能够教学生如何“做文章”,教一般的路数和技巧,但很难教“做好文章”。

不可教不是不要教,不是放弃,而是需要整个语文教学来配合,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不能立竿见影。

作文课和阅读课一样,需要气氛,需要熏陶,需要持续激发学生表达言说的欲望。

无论什么教学法,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理应想办法营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动笔的兴趣,有了兴趣就好办。

如果把作文课上成应试技巧课,完全纳入高考或中考准备,那是很难引起兴趣的。

如果教师自己都很功利,对写作没兴趣也没感觉,那也不能指望学生对作文有兴趣。

理应让学生感到学习写作既是升学的需要,更是终生需要的一种水平和修养,是有趣的、值得投入的事情。

有些太功利的事情是不能去做的,比如押题。

即使教师心里有猜想考试题目的愿望,也不能让学生往这方面准备。

何况现在高考和中考作文命题的类型在改变,押题越来越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