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docx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
——农村长效产业发展的思考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南部抓住机遇“建设现代大城市,同步全面奔小康”的关键之年,更是用成绩回报建党90周年的重任之年,当务之急,任是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任务还是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为:
一是政府主导牵引;
二是明确并建立优势长效产业;
三是稳步壮大并发展该产业。
只有靠发展产业致富,以合作社或家庭的经营为基础的农民才能获得最低风险、最高效益、最牢保障。
所以,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受市场经济影响最小的方式。
一、因地制宜,围绕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
各地的产业发展必须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产业选择。
就南部县来讲,由于受升钟水库淹没影响,库区及其周边乡镇单靠种植粮食作物维持老百姓的生计很难,就必须寻找到适合南部发展的经济作物,南部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地貌多以低山丘陵为主,南部县的气候、土壤适宜发展蚕桑生产。
南部县有规模过种植蚕桑的经历,并被四川省列为发展蚕桑生产的基地县,蚕桑就是南部的优势产业。
二、科学规划、蚕桑产业体现五个有利于
蚕桑产业化经营是扭转农业弱质低效局面的有效出路。
体现了五个有利于:
有利于解决农民高投入与低回报的差距,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有利于解决农民个体生产无法抵御市场经济波动影响的难题,能够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并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有利于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水平技术低下、农业生产品种单一与现代农业要求之间的矛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长效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
有利于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这就必须要求干群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合力攻坚,摆脱粮食作物栽植的观念,抓好蚕桑产业的发展。
三、转变传统、推进蚕桑产业再上台阶
蚕桑产业要把准产业发展的方向,转变传统栽植模式,要实现簇具优良、粮桑分离,确保资源集中、便于管理。
今年小元乡在夏栽桑面前实现了三个重大转变:
一是转变栽植方式。
今年的栽植突出了规模化密植桑园,集中成片,形成了环线产业带。
二是转变栽植质量,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确保了底肥、底药、底水和覆膜“三底一覆”;
三是转变了密植桑园栽植管护机制,采取由乡党委、政府统一出面调配租赁土地,划片分村栽植的模式,形成了一包到底责任制度,做到包栽植、包成活、包修枝、包管护。
规范了栽植质量、提高了栽植规模、健立了栽植制度,并提升了蚕桑产业带来的综合效益。
四、建立长效机制,激发蚕桑产业生产潜力蚕桑产业的发展,要确保长效、优质、高效益。
就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围绕转变观念开展思想意识培训。
转变农民养蚕观念,进一步净化农民的思想意识,坚持“思路决定出路”的原则,帮助农民转变保守思想观念,消除农民不敢想、不敢为、怕风险、甘于现状的陈旧思想,破除“小富即安”思想和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鼓励农民大胆接受新观点、新理念,从根本上克服畏难情绪和依赖思想。
二是围绕蚕桑产业开展技术培训。
充分利用好“先锋农业合作社”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培训,让农民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掌握和运用新工具、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等有关知识和技术。
三是鼓励合作社及专业大户带头示范。
依托农业合作社的带头,使之成为小户农民发展的标杆,突出合作社带领一片、专业大户带领一线的方式,实现“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农民”的形式,提高蚕桑养殖技术,实现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致富。
结合蚕桑产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巩固长效致富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做出新的成绩,体现全心为民、工作系民、发展富民的政策理念,向建党90周年这一重大节日交出一份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答卷。
小元乡人民政府
xx年六月八日
第三篇:
关于盐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文化产业发展
工作研讨会材料
关于盐都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
融合发展的启示
旅游产业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与文化总是融合一体。
文化产业是旅游产业的先导,旅游产业又反作用于文化产业。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市委关于盐都区在全市率先突破乡村旅游的战略部署,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以“湖荡湿地、民俗风情、生态农业、名人故居”为支撑的乡村旅游产品,从而为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经验,得到了启示。
一、建立乡村旅游规划体系,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我们先后编制了全区、仰徐村、郝荣村、杨侍村、朱升墓、重庆啤酒等旅游规划,初步建立了全区乡村旅游规划体系。
这是全区乃至各乡村旅游示范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区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腹地,是盐城市西部里下河湖荡湿地和民俗风情旅游带的核心,湿地资源丰富,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淳朴。
有华东地区少见的大纵湖湖荡湿地,有正在发展的步湖路生态农业景观轴,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全市唯一的全国文明村仰徐,有名人郝柏村出生地郝1
荣,等等,从而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并提出建立乡村旅游规划体系的内在要求。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开展了全区旅游资源调查,聘请东方智业集团编制全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启动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依赖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从而大大提升了规划质量。
二、抓好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是两者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大纵湖旅游度假区是全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为了建设这一龙头项目,凸显湖荡湿地和里下河民俗风情两大文化元素,区委、区政府启动了东晋城重大项目建设,拉开了旅游新城建设的序幕。
同时,潘黄街道仰徐村旅游点6个项目、葛武郝荣村旅游点4个项目、郭猛农业生态园8个项目、龙冈华都森林公园游客接待中心、鞍湖“三胡”陈列馆、北龙港朱升文化园等项目也全面启动。
现代农业示范园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也是乡村文化的新兴载体,现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台湾农民创业园、郭猛现代农业示范园、潘黄仰徐高效农业园、张庄农业科技示范园、禾嘉生态园、路路生态园等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此外,泾口村龙文化旅游区、杨侍村温泉旅游区、王庄葡萄休闲庄园、盐渎水墨农庄、冈中醉农庄园、沈拱山智慧农庄等也在不断发展之中。
旅游项目的加快建设,两者融合发展的态势日新月异。
三、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市场业态
今年以来,我区加快了乡村旅游品牌的创建步伐,大幅度促进了两者的融合发展,11月份是收获的时刻。
根据《江苏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的要求,仰徐村、郝荣村创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工作通过评审。
评定组在现场检查、抽样调查、座谈讨论、翻阅台账、听取汇报、观赏演出的过程中,对这两单位的硬件建设、线路编排、标牌标识、解说体系、台账资料、文艺表演等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令人满意。
同时,市旅游局也组成评定组,对醉农庄园、杨侍村、泾口村创建二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工作进行了检查,现正在评定之中。
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重庆啤酒创建盐城市工业旅游示范点工作也取得成效,已于11月18日举行了揭牌仪式。
乡村旅游品牌的加快创建,现已在全市率先突破乡村旅游规划体系的建设,率先突破村级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的创建,率先突破将乡村旅游示范点推介到台湾市场,率先突破现代农业示范园向现代农业景观带过度,率先突破工业旅游示范点的挂牌。
商品需要包装,旅游也要包装。
“五个率先突破”,就是高层次包装。
包装的过程,既加速了两者的融合,又促进了市场业态的形成。
四、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形象展示
旅游节庆活动,是旅游宣传促销的高级形态,我们比喻为“经
贸搭台,旅游唱戏”。
这个促销,就是宣传旅游品牌;
这个唱戏,就是文化展示。
春节期间,我们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了“迎新春”和春季旅游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3月份,派出强大阵容出席了“盐台旅游活动周”。
春节和端午节期间,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先后举办了“快乐采购,欢乐新年”旅游节、端午赛中华龙舟等活动。
4月份,全区组成代表团参加了市政府在建湖县弘宇生态园举办的乡村旅游启动仪式。
5月18日,葛武镇在台湾农民创业园举办香瓜节。
11月份,举办了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评定、工业旅游示范点揭牌、全区乡村旅游规划评审以及参与盐城市丹顶鹤国际生态旅游节等系列活动。
同时,还制作了旅游宣传画册和宣传光碟,汇编了《盐都导游词》,举办了乡村旅游示范点讲解员培训班,组织旅游企业出席全国有关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
持续不断的旅游促销活动,推销了我区旅游品牌,展示了我区文化形象。
盐都区旅游局
xx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
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且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也要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时代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一、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近年来,我省强力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态势喜人。
1、多措并举,融合发展的氛围和机制已经形成。
着眼于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我省多措并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是注重政策引领。
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文化厅、省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文化与旅游协调推进机制加快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是营造良好环境。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各地围绕土地、资金、人才、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营造了良好的融合发展氛围。
三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省市县三级成立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机构,健全完善协调推进机制,注重在产业规划项目建设、企业培育、产品开发、宣传推介上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坚持以文促旅,旅游项目文化内涵得到极大提升。
对原本以休闲观光为主的纯旅游项目,各市、各有关单位注重挖掘历史资源,把握文化脉络,提炼核心主题,丰富文化内涵。
同时,注重创新理念,不断完善服务,着力优化环境,强化比较优势,全力打造特色,提高内在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景区(景点)的提档升级、跨越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比如,承德市与战略投资者合作投巨资推出大型实景演出《鼎盛王朝·
康熙大典》,提升了该市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领略皇家文化的力,旅游收入呈井喷式增长。
3、坚持以旅兴文,不少文化项目(企业)成为特色“旅游景点(区)”。
石家庄市的藁城宫灯博物馆、唐山市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和启新博物馆、保定市的曲阳石雕和易水砚产业基地、邯郸市的大剧院和磁州窑博物馆、沧州市的乐海乐器生产基地、邢台市的沙河工艺玻璃基地等,原本都是宣传文化部门扶持打造的文化项目(基地),近年来通过创意提升、改造升级,特别是通过增加体验、互动等功能,都发展成为备受欢迎的旅游观光景点,实力、活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4、挖掘各种资源,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全省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皇家文化、太行文化、长城文化、海洋文化、草原文化、民俗民间文化、现代工农业文化等与旅游产业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产业链条越来越长,附加值越来越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越来越高,已经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5、顺应时代潮流,新型文化旅游业态不断涌现。
以河北大学科技文化产业园、新乐东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创业孵化园、中国动漫实训与考级中心、唐山丰南中国游戏产业发行基地、秦皇岛龙城帝国网游体验基地为代表的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据产业等新型文化旅游业态正在成为市场“新宠”,初步形成了观光体验与休闲度假、养生保健、专项旅游相结合的复合型产品结构。
6、市场日趋完善,效益持续攀升。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呈逆势上扬之势。
据不完全统计,xx年我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xx亿元,分别比xx年和xx年增长了17.7%和26.6%。
二、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尽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切实解决文化、旅游“两张皮”问题。
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但由于缺乏顶层性、整体性、系统性、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架构设计,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得还不够深入,“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省内跨越行政区划的融合以及与国内国际城市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鉴于此,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由省发改委牵头,抓紧研究制定全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区域系列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
二是在全省推广承德市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经验,省市县三级分别由政府常务副职领导统管文化和旅游工作,切实形成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合力。
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切实解决扶持不到位的问题。
从目前看,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也有鼓励支持新兴业态发展政策不够完善的问题。
对此,一是要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制定完善并落实好支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有效发挥政策的驱动和激励作用。
二是整合省市两级宣传文化和旅游发展部分专项资金,设立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用于扶持壮大特色文化旅游企业,支持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培育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景区、产业集群和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和营销力度,切实解决我省不少优秀景区和旅游目的地知名度不高、客流量较少的问题。
我省优质景区和旅游目的地非常多,但一些景区和旅游目的地国内国际知名度不够高,这与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大、市场运营水平有待提升有很大关系。
对此,各级宣传、文化和旅游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合作意识、营销意识,综合利用各种手段、载体和平台,加大对我省优秀景区和旅游目的地的宣传推介力度,共同做好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营销工作。
特别是要加强文化旅游宣传营销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切实提高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的美誉度、影响力,进而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篇:
新农村产业发展成效思考邢市村新农村产业发展成效思考
摘要:
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而发展特色农业又是区域经济优势选择的结果。
农业现代化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获得极大程度的提高,使农业由相对独立的家庭小生产逐步演变成关联性很强的社会化大生产。
本文以邢市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种和养产业规模化
一、邢市村发展特色产业中的障碍及成因
邢市村位于澧水流域南部,辖区15个村民小组,现有总户数508户,总人口xx人,幅员面积1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总面积4200亩,其中水田1500亩,旱地2700亩。
湖区面积4000亩。
xx年人均纯收入1100元,全村幅圆面积大,村民居住集中,xx年前该村的种植以传统种粮食为主,主要是:
水稻、小麦、棉花为主。
该村田多地多湖区多。
农民种植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又没有好的价格保障,导致人口大量外流,土地湖区荒芜严重,传统农业难以为继。
经过xx年和xx年,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该村作为澧南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和产业基础逐步成形,虽然邢市村的产业已具雏形,但产业发展仍任重道远、障碍重重。
其具体表现为:
1、传统观念难以改变,土地流转不畅。
村民习惯于家庭承包经营和传统稻麦种植的影响,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认识不足,一方面不大愿意参与经济作物的种植,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村民不愿意把自己的承包地转包给大户经营。
在他们的心里,不种粮食作物就会失去温饱、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2、主导产业扩大效应弱。
就全村来看,当前200亩的葡萄和草莓种植示范片最具规模和最具影响力,但是没有发挥葡萄和草莓种植的示范效应和扩大效应,形成应有的产业发展氛围。
全村200亩的葡萄和草莓种植面积,零星分布在10个组,且大多数是村干部及极少数农户发展起来的。
虽然今年种植实现了专业村发展格局,但无论是产业基地发展规模、产业产品区域集中度都远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与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3、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
澧南邢市村的在家人口共982人,其中0-18岁有270人,18-60岁有492人,60岁以上有220人。
0-18岁的不是要人照顾,就是在校读书。
60岁以上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体弱多病,多无劳动力。
18-60岁的人口中主要成员是45-60岁的,他们是最正式的劳动力,但是这部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虽然在家,但是却不在家务农,他们多在县城打零工,主要是从事建筑,早出晚归。
50岁以上的老人担当起了生产的重任。
而这部分从事生产的人员中,几乎都是小学文化,甚至文盲,他们对传统种植倒是能轻车熟路,可是对农业产业化和特色产业的建立可就两眼一抹黑,无法有效满足产业所需劳动力。
4、资金短缺。
资金上的短缺制约邢市村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和扶持力度不够。
尽管今年来,政府对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来看,投入不足仍然影响产业的发展。
同时,由于资金紧缺,该村没有一条硬化的支路及人行便道,在收挖季节需要大量的人工运输到主干道上,从而大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导致产业发展零星繁杂,该强的没有实实在在加强。
同时,农民自身虽有积极性来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但同样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乡村发展产业障碍的原因分析
1、群众思想发动不够导致参与产业发展积极性不高。
虽然镇、村都对产业发展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做了很多的宣传,但是对为什么要发展这一产业、怎样发展该产业、怎样市场化运作,群众仍然是不太明了。
群众是最现实的经济学家,他们必须明白清楚的看见做这件事的实效,知晓该产业的来龙去脉,他们才愿意投赞成票。
就如该村的紫苑种植,开始无人问津,直到村主任带头种植、请来专业人员来现身说法和组织部分群众实地考察,才逐步壮大了种植队伍。
2、经济来源单一导致农民不敢转让土地。
一直以来,农民的生活就靠着自己的一点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养活自己,繁衍后代,土地几乎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他们的命根。
直到80年代,人员开始外流打工,他们的经济来源才多了打工收入。
可是随着大量人员的外流和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往家里寄钱越来越少,从事生产的农民经济来源渠道又逐渐封闭起来。
他们开始怀疑打工族挣钱的可持续性,他们相信有一天,还是要靠土地来养活自己,因而不敢贸然丢掉自己的那几分地。
3、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差及传统种植效益低导致人员大量外流。
种点粮食、棉花卖不出好价钱,等有钱买洗衣机,却没有自来水无法用。
种植就以种水稻为例,假设没有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亩田除去种子、农药、化肥等开支,人力和耕牛的劳动力不算钱,仅能获取八百余元的收入,要是按当前稻谷用收割机请人收割一亩按200元计算,将劳动再算成本,农民种水稻就完全没钱赚,就相当于所有的劳动投入只换来一口饭吃。
而邢市村种植的作物主要就是水稻、小麦和棉花。
由此导致很都年轻人都愿意到外地打工,哪怕在外只有每月一千元的工资。
再加上通过升学等手段出去的年轻人更不愿意再踏上农业的道路,进一步恶化了村的人力资源形势。
4、商业运作不熟悉导致发展思路不清晰。
首先,邢市村目前的产业完全是靠澧南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发展,没有自己的专业户,也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专业户在产业规划中,只留意到当期的投入,忽视产业链条的培养。
后期产品的加工、销售、品牌营销等后续产业发展未见显著成效,更没有注意到突出品牌重点,发挥品牌效应。
邢市村一方面没有注意培育农村产业经纪人队伍来促进农产品流通;
另一方面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服务,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各类农产品市场提供信息。
5、发展思路不清晰导致资源优势不明确。
该村的哪些资源该发挥作用、哪些资源还没有被利用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邢市村湖区水利资源丰富,四千多亩的湖区面积非常适合家禽、鱼类养殖。
而该村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对现有的耕地上,忽略了湖区的经济价值开发。
6、农村政策不够灵活减弱助推力。
农民投身产业在资金投入本上一直是个大问题,一般都迫切需要财政和金融上的支持。
可是财政仅停留在对政府大力推动产业的扶持上给予支持,其他的种养带头人则全靠自己奋斗。
另外,小额贷款限额的政策限制种养大户扩大规模。
即使是申请贷款的大户只能用城镇产权抵押,且只能申请固定限额的贷款资金;
政策的不灵活一方面不能有效刺激村民的种养激情,另一方面制约产业的迅速成长壮大。
三、邢市村发展产业的思路及对策
(一)发展思路
邢市产业发展应立足市场需求按照“分土地类别的一组一品”的思路,在政府的主导下,协调区域产业、统筹人力资源、自然资源、金融资源等资源,农田水利、特别是交通等基础设施,通过流转土地,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