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历史第一轮必修二专题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8357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历史第一轮必修二专题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考历史第一轮必修二专题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考历史第一轮必修二专题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考历史第一轮必修二专题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考历史第一轮必修二专题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历史第一轮必修二专题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考历史第一轮必修二专题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历史第一轮必修二专题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历史第一轮必修二专题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②内容: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简单说来就是建立两大方面的基础:

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这是从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

二是建立对农业、手工业以及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③这是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大步骤,它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同世界其他国家工业起飞时期的增长速度相比,也是名列前茅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社会主义改造①过程:

从1953年起。

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广大农民通过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小农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消灭了剥削阶级,避免了两极分化。

党和国家还创造性地采用赎买政策,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资本主义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②成果: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的成功标志着社会主义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至此,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探索与失误: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1956年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此后的十年,党在经济建设领域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出现过严重的失误。

(1)中共八大①时间:

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内容及影响:

这次代表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即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阶级关系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国内主要矛盾必然要发生变化。

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突出了我国生产力还很落后的基本国情,强调了全党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中共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时间: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由于总路线的指导作用,“左”倾经济思想在经济领域更加膨胀,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表现: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到1958年底,全国共生产钢1108万吨,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

农业生产方面,由于经济效益低下,1958年农业丰产而没有丰收。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③评价:

对总路线的评价,主观上讲,它的提出反映了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

客观上讲,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生产关系方面急于过渡的一次典型实验,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3)国民经济的调整①背景与对策:

面对严峻的现实,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已势在必行。

继中共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之后,国家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②启示:

国民经济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给我们带来了可贵的启示。

第一,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

第二,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第三,国民经济建设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急于求成,只能欲速而不达;

第四,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所有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都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都将成为党继续领导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

3.国民经济的劫难:

①影响:

“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的干扰和全方位的破坏。

1967、1968两年的时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李先念同志曾说过: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

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②转折: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提出批判极“左”思潮,使国民经济在1973年出现复苏的局面。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实质上是要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全面整顿取得的成绩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鼓舞,他们又重新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但随着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全面整顿被迫中断。

【教学重点】:

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热点试题】1.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作出评价,并分析这些建设项目地理分布的特点。

2.“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

3.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课堂小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经过短短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一五计划和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极为高涨,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人就是杰出的代表。

这一时期在党的指导思想上虽一再出现过“左”的趋向和错误,在建设事业上也曾出现过重大损失和曲折;

但是在另一方面,符合中国国情正确的趋向、理论、方针、政策,也在探索、形成和发展着,并在一个时期内居主流地位。

它们有力地引导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中进行着有益的探索,积累着经验,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在不断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制定或采取一系列的正确决策和措施,为以后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2)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

(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讨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利弊;

(2)通过比较法,探究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需要长期坚持市场经济体制,使学生认识到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一百年不动摇。

【教学方法】1.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放映影片和图片资料,把课文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2.设计一些有新意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依据课改精神,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学生为本,目的明确,环环相扣;

4.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尝试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①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召开:

①内容: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

②意义:

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经营方式的改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则: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实行:

1978年,开始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试点(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作用:

仅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②行政机构的改变: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意义:

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

随着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如: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全面展开:

1984年以后;

②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③内容(采取的措施):

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意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国内:

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一是伴随着改革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比较保守的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甚至有些人主张退回到过去的道路上去;

二是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走向世界的要求,改革走入了瓶颈状态,必须深化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国际: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可能性:

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

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2)过程①理论提出: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邓小平南巡讲话要点:

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姓“资”姓“社”问题;

提出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目标确立: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主要内容:

坚持两个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加快两个步伐: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邓小平讲话的指导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③理论完善: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作了规定: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坚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

以上五种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基本建立:

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

(3)意义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②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教学重点】1.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热点试题】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

2.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相同之处?

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

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4.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其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有什么区别?

6.分析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搞市场经济会不会改姓?

【课堂小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引下,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受了国际国内各种风险的严峻考验,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崭新形象和强大生命力。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由初步确立走向逐步成熟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日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得以发挥。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认可、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

(2)掌握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走出去”战略,理解“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3)掌握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析初步形成的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1)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示意图等,引导学生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2)运用比较、概括和阐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外开放的过程,把握全貌;

(3)通过设置“为什么最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

”“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被迫开放的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今天我们又主动开放,与世界市场接轨,如何正确看待中国这两次融入世界市场?

”等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1)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2)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

【教学方法】1.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多媒体教学法。

本节课综合性很强,涉及历史、地理、经济常识等学科内容,应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获取史料并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要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历史地图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可以课前让学生准备中国地图,随着课堂内容的进行,学生自己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完成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我国对外开放初步形成的特点,

【教学内容】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背景:

(1)国际方面:

①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

②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③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这一切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国际环境。

(2)国内方面:

①“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③邓小平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

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

“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

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过程:

(1)经济特区的创办:

①概念:

经济特区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办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

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②创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

1980年,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③特殊政策:

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④影响:

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经济特区利用有利的政策,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国际为导向,扩大外贸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

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①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时间:

1984年城市: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沿海部分城市会议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

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获得了经济特区的部分优惠政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目的:

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②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1992年区域: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结果: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④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特点:

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3)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的新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浦东位于横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面积556平方千米,是上海面积的1/12。

在过去,“浦东”这个称谓仅表示其位置在黄浦江以东,与上海老城区浦西隔江相望,地图上没有任何标志。

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以至于人们“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①目的: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②时间:

1990年(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③意义:

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3.初步形成:

(1)格局:

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简介: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

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

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

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世贸组织的主要职能是:

组织实施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