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我爱你汉字教案Word格式.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我爱你汉字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我爱你汉字教案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
展示方法:
分工:
四、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应完整、合理、科学,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4.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形成研究性报告。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分小组拟订了活动计划,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计划查找相关的资料。
六、作业设计。
各小组根据活动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以及资料的查找、搜集、整理工作。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交流感想收获,进行了综合性学习。
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关于汉字的综合性学习。
2.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多地了解汉字。
让我们一同学习教科书第48~50页的“阅读材料”,深入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吧。
二、整体阅读,了解汉字文化。
1.首先,让我们读一读“阅读材料”,具体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2.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想一想这几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相关的知识?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关于《汉字字体的演变》: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另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汉字演变的规律。
①教师点拨: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
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总结:
甲骨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金文又叫铜器铭文,盛行于商周时期;
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推行的统一字体;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
楷书产生于魏晋以后,南北朝之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一直沿用到今天。
②教师点拨:
从这些演变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
汉字字形的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
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2)关于《甲骨文的发现》: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
(3)关于《书法欣赏》:
学生仔细观察三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讲讲欣赏书法的一些方法。
先整体感知,如气势、神采、章法等。
再细微观察,如用笔、用墨,字的点画、结构、线条等。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的字形以方为基础,浑圆为主,结构端庄;
用笔上,笔锋多变,画外取势,楷形草意。
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局部)笔笔相连,转折自如,气势贯通,疏密适度,清秀挺拔,飘洒有致。
②学生再次欣赏作品,作评价。
(4)关于《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学生齐读,并说说对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的理解。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
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②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和实施时间。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三、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1.教师总结:
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大家在学习中有了很多收获。
2.布置任务: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研究报告,深入了解文字现状。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了解了汉字的过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研究报告,了解一下汉字的现状吧。
二、学习“阅读材料5”——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学生自由读一读,结合自己的姓氏谈谈对姓氏的了解。
(1)教师引导:
这是一篇调查研究报告,让我们认真读一读,体会研究性报告的写法。
(2)学生自主读,了解报告内容。
(3)学生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步骤。
(4)读了这篇调查研究报告,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2.教师点拨总结。
(1)研究报告由几部分组成?
(由四部分组成:
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2)我国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3)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解决疑问,还能学到知识,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研究,学写报告。
1.搜集资料,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成一份研究性报告。
2.小组讨论,确定研究课题。
3.按照研究报告的步骤尝试对自己之前研究的内容撰写研究报告。
4.完善修改,展示交流。
示例:
关于街头错别字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街头不规范用字现象非常普遍,商店招牌、街头广告、社区标语等常出现不规范用字。
这些街头不规范用字影响了市容,对文化传播产生了不利影响,急需治理,以净化我国的语言文字环境。
二、研究方法。
1.走上街头,寻找街头不规范用字现象,记下或拍摄下来。
2.查阅书籍。
到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在语言类或文化类书柜,查找有关街头不规范用字的书籍,并记录下来。
3.网络搜索。
在网上查找一些有关街头不规范用字的图片等资料,并整理汇总。
三、调查研究情况及资料整理。
我们一共调查了70家商店的招牌,有9家出现了不规范用字问题。
例如,一家餐厅将“凌晨”错写成了“零晨”,一则招工广告将“家庭”写成了“家廷”,一家洗车店把“洗车打蜡”写成了“洗车打腊”,一家服务公司把“安装下水管道”写成了“按装下水管道”,一家快餐店甚至把“大排档”写成了“大排挡”。
通过查找书籍和网络搜索,我们发现一些街头广告中,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
例如,将“打折”的“折”写成“拆”,“啤酒”的“酒”写成“洒”,“寻人启事”的“事”写成“示”,“停车收费”写成“仃车收费”。
四、研究结论。
1.街头错别字出现的原因:
(1)同音字产生混淆,如“再”和“在”、“以”和“已”、“报”和“抱”、“坐”和“座”、“象”和“像”、“凌”和“零”、“腊”和“蜡”、“具”和“俱”等。
(2)形近字产生混淆,如“喝”和“渴”、“按”和“安”、“挡”和“档”等。
(3)写字人文化水平比较低,使用汉字很随意,如“停车”和“仃车”。
(4)字义分析错误,如“和”和“合”、“像”“象”和“相”等。
2.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1)成立“消灭不规范用字”志愿者活动小组,定期走上街头,讲解街头错别字的危害。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3)建议城管和文化稽查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出台整治措施。
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消灭街头错别字,净化我国的语言文字环境!
四、总结评价。
1.填写评价量表。
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表
被评价人:
他评人:
评价标准
自评等级
他评等级
优秀
进步大
需努力
团结协作精神
发现、解决
问题能力
收集、处理
信息能力
语文知识综合
运用能力
成果展示与
交流能力
2.评选活动之星。
1.评价学生不够及时,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学生发挥较少,未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2.在收集书法作品的过程中,较多小组没有收集到作品,且大部分学生不懂如何去看书法作品,可能是在指导方法时没有起到效果。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威夷风光(节选)
从小就听说过美国的夏威夷风光旖旎,不曾想今天真的来到了梦中思念的“伊甸园”。
坐在中型面包旅行车上,车窗外可见一层一层清晰叠加的火山灰(岩)经年累月堆积起来的山峦,一边听导游介绍,一边想象着各种千万年从海底喷发出的火山怎样造就了夏威夷岛屿的形态。
来到了恐龙湾,令我惊异的是,这里的海水与渤海湾全然不同,渤海湾的海水是蓝色的,这里的海水是绿色、奶色和绿黄色的交织,在阳光的照耀下实在令人神往。
这种青翠色和玉色交织的色彩是夏威夷的海所特有的,听导游说这是火山喷发导致的——这里的海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我们来到了原始森林,面包车的两边树木丛生。
在火山喷泉口,下起了细雨,我们下车前往海岸边观赏。
岸边清晰可见的崖石是烧焦了的黑黑的岩石,顺着导游指向的方向,我们看到了深邃漆黑的火山黑洞。
然后我们顶着风雨又来到了神秘的大风口,越往前走,风越大,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念驱使我们非要承受大风的袭击的乐趣,不然的话我们何必要到这个著名的大风口来呢?
我们顶着风雨,湿透了衣衫,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大风口——享受着夏威夷的热带飓风的袭击,感到又冷又湿,躯体越来越难以忍受,但心中的惬意却难以言说。
(1)解释词语。
①风光旖旎:
________。
②如愿以偿:
(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不然的话我们何必要到这个著名的大风口来呢?
(3)夏威夷的海水有什么特点?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作者在文中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答案】
(1)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2)不然的话我们没有必要到这个著名的大风口来。
(3)夏威夷的海水是绿色、奶色和绿黄色的交织,这是火山喷发导致的——这里的海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4)作者在文中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现了勇于克服困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
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
(1)①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②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2)不然的话我们没有必要到这个著名的大风口来。
(3)夏威夷的海水是绿色、奶色和绿黄色的交织,这是火山喷发导致的——这里的海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4)作者在文中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现了勇于克服困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竹子
竹子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
竹皮可编织竹器;
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
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我赞美竹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但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身子。
春雨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自古以来,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为画家所描绘,为艺术家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出发,表现了“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2)短文重点写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请你用波浪线画出表现竹子生命力顽强的语句;
用“________”画出作者由竹子引发联想的语句。
(3)短文在写法上同《白杨》一课相似,都是________的文章。
(4)“息”字的解释有:
A.呼吸时进出的气。
B.停止。
C.消息。
D.利钱;
利息。
短文中的“息息相关”的“息”应选________解释;
“自强不息”的“息”应选________解释。
(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6)下面说法是否正确,请判断。
①这段文字写了竹子的用途和品格。
②“岁寒三友”指的是竹、松、菊。
③短文把翠竹比作绿色的宝矿,用来说明竹子全身都是宝,用途非常广泛。
【答案】
(1)竹竿;
竹皮;
竹沥;
竹茹;
竹笋
(2)春雨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3)借物喻人
(4)A;
B
(5)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6)①正确;
②错误;
③正确
(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仔细读第一自然段就能找到答案。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
回答此题,要弄明白作者表面上歌颂白杨树,实则歌颂的对象是“建设边疆的人”,这是借物喻人的手法。
(4)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短文中的“息息相关”息:
呼吸时进出的气。
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自强不息”息:
停止。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5)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正确;
②错误。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③正确
(1)竹竿、竹皮、竹沥、竹茹、竹笋
(2)春雨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3)借物喻人(4)AB
(5)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6)①正确;
③正确
(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
(4)一词多义是一种语言现象,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
(5)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文化常识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4.
一棵树,三堂课
查一路
儿时家门前有棵桃树,我最初对事物的认识是从那里开始的。
桃树每年开花结果,诱惑就悬挂在我头顶,很长一段时间,我垂诞三尺地抬头望。
可是一直不敢爬上去。
我家的门前住着一个瘸子,我父亲就拿他来恐吓我,说瘸子就是儿时爬桃树摔的。
直到某一天,一种突如其来的力量结束了我在树下观望的窘况,我爬了上去。
作为回报,我尝到了自己亲手摘到的桃子。
而且此后没有一次空手而返。
这时,我才明白,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败已没有可能。
桃树并不难上,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权衡时产生的矛盾和别人施加的影响。
在桃子成熟的季节,父亲让我看管桃树,这是我的口福和我们全家的部分口粮。
看桃的日子,总让我无端地心惊肉跳,天空中向这边飞来一只鸟,路边行人的脚步声,夜晚毫无先兆的一场暴风雨,只要有点儿妹丝马迹,我的心都会为桃树牵挂,为此常常从梦中惊醒。
当有一日,桃树只剩下空空的枝头,我的心充盈而且踏实,不但是我,一家人都感觉轻松又坦荡,夜晚睡觉,一家四口的鼾声,像交响乐中四个声部的重奏。
财富是诱人的,你我家门前那一棵桃树的果实。
只要它还挂在枝上,只要它不定期对他人存在着请意,总会让看管它的人担惊受怕。
而简单质朴的生活,让人感到轻松、踏实。
我曾经尝过那种毛茸茸的青果。
那是一种青涩的溢味,父亲说,等它们长成了,就跟蜜一样甜。
于是,我只好等待。
等着青色一点点褪去,慢慢变成深红。
但是,不经意的某一天,忽然间一夜醒来,一树的桃子不翼而飞。
成熟的果实已被父亲偷偷摘下,连夜挑到镇上,换回了口粮。
我对着桃树哭喊,但已经无济于事了。
未成热的果子是青涩的,可是在等待之中,煮热的鸭子往往也会飞。
在生活中,需要恰当地把握时机,否则,可能人生一头是青涩,另一头是空虚。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垂涎三尺:
窘况: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三堂课”的具体内容,再用文中的三句话分别指出“三堂课”给了作者哪些启发。
“三堂课”的具体内容:
“三堂课”给作者的启发;
4.文中作者从挑树上感悟到的三个启发中,你对哪一个的感触最深?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1.垂涎三尺:
形容嘴馋到极点。
非常困难又无法摆脱的境况。
2.用比喻手法将“鼾声”比喻成交响乐中的声部,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我们一家四口睡觉的踏实,引出下文自己的感悟。
3.“三堂课”的具体内容:
①爬树摘桃。
②看管桃树。
③等待桃子成熟,失去桃子。
“三堂课”给作者的启发:
①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败已没有可能,桃树并不难上,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权衡时产生的矛盾和别人施加的影响。
②财富是诱人的……让看管他的人担惊受怕,而简单质朴的生活,使人感到轻松,踏实。
③在生活中需要恰当的把握时机,否则,可能人生一头是青涩,另一头是空虚。
4.略
5.
花儿与少年
梁晓声
有一个少年,刚上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多次对他妈妈说:
“做好思想准备吧,你儿子考上中学的希望不大,即使是一所最普通的中学。
”
同学们也都这么认为,疏远他不说,还给他起了个小绰号—“逃学鬼”。
是的,他经常逃学。
他逃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贫穷。
贫穷使他交不起学费,买不起新书包。
都六年级了,他背的还是一年级时的书包。
那书包太小了,而且像他的衣服一样,补了好几块补丁。
这使他自渐形秽,内心极其敏感。
往往是,其实并没有谁成心伤害他,他却已经因为别人的某句话、某个眼神或某种举动而表现得像遭了暗算似的。
妈妈不止一次地指出:
“家里明明穷,你还爱面子!
早知道你打小就活得这么不开心,不如当初不生你。
老师当着他的面在班上说:
“有的同学,居然在作文中表示对于别人穿的新鞋子如何如何羡慕。
知道这暴露了什么思想吗?
一片肃静中,他低下了头。
他那从破鞋子里戳出来的航脏的脚趾,顿时模糊不清厖
妈妈的话令他产生负罪感。
老师的话令他反感。
他曾打算以死来向妈妈赎罪。
于是,他敌视老师,敌视同学,敌视学校。
某日,他正茫然地走在远离学校的地方时,两个大人迎面走来。
他们是一对新婚夫妻,正在度蜜月。
那男人说:
“咦,这孩子像是我们学校的学生!
他欲跑,手腕已被拽住。
他认出对方是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姓刘。
刘教师这小记者协会,他曾是小记者协会的一员……
刘老师向新婚妻子郑重地介绍了他。
刘教师温和地说:
“我代表我和我的妻子,邀清你和我们一起去逛公园。
怎么样,肯给老师个面子吗?
他摇头,挣扎,没挣脱,不知怎么,又点了点头……
在公园城,小学六年级学生顺从,让他得到了一支奶油棒冰作为奖品。
虽然刘老师为自己和妻子也各买了一支,但他还是愿意货物已经得到了奖励。
三人坐在林间长椅上吮奶油棒冰。
对面是公园一面铁栅栏,几乎被爬山虎的藤叶完全覆盖住了。
在稠密的鳞片似的绿叶之间,喇叭花争先恐后,开得热闹。
刘老师说:
“记得你当小记者时,写过两篇不错的报道。
他很久没听到过称赞的话了,差点儿哭了,低下头去。
待他吃完冰棒,刘老师说:
“老师想知道喇叭花是共骨朵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你能替老师去仔细看看吗?
他困惑,然而跑过去了。
片刻,他回来告诉老师,所有的花骨朵都像被扭了一下,必须反着那股劲儿,才能开成花朵。
刘老师笑了,夸他观察得很仔细,说喇叭花花骨朵那种扭着股劲儿的状态,是在开放前自我保护的本能。
每一朵花,都只能开放次。
为了唯一的一次开放,自我保护是合乎植物生长规律的。
他说花瓣儿越多的花,花骨朵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