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总复习材料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7789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总复习材料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体解剖总复习材料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体解剖总复习材料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体解剖总复习材料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体解剖总复习材料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总复习材料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人体解剖总复习材料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总复习材料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解剖总复习材料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功能:

防御、吸收、合成VD、调节体温、免疫、再生

第三章 运动系统

1。

组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骨连接构成

2。

骨的结构----既轻便又牢固PS:

一块骨是一个器官

骨膜,骨质,骨髓

原因:

骨髓腔,骨松质的存在

3。

关节的结构――既牢固又灵活

1)关节的基本结构:

A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每一关节至少两个关节面,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

B关节囊,外层(纤维膜)-致密、牢固,内层(滑膜)-滑液、润滑;

C关节腔负压、有滑液

2)关节的辅助结构A韧带-增加稳固性,限制关节运动;

B关节盘、关节半月板-关节面接触更适配,缓解外力冲击,单关节变复关节,增强稳固性和灵活性;

C关节唇-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

4。

骨骼肌的结构(右图)与骨骼肌收缩的滑行学说

肌外膜 

肌束 肌束膜 肌内膜

肌纤维(肌细胞)

肌原纤维

细微结构见第四章8

肌节形成

收缩蛋白:

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调节蛋白:

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腹直肌鞘的作用:

5.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兴奋传递特征

1)结构:

A接头前膜(突触前膜,终板前膜)

B接头间隙(突触间隙) 

C接头后膜(突触后膜,终板膜):

皱褶,乙酰胆碱受体酰胆碱酯酶(AChE) 

2)传递特征A单向传递:

与接头结构有关B突触延搁:

与传递过程的复杂变化有关受环境变化影响:

高敏感性,易疲劳

3)过程:

冲动→突触前膜去极化→Ca2+内流→激活钙依赖蛋白激酶→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囊泡内Ach释放入间隙→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通透性改变,Na+内流,产生终板电位EPP→达到肌的阈电位→动作电位(在AChE作用下,ACh水解失活,保证传递准确性)

6。

主要骨的名称及特点,主要关节的结构(与第九题同)

眼眶:

鼻中隔

硬腭

含气骨

7。

骨骼肌的收缩:

种类与形式

种类:

形式

1)等长收缩:

张力变化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

2)等张收缩:

肌肉长度缩短而张力维持恒定的收缩。

3)伸长收缩:

负荷的重力超过肌纤维横桥所能产生的力,肌肉被伸长。

8。

骨连接:

胸廓、脊柱、颅腔、骨盆等形成及特点

胸廓:

12块胸椎+1块胸骨+12对肋,借椎间盘、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

作用是:

保护和支持胸廓内脏器;

胸廓运动,完成呼吸运动

脊柱:

C7T12L5S1Co1,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紧密连接而成。

4个生理弯曲作用是支持身体保护神经系统和内脏、运动

颅腔:

脑颅8块、面颅15块、(听小骨6块);

(1)脑颅大大扩展,容积大大扩大;

(2)颅骨变薄,变轻;

枕骨大孔朝向直下

骨盆:

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借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

支持体重 保护盆腔脏器 分娩产道

9。

一些腔壁或隔的形成:

围成眼眶的骨、骨中隔的骨、硬腭的骨等

围成眼眶的骨:

眶上、下裂、视神经管、泪囊窝

骨中隔的骨:

筛骨的垂直板、犁骨

含气骨:

额骨、筛骨、上颌骨、蝶骨

第四章 神经肌肉生理

刺激与适宜刺激:

概念及参数(强度、时间、强度变化率)

刺激:

凡是能为机体细胞、组织、器官或整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统称之。

适宜刺激:

一种组织一般只对某一能量形式的刺激易于接受、比较敏感,这种能量形式的刺激就是这个组织的适宜刺激。

如光对视杆细胞的刺激

兴奋:

反应与应激性   兴奋与兴奋性 

受到刺激后,组织的生理活动在原来的相对静止的基础上转变为显著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变强。

兴奋性:

生物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产生冲动的能力。

反应:

由刺激而引起的机体细胞、组织、器官或整体的活动状态的改变。

应激性:

一切活组织和机体对有效刺激具有发生反应的特性

 引起兴奋的条件:

内因(机能),外因(刺激) 

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A:

刺激阈值(在适宜的刺激时间下,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简称阈值)B强度时间曲线(指反应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时,刺激强度与刺激持续时间之间关系的曲)C时值(用两倍基强度刺激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持续时间称为时值)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四时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绝对不应期决定单位时间内神经发放冲动的次数\

生物电现象:

1)膜离子(离子流)学说要点

1.细胞膜上存在离子泵,静息时细胞内外各种离子分布不均(如Na-K泵)

2.细胞膜是一个选择性半透膜,在不同状态下,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相同

 (K+通透性大,A-不通透,Na+通透性极小,Cl-受胞内A-影响,通透小)

2)静息电位及产生:

――K的平衡电位

通透性不同(K、Cl大,Na、有机物小);

选择通透性(Na出K入);

导致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

(膜内K、有机物>膜外;

膜外Na、Cl>膜内)

3)影响RP因素:

K胞内外浓度差:

A.胞外K浓度增大,K外流减少,静息电位减小

B.胞外K浓度降低,K外流增加,静息电位增大

膜通透性”

A.K通透性增大,K外流增加,静息电位增大

B.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增加,静息电位减小

 钠钾泵(3钠出2钾入)

4)动作电位及产生:

――Na的平衡电位

阈下刺激,Na+少量内流,去极化;

阈刺激达阈电位,Na+通道大量开放,内流直至动作电位发生,接近Na+平衡电位→超射。

胞外[Na+]内流↓,K+外流缓慢↑→复极化

动作电位AP:

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细胞膜发生一次可沿膜快速传导的一过性电位变化;

极化:

静息电位(如-70mV)

去极化:

膜电位减小(-70mV→-35mV)

反极化:

膜电位倒转

超射:

极性倒转的部分(0mV→+30mV)

复极化:

膜电位恢复

超极化:

膜极化状态变大(-70mV→-80mV)

阈电位:

静息电位RP:

是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即跨膜电位)。

是一切生物电产生的基础

4.动作电位的特征:

1)“全或无”特性 

2)一经产生就往外传播(传导/传递)

3)非递减性(等幅等速)

4)脉冲式传播(不融合)

5.神经冲动的传导:

原理(局部电流学说) 传导速度 传导与传递 

传导特征:

完整性 双向性 全或无 绝缘性 相对不疲劳性

传递的特点:

单向传递 突触延搁 突触活的可塑性调节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6.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不符合全或无,不同纤维传导速度不同

7.神经肌肉接头:

运动单位

传递特点:

单向,突触延搁,易受环境影响

8.骨骼肌收缩--滑行学说

骨骼肌结构

肌管系统:

肌质网:

L管是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肌质网),与肌原纤维平行排列,近横管处膨大成终池.

T是肌细胞膜在Z线水平向细胞内凹陷形成,经过分支在肌原纤维之间形成环行管,与肌原纤维长轴垂直。

是细胞间隙在细胞内的延伸

学说基本内容:

骨骼肌收缩时肌原纤维缩短并不是肌丝本身的卷曲和缩短,而是通过粗细肌丝在肌小节内互相滑行的结果。

即Z线发出的细肌丝向暗带中央移动,肌节变短(暗带长度始终保持不变)

收缩过程:

AP传至轴突末梢,接头前膜Ca2+内流,ACh释放到接头间隙

→ACh与接头后膜特异受体结合,阳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终板电位

→终板膜周围肌膜产生AP

①→AP沿肌膜传导,通过横管系统传导到细胞深处

→三联管结构将横管膜的兴奋传递给毗邻的终末池膜

②→终末池大量释放Ca2+进入肌浆

③→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Pro位阻效应解除,暴露肌动蛋白上的横桥结合位点

④→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横桥向H带摆动,解离,再结合…不断循环

→细肌丝向粗肌丝间隙中滑行,肌小节缩短,肌纤维收缩

⑤→钙泵活动将Ca2+泵回肌浆网,从肌钙蛋白上解离下来,肌纤维舒张

收缩形式:

等长,等张

 收缩总和:

单收缩,强直收缩(临界融合频率:

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最低刺激频率)

影响因素:

前负荷,后负荷,肌收缩能力

1.男女骨盆的特点

项目

男性

女性

骨盆全形

高而狭窄

低而宽阔

大骨盆

较狭窄

较宽阔

骨盆腔

高而窄、漏斗形

低而宽、圆柱形

骨盆上口

较小、呈心形

较大、呈环形

骨盆下口

较小

较大

骶骨岬

显著

不显著

耻骨角(弓)

70~75度

90~100

耻骨联合

狭而长

宽而短

骶骨

向前弯曲度大

向前弯曲度小

2.兴奋和不兴奋性

受到刺激后,组织的生理活动在原来的相对静止的基础上转变为显著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变强

兴奋是细胞具有兴奋性的表现,兴奋性则是细胞能够对刺激产生兴奋的前提。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概念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

结构基础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体液(主要是血液) 

基本方式

反射

与靶器官和靶细胞特异性结合

信息传递

1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2以突触的结构形式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传递

经体液(主要是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反应速度

迅速、准确

比较缓慢

作用范围

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作用时间

时间短暂 

时间比较长

4.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膜内位之间稳定的电位差

电位是连续快速变化

电位不能传播

一经产生便会沿着膜向四周快速传播

静息电位标志细胞未受刺激出于静息状态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后处于兴奋状态的标志

5.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

先天

后天形成的

反射弧特点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完成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神经联系

固定,不会消退

暂时,会消退

引起反射的刺激

感受器接受的直接刺激叫非条件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都可以转变为条件反射的刺激叫条件刺激

功能

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范围广,可适应多变的环境

6.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

对第一信号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皮质机能系统。

望梅止渴

第二信号系统:

对第二信号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皮质机能系统。

能将语言(声音的刺激)、文字(光的刺激)所包含的内容转变为具有实际意义的第一信号的刺激。

听到酸梅流口水

第一信号:

自然界中存在的现实的具体信号(如铃声,食物颜色等)

第二信号:

人类独有的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

7.觉醒与睡眠

相同点:

1.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两个必然过程,随昼夜周期而相互交替

不同点:

1.觉醒时,机体对外界和内部环境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2.睡眠时对内外环境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躯体反射机能降低。

仍可保持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调节,但脑的高级机能均停止。

8.传导路()的比较

(1)内侧丘系:

由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神经纤维,呈弓形走向延髓中央管的腹侧,在中线上左右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折向上行,组成内侧丘系。

先走在正中线两旁,继而偏向外侧,终止于背侧丘脑(丘脑腹后外侧核)。

----本体感觉通路

(2)脊髓丘系:

由脊髓后角固有核发出,交叉至对侧,上行到脑干,走在内侧丘系的背外侧,上行至背侧丘脑(丘脑腹后外侧核)。

----传导对侧躯干、四肢浅感觉

外侧丘系:

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横行部分交叉至对侧形成斜方体,折向上行与同侧不交叉的纤维合成,止于内侧膝状体。

——听觉传导路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的纤维,越至对侧,称三叉丘系交叉。

交叉后转而上行组成三叉丘系。

三叉丘脑束的位置与内侧丘系毗邻,它上行至背侧丘脑(丘脑腹后内侧核)。

——头面部浅感觉传入通路

8.一些激素作用的比较(见第七章)

9.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比较

1.大脑半球内部结构:

皮质,髓质,基底核,侧脑室

大脑皮质---结构分层 功能分区

2)基底核尾状核豆状核杏仁核屏状核

大脑半球的髓质

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分为三类):

连合纤维联络纤维投射纤维

4)脑室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2.脑干内部结构

与脊髓比较,脑干有下列特点(灰质在内,白质在外)

1)经脑干的上下行纤维有不少在脑干内交叉到对侧。

 2)灰质被交叉的纤维分割成不连续的细胞团块(神经核)。

 3)由于中央管在延髓上部和脑桥背侧敞开成为第四脑室底,运动核与感觉核从在脊髓的背、腹关系变成为内、外关系。

 4)脑干网状结构复杂。

3.小脑的结构

小脑皮质:

分子层 梨状细胞层 颗粒层

小脑髓质:

攀缘纤维 苔藓纤维

中央核(小脑核)

4.间脑的结构

10.植物性和躯体传出神经的比较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副交感)

躯体运动神经

支配器官

内脏、心血管、腺体

骨骼肌,意志支配

纤维成分

两种: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一种

神经元数目

从低级中枢到效应器要经一个植物神经节换元从低级中枢直接到效应器

从低级中枢直接

到效应器

纤维粗细不同

薄髓(节前纤维)和

无髓纤维(节后纤维)

较粗的有髓纤维

分布形式

以神经丛的方式攀附脏器或血管,由丛再分支至效应器。

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

中枢部位

脑干副交感神经核,

T1-L3、S2-4侧角

脑干

脊髓灰质前角

11.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T1-L3侧角

脑干副交感核(4对)骶2-4节段副交感核

周围部

交感干

内脏大神经

内脏小神经

编入第III、VII、IX、X

对脑神经

S2-4加入盆神经丛

神经节位置

椎旁节,椎前节

器官旁节,器官内节

节前:

节后N元

1:

11-17

2

纤维长短

节前短,节后长

节前长,节后短

分布范围

较广

较窄

递质

节前:

乙酰胆碱

节后:

去甲肾上腺素

功能作用

适应环境急剧变化

保护、恢复、积蓄能量等

12.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比较

特异性

非特异性

冲动

特定感觉冲动

上行激动系统冲动

N元接替

2-3级

多次换元

丘脑核团

感觉接替核

非特异性核团

通路

专一

无专一

投射部位

特定区域(特定感觉)

皮质广泛区(无特定感觉)

感觉与皮质定位

点对点联系

生理作用

产生特定感觉,触发传出冲动

维持改变大脑状态

关系

是非特异性传入冲动的来源

是特异性作用的基础

13.锥体外系(路)和锥体系(路)的比较

比较

锥体系

锥体外系

起源

4、6区,旁中央小时

皮质广泛区域

换元次数

1次

多次

最后通路

通过延髓锥体

不经锥体

环路

无(直接下行)

环路,下行

功能

支配随意运动调节肌张力,协调肌活动

维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

14.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的比较

突触后抑制

突触前抑制

突触形式

轴突-胞体式

轴突-轴突式

突触前N元

抑制性N元

兴奋性N元

抑制性递质

兴奋性递质

抑制部位

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

抑制机制

突触后膜超极化

前膜长时去极化,

递质减少

后电位性质

IPSP

EPSP

生理意义

传入侧支性抑制:

发生在感觉传入N元,交互抑制

返回性抑制:

发生在传出N元,负反馈与调节传出水平

全面调节感觉

传入活动

15.EPSP与IPSP的比较

16.锥视杆的比

17.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神经纤维传导

突触传递

传导方向

双向

单向

时间延搁

电位变化

全或无

总和、节律改变

后发放

完整性

要求

疲劳

相对不易

相对容易

环境因素影响

绝缘性

易受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