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编.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735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编.doc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编.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编.do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合金  (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

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

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

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

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

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

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

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

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

如钠、镁、铝等;

5、合金:

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意: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钢黄铜青铜:

含碳量

2%~4.3%0.03%~2%铜锌铜锡铅锡钛镍合金

不锈钢:

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

注:

钛和钛合金:

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铝合金:

(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H2↑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

“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

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原料: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

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

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

铜与O2、水、CO2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

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

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途径:

①防止金属腐蚀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意义:

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第九单元  溶液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

溶质的溶剂溶液(如:

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 有水,水为溶剂;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略 

(2)判断方法:

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少量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

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

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吸热:

如NH4NO3溶解;放热:

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

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

①条件:

一定温度②标准:

100g溶剂③状态:

达到饱和④质量:

单位: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例:

(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2)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溶液中获取B晶体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取晶体。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

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

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 溶液中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   × 100%

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 ( S/100+S  )   × 100%(C < S)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

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

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

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十单元酸和碱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

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

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

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

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

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特性

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  脱水性强氧化性    腐蚀性溶解时放大量热

用途

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

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离子

试剂

Cl-

AgNO3 及HNO3

SO42-

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

CO32-

HCl 及石灰水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

白色片状固体,易溶于水且放热,易潮解(物理变化)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有腐蚀性)

制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用途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

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

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

制漂白粉

②农业:

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

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

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四、非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

化学性质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CO2+H2O== H2CO3

SO2+H2O== H2SO3

SO3+H2O== H2SO4

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

Na2O +H2O== 2NaOH

K2O +H2O== 2KOH          

 BaO +H2O== Ba(OH)2      

CaO +H2O== Ca(OH)2

 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CO2 +Ca(OH)2== CaCO3↓+H2O

(不是复分解反应)

(2) 碱性氧化物+酸 → 盐+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含氧酸加热易分解

 H2CO3==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