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展览业展望商务指南频道展会信息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720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顾中国展览业展望商务指南频道展会信息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回顾中国展览业展望商务指南频道展会信息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回顾中国展览业展望商务指南频道展会信息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回顾中国展览业展望商务指南频道展会信息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回顾中国展览业展望商务指南频道展会信息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顾中国展览业展望商务指南频道展会信息doc.docx

《回顾中国展览业展望商务指南频道展会信息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顾中国展览业展望商务指南频道展会信息doc.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顾中国展览业展望商务指南频道展会信息doc.docx

回顾中国展览业展望商务指南频道展会信息doc

回顾2004年中国展览业展望2005年_商务指南频道_展会信息

 2004年是中国展览业蓬勃发展的一年,又是展览业扩大开放力度加大,面临机遇和挑战最多的一年。

总的来看,2004年中国展览业呈现出如下的特点:

 

 

 政府主导型的展会仍是今年的一大亮点 

 

 2004年仍有为数较多的由国家部委和省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大型展会活动,其中不少展会有高层领导人出席、讲话、剪彩、题词。

这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都有重要的宣传作用。

如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览会,号称中国第一展,同时也享誉国际贸易展。

 据统计,2004年秋季广交会参展的有48个交易团、10195家企业,展位18400个,参展商品达12万种,海外采购商超过15万人,成交总额超过200亿美元。

此外,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厦门“投洽会”、北京“科博会”等展会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特别是2004年11月3日在南宁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博览会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适应了中国和东盟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的需要。

博览会紧扣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现实进程,展示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成果,以企业为核心,以双向互利为原则,以贸易、投资与经济技术交流为重点,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提供了一个双向互动的合作平台,蕴含了巨大的商机。

因此,博览会首届举办就在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文化交流等各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各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促会展业发展 

 

 在展览业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鉴于展览在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不论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几乎所有级别的地方政府都对展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投入极大的财力、精力去办展,举行相关的大型活动。

这是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增加地方知名度、促进地方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会展业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性的政策和规划。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弥补政策供给缺失,根据当地展览业发展的需要,设立专司展览业的政府机构,出台一些相关政策,进行制度创新,虽然未形成体系,但在当地展览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统计,2004年许多省市和地区都成立了会展办和会展协会。

 

 

 北京市政府把展览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特别是把国际性展览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制的《北京会展业发展规划(2004-2008)》已经完成。

上海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把会展业作为服务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确定了将上海建成国际性会议展览中心的战略目标,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

大连被普遍认为是展览业管理的一个成功范例。

2004年大连会展业更向前推动了一步,为迎接会展业开放的挑战,大连先后与被誉为全球展览业“航空母舰”之一的德国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和香港展览业进行合作,并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大连会展业的内外资源,促进了大连会展业朝着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多元格局发展。

 

 

 中国展览业大开放格局正形成 

 

 根据中国政府对入世的承诺,今年12月11日中国服务业对外全面开放,这当中也包括对展览业的开放。

其实,早在开放以前,国外展览公司已经染指了中国的展览业。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进一步打开了市场的大门。

一些外国大型展览公司已经进来。

 

 

 2004年,国际展览业巨头们更是加快了进入中国展览市场的速度。

10月份,汉诺威在上海同时举行了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ASIA)等五大工业展会,为国际工业巨头和渴望与其直接接触的中国企业构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展览公司,也纷纷与中国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业界同行合作。

 专业人士认为,展览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能够加速建立一个开发性、国际化的经营环境,可以使国内外资本在公平和可预见的法制环境下,在会展领域展开自由竞争,通过竞争与合作使会展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成出现一批具有专业水准和国际影响的品牌展览会,出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型会展企业集团,同时在竞争中淘汰一批企业。

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内展和外展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破条块分割,打破区域限制,从全方位的视角来推进展览业市场化、产业化的进程,使内展和外展两种资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中国展览业快速发展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展览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

 

 

 1、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增建了大量的展览馆。

而目前全国展览馆的建设正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正在建设或规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建成的各类会展中心的展览面积可能超过100万平方米。

据保守估计,到2005年底,全国展览馆面积将超过300万平方米。

 

 

 2、展览项目数量急剧增加。

据有关方面调查表明,2002年全国各地举办的展览会比2001年增长了28.82%,展览会的数量增长幅度接近30%,2003年虽然受到非典的巨大影响,但仍取得了7.25%的增长幅度。

2004年中国展览项目数量有望超过4000个。

 

 

 3、全国展收入增幅明显,从2001年到2002年的趋势看,全国展览收入上升非常快,增长率达到了20.67%。

2004年全国展览收入有望超越2002年,远远高于2003年,有望突破100亿元大关。

2003年是我国遭受非典灾难严重的一年,对我国的展览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纯属特殊情况,不能代表我国展览业发展的趋势,在非典之后,我国展览业恢复了蓬勃发展的趋势。

 

 

 中国展览业群聚效应突出 

 

 中国展览业重点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上海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广东是全国改革发展的前沿。

这些优势使得这三个城市展览业十分发达,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2003年,全国举办展览会最多的省市首推北京,上海紧跟其后。

从展览收入的地区分布看,广东、北京和上海更是占据了垄断地位,2003年这三个省市的展览收入占全国展览收入的89.4%。

2004年这一格局仍没有发生变化。

 

 

 全国专业化展览比重增加名牌展会暂露头角 

 

 近几年全国举办的展览会中,专业化展览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几乎涉及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主要行业。

 目前国内已经初步涌现出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展览企业或展会,如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上海国际会展中心、大连星海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北京国际汽车展、深圳高交会等,这些品牌企业或展会为我国其他城市发展展览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展览业已出现了一批规模大、质量高的、服务好的展览会,并获得了国际展览联盟的认证。

 2004年6月,上海汽车展喜获UFI认证。

同时UFI也确定了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和亚洲国际博览馆(香港)将在场馆建成运营后成为UFI的正式会员。

其中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一期已于2004年9月完工,亚洲国际博览馆将在2005年12月建成交付使用。

这个现象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一方面UFI正日益重视发展展览中心会员和中国会员,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极好机遇;另一方面对于想加入UFI的机构来说,准备工作做得越早越好,越细越好。

截止到2004年10月底我国被国际展览联盟接纳为会员的展览会总数已达22个。

 中国展览业2005年展望 

 

 首先,外国展览公司将加快进入中国展览市场的步伐,他们将采取合资、合作,采取资本运作方式买断国内知名展览,收购合并国内展览公司,在华设立代表处或办事处,与中方合资兴建会展中心及品牌并购等多种方式向中国展览市场渗透。

外国公司的强势进入,必然使中国原有的办展主体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挑战。

 

 

 其次,外国公司的进入将加速国际展览业重心“东移”和亚洲展览中心“北上”,即从西方发达地区向东亚特别是中国转移,亚洲展览业的中心正从东南亚的新加坡向中国转移。

这一趋势在2005年将表现的十分明显。

 

 

 第三,外国展览公司的进入将给中国展览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这主要体现在:

国外先进的会展理念,成熟的管理经验,知名的国际会展,“以人为本,专业服务”的全新的展览标准,等等。

所有这一切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的会展业由目前的粗放型量的扩张向注重内在质量的集约型方式转变。

 

 

 总之,竞争的加剧和外力的推动,将使2005年中国的展览业向更加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一大批有实力、有影响、资金雄厚的办展单位将脱颖而出,定位清晰、价值创新、规模宏大以及能为众多厂商提供成功塑造品牌与把握机遇机会的展会将乘势而上。

 

 

 2005年中国展览业的变化除了表现在外国展览公司将以多种方式进入中国展览市场这一主要方面外,也表现在中国出国经贸展将大幅度增加。

 目前,中国参展商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博览会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出国办展在促进贸易等方面的作用日益为企业所接受和重视,市场的旺盛需求为出国展览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新的一年随着新外贸法和行政法的贯彻执行,选择出国参展的中小企业将急剧增加。

同时,近几年“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而出国参展正是企业“走出去”所依靠的重要方式之一。

 据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统计,2003年参加德国展览会的展商共计160238个,其中有52%来自国外,而中国共有5245家厂商参展,占总数的3.2%,位于意、法、英之后超过美国排名第四,并呈继续上升趋势,这与中国近些年制造业水平攀升、谋求海外市场空间的欲望迫切密切相关。

预计2005年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

 

 

 综上所述,2005年中国的展览业将和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同样是“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和展览大国,中国会展业将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