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5810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7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件Word下载.docx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件Word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件Word下载.docx

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特别注重作家的人品与人格修养。

清代徐增《而庵诗话》:

“诗乃人之行略,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不可掩饰,见其诗如见其人。

沈德潜《说诗晬语》: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

“西洋人作诗往往借故事或艺术技巧来表现作者个性,而中国诗人则重在直抒作者的胸襟,故以人格修养为最重要,因为有何等胸襟然后才能创造出何等作品。

其三,重“才、识、胆、力”,强调“诗内工夫”,认为文学创作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叶燮《原诗》认为,世上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理、事、情”三者的统一体,所谓“理”,就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必然趋势;

“事”,就是事物的客观存在;

“情”,就是事物存在时所呈现出来的音声状貌。

此三者,是文学创作赖以进行的客观条件。

叶燮认为,文学创作的主体还在于作者本身。

作者本身的主观条件,必须具备“才、胆、识、力”四者。

“才”,指作者的文学创作才能,包括观察、想象、分析、审美鉴赏诸方面的实际能力。

“胆”,是指作者在文学创作中敢于破旧创新的胆量和气魄。

“识”,是指作者本身所具备的学识、见识、阅历、思想水平、艺术修养、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力”,是指作者的“诗内工夫”,即富于创造性的笔力、驾驭语言的能力、新颖熟练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等。

这四者起决定作用的是“识”。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特别注重“知人论世”。

《孟子·

万章下》: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文学批评,以文学作品为对象,要真正了解作品,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及其时代风貌与创作背景。

3.批评方法的意象化

“意象”之说,源于《周易·

系辞》:

子曰: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二、中国古代文论与批评的历史分期

(一)先秦——萌芽期

先秦一般指春秋战国。

是激烈变革时期。

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

1、《尚书·

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总思潮是理性主义。

出现百家争鸣。

墨家与法家对文艺采取排斥态度。

2、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强调文艺与政治、道德的联系,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

3、道家(老子、庄子)倡自然无为,强调人在面对自然时的超功利、超理智的态度。

(二)两汉——发展期

西汉前期,黄老“清净无为”的思想流行。

1、《淮南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学观。

汉武帝后,董仲舒改造儒家,实现儒法合流,以德教为主而德刑并用。

文化上,经学兴起,研究《诗》《书》《礼》《易》《春秋》成为学问。

2、儒家文学观以《礼记·

乐记》和《毛诗序》为代表。

其余:

1.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文学思想。

2.汉赋理论(扬雄、班固)。

3.王充的文学观。

(三)魏晋南北朝——形成期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鲁迅《而已集·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说:

“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文的自觉是文艺的新形式,人的觉醒是新内容。

玄学思潮:

儒道兼综,以道为本,以儒为末,提倡名教即自然。

佛教玄学化。

佛经的翻译,为汉语音韵的认识、文学理论体系的逻辑严密起促进作用。

1.曹丕《典论·

论文》

2.陆机《文赋》

3.刘勰《文心雕龙》

4.钟嵘《诗品》序

(四)隋唐宋金元——丰富期

唐宋都是统一的时代,文化发达。

但时代风貌不同,唐外向,宋内敛。

唐代儒道释并存,有文化的包容性。

“如果说,西汉是宫廷皇室的艺术,以铺张陈述人的外在活动和对环境的征服为特征,魏晋六朝是门阀贵族的艺术,以转向人的内心、性格和思辨为特征,那么唐代也许恰似这两者统一的向上一环,既不纯是外在事物、人物活动的夸张描绘,也不只是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

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之中、即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灼着青春、自由和欢乐。

这就是盛唐艺术,它的典型代表。

就是唐诗。

宋代的学术文章分成三大派:

道学家派,政治家派,文学家派。

“道学”,亦称理学,是在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儒学。

其主要代表人物为程颐、程颢、朱熹,故宋代理学又名“程朱理学”。

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理”,这“理”包含有两个主要侧面:

一是“天理”,是在物之理,指宇宙的本原和事物的法则及其规律性;

二是“性理”,是在人之理,指人的伦理道德,即天理在人内心的表现。

陆九渊心学。

道学家提出“文以载道”,把“文”看成载道的工具。

又说“文以害道”,排斥文学艺术。

程颢《秋日》“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幻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朱熹《春日》“盛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政治家一派,主要指王安石,他所说的“道”,重在要求文学阐述政教,强调文章有补于世,拯救时弊。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辞章家苏轼、苏辙,“道”指事物的自然规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诗文革新运动(文学观念的复古),陈子昂、元白的新乐府运动、韩柳的古文运动。

2.对诗歌艺术美的探讨(从兴象到韵味),皎然、司空图、严羽

3.宋苏轼,金元好问

(五)明清——成熟期(总结期)

文学理论批评出现整理、综合、集大成的倾向。

但存在传统与反传统的斗争。

明代中期有新的思潮。

核心是:

强调文学源于人的心灵,以师心代替师古,要求文学冲破礼教的藩篱,摆脱理学的羁绊,充分体现人的个性,主张任性而为,不受任何束缚,以真实、自然为最高审美原则。

王守仁的阳明心学,认为理学家所说的“天理”并非存在于人心之外的宇宙间,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中,所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存在于人心中的理即是“良知”。

因而人们不必向外学习“天理”,而只须内省寻求“良知”。

泰州学派提出“百姓日用即为道”,也为对封建传统的叛逆提供了理论依据。

1.诗文:

复古——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李梦阳、何景明;

李攀龙、王世贞。

革新——公安三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李贽、汤显祖、袁枚

总结——叶燮

桐城派、王士祯、沈德潜、翁方纲

2.戏曲:

李渔《闲情偶寄》

3.小说:

金圣叹、脂砚斋

(六)近代——变革期

1、王国维

2、梁启超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

孔子(前551,鲁襄公22年夏历8月27日-前479,鲁哀公16年夏历2月11日)

中国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一、孔子的哲学思想

《左传》昭公十八年子产:

“天道远,人道迩”。

对人的作用的重视。

不否定天命鬼神,“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颜渊》),“畏天命”(《季氏》)。

对天命,怀疑。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阳货》)

对鬼神,不置可否,“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八佾》)“子不语怪、力、乱、神。

”(《述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先进》)

注重具体的社会人事,对抽象事物不感兴趣。

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子在大体上是一位注重实际的主张人文主义的人,他不大驰骋幻想,凡事想脚踏实地去做。

恩格斯“在一切实际事务中,……中国人远胜过一切东方民族……”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与伦理主张

在政治上保守,不满“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

(《季氏》)

主张改革。

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是新时代的新思潮。

讲“仁”是为释“礼”。

《论语》中讲“礼”有75处。

原始氏族社会的“礼”,是以祭神祭祖为中心的一套仪式规定。

周礼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典章、制度、规矩、礼节。

有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严格的秩序。

《礼记·

乡饮酒义》“乡饮酒之礼:

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

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

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

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

成教而后国可安也。

提倡“克己复礼”,以“仁”来改造“礼”。

“仁”在《论语》中出现109次。

“仁”的主要意义①“爱人”(《颜渊》),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之爱。

如“孝”“弟”。

②“泛爱众”(《学而》),重视人的地位。

③“为政在人”(《礼记·

中庸》)“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孟子的“仁政”、“民本”。

“仁”中提出的“爱”是有差等的,内含“礼”。

“礼”立足于“仁”,把社会的外在伦理规范变为个人的内在心理欲求。

《阳货》:

宰我问: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

“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

“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

“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有盛衰,不如乐之者深也。

伦理道德要以“仁”作为自己人格修养的最高准则,“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3)。

以仁德修身,方能以仁德治国。

“当仁不让”(《卫灵公》)。

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孔子的美学思想

强调美与善的结合。

“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

”(6)

《韶》歌颂尧舜和平禅让的礼仪精神。

《述而》: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武》是歌颂周武王的古乐。

未尽善。

可见,“善”是仁政德治以及以仁义礼乐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念。

美以善为内容,但又与善不完全相同,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

美指事物的能给人审美享受的外在形式和感性特征。

对自然美的看法反映美善统一的思想。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礼,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自然山水美是因为它有似于人的精神品德。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四、孔子的文艺观

对《诗经》的评论。

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

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1.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

①“兴于诗”,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

“兴,起也。

言修身必先学诗。

人的道德修养总是要从具体、感性的榜样学起。

“不学《诗》,无以言。

”(13)“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15)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绘事后素。

礼后乎?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4)

“绘事后素”——先仁后礼

②“立于礼”。

《季氏》:

“不学礼,无以立。

从具体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到理性认识

③成于乐。

一个人要通过音乐的陶染来改造自己的情性,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从本能出发做到“礼”。

《宪问》“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2.文艺与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

”(9)

《左传》文公十三年,鲁文公和晋侯谈判结束后,在归国途中遇到郑伯。

郑伯宴请文公,想请他代为到晋国去说情,表示愿意重新归顺于晋。

郑国子家赋《小雅·

鸿雁》: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表示郑国弱小,希望文公怜悯,给予帮助。

鲁国季文子赋《小雅·

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表示行役逾时,思归祭扫,无暇再去晋国了。

郑国子家赋《载驰》“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用许穆夫人闻卫灭,思归求大邦救助之意,表示小国有急难,恳请大国援助。

采薇》之四章,借“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之意,答应再到晋国去一次为郑国求情,使两国重归和好。

又如《左传》襄公十六年,晋平公即位不久,与诸侯宴会于温,请与会诸国大夫赋诗,提出“歌诗必类”!

齐国大夫高厚赋诗“不类”,结果晋大夫荀偃大怒,说“诸侯有异志矣”!

于是和各国大夫一起盟誓:

“同讨不庭!

”齐国高厚只好逃归。

3.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2)

“无邪”即是“归于正”,要求思想内容纯正。

孔子提倡“中和”之美。

因他坚持“中庸”之道。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即中正、中和。

庸,即用,或训为常。

郑玄《礼记·

中庸》“用中为常道也”。

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

“过犹不及”。

赞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5)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云: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

”朱熹在《诗集传》中也说“此言为此诗者,得其性情之正,声气之和也”。

4.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4)

①“兴”,即审美作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释“感发志意”。

朱熹《诗传纲领》又释“托物兴辞”,何晏《论语集解》说“兴”指“引譬连类”,诗歌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1)

②“观”,是认识作用。

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论语集解》引郑玄注说:

“观风俗之盛衰。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考见得失”。

显然比孔子的原意要更为狭窄。

③“群”是团结作用。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群居相切磋”;

朱熹《四书集注》说“和而不流。

孔子所说的“群”,是在“仁者爱人”与“泛爱众”的基础上的“群”,而不是少数人以某种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小宗派之“群”,故《卫灵公》云: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④“怨”,是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说:

“怨刺上政”。

指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

不很全面。

黄宗羲在《汪扶晨诗序》中说:

“怨亦不必专指上政。

对社会上不合理现象的牢骚和不满,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如意和遭遇。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释为“怨而不怒”,对怨加以限制。

5、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

①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

与以仁、礼为中心的道德修养学说有密切关系。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文质彬彬”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

②以内容为主导。

辞达而已矣”。

(12)形式的根本目的在完美地体现内容,不必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

6.论雅乐与郑声

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11)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16)

“雅乐”是古乐,曲调平和中正,节奏比较缓慢,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正而不邪。

“郑声”是新乐,节奏明快强烈,曲调高低变化较大,故容易激动人心。

任其感情之自然发展而无所节制,容易诱发人们的私欲,不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要“放”,要禁绝之。

孔子把“雅乐”比做正人君子,把“郑声”看做谗佞小人,是保守思想的集中表现。

孔子贬斥郑声新乐,导致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看不起民间新文艺,把戏曲、小说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低贱之作。

第二节老庄和道家的文学观

老子(约公元前580一前500年),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

道家研究文艺的内部规律。

文艺的审美特性、创造过程,创造的主体修养。

理想的审美境界和道的境界统一。

一、哲学本体论——道

1、老子第一次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

①“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②“道”的特征。

21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像一团混沌、恍惚的气(“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但不纯粹是精神,又有物质的因素。

③“道”的规律。

“道”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是永远长存的。

25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④人不能用主观的人为的力量去改变“道”的自然规律,应当无条件地顺从它。

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庄子和老子一样强调“天道自然无为”,“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又是宇宙万物内在的自然规律。

《秋水》: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

“天”指自然,而“命”指自然规律。

但对“道”的理解,庄子却和老子不完全相同。

他认为“道”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是“无有”。

《知北游》:

“物物者非物。

”“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二、艺术观念

1、美学理想与审美标准。

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1)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对人为的文艺持否定态度。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口聋,五味令人口爽。

要求完全天然的境界。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王弼在“大音希声”下注道:

“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而闻之音也。

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

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有声是指具体的声音,它只能是声音之美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故非“大音”。

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具体“有声”之局限,故而是“大音”。

2)庄子认为最高最美的艺术,是完全不依赖于人力的天然的艺术。

“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

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庄子理想的天然艺术境界,是音乐上的“天籁”、“天乐”。

《齐物论》把声音之美分为三类:

人籁、地籁、天籁。

这是三个不同层次的音乐美境界,是按“人为”因素的大小、有无来划分的。

人籁是指人们借助于丝竹管弦这些乐器而吹奏出来的声音,它即使再好也属于人为造作,属于最低层次。

地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不同孔窍,由于受风的吹动而发出的声音,它们是要靠风力的大小来形成不同的声音之美的。

地籁虽没有人的作用,但要依赖于风这个“外力”,所以还不是最自然的。

天籁则是众窍的“自鸣”之美,它们各有自己天生之形,承受自然飘来之风,而发出种种自然之声音。

是最高层次的音乐美。

符合于“天籁”水平的音乐,称为“天乐”。

《天道》:

“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是《天运》中所说黄帝在“洞庭之野”’所奏的“咸池之乐”。

这种“天乐”是“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

郭象说:

“此乃无乐之乐,乐之至也。

老庄追求的是一种绝对的“全之美”,而不是“偏之美”。

《齐物论》: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

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2、艺术创作论。

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要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

1)“虚静”。

是庄子所强调的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也是能否创造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

①“心斋”。

《人间世》: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无知无欲,绝思绝虑,空明寂静。

②“坐忘”。

《大宗师》: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即忘掉一切存在,达到与道合一。

“虚静”排斥人的一切具体认识与实践活动。

但是,它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