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5703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天气

日照

时数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年太阳辐射总量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回答以下两题。

4.下列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  )

A.兰州B.海口C.上海D.昆明

5.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者,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你到下列哪组城市营销最合理(  )

A.北京、海口、贵阳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郑州D.杭州、广州、成都

【答案】4.D5.C

4.读图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来看,兰州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30-140,台北和上海为110-120,昆明为140,故选D。

5.太阳能的营销主要看太阳年辐射总量的丰富与贫乏,根据图上数据进行比较,C组城市的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适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故选C。

等值线图的综合判读太阳辐射的分布

【名师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1)纬度高低:

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

(2)天气状况:

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

(3)海拔高低: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

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如1月份,南极为极昼,北极为极夜,南极比北极的太阳辐射强。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6.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高纬度B.南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7.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6.C7.B

【解析】

6.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是1670千米/小时,图示区域地球自转线速度向北线速度减小,说明位于北半球,C、D错。

线速度与赤道接近,说明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低纬度,B对,A错。

7.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a点的线速度大于b点,原因是b点地势低,相当于纬线圈半径小,所以自转线速度小,B对。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A、C、D错。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

8.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

9.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始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答案】8.A9.A

8.地球公转过程中近日点附近速度快、远日点附近速度慢;

图示P处在近日点,则甲→乙段是运行在近日点附近,速度快,用时最少,据此选A。

9.图示P处在近日点,时间是1月初,则顺着自转方向,甲更接近11月1日,选A。

读“某地昼长季节变化图”,回答以下两题。

10.该图反映的地点是(  )

A.北极点B.北极圈C.南极点D.南极圈

11.下列日照图所示日期与上图中B点所代表的日期相同的是(图中阴影处表示黑夜)(  )

A.

B.

C.

D.

【答案】10.B11.B

10.6月22日正好出现极昼,12月22日出现极夜说明该图反映的地点是在北极圈上,B正确;

不在北极点,南极点和南极圈上ACD错误。

11.上图中B点为12月22日,本题中A主要是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表示6月22日前后;

B表示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表示12月22日前后;

C表示南半球,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表示6月22日前后;

D全球昼夜平分表示春分前后。

所代表的日期相同的是B。

【考点定位】地球公转地理意义,自转的方向。

【名师点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移动范围:

南北回归线之间。

(2)移动位置:

3月21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

过后,直射点北移,到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秋分(9月23日)时又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以后又北移。

(3)移动周期:

一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齐民要术》:

“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题。

1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

A.雨天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B.受冷气团影响,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D.受冷气团影响,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强

13.“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其原因是(  )

①烟气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降低不至于过低

②放火产生的二氧化碳,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煴,说明夜晚保温与大气逆辐射无关

④放火作煴,说明夜晚的热量直接来自于放火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12.B13.A

1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其原因是受冷气团影响,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空气中水汽凝结成霜,B对,C错。

材料中新晴,说明是晴天的夜晚,A错。

受冷气团影响,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不会变强,是大气逆辐射减弱,D错。

13.“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其原因是烟气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降低不至于过低,①对。

放火产生的二氧化碳,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②对。

放火作煴,说明夜晚保温与大气逆辐射有关,③错。

放火作煴,不是说夜晚的热量直接来自于放火,而是来自大气的保温效应,④错。

A对。

【考点定位】霜出现在晴朗夜晚的原因,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大气的保温效应。

【名师点睛】利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分析,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地面降温快,水汽凝结成霜。

烟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杂质增多,保温效应增强,地面辐射热量散失少,降温慢,防御霜冻。

而不是火的热量直接使大气增温。

14.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B.逆风飞行C.风从北侧吹来D.风从南侧吹来

【答案】B

【解析】飞机通常在高空飞行,高空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据图,风从西侧吹来,因此飞机自东向西飞在逆风飞行。

故选B。

【点睛】近地面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

高空风只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高空等压线(单位:

百帕)示意图”。

1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6.②处的风向为(  )

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

【答案】15.C16.C

1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③处等压线最密集,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选C。

16.②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②处等压线指向数值低处,该地位于南半球的高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最后风向向左偏并平行与等压线,呈西南方向,选C。

【点睛】

形成风的原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在非赤道地区,风向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近地面的风向还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高空及辽阔海洋上一般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读“某月沿0°

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回答以下两题。

17.上述“某月”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18.该月份甲地盛行(  )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答案】17.C18.A

17.图示赤道低气压出现在北半球,说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气压带北移,是北半球的夏季。

选C正确。

18.甲处在赤道与南回归线间,由于气压带北移,甲处在东南信风带控制下。

选B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气压带、风带。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9.图中三城市的气候类型都为(  )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20.导致三城市降水差异的原因是(  )

A.冬季风势力的强弱不同B.西风带控制时间长短不同

C.信风带控制时间长短不同D.沿岸洋流寒暖流性质不同

【答案】19.D20.B

【解析】试题分析:

19.根据经纬度判断,ABC位于30°

-40°

大陆的西岸,且冬雨率较高,故应属于地中海气候,选D项。

20.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

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由于三地所处纬度不同,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时间不同,纬度要高,受盛行西风影响的时间越长,降水越多,故该题选B项。

【考点定位】气候类型的判读,影响降水的因素。

【名师点睛】降水指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的过程,包括降雨、下雪、冰雹等形式,降水的多少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条件是三个:

充足的水汽供应,气流上升达到过饱和状态,足够的凝结核。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需要考虑凝结核的问题,只是考虑有没有充足的水汽和促使气流上升的机制就可以,归纳起来,形成降水的因素有以下几项:

一、海陆位置与降水一般来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

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

比如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以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部向西降水逐渐减少等都是受到距海远近的影响。

二、地形与降水1、山脉走向与降水。

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作用和引导作用,如果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垂直,就会阻挡水汽的进入,使大陆内侧降水明显减少,如北美大陆西部,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纵列,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的西风气流垂直,阻挡了西风的进入,使降水集中在西部海岸,中东部地区就难以受到它的影响了;

而欧洲西部地区,阿尔卑斯山脉东西走向,与西风气流来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降水的分布较广泛,海洋性特征明显。

我国西北地区除了深居内陆外,也因为受到山岭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其更加干旱。

2、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

海洋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凝结降雨,即地形雨,当该气流越过山顶后,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

山地降水一般比平地多,就是因为山地有促使气流上升的条件,而平地没有,降水较少。

如南美南段,西部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海洋性气候,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独特的沙漠气候;

再如我国的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降水就要比东部沿海地区多;

台湾东部比西部多,海南岛东部比西部多。

3、地形类型与降水。

不同的地形对气流的运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降水的分布也不同。

平原地形有利于海洋水汽的进入,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的几率较大,如我国的东部平原地区,欧洲中部,美国中东部;

在山地则迎风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较多,背风坡较少,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温度高而降水少,如横断山区;

盆地由于地形封闭,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也较少,如塔里木盆地;

高原因为地势高,海洋水汽也难以爬上高原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不多,如东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降水都不多。

三、气压带与降水全球的气压带不管是热力原因形成的还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盛行的是下沉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水汽的饱和含量不断降低,空气越来越干燥,不可能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

如热带沙漠地区,全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我国的长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气的形成;

南极地区成为少与带;

而在低气压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上升冷却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往往会凝结降雨,形成多雨区,如赤道地区,全年处在低气压控制下,终年多雨。

四、风带与降水全球的风带包括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而对降水影响较大的是西风带和信风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把海洋水汽带到大陆形成降水,根据风带与大陆的关系,又可以分为迎风岸和背风岸,迎风岸常常受到风带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背风岸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空气干燥,降水很少;

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是西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

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信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信风有关,而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则与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

五、季风与降水在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的性质不同,对降水的影响也不同。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干燥的,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天气晴朗。

如东亚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亚季风区,在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雨季,东北季风控制时候形成旱季。

六、气旋、锋面与降水特殊的大气运动也是形成降水的重要因素,在气旋控制下,盛行的是旋转上升气流,往往能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降水,如中纬度地区就多气旋雨,台风、飓风也带来大量的降水;

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地区,往往会形成锋面雨,在锋面附近暖空气上升也会达到过饱和状态,从而形成降水。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就是以锋面雨为主,4、5月份在南部沿海形成暖锋降水,6、7月份在长江流域形成准静止锋降水,7、8月份在华北、东北形成冷锋降水;

在副极地也会因为东风和西风相汇而形成极锋,形成锋面雨。

七、下垫面与降水下垫面在局部地区也会对降水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大气中水汽含量来影响的,如果地表植被覆盖率高,或者水面宽广,就会增大蒸发量,空气中湿度增大,从而增加降水量,反之,如果地面的植被破坏,水面减少,空气就会变得干燥,导致降水减少;

沿海地区如果海岸曲折有暖流经过降水也会增多。

比如,沙漠地区地表干燥,增发量小,降水也很少,在排干沼泽和湖泊的地区,降水也减少,而在森林地区,湖泊和大型水库附近降水明显增多。

八、洋流与降水洋流分为寒流和暖流,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欧洲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沿岸暖流有关,而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都与寒流关系密切,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玛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燥,最狭长,分布纬度最低就是秘鲁寒流的功劳。

九、人类活动与降水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垫面的状况来影响降水的,如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水库和水利工程,退田还湖,扩大水面和湿地都将会使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增多;

反之,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围湖造田,开垦排干沼泽会使空气湿度减小,降水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

另外,人工降雨也是在干旱季节增加局部地区降水的有效形式。

当然,影响某个地区的降水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发生作用使当地的降水更加复杂,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找到其主导因素,还要从综合的角度全面分析,才能搞清某个地区的降水类型和特征;

比如欧洲西部的海洋性气候降水特征的形成,就是受到海陆位置、西风、北大西洋暖流、平原与山脉东西走向、地势低平、海岸曲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读下图,回答以下两题。

21.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2.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

A.阴雨连绵B.晴空万里C.大雪纷飞D.暴风骤雨

【答案】21.D22.A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21.图示锋面为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遇云贵高原地形阻挡而形成的昆明准静止锋。

22.受此锋面影响,贵阳位于冷气团一侧为雨区,故出现阴雨绵绵天气。

下图是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江三角洲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以下三题。

23.台风中心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  )

A.14时B.16时C.19时D.22时

24.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

A.台风减弱B.台风中心经过C.台风消失D.台风停滞不前

25.当台风逐步接近该地过程中,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答案】23.C24.B25.A

23.根据图示台风中心接近时,该地区应风速最小,故判断约在19时左右,台风中心最接近。

24.结合台风周围的天气特征分析,台风中心附近地区狂风暴雨,台风外围则为外围大风区,而台风中心(台风眼),受下沉气流影响,风平浪静。

因此风速突然降低,很可能是台风中心经过,选B项。

点评:

25.“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江三角洲”,即珠三角位于台风中心的西北方向,根据北半球气旋周围的风向可画图判断,该地区受西北风影响。

【考点定位】台风、风向的判断。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台风的基本结构、台风中心的风速、天气等基本特征和利用北半球的气旋的水平气流运动画出台风周围的气流运动图示即可判断。

注意该地区的位置和台风中心之间的位置关系。

台风相关知识总结如下:

台风形成条件:

首先是广阔的高温洋面。

台风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有巨大的能量,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大量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

热带洋面上海水温度高且蒸发性强,能够通过湍流运动向大气输送大量热量和水汽,具有高温高湿不稳定的条件,其大量内能是台风产生和发展的巨大能量来源。

(2)其次是合适的流场。

适宜的环流条件能起动和诱导高温高湿的空气产生扰动,使气流辐合上升。

(3)然后是合适的地转偏向力。

气流产生扰动后,必须有一定地转偏向力作用。

若地转偏向力达不到一定数值时,向中心辐合的气流则会直达低压中心,使之填塞而不能形成气旋性涡旋,则台风无法形成。

所以台风大多发生在南、北纬5°

~20°

之间。

(4)最后,风的垂直切变要小。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辐合上升气流发展为气旋性涡旋。

气流上升,绝热冷却产生凝结,凝结释放的潜热使空气增暖。

风的垂直切变小,使潜热不向外扩散,保持台风的暖心结构。

暖心的反馈作用,使台风中心气压继续降纸,空气涡旋愈旋转愈强,最后发展为台风。

以上的条件仅为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台风的形成过程非常的复杂,因此即使具备以上的条件,也未必一定能生成台风。

台风风场结构

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风场沿着半径方向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风眼区I:

在风暴的最里面,一般范围为10km~70km。

这里风弱、干暖、少云。

(2)最大风速区:

构成涡旋区II的最里层部分且围绕着眼区的环状区域,这是成熟台风最明显的标志。

其宽度平均为8km~19km。

最大风速区一般与台风云墙一致。

风暴中最强烈的对流和降水就发生在这个地区。

(3)外层区:

从风暴边缘向内到最大风速区之间的范围。

主要由IV区和部分II区构成,风速向中心增加,但常常达不到最大台风风速。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

左下图为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右下图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

②美、日、德三国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长

③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

④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7.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  )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加快发展新能源 ③加强科技创新 ④缩减生产规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26.D27.C

26.两图分别是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和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图,读图可以看出美、日、德三国单位GDP排放量最大的是美国,③对;

中国是1971—2006年单位GDP碳排放量下降量最大的国家,④对;

故选D。

27.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③对;

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新能源不排放碳,所以加快发展新能源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②对;

而缩减生产规模和控制人口数量可以有效减少排放总量,不能减少单位GDP碳排放,故答案选C项。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涉及到可持续发展之路。

【名师点睛】本题组以热点话题“低碳排放”为切入点,考查可持续发展之路,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题涉及的要素较多,两个年份、两种现象、四个要素、还要搞清楚每个要素所能反映的地理事项特征及变化规律,做到这一点,两小题选对不难。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题。

28.图中字母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污水收集,b表示污水处理B.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排放

C.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水的利用D.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水的污染

29.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C.增加区内降水量D.增加地下水储量

30.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