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镇涛语感的类别及其训练Word格式.docx
《洪镇涛语感的类别及其训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镇涛语感的类别及其训练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楚王有意侮辱齐国。
一天酒宴正在进行之间,两个小官绑着一个犯人来见楚王。
楚王问道:
“这人犯了什么罪?
”小官答道:
“这是个强盗!
是齐国人!
”楚王随即对晏子说:
“齐国的百姓,原来郁是做强盗的。
”——楚王的推断正确吗?
他以“一个齐国人是强盗”为前提,得出“齐国百姓是强盗”的结论,而事实上,与前例相反的事例大量存在,因此,在这里楚王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总之,经常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指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比较、推敲、品味,学生就会逐渐自觉地培养和形成对语言的逻辑严密感。
3.适境得体感
(1)适境感
适境,就是适应言语环境。
什么是言语环境呢?
具体地说,就是:
谁在何时何地对谁说什么话。
例如,鲁迅的《药》中有这么一段:
(康大叔)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
好了么?
老栓,
就是运气了你!
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运气”可作名词,如“碰到了好运气”,可作形容词,如“我很运气”,但绝不能作动词,更不能带宾语。
这里是不是用错了呢?
是用错了,而且是有意错用的。
因为这话出自康大叔之口,正好符合这样一位凶狠残忍粗野无知的刽子手身份。
这不仅不是误笔而且是妙笔,给人以适境感。
再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一段焦大喝醉酒之后骂人的话:
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受荣华富贵?
你祖宗九死
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
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一般都说“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这里的“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显然是一句不合常理的话,但出自喝得酩酊大醉的焦大之口,就堪称传神之笔,给人以适境感。
又如,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有人以为“草未凋”是笔误,应改为“草木凋”,其实恰恰搞错了。
杜牧写此诗时,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中做推官,看到当地萧条冷落,倍加眷恋江南。
此时江南虽凉不寒,草木尚未凋零,风光仍然旖旎。
把“草未凋”改“草木凋”就与诗境不符了。
又如,巴金的《海上的日出》,有段话中学版和小学版就不一样。
中学版:
“有时太阳走入云里,它的光线却仍从云里透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
这时候,人要分辨出何处是水,何处是天,很不容易,因为只能够看见光亮的一片。
”
小学版: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中学版的“时”、“入”、“仍”、“何处”等是书面语色彩比较浓的文言词,中学生不难理解,而小学生就不容易理解了。
小学版改为“时候”、“躲进”、“哪里”等,就比较口语化,小学生容易理解了。
这说明,使用语言要符合特定的受话对象。
(2)得体感
体,就是语体,文体。
语体,是根据不同的交际领域、交际目的,长期地反复地使用不同的交际方式、语言材料而形成的言语特点的有机统一体。
文体,就是文章的体制、样式。
文章的写作要注意语体、文体风格的得当。
例如,叶圣陶的《蚕和蚂蚁》,原稿上有这样一段话:
“一会儿桑叶剩了些脉络……不吃桑叶作不成茧,为要作茧故而先吃桑叶……”——后来作者把这段话改为:
“不大一会儿,桑叶光了,不吃桑叶就做不成茧,为做茧就得先吃桑叶……”
因为写的是童话,要求语言通俗、形象、生动、有趣,避免用学术性太强的术语,避免抽象的呆板的述说。
原文“脉络”,本指动脉、静脉,是医学术语,把“桑叶剩了些脉络”改为“桑叶光了”,既通俗又简练。
“故而”改为“就”,通俗多了。
修改后给人以得体感。
又如,《食物从何处来》中有一段话,原稿是这样写的:
另一条通路叫异养。
自己没本领制造食物,但却都长着一张要吃食物的嘴巴,例如所有的动物和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
它们坐享其成,靠植物来生活。
狡猾的野兔靠野草和盗窃农民的果实来生活,阴险的狼却要以野兔来做食物,狼一旦碰到了老虎,也就成了牺牲品,老虎死后又成了细菌的乐园,不用多久,尸体就被分解得精光,变成了碳酸气和水,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
《食物从何处来》是一篇说明文。
它要求客观地科学地说明事物,避免主观性、感情性。
而这段文字中,“自己没本领制造食物,但却都长着一张要吃食物的嘴巴”,“坐享其成”,“狡猾”,“盗窃”,“阴险”等说法,不是对事物作客观的说明,而是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主观色彩,不符合文体要求。
后来,这段文字被改为:
另一种叫异养。
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
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
例如,野兔靠吃野草来生活。
狼以野兔为食物。
狼一旦碰到了老虎,也就成了牺牲品。
老虎死后,又成了氧化碳、水和无机
盐,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
修改后的这段话,就符合文体要求,给人以得体感。
总之,经常指导学生根据语境,结合文体要求,对语言进行比较、推敲、品味,学生就会逐渐自觉地培养和形成对语言的适境得体感。
以上说的是分寸感。
这是语感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是语感训练的重点。
二、和谐感
形式美的最高原则是和谐。
和谐感,指对书面材料(文章)整体上的多样统一、组合上的搭配相宜和表达上的生动流畅的感受能力。
和谐感又可分为多样统一感、搭配相宜感和生动流畅感等三种。
1.多样统一感
一篇文章在总体上必须符合多样统一的规律。
所谓“多样”,就是要尽可能的富于变化,如语言的抑扬顿挫,语句的变化,结构的参差,情节的波澜,等等。
如果没有变化,就显得板滞,缺乏活力。
所谓“统一”,就是要服从总体组合关系的统一要求,如首尾的照应,布局的和谐,事件发展的一气贯通,等等。
多样统一感又可分为统一和谐感和变化多样感。
(1)统一和谐感
例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原稿上有这样两句诗:
“我一个死了不要紧了,千万个穷汉后面跟。
修改后去掉了前句的“了”字。
为什么要去掉这个“了”呢?
因为原诗前一行8个音节,后一行7个音节,节奏不统一;
还有,两个诗句是押韵的,“紧”“跟”是韵脚。
前句末加个“r”,韵脚的呼应就欠周密、不协调了。
改后,给人以统一和谐感。
再如,鲁迅的《一件小事》的开头写道: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
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
但是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文章结尾又写道:
“……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现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首尾呼应,给人以统一和谐感。
又如,高尔基的《海燕》,从布局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暴风雨到来之前,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海鸥等对暴风雨的恐惧。
第二部分,暴风雨来临在即,海上雷鸣电闪,风呼涛涌,海燕勇敢地穿云击浪,尽情享受战斗的欢乐。
第三部分,海燕热烈地呼唤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
在这三部分里面,着重写了海燕与狂风恶浪的搏斗,以突出海燕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对海鸥等,则作为陪衬~笔带过。
从剪裁上看,作者根据主题的需要,从众多的海上景物中,选取了几幅暴风雨即将来临时海上风云变化的图画,并以海燕的英勇斗争这一主线贯串起来,形成严谨完美的结构,全文给人以统一和谐感。
(2)变化多样感
例如,《木兰诗》开头写花木兰停机叹息的苦闷心情: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抒声,唯闻女叹息。
这里用的韵脚字是:
唧,织,息,是一种细微韵,与木兰的苦闷心情相吻合。
经过多年的戎马生涯,她凯旋了。
诗中写道: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愿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这里改用了洪亮的韵,堂,强,郎,乡,表达欢乐愉快的感情。
全诗在音韵上给人以变化多样感。
再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在内容上,即对李公朴被暗杀事件表明了爱憎分明的态度,又深刻揭示了这件事情的本质,还向昆明青年发出号召,同时表明了自己誓死战斗的决心。
在表达方式上,有叙事,有议论,有抒情。
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反问,有设问,有排比,有反复。
人称上,有第三人称“他”——指李公朴,用赞扬的语气,表达崇敬的心情;
有第二人称“你”“你们”——指反动政府及其特务,用质问、痛斥的语气,表达蔑视、憎恨的感情;
有第一人称“我们”“大家”——指革命青年和革命人民,用热情洋溢的语气,表达自信和昂扬的感情。
运用的语句,以短句为主,也有适量的长句。
全文给人以变化多样感。
“多样”和“统一”是一对矛盾,体现在一篇文章中,相反相成。
总之,经常从多样统一方面,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推敲,学生就会逐渐自觉地培养和形成多样统一感。
2.搭配相宜感
(1)词语搭配相宜感
例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原稿中有这样一段话:
“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
后来作了修改:
“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富细致的感情。
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修改呢?
原来,“高明”与“知识”,“丰盛”与“感情”不搭配;
把“高明”改为“高深”,把“丰盛”改为“丰富”,就搭配相宜了。
再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有这么几句话:
“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
如果把“深刻得多”与“丰富得多”两个短语调换次序,变为“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可以吗?
不可以,因为“深刻”与上文“肤浅”相对应,“丰富”与上文“贫乏”相对应,词序调换后就不对应,不协调了。
而原文给人以词语搭配相宜感。
(2)材料搭配相宜感
文章中,材料的虚实、主次、正反等须搭配相宜。
例如,汉乐府《陌上桑》,描绘采桑女罗敷的美丽肖像时,对她头上的装束采用写实手法,从服饰上衬托人物体态美;
而对罗敷的肖像美,完全采用虚写手法,通过渲染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行人在路上看到罗敷之后忘乎所以的情态来烘托其绝色美貌,全文给人以材料的虚实搭配相宜感。
再如,许地山的《落花生》是一篇借物明理的文章。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是次要材料,用笔极简单;
而跟父亲的对话是主要材料,用笔极详。
这样处理,给人以材料主次搭配相宜感。
又如,鲁迅的《一件小事》中的“车夫”和“我”,《故乡》中的闰土和杨二嫂,均构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材料正反搭配相宜感。
(3)技法搭配相宜感
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用自然景物写出离愁别绪的送行之作。
全篇不见“惜别”二字,但惜别的深情,寄寓在“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景物描写之中,给人以情景交融感。
再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对雄伟壮丽的北国的大雪作了极为精彩的生动描写:
披雪的群山,犹如蜿蜒的银蛇,回旋腾跃,姿态雄劲;
铺雪的高原像巨大的白象在驰骋狂奔,气势磅礴。
由于大雪飘飞,群山和高原与天宇连成一片,仿佛要与天公比个高低。
诗人以动写静,给人以动静结合感。
又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表现了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性格发展历程。
全文总体节奏安排是由弛到张,但中间又有起伏。
开端足林教头沧州遇旧知,笔墨松弛,接着是陆虞侯密谋害林冲,写“闪”进两个人来,其言行引起李小二的疑虑警惕,李小二把情况报告林冲,林冲识破陆虞候阴谋,并买刀寻敌,气氛越来越紧张。
写到这里,作者又有意放慢笔墨:
林冲寻敌未遇,心下也“慢”了,松懈了。
管营不仅没有害他,还委派好差使给他,林冲也心安理得地接受委派。
从节奏上说,这时是彻底地松弛下来了。
但这松弛,就如两峰之间的低谷,为下面出现的高峰蓄势。
从雪夜沽酒,到破庙借宿,到偶听真情,节奏由弛到张。
一步比一步紧,最后发展到奋起杀敌的情节高潮。
全文给人以张弛得当感。
总之,经常从词语搭配、材料搭配、技法的综合使用方面,指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比较、推敲和品味,学生就会逐渐自觉地培养和形成对语言的搭配相宜感。
3.生动流畅感
(1)连贯流畅感
人的血脉,必须通畅,如果某个部分阻塞了,就会有瘫痪的危险;
文章也是这样,必须上连下接,一气呵成,如果文气梗塞,即便内容很精彩,语句很优美,都如破镜碎玉一样,失去了完美的艺术光辉。
例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原稿中有这样一段话:
石拱桥在我国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而且传布很广,几乎全国各地,无处没有,特别是长江以南水道较多的地区。
它们大小不一,多种多样,其中有很多惊人杰作,最出名的是河北省石家庄附近的赵州桥,但此外还有不少伟大创造,现在只举几个例。
首先应当提到芦沟桥……
比芦沟桥还早得多的有苏州的宝带桥……
至于赵州桥,它确实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石拱桥……
这段话就不够连贯流畅。
在对石拱桥作了概括说明之后,转入举例说明,其过渡句是“最出名的是河北省石家庄附近的赵州桥,但此外还有不少伟大创造,现在只举几个例子”,可是接下来却撇开“赵州桥”,而说“首先应当提到芦沟桥……”使前后脱节了,后来,这段文字被修改为: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芦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汶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永定河上的芦沟桥,修建于……
改文过渡得很好,承接紧密,给人以连贯流畅感。
再如,贾谊的《过秦论》,开头一段是这样写的:
“秦孝公据觳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字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段话开头以“秦孝公”领起,“据”“拥”二句,写出秦优越的地理位置:
“有……意……心”,写出秦有统一天下的雄心;
“当是时也”领起,交待秦内外形势;
“于是”一句写秦的成功。
语言连贯,一气呵成,形成一股通畅的语流,给人以连贯流畅感。
如果把这段话改为:
“秦孝公据有坚固的觳函,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固守蠼土,窥视周室。
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字内、囊括四海之意,有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孝公有商君辅佐,对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对外连衡使诸侯相斗。
于是他拱手取得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这就失去原来的连贯流畅的气势了。
(2)生动形象感
文章的生动形象,既体现在用词造句上,也体现在人物、景物的描绘上。
例如,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原稿中有一句:
“人一穷,背后就有人来评论你。
”后来改为:
“人一穷,就有人戳脊梁骨。
显然改文比原文好。
“戳脊梁骨”,把背后说闲话、评头品足形象化了,给人以生动形象感。
再如,有一首诗的原稿中有以下两句:
日头坠到鸟巢里,
黄昏里还辨得出归鸦的翅膀。
后来修改为: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为什么把“辨得出”改为“溶尽”呢?
因为“辨得出”太直露,也不形象,改为“溶尽”意境就出来了:
黄昏朦胧,归鸦满天,黄昏的颜色一霎一霎的浓,乌鸦的翅膀一霎~霎的淡,最后两者不可分了。
乌鸦的翅膀的黑色被黄昏“溶化”了。
多么生动,多么形象。
又如,齐怀的《刑场上的婚礼》,原稿写道:
“‘同胞们,同志们!
永别了!
希望你们勇敢地战斗!
“共产主义一定会胜利,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
“世界上还有比这样在敌人的刑场上举行的婚礼更动人的吗?
古今中外,有谁看见过像陈铁军烈士那样在临刑前用敌人的枪声来为自己的婚礼庆贺的女英雄吗?
后来修改时在中间加上了一段话:
“演说完毕,周文雍把收藏着的起义时用的红领带挂在两个人的脖子上。
他们手挽手、肩并肩地站立着。
红花岗,是他们的刑场,是他们的战场,也是他们举行庄严而高尚的婚礼的礼堂。
他们昂起头,蔑视敌人的死刑,带着希望的微笑,把那扑不灭的火种留给后来的人们。
加上的这段话,有叙述,有描写,有议论,内容更充实了,而手挽手,肩并肩,昂首,蔑视,微笑等描写,使人物更形象生动了,给人以生动形象感。
总之,经常从表达的生动流畅方面,指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比较、推敲、品味,学生就会逐渐自觉地培养和形成对语言的生动流畅感。
以上说的是和谐感。
三、情昧感
情味感,指对文情、文质、文势、语味的感受能力。
情昧感,又可分为文情感、文质感、文势感、语味感四种。
1.文情感
文情感,指对文章中流露的情感、情绪的感受能力。
文情感,又可分为热情奔放感,抑郁忧思感,昂扬激越感和静穆闲适感。
(1)热情奔放感
例如,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有一段论断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话: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作者用了一组排比比喻句,洋溢着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给人以热情奔放感。
(2)抑郁忧思感
例如,郁达夫的《故乡的秋》,着力写故都秋的清、静、悲凉,选取的材料都是冷色调的。
景物显露的“情”也都是抑郁、寂寞的,给人以抑郁忧思感。
又如,鲁迅的《祝福》中有一段话: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
·
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这段抒情独白,表露了“我”内心的悲凉和深远的忧思,给人以抑郁忧思感。
(3)昂扬激越感
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有一段话: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段话用两个“不忍”和一句反问之后,说“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两个“沉默呵”,反复呼喊,第一句沉痛地指出现实,第二句激越地对沉默的现实表示不满,最后用一个选择句式为我们民族敲起警钟,强调要爆发,要奋起斗争,否则就会灭亡,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这段话给人以昂扬激越感。
(4)静穆闲适感
例如,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物我一体的超然境界,给人以静穆闲适感。
2.文质感
文质感,指对文章的质地的感受能力。
文质感,又可分为自然质朴感,华丽典雅感,清新优美感,凝重深沉感,柔婉细腻感,泼辣犀利感。
(1)自然质朴感
例如,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开头写道:
“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放在一起留在蓝家坪了。
后来常常想起它。
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这段话,如话家常,娓娓而谈,语言质朴,不事雕饰,给人以自然质朴感。
(2)华丽典雅感
例如,孙中山《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有一段话: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这段文字,既有骈文的痕迹,又不为骈文所拘束,而是骈散相间。
语言极尽铺陈渲染,如“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等,用词十分华丽、典雅,如“碧血”,“浩气”,“惊天地”,“泣鬼神”等。
给人一种华丽典雅感。
(3)清新优美感
例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中对“迷人的夏季牧场”的描写,全文笔调清新,语言优美,给人以一种清新优美感。
(4)凝重深沉感
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在描述了桔子洲头看到的生机勃勃的秋天景色之后,发出慨叹: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一“怅”一“问”,提出了有关革命领导权的重大问题,表现了诗人高度的革命责任感,给人以凝重深沉感。
再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在记叙了作者与几位青年作家交往的情形及他们被捕遇害的经过之后,作者写道:
“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结尾又写道: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纪念……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这些话既表达了对烈士的沉痛悼念和对反动社会无比憎恨的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化悲痛为力量,踏着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的决心。
给人以凝重深沉感。
(5)柔婉细腻感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对父亲的背影作了极为细腻的描写。
这段描写,可以令人想见父亲攀登车站月台时那咬紧牙关用力的面容,想见他那疲倦的神态,还可以想见儿子在时刻注目于父亲的情态,从中体味到深切的父子之爱。
给人以柔婉细腻感。
再如,柳永的《雨霖铃》,以冷落秋景为衬托,精心刻画临别之际难舍难分的场景。
上阙着力写一个“别”字,帐饮——催发——执手。
下阙着力写一个“念”字,写想象中的别后情景,层层铺叙,曲折尽致。
(6)泼辣犀利感
例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叙述法海逃在螃蟹壳里避祸,终于成了“蟹和尚”的故事之后,写下“活该!
”二字,并且独立成段。
这两个字集中表现了人民对胜利的欢呼,对卫道者可耻下场的嘲讽,给人以泼辣犀利感。
3.文势感
文势感,指对文章气势的感受能力。
文势感,又可分为粗犷豪放感,洒脱飘逸感,舒缓从容感,起伏迭宕感。
(1)粗犷豪放感
雪》,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北国俏丽的冰雪景象: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作者居高临下,俯视千里万里,境界开阔,气势宏大。
接着纵论古来的英雄人物,指点江山,气魄宏伟。
全词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给人以粗犷豪放感。
再如,刘自羽的《长江三日》,写长江和嘉陵江的汇合口,抓住云雾迷蒙,波涛翻滚,突出开阔、神奇;
写瞿塘峡,抓住巨礁森严,万水奔腾,突出惊险;
写巫峡,抓住江急峡陡,雷霆万钧,突出壮观;
写西陵峡,抓住山高,江窄,浪翻,突出险恶;
写楚地,抓住雪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