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幼儿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
《54幼儿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4幼儿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制的玩具-——(“恩物”)来学习。
4、我国幼儿教育机构: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
5、幼儿园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锐抨击的三种大病:
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
6、1989年6月,国家教委制定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
二、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德国福禄贝尔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
福禄贝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我活动。
2、游戏理论:
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认为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
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协调原理:
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4、亲子教育:
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
(二)意大利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简介
玛丽亚·
蒙台梭利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
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
她的教育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
《西方教育史》称她是"
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为表彰蒙台梭利对于幼儿教育和世界和平的特殊贡献。
1950年她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贾米·
托里斯·
博佳曾经热烈地宣布:
“玛丽亚·
蒙台梭利已经成为我们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
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希亚拉瓦莱镇。
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
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
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
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
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
1909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100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1913年--1915年,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
到四十年代,仅仅美国就有2000多所。
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
她巧妙地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的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
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
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
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创造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蒙台梭利把幼儿的学习活动称为“工作”,她认为:
工作使儿童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通过儿童自由选择作业,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
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
蒙氏教法非常好地解决了孩子的纪律问题。
通过儿童连续完成手头分级推进的工作,儿童完善了自己,磨练了自己。
随着能力的增长,儿童满足其愿望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儿童的纪律与自由意识也获得了共同成长。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但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蒙台梭利学校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
主张从日常生活的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成长。
教师和家长只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
这种教师不教,孩子自己探索的教育模式比灌输式教育,其效果要好得多。
蒙台梭利班的孩子在6岁前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阅读,计算的基本能力,还掌握了相当多的自然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蒙台梭利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即儿童智力发展的“敏感期”问题,这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蒙氏发现儿童在6岁之前的不同阶段对语言动作、细节、程序、书写、阅读等会分别表现出强烈的敏感,这段时间相关的学习十分容易、迅速,是教育的绝好机会,但这一段时间过后,这种强烈的兴趣会消失。
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就可以奠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基础
★被誉为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的蒙台梭利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要点是: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有准备的幼儿教育环境的特点?
(简答)
(1)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
(2)一个有秩序的环境;
(3)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
(4)一个愉快的环境。
3、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对蒙台梭利教育的缺点和贡献(简答):
缺点:
(1)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
(2)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等;
贡献:
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台梭利时代还是在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三)陶行知
★陶行知的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包括哪几方面?
①解放儿童的头脑②解放儿童的双手③解放儿童的嘴④解放儿童的空间⑤解放儿童的时间
(四)陈鹤琴
★他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
他先后在江西和上海创办省立、国立实验幼师和幼专,为我国幼儿教育资格培训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课程的结构:
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称为“五指活动”。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
●教育目的。
它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目标,是金字塔的顶端。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即幼儿教育阶段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表述的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就属于这一层次。
●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三、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
2、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
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第二节幼儿园的任务
一、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一)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二)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二、幼儿教育的原则有哪些(简答和论述):
幼儿园教育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教育的一般原则,另一部分是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
★教育的一般原则:
(一)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
2、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
(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1、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2、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3、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三)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
(四)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一)保教结合的原则。
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三)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1、教育的活动性;
2、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四)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第三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全面发展教育与幼儿的发展
一、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59页简答)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体在各方面齐头并进地、平均地发展,可以允许幼儿个体在某方面突出一些。
第二节幼儿体育
二、幼儿体育的目标: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幼儿园体育的内容:
1、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基本动作主要是走、跑、跳、平衡、投掷、钻爬、攀登等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体育应以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全面的综合的为幼儿有一个强壮、健康的身体创造条件。
(填空、选择和判断)
第三节幼儿智育
四、幼儿智育(概念):
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幼儿智育的目标: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多种感官和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能力,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
五、幼儿智育的内容:
1、发展幼儿的智力;
2、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
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节幼儿德育
六、幼儿德育的内容:
幼儿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发展幼儿(个性)两个方面
1、发展幼儿的社会性①培养爱的情感②形成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③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和能力
2、发展幼儿个性
幼儿德育要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如良好的性格,有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诚实、勇敢、意志坚强等等。
七、幼儿德育的途径:
1、(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八、幼儿德育必须从情感入手,重点放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具体应注意什么?
(74页简答和论述论述时要扩充)
(1)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
(2)直观、形象,切忌说教,切忌空谈
(3)注意个别差异
第四章教师和幼儿
第一节幼儿教师
一、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92页)
(一)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
没有正确的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热爱幼儿,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是幼儿教师社会主义服务感、道德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最实际、最集中的体现。
(二)健康的身心素质
没有健康的身体不可能搞好幼儿教育工作,这是没有异议的。
要搞好幼儿教育工作,为人师表,教师的情感、个性、性格、行为方式等心理素质也是同样重要的。
(三)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
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因此有效地、高质量地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就成为老师必备的素质。
正如思想家卢梭所说的一样,“热心可以补才能的不足,而才能不能补热心。
二、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
(一)观察力
幼儿教师的观察力(概念):
(93页)主要是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
在随机观察时,观察能力的高低表现为教师能否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情或语言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快速的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93页)
有计划的观察要求预先有拟定的观察项目,教师根据观察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列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
既可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可观察幼儿的个体发展的独特性。
(94页)
(二)沟通的能力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教师和幼儿的沟通方式有(非言语的)和(言语)的两种。
非语言沟通的途径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三、案例分析题:
一位教师曾有这样的体会:
“过去手工课,我总是让全班幼儿按我的示范要求统一做。
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大喊不会做的幼儿身上,帮了这个帮那个,忙的什么也没仔细看。
后来尝试观察幼儿的操作,从幼儿的小肌肉入手,发现幼儿的差异很大。
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后,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比较,我将全班幼儿平分为5等,布置任务时,按幼儿的不同水平提出要求,基本做到任务难度略高于幼儿现有水平。
总之,哪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心中有数了。
”你对这个案例如何理解?
答: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发展型教育必须从观察开始。
它还说明,对幼儿现有状况的了解,有助于把握不可见的幼儿发展的“下一步”,这是促进幼儿发展最有意义、然而又最困难的课题之一。
教育既要促进幼儿发展,但又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如何把握这个“度”?
解决这个难题最可行的办法,对老师来说,就是对幼儿长期地、深入地观察。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阿莫什维力所说的那样,“唯一的尺度就是我们教育的直觉。
它是建立在对每一个人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
”每个幼儿的现有水平和“下一步”都不同,只有观察才能去发现这些差异,让教育建立在幼儿发展可能性的科学基础上。
四、在幼儿园中言语沟通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简答、论述96页)
⑴教师习惯了自己讲幼儿听,总认为自己讲的是有价值的,而对幼儿的见闻、感受、提问等缺乏共鸣,所以很少有双向的交谈;
2谈话多在集体活动时,以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形式进行,个别交谈很少。
⑶教师对幼儿的谈话中,批评、否定多于表扬、肯定;
指导、命令多于情感、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⑷教师以为幼儿理解了自己的话,其实幼儿并没有理解;
教师以为自己理解了幼儿的话,其实并没有理解
⑸教师缺乏与幼儿言语沟通的技能技巧或必要的倾听的耐心。
比如幼儿口齿不清、谈话内容含糊、语法错误多时,常打断他们。
⑹对幼儿不能一视同仁,很少与那些认为不乖巧,调皮、不漂亮的幼儿交谈
师幼互动中情感的升华
不知你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没有:
一个小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
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
突然,她听到一位老人的赞许。
老人说:
“我的耳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
”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
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
“谢谢,拉得不错!
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老师指点。
这时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且她的耳朵从未聋过。
……而恰恰是这位老人的装聋,给了孩子动力和自信,引领这位小女孩走向自信,走向成功。
我想:
这个传奇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所谓“无为”教育的哲理。
“无为”教育,即作为被教育的孩子,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使得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
在深受感动之余,您是否想到了我们的幼教事业?
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正如初学琴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往往会与老师的要求发生冲突。
试想:
如果老师成了故事中的家长,孩子的发展会怎样?
如果孩子幸运地遇到那位“艺者”,那又该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纲要》指出,生命的成长需要宽松和谐的氛围,只有在和谐的氛围里,生命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挖掘,孩子们的表现力、创造力才会源源不断地流淌。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幼儿才能思维敏捷,想象丰富,活泼开朗,充满自信和创造。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细致观察、耐心倾听孩子们内心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感受,同样也会给我们的教学经历增添了七彩阳光。
用孩子的眼睛去看
观察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是了解幼儿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我总是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从他们最细微的动作中洞察幼儿的需要。
关注:
老师,我也要抱抱!
那是我做老师的时候,在一次游戏中,我和孩子们约法三章:
谁在活动中表现得好,我就和他抱一抱、亲一亲。
孩子们都显得非常活跃,被老师抱过、亲过之后,他们欣喜若狂,互相炫耀:
“老师抱了我两次”、“我和老师亲了三下”。
仔细观察没有受到这种待遇的涛涛不开心了。
涛涛是个小调皮,没有一分钟的停歇。
你让他学做操,他偏坐着不动;
你让他坐好,他就往游戏角里钻。
一次我在上音乐课学律动时,他甚至趴着睡大觉。
看着幼稚的他,有时也挺没办法的。
今天他的不开心有点出乎意料,因为在平时的日子里,他从不关注老师对小朋友的态度。
于是我轻声走到他的身边,安慰他一番,并告诉他该怎么做,老师和小朋友都会喜欢他的。
还没等我说完,只见他灵活地转身扑进我的怀里,把我抱得紧紧地……
幼儿园的孩子都非常喜欢老师的拥抱、抚摸式的问候。
教师柔和的语气、亲切的眼神、愉悦的表情都能给孩子“母亲”般的慰藉,让孩子感受“老师像妈妈”一样的爱和温暖。
有专家曾说过:
“给孩子吃十次肯德基,还不如给孩子一个深情的拥抱。
”我们幼儿园小班的老师抱孩子是经常的事情,有的老师经常和我说今年的孩子适应的真快,我说不是,孩子适应的快的真正原因是:
老师的呵护缩短了孩子的分离焦虑的时间。
有些家长就经常告诉我,我孩子连周末都想上幼儿园,因为他说老师比父母喜欢他。
每当听到这里我都会感动。
我记得我看大班的时候每天中午孩子起床我都会给女孩子梳头,过些时候有个男孩的家长就来找我,陈老师我孩子说要留长发,当时我很吃惊,我说怎么回事啊,家长说他要请老师帮他梳头,我一下就笑了,从那以后我也轻轻的给男孩子梳理一下。
孩子特高兴,眼神中流露出那种天真的满足感。
一个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能力可以用爱来弥补,但是没有爱的人,能力再强也不会做好事情的。
用孩子的耳朵去听
倾听是对人的一种尊重,能使幼儿学会以平等的心态建立关系,更有利于他们学会独立思考。
无论在课堂上、游戏中,还是吃饭时,我总喜欢看着他们说话,用我的眼神告诉孩子我在认真听让孩子知道老师是尊重他们的,喜欢听他们“聊天”。
聆听:
“喜欢吸血的是蚊子妈妈”
“陈老师,你的脚上有个蚊子”,细心的琳琳大声叫了起来。
孩子们循声望过来,开始了一段交流:
“快拍死它,它是大坏蛋。
“它喜欢吸我们的血,真是个坏家伙。
“我不怕蚊子,看见蚊子我就打死它。
“我知道蚊子妈妈才咬人,是我的爸爸告诉我的。
”“真滑稽,蚊子还会有爸爸妈妈之分,哈哈!
就在这样一片议论声中,孩子们针对“吸血的是蚊子妈妈”而展开了话题。
我请浩浩说说自己的理由。
浩浩头头是道地讲道:
蚊子妈妈喜欢吸人和动物的血,蚊子爸爸吸食植物的汁液。
别看蚊子的身子小小的,可他们的嘴巴像针一样尖,能扎进人和动物的肉里吸血,而且它们身上还有许多病菌,被蚊子咬了不但很痒,还会生病!
所以我们要消灭它。
真是了不起的浩浩,懂得那么多知识,孩子们都听得目瞪口呆,向浩浩投去了羡慕的眼光。
通过这件事让我觉得倾听的重要性。
有时老师认真地听,会发现新的教育契机,使孩子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
作为老师,我们没理由苛求孩子站在我们的立场与高度,而要用孩子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孩子的心灵感知世界。
用孩子的心灵去体会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生命的感悟。
老师需要“像个孩子”一样,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以相同的生命情调细心体味孩子内心的酸甜苦辣;
也要“像个父母”一样,耐心感悟孩子心灵的喜怒哀乐,清楚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体味孩子心灵的命脉,适时地给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
体会:
无声的“语言”
在《春雨》制作活动中,我根据诗歌内容“小雨点,沙沙沙,落到花园里、池塘里、田野里”,为孩子们提供了相应的材料,并分成三组进行制作。
在制作池塘时,几个孩子正专注地用各种形状的卡纸拼小鱼的形状,还不时传来“陈老师快来看,我做的小鱼多美!
…陈老师,我做的小鱼游得很快。
”“我做的小鱼用了很多图形,三角形做的头和尾巴,半圆形做的身体……”元元是班内年龄最小的孩子,我发现他做的小鱼怎么看也不像,这时他也开口说:
“陈老师,我做得好吗?
”还没等我回答,几个孩子转过视线,不约而同地说:
“不像,太丑了。
一点都不漂亮。
”当时我没有做任何回答。
我想假如我用哄的办法,会伤了其他孩子的自尊;
如用批评的方法对待元元,或许对他的伤害会更大,更会抹杀了他的兴趣。
元元见我没有任何回答,只是看了他们一眼,就继续开始了自己的制作,不过粘贴的小鱼稍稍有了改变,慢慢变得有点形象了。
《纲要》“组织与实施”部分指出: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我当时没有作任何回答,只是采取了暂时的“无言”。
我的沉默不代表就不管他们,而是给他们一个缓冲的过程,让他们通过比较获得自己的一些看法,习得一点自己的经验。
元元正是通过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