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63175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6.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

(起因: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

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

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

①语言: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

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机智)

行动:

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

(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

“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

(机智)

  7、小结: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11、将相和

           

           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提问可以帮学生更好读书,学会提问也是学习课文的方法之一。

在这节课里,分别在两个故事的学习中让学生提问,再引导学生讨论,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感受人物思想。

教学反思:

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作出评价之后,我让学生给三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给于了肯定,关键是要求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

在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没有过高的要求,目的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将相和

第二课时

   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一).复习检查。

(1)“将”、“相”分别指谁?

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 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

自学提纲:

 ①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讨论、交流、整理:

 起因:

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②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a.画出人物言行。

(语言:

“请您为赵王击缶。

”;

“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录下来。

 b.思考:

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讨论、交流、点拨:

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

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秦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小结过渡:

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秦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蔺相如维护了赵国、赵王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

可廉颇却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上去的,而且职位还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

请同学们自学第三个小故事。

(2)小组讨论交流学习第三个小故事。

 ①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课堂练习

     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板书设计          11、将相和

           廉颇       蔺相如(齐心协力)爱国

           完璧归赵 立功  机智勇敢

           渑池会见 再立功 心胸开阔

            居功自傲 负荆请罪 勇于改过

            (原因) (结果) (品质)

结合课后“思考·

练习”,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由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

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

对于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启发学生课外去研究。

教学的时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然后再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

最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

14草船借箭

1、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学习本课生字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揭题激趣。

  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部分内容改写而成的,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

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

  

(1)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

  

(2)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

(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

渚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

课文通过草船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二、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填空练习,了解大意。

 ()要()三天赶造()。

()向()借船,然后用草船向()借到了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理解多音字及部分词语的意思)

  2.初步理解课文意思。

 3.指名逐节朗读课文。

(正音、评读)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1.轻声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结合课文第2题的提示,把课文分成4段:

   ①接受任务 ②作好准备 ③草船借箭 ④按时交箭

  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完成作业本上第1、2、3题。

板书

草船借箭

           周瑜    诸葛亮   鲁肃

     接受任务: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

     作好准备: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草船借箭: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按时交箭: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学习语文。

在本节课中,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合作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诸葛亮怎么能够做到让船顺风顺水,小组同学合作演示诸葛亮怎样掉转船头借到箭的。

学生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智慧火花不断闪现,潜能得以充分发展。

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

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良好的民主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参与的乐趣,享受到发表不同意见的乐趣,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背景。

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初步了解周瑜的心胸狭窄,鲁肃的守信忠厚,曹操的多疑谨慎。

 了解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并分段。

讲授法指导法发现法

(一)直奔重点段“借箭经过”。

 1.导入性设问:

课文分成几段?

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

哪一段写他借箭?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起因准备经过结果

2.让学生解释“妒忌”的词义。

教师板书:

妒忌

(二)学习重点段“借箭经过”。

1.掌握内容。

  ①自由读课文,读前出示投影片,思考诸葛亮在什么时间什么天气去借箭?

草船借箭后是怎么回来的?

和谁同去?

向谁借箭?

②由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带着“诸葛亮怎么借箭”这一问题边听边找答案。

绳索连船一字儿排开擂鼓呐喊头←尾→头

③让学生按板书顺序简单复述“借箭经过”。

2.理解内容。

①让学生从板书的逐项内容分析中,了解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A.从“第三天四更大雾漫天”了解诸葛亮(时间选得好,天象算得准)是“知天文”的人;

知天文

B.从“顺水顺风”了解诸葛亮(想得周密,知水知风)是“晓地理”的人;

晓地理

 C.从“鲁肃同去”了解诸葛亮(知鲁肃联合抗曹心诚,能够帮助做准备,并且不向周瑜吐真情)是“善知人”的人;

善知人

 D.从“向曹操借箭”了解诸葛亮(知曹操用兵谨慎,只用箭射决不出兵)是“善知人”。

②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谈笑”的“笑”字的含义。

(“笑”是对鲁肃的安慰;

“笑”是对曹操80万大军的蔑视;

“笑”是对借箭成功充满了信心。

    ③出示投影片,了解诸葛亮“巧筹划”的本领。

“绳索连船”(便于指挥,不会走散)“一字儿排开”(受箭面大)

“擂鼓呐喊”(虚张声势,增多弓弩手)头←尾→头(两面受箭)

  ④小结:

让学生从“知天文”、“晓地理”中了解诸葛亮是一个“料事如神”的人;

从“善知人”、“巧筹划”中了解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三)使学生从“料事如神”、“足智多谋”两词中,领悟出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自然导入“借箭结果”(10—11节)这一段。

  (五)总结全文

    借箭起因—置于死地→捏把冷汗

    借箭结果—死里求生→拍案叫绝

     板书设计11草船借箭        

周瑜心

         知人心 鲁肃人

   神机妙算      曹操性

         识天象 四更时候大雾弥漫

         晓地利 顺风顺水巧安排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总结全文分清前因后果`师述:

借箭的表面原因实质原因表面结果实质结果,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的文章,注意分清前因后果。

本课能过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内心。

弄清前因后果。

使学生明白分析问题,要运用多层次多角度思维方式。

15景阳冈

一课时

1、认识16个生字和词语。

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

(全班交流。

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集体学习汇报: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读后有什么感受?

集体汇报交流。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

“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

而“躲”却显得很被动。

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四、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

  ①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②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

(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3.小结:

武松在这些段落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武松的人物形象:

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

 五、课外拓展

 1.阅读《水浒传》。

2.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15景阳冈

喝酒(语言)

武松上冈(心理)机智勇敢

打虎(动作)武艺高强

下冈

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景阳冈》这篇课文文白夹杂,篇幅较长,学生又看过与之有关的电视剧,可能会对文字的表述提不起兴趣。

我一开课让学生自由交流《水浒》中认识的英雄人物,引起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16猴王出世

1.认识本课生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石猴从出世的经历,感受其形象;

品读语言,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读通相关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讲授法指导法讨论法

一、揭示课题

  1.揭题,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

2.谈谈你对人物的了解。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字、词语,理解个别词语2.接读课文,正音。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探究:

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四、汇报交流

1.小组交流2.集体交流

预设:

(一)了解石猴的由来1.生说。

从哪儿知道的?

2.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石猴是从哪儿来的。

3..交流。

  

(1)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A理解“盖自”(自从)、“即久”(已久)、遂(于是)

B提示:

这一句交代顽石生成的环境。

  

(2)内育仙胞至朝游峰洞之中。

  A朗读并感受作者运用了排比句,语言简练,初步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二)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原因

  1.生说。

2.集体交流:

生自由读读2~4自然段,画出并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相关句子。

  3.交流。

  

(1)“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2)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石猴入洞的情景:

敏捷可爱。

3.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4.假如孙悟空现在来到你的身边,答应送你一根毫毛,满足你一个心愿,你的愿望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

五、小结:

我们了解了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相信大家对孙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

用四字词语说说。

(活泼可爱、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聪明伶俐,身手不凡……)

六、课外阅读扩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16、猴王出世

活泼可爱勇敢无畏仙石迸裂——毛遂自荐聪明伶俐——寻源称王身手不凡…

自由读课文,你喜欢那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孙悟空,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帮助学生感受他最初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我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最初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

口语交际四

练习课

1、紧扣本组专题,让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课文情节之生动,人物形象之鲜明,从而进一步感受中国名著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排课本剧,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指导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角色形象

  1.播放《草船借箭》,观前布置思考问题。

  

(1)你最喜欢哪个演员的出色表演,为什么?

  

(2)你认为导演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2.学生自由讨论。

  

二、赏析课文,体味角色形象

  1.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为什么?

   三、探究编排,表演角色形象

  1.老师以《草船借箭》为例引导学生如何编排课本剧。

  

(1)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主要人物并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的相关语句。

  

(2)学生简要交流。

(4)课文中有些人物语言是运用专署的形式出现,并没有直接引用,如果你是编导,遇到这种转述的句子,怎么办?

(改编为直接叙述的句子,还可以进行合理的增补,从而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

    2.自主选择,分组创编。

  

(1)按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分成四大组,推选出一个责任编导,负责执笔、汇总大家的意见。

  

(2)每个人选择一个角色,将自己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了解透彻。

  (3)交流讨论各自的角色体验,小组内进行整体性创编。

(根据故事情节,安排好各种人物的对白、出场顺序以及剧本内容。

   3.欣赏表演,评价表演。

  

(1)讨论欣赏要求,评价方法,准备推选出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认真倾听、欣赏表演者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每个神情。

欣赏整个编排是否有创意。

  

(2)分组表演。

先由编导简要介绍表演篇目、演员阵容、服饰道具,再进行表演。

(3)评价表演。

  4.评选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课本剧

《草船借箭》《将相和》《景阳冈》《猴王出世》

 2作者是怎样将这些人物的特点体现出来的?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等方面理解。

编排课本剧不能仅仅停留于课本,为了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还要进行必要的改编,形象地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展现给观众。

有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外阅读进行拓展创编。

回顾拓展四

1.通过阅读课文后,能与同学就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学会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反思。

  2.积累六条歇后语,感受歇后语的作用,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歇后语。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感受名著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优美的语言。

指导法练习法讨论法

一、交流平台

  1.我们在阅读本组课文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人物,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

(1)四人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