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314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20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20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20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20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0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120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0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120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120指挥系统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市120指挥系统建设

2、项目性质:

新建

3、建设单位:

市人民政府

4、项目负责人:

(人民政府市长)

项目建设地点:

5、占地面积:

847.35M2

6、总投资:

738.5万元。

其中:

建筑工程费22万元,设备购置费56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65.3万元。

7、资金来源:

国家财政

8、建设期限:

2009(一年)

二、项目编制依据

1、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市人民政府市长维东2006年3月27日在**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国务院《实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5、某区《发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

6、《城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和指挥系统建设标准》

7、《**市120指挥系统所需资金请示》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

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根据国务院<<实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及某区<<发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规建设120指挥系统,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正确掌握标准、发挥投资效益,发展卫生事业,体现技术经济政策更好地满足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市民日常急救医疗需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市自1996年设市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组合及优越的地理区位,全力打造“神泉雪城”品牌。

以旅游兴盟为龙头,把旅游业做为**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口岸旺市”发展战略后,经济建设呈现出空前的良好发展态势。

自治区政府确认的“兴边富民”重点市、“革命老区”都加大了旅游业的建设力度,同时以提高区域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逐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景区功能,不断丰富旅游产品、项目、线路,稳步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绿色、特色工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扩大招商引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区域临时人口的增加,每年平均人数达到50多万人口,是城市人口的10倍,为了迅速提升**市旅游品牌,适应区域卫生规划,立足当前、考虑发展、适度超前,应对突发事件的发展需求,立足本市120指挥系统平台,逐步辐射到明水河、五岔沟、天池景区、口岸及周边百姓聚住区,实行全程急救信息化,指挥调度网络化、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和重大灾害事件的呼救、受理、调度、出车、病员动态检控、电子病历、突发应急医疗救援等工作进行数字采集分析、协调和及时控制保证“120”呼救受理及调度指挥系统信息全天畅通,缩短急救时间。

突发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事件,建立这个系统将能够及时为参与指挥的领导和专家提供靠前的现场指挥服务,并按照救急就近就专科救治能力就患者和家属意愿的急救原则,实现集中受理统一调度,分区救治、就近派车为应急指挥搭建一个听的见的、查的到的指挥枢纽。

在建设国一流国际知名生态旅游名城的同时,建设120指挥系统,各级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也是**市5.6万各族人民群众企盼已久的大事。

愿120公共卫生事业指挥系统早日实现。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目前**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04多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30多元。

全市每年接待旅游人数达52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占GDP比重近30%。

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就业人数占全市人口的25%。

同时旅游区作为全国文明示点,成为自治区六星级文明城市、全区“十佳文明城市”等先进称号。

120指挥系统建设是适应经济发展状况的需求,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具体体现。

2、旅游业是当地支柱性产业,建设120指挥系统是发展所需

**市是一座年轻的旅游城市,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度富集的地区,气候构成的避暑特色,森林构成观光特色,温泉构成度假特色,冰雪构成运动特色,火山构成科考特色。

这些新兴的产业已经成为该区域发展经济的历史性必然选择,同时由于面临着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离大的客源市场较远,旅游成本高,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不利因素自然存在,因此在大环境下和大背景下进行认真的思考,必须实现120指挥系统高速度、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确立120指挥中心工作模式,按照实际情况确立机构设置标准,增强公众呼救服务功能,建立突发实情预案处理服务平台都是不可缺少的。

3、以科学规划的指导,高起点建设120指挥系统

市辖区五岔沟、白狼、天池等五个镇,**街、新城、林海三个街道。

是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和我国东北经济区西出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此一游型占主导的观光游,逐步向以度假休闲、运动健身为主的个性游与大众游并存的局面发展转变,这样休闲度假城市及森林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构筑了卫生创业规划的调整,因此就必须建立完善的120指挥系统的建设标准来适应迅速发展的需要,实现后发而先至。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该项目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依据现行120指挥中心应该具备呼救受理、指挥调度、信息处理、质量管理和基础保障5个应用平台功能,以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负责受理全市的120,具有交互式语音应答(InteractiveVoiceResponseIVR)、自动分配(AutomaticCallDistributionACD)、呼救用户信息显示、现场地址自动地图定位、自动呼救用户快速响应、120生命卡信息查询、呼救信息电脑记录、县(市)呼救转移通话、呼救数字录音、骚扰拦截、灾害事故等级判定、市民应急咨询指导主要功能。

ACD的计算机语音板卡方式应符合美国的ECTF(企业计算机论坛)标准;交换机方式应符合欧洲的CSTA(ComputerSupportTelecommunicationApplication)标准。

1、指挥调度平台:

负责指挥调度全市急救资源,具有救护车自动定位(用GPS)、最佳调度车辆选择、指令发送到救护车、调度跟踪到人、工作状态实时回应、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决策指挥、社会联动协调、移动通话、大屏幕综合信息显示、市区中心调度、县(市)分中心调度、定点图像显示(路口、医院、急救站图像显示)、现场(移动)图像显示等功能。

2信息处理平台:

负责采集、汇集、分析、应用全市日常院前急救信息和紧急医疗救援信息,具有实时掌握抢救现场情况、人员车辆工作状态、医院急诊能力、医院床位接诊能力、医院应急能力、血液药品储备信息、抢救物资材料储备信息,互通社会联动信息、共享社会公共安全信息、提供急性中毒查询和急救咨询、基础数据维护、应用数据维护、地理信息维护、统计分析报告等功能。

3质量管理平台:

负责实现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的科学管理,具有呼救事件管理、救护人员管理、救护车辆管理、应急资源管理、救治信息管理、急救质量管理、培训教学管理等功能。

4、基础保障平台:

负责为120指挥系统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和条件,应该具有不间断供电(UPS)、设备综合控制、消防安全设施、物理安全设施、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功能。

第三章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以及对社会安全保障日益关注并且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依据该市旅游资源为开发主体,大力拓展旅游资源的背景下,120指挥系统的建设方案也随之应运而生,成为开拓该市旅游市场其间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导致外来人口的急剧增长。

随着旅游市场和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旅游的类型由大众化、低消费、到此一游型占主导的观光游,逐步向以度假休闲、运动健身为主的个性游与大众游并存,休闲度假游占主导的局面转变。

全市每年接待旅游人数达52万人次,相当于城市人口的十倍。

这样突发事件应急事件随之增多,市场需求加大。

2、从目前情况看辖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诸如应急处理时间过长,遇到突发事件反应速度较慢,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建立120指挥系统势在必行。

3、基础设施薄弱。

诸如明水河、五岔沟、白狼、天池景区、口岸景区、**市这些市级医院和镇级卫生院都存在着急救设备短缺,给应急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带来不便,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救济能力很有必要。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所有地概况

该项目建设所在地区系兴安盟**市,位属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和我国东北经济区西出口,处于蒙古、锡林郭勒、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草原交汇处,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规划的第四条欧亚大陆桥的连接点。

该地区森林资源物产丰富,避暑环境、矿泉资源、火山遗迹、冰雪资源、河流湖泊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具备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二、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

该市所辖管的明水河、五岔沟、白狼、天池景区、口岸景区卫生公共设施状况基本良好,医院、卫生院都有高素质的医疗队伍和专家,在120指挥系统建成后能够提供更快捷的服务。

三、政府支持

各级政府为了迅速提升**市旅游品牌,提高应对突发时间的急救能力,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为加快**市120指挥急救中心的建设给予了诸多的关注和支持。

第五章120指挥系统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120指挥系统应用平台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取决于功能和技术要求,包括通过系统集成了的呼救受理、指挥调度、信息处置、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等5个技术平台作为建设目标。

呼救受理平台:

应该配置120指挥中心(CallCenter)、数字录音系统、主叫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二、120指挥系统的配置

120指挥系统的配置包括数字中继线、数字交换机、调度席位及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支持。

1、120入中继线数量的配置,要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状态时形成的最高峰呼叫不出现占线情况。

2、120入中继路由的配置,要求120线路按电信级标准不出现中断情况。

3、指挥和办公数字中继线数量的配置,应该按交换机的数字用户和模拟用户总量的1/6-1/8配置。

4、数字交换机(privatebranchexchangePBX)的设置,应该保证7x24小时的连续运行。

(有条件时可以采用两台交换机作热备份运行,主交换机配置完整,备交换机按基本用户数量配置,备机可以采用计算机语音板卡。

5、数字交换机信令与功能的配置,应该采用数字中继(DTC),PRI信令或中国7号信令,具有数字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和交互式语音应答(IVR)、自动分配(ACD)、网络(VOIP)、计算机集成(ComputerTelephonyIntegrationCTI)等必需功能,还具有远端报警、在线维护、统计、计费等管理功能。

6、调度席位的设置依据

⑴以市区常住与流动人口之和为准,适当考虑该市人口数量。

所属急救分中心也按人口规模同时设置(远端)调度席位。

按常住与流动人口合计数估算,120指挥中心调度席位数量的设置标准为:

不同级别城市120指挥中心调度席位数量的设置标准

城市级别县级市

席位设置1个/20万人口

⑵以预计三年后120平均日受理数量为准。

预计三年后120平均日受理数量={[当年120平均日受理数量×(1+K)]×(1+K)}×(1+K)

K=近三年中120受理数量的年最高递增系数(%)。

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峰值呼救量可以达到日常呼救量的10倍。

⑷调度席位工作量基准值可以参考国际通行的做法:

每个席位每24小时的处理接报警数量400次。

(国的报警中心席位设置一般都参考这个数值。

按受理数量估算调度席位

120平均日受理数量≥500次

值班席位设置数量2个

实际席位设置数量4个

⑸为应对突发事件,实际设置的调度席位至少应该是日常值班席位的1倍。

(县级市值班席位数量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